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不获祐复长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惧孝
哀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太
师孔光长乐少府平晏大司农 左咸
中垒校尉刘歆太
中大夫朱阳博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皆曰
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如故莽又 (第 33a 页)
 臣愚以为迭毁之次当以时定非令所为擅议宗庙
 之意也臣请与群臣杂议奏可于是光禄勋彭宣詹
 事满昌博士 左咸
等五十三人皆以为继祖宗以下
 五庙而迭毁后虽有贤君犹不得与祖宗并列子孙
 虽欲褒大显扬而立之鬼神不飨 (第 21b 页)
 琅邪王中中授同郡公孙文及东门云安乐授淮阳

 泠丰及淄川任翁丰授大司徒马宫及琅邪 左咸

 贡禹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棠溪惠惠授泰
 山冥都又疏广事孟卿以授琅邪筦路筦路及冥都
 又事颜 (第 3a 页)
 学弘弟子百馀人常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彭祖授
 琅邪王中中授同郡公孙文及东门云安乐授淮阳
 泠丰及淄川任翁丰授大司徒马宫及琅邪 左咸
(第 31b 页)
授淮阳泠丰(字次君菑/川太守)及淄川任翁(少/府)丰授大司徒马
(字游卿东海戚/人封扶德侯)及琅邪 左咸(郡守九卿/徒众甚盛)
始贡禹(字少/翁琅)
(邪人御/史大夫)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堂溪惠惠授泰
山冥都(丞相/史)又疏 (第 30a 页)
此本周易六十四卦而规而圆之乾坤与坎离对峙于 左咸
恒之重艮兑震巽与既未济之重坎离者对峙于右以为上下经之首尾由乾坤数至十二位而泰否之重乾坤与由咸恒数至十 (第 10a 页)
安乐
授淮阳冷丰(字次君菑川太守)及淄川任翁(少府)丰授大司徒马
(字游卿东海戚人封扶德侯)及琅邪 左咸(郡守九卿徒众甚盛)
始贡禹(字少翁琅)
(邪人御史大夫)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堂溪惠惠授泰
山冥都(丞相史)又疏广(字 (第 21b 页)
阴与郊雍对耳何
尝立南北郊乎其后成帝用匡衡张谭诸议徙甘泉泰
畤河东后土而立南北郊于长安至元始中而刘歆
之徒合诸儒数十人议定郊礼名为元始仪以至后
汉光武兆南郊于洛阳之阳兆北郊于洛阳之阴悉遵
其议而地祇之祭 (第 3a 页)
武皇帝为世宗损益之礼不敢有与臣愚以为迭毁之
次当以时定臣请与群臣杂议奏可于是光禄勋彭宣
詹事满昌博士 左咸
等五十三人皆以为继祖宗以下
五庙而迭毁后虽有贤君犹不得与祖宗并列子孙虽
欲褒大显扬而立之鬼神不飨也孝 …… (第 9b 页)
不获祐复长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惧
孝哀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
大师孔光长乐少府平晏大司农 左咸
中垒校尉刘歆
大中大夫宋阳博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皆
曰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如故
(第 14a 页)
  孝哀皇帝建平四年元寿二年即位六年
孝平皇帝初名箕子元始二年更名衎之字乐元帝庶
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
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合
众心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
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 大鸿胪左咸
使持 …… (第 97b 页)
耳孙信
等三十六人皆为列侯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前议定
陶傅太后尊号守经法不阿指从邪右将军孙建爪牙
大臣 大鸿胪咸
前正议不阿后奉节使迎中山王及宗
正刘不恶执金吾任岑中郎将孔永尚书令姚恂沛郡
太守石诩皆以前与建策东迎 (第 98b 页)
敢有与臣愚以为迭毁之次当以时定非令所谓
擅议宗庙之意也臣请与群臣杂议奏可于是光禄勋
彭宣詹事满昌博士 左咸
等五十三人皆以为继祖宗
以下五庙而迭毁后虽有贤君犹不得与祖宗并列子
孙虽欲褒大显扬而立之鬼神不飨也孝 (第 14b 页)
走諌大夫赵襄为先后
中郎将廉丹为禦侮是为四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
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琅邪 左咸

讲春秋颍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讲易平阳唐昌
为讲书沛郡陈咸为讲礼崔发为讲乐祭酒遣谒者持
安车印绶 (第 46b 页)
数有灾异元辄陈其
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
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 左咸
举元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
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元为绣衣使者持节
与太仆任恽等 (第 2b 页)
堂溪惠惠授泰山冥都都为丞相史都与
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路授孙宝为大
司农自有传丰授马宫琅邪 左咸
咸为郡守九卿徒众
尤盛官至大司徒自有传
瑕邱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
士武帝时江公与董 (第 24b 页)
 复长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惧孝哀皇帝之疾未瘳复
 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太师孔光长乐少府
 平晏大司农 左咸
中垒校尉刘歆太中大夫朱阳博
 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皆曰宜如建始时
 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如故 (第 31b 页)
  姊而称后于义尤不通
哀帝即位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言永光五年制书
高皇帝为汉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建昭五年制书孝
武皇帝为世宗损益之礼不敢有与臣愚以为迭毁之
次当以时定非令所为擅议宗庙之意也臣请与群臣
杂议奏可
 于是光禄勋彭宣詹事满昌博士 左咸
䓁五十三人
 皆以为继祖宗以下五庙而迭毁后虽有贤君犹不 (第 22a 页)
之从弟其人修饬(师古曰饬读与敕同/敕整也从才用翻)太皇太后所信
爱也莽白以舜为车骑将军秋七月遣舜与 大鸿胪左
使持节迎中山王箕子以为嗣(使持节者奉使而持/节也魏晋以下遂以) (第 19b 页)
 庞真(杜陵人永/始三年)徐让(元延/元年)   遂义(琅邪人绥/和元年)
 方赏(东海人建平元年/以司𨽻校尉任)     左咸(琅邪人建/平三年)
 方赏(元寿/二年)  张嘉(孝平元/始元年)  匡咸(元始/三年)
 孙信(沛人元/始四年) 郝 (第 9a 页)
  王中弟子
 东平太傅琅邪公孙文
 荆州刺史琅邪东门云
  泠丰弟子
 大司徒东海马宫游卿
 郡守九卿琅邪 左咸

  
堂溪惠弟子
 丞相史泰山冥都(又事颜安乐/)
  治公羊春秋
 侍中蜀郡张宽叔文
 侍郎申挽
 伊推 (第 16a 页)
 平帝纪第十二
孝平皇帝(荀悦曰讳衎之字曰乐应劭曰布/纲治纪曰平师古曰衎音口旱反)元帝庶孙
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年
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

(师古曰/董贤)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宋祁曰唐本/无即日二字)新都
侯王莽为犬司马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 大鸿胪左咸
使持节迎中山王(师古曰为使而持/节也使音所吏反)辛卯
贬皇太后赵氏为孝成皇后退居北宫哀帝皇后傅氏
退 …… (第 1b 页)
右将军孙建爪牙大臣 大鸿胪咸
前正议不阿(师古曰 (第 3b 页)
左咸)
后奉节使迎中山王(师古曰谓奉/持节而为使)及宗正刘不恶执金
吾任岑中郎将孔永尚书令姚恂沛郡太守石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