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史評類
別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叶味道著味道温州人嘉定中进士理宗/访问朱子门人使者以味道对授博士)仪礼合抄
增损 (高斯/得
著)仪礼集说十七卷(敖继公著自序曰仪礼何/代之书也曰周之书也何)
(人所作也曰先儒皆以为周公所作愚亦 …… (第 16a 页)
吴先生始无遗憾焉世有好礼)
(之士先观注疏旧本次考朱子通解然后取先生所次/所释而释研之乃知俊民之言为 不妄
也 朱氏彝尊)
(曰吴氏仪礼逸经八篇投壶一奔丧二公冠三诸侯迁/庙四诸侯衅庙五中霤六禘于太庙七王居明 (第 20a 页)
    五年大享今依宋史为定
度宗本纪八年九月辛未明堂礼成祀景灵宫还遇大
雨改乘逍遥辇入和宁门肆赦

 王圻续通考八年 起居舍人高斯得
进郊天故事曰
 臣闻人主事天之道唯质与忱而已盖质者天地之
 性而忱则天之道也大路越席扫地不坛器用陶匏 …… (第 12a 页)
 日天人相与如响应声天神之不降地祗之不格风
 雨之不节寒暑之不时臣不信也
    蕙田案是年九月享明堂故 斯得
疏云穆卜
    季秋行𤾉馆之礼南渡以后当郊之岁每以
    资用不足权停郊祀止享明堂盖以明堂代 (第 14a 页)
 蓝田吕氏曰此章言大臣不信而小臣之比国之大
 患也传曰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大臣之任国之休
 戚系焉用之 斯信
之矣不信之斯黜之矣未有居其
 位而不信之者也大臣不亲民疑于所任百姓所以
 不宁盖由臣之忠不足于君则君 …… (第 2b 页)
 庶皆众也虞度也言出内政教当由女众之所谋度
 众言同乃行之政教当由一也
 孔氏曰此一节明下之事上当守其一言必须有徵
 验行必须有法式言行 不妄
守死善道名志俱善欲
 夺不可也质而守之亲之略而行之皆谓闻见虽多
 执守简要也引君陈成王戒君陈之言引诗 (第 20b 页)
 临曰此言大臣不信而小臣之比国之大患也传曰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大臣之任国之休戚系焉用之
  斯信
之不信斯黜之未有居其位而不信之者也大
 臣不亲民疑于所任百姓所以不宁盖由君之敬不
 足于臣徒富贵之而 …… (第 21a 页)
 于众也自由也师庶皆众也虞度也言出纳政教当
 由女众之所谋度众言同乃行之政教当由一也
 孔氏颖达曰言必须有徵验行必须有法式言行
 妄
守死善道名志俱善欲夺不可也质而守之亲之
 略而行之皆谓闻见虽多执守简要也君陈成王戒 (第 32b 页)
 东侯世䛊(又集韵章移切音支广雅调也又谓也)又集韵掌氏切支上声义同 (说文诉本字)(唐韵)

(集韵韵会𡘋力智切音荔说文骂也韵会正斥曰骂旁及曰詈释名詈历也以恶言相弥历也亦言离也以此挂离之也书无)
(逸小人怨汝詈汝诗大雅覆背善詈礼曲礼怒不至詈史记魏豹传汉王骂詈诸侯群臣)说文本从网从言长笺罗织其人 
(互相谤詈俗从网)(集韵尼交切音铙与呶同欢声也旧唐书徐彦伯传以号呶为令德宋史 高斯得
传时上封事)
 言得失者众或者恶其欢呶(又广韵集韵并女加切音拿玉篇譇呶言不可解也广韵语貌类篇羞穷也集 (第 49b 页)
 加敬之谓也(蓝田吕氏曰此章言大臣不信而小臣/之比国之大患也传曰不使大臣怨乎)
 (不以以大臣之任国之休戚系焉用之 斯信
之矣不/信之斯黜之矣未有居其位而不信之者也大臣不)
 (亲民疑于所任百姓所以不宁盖由臣之忠不足于/君 (第 12b 页)
 如二五之同心相应又不能如初之虞吉而得所安

 此不贞而不可以为信者也然究其故实由己而不
 由敌故君子贵克己之学而无攻人之过 斯信
所可
 信而有以成其孚欤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此一爻言大臣当绝私交专心以事上也 …… (第 9a 页)
 济上爻曰上九以刚明居未济之极有能济之才时
 已将济功已垂成若才过乎刚求济不已则反生患
 但当从容自信 不妄
作为而与时休养若有孚于饮 (第 44a 页)
 (者必至当也况顺上之大明岂有不善也是以悔亡/盖亡其不中正之失矣古人曰谋从众则合天心)
 集说(吴氏曰慎曰初罔孚未信也三众允见信也/信于下 斯信
于上故弗信乎友弗𫉬于上矣) (第 26b 页)
 镕金也取新者鼎以木钻火也
小过过也中孚信也
 过虽小小亦过也见以为小而忽之则过陷于恶矣
 孚必中中 斯信
也袭于其外而貌之则信流于伪矣
 改过存诚可忽乎
丰多故亲寡旅也 (第 22a 页)
  来一变无妄二变家人三变离四变革无妄之震

  纳庚革之离纳已自庚至已十日浃矣十者数之
  极也言待其极而后革人 斯信
之矣夫日未至而
  革固不可也日虽至矣未至于极亦未可也已日
  乃孚如桀之民曰时日曷丧纣之民曰天曷不 …… (第 3a 页)
 有为则凶咎至矣盖刚不中而体躁所不足者中与
 顺也当以中顺自固而无妄动则可也巩局束也革
 所以包束黄中色牛顺物巩用黄牛之革谓以中顺
 之道自固 不妄
动也不云吉凶何也曰妄动则有凶
 咎以中顺自固则不革而已安得便有吉凶乎
 朱子曰虽当革时居初无应未可有 …… (第 7a 页)
  言谓以当革之说言之于众也三就谓三番商量
  方结果成就易于革道可谓虑之周谋之悉兑为
  口革言也九三爻历三位三就也三就人 斯信

  矣伊尹五就桀既丑有夏复归于亳所与汝鸠汝
  方言者何言哉必当革之言也武王三誓而后陈
  于商 …… (第 10b 页)
  实矣五若又来加之则反伤其实而有悔尤也五

  阴虚即则伤其实五不我即二 不妄
有所之则能
  守其中而全其实矣故象以慎之一字戒其轻有
  所之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 (第 25a 页)
 王者今天子敷言以训我民凡所以勉进曲成既无

 弗至 斯信
为天下王矣夫称父母以亲之称天下王
 以尊之庶民之颂声若此而群臣之感化可知所为
 保极于无穷而建极之功 (第 53b 页)
 独有而二三皆莫望其末光乎曰然然则九五之孚

 下以其化邦则民斯从感物则物 斯信
涉险则险斯
 夷应天则天斯动乎曰是未足为九五有孚之吉也
 九五以刚健中正诚实之德来天人万物之应方且 (第 12a 页)
 也恒于斯又能收藏生意不自显言其所利而物之

 贞而成也亦恒于 斯信
乎乾元之统天也大矣哉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夫乾之元能终始万物如此则甚矣乾之大也大哉
 乾乎岂 (第 26a 页)
 之大有大有之上难乎具吉大有上吉惟天知之故
 天祐之孔子曰知我者其天乎又曰吾无知也惟其
 无知人不知惟天知无知即无为无知无为照临不
 遗顺亦在 斯信
亦在斯尚贤亦在斯
  (第 22a 页)
 左文六年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苏文忠公凤翔
 八观诗秦穆公墓曰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
 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
 横 耻堂高斯得
诗传肤说中取此诗
始皇之葬
 史记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 (第 13b 页)
  (事不可为也事之大者人情之所必争若夫小事/吾善为之则为之矣人不我争也为其小也迨事)
  (成而获吉我所是者真是矣一事然事事无不然/久之而人知吾意无他 斯信
之矣信则睽者合合)
  (而后大事可图也天地一段极言同异之理而示/人以用睽之道也天下事有一必有两天地 (第 25a 页)
 一变无妄二变家人三变离四变革无妄之震纳庚
 革之离纳己自庚至己十日浃矣十为数之极言待
 其极而后革人 斯信
之也革必有悔然必具乾德而
 悔可亡元亨利贞乾德也离兑皆乾体故孔子曰乾 (第 4a 页)
会魏晋之间以名
理言易而乱于虚无近世以来以人事言易而乱于穿
凿皆易之蠹也尝与黄干往来论易淳祐八年门生

斯得
守桐江序其书刋于桐江
德清李沐撰毓斋易说
敷文阁直学士庐陵胡铨邦衡号澹庵撰易传拾遗十
卷铨谪新州作此 (第 31a 页)
    史学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

    杂记二书为史家所重而经术亦颇究心
    斯得耻堂
存稿有学易编诵诗训二书跋曰
    秀岩先生近世大儒也世徒见其论著藏于
    明堂石室金匮玉版遂以 …… (第 1b 页)
    所取惟王弼张子程子郭雍朱子五家之说
    而以其父舜臣易本传之说證之亦间附以
    已意原书十五卷 高斯得
尝与诵诗训合刻
    于桐江今已散佚此本为元初俞琰所钞后
    有琰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 (第 2a 页)
  言仓廪实而武备脩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
叛也(新安陈氏曰民信之矣以效言之民所以信之之本则孔子未之及所以朱子推本而以教化
行言之如施信于民与国人交止于信皆是也兵食既足然后施教而化行民
斯信
之矣非谓止足食足
兵民便信之也)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