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編年類
雜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名官者康成谓征民之税宜督其亲民者其说恐未
 尽何则比闾族党之官无非亲民者不独闾为近民
 之官而已尝以县 师观
之有四甸之县有五鄙之县
 有小都之县而掌征邑之贡赋者则以县师名之谓
 其在四百里之地四甸五鄙小都之县 (第 20b 页)
 集说(高氏闶曰盖用公孙舍之之谋以伐宋自信于/楚而数叛晋使楚道敝而固与晋以托国焉)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
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此三驾之三少萧鱼杜/注郑地路史 昊后嬴)
 (姓国修鱼/即萧鱼也)
 左传(九月诸侯悉师以复伐郑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戌晋赵武入盟)
 (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出盟晋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 (第 17b 页)
 四月诸侯伐郑已亥齐大子光宋向戍先至于郑门
于东门其莫(音/暮)晋荀罃至于西郊东侵旧许卫孙林父
侵其北鄙六月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围

郑观兵于南门西济于济隧郑人惧乃行成秋七月同
盟于亳 楚子囊乞旅于秦秦右大夫詹帅师从楚子
将以伐郑郑伯逆之丙子伐宋 九月诸侯悉师以复
伐郑郑人使良霄大宰石㚟(敕略/切)如楚告将服于晋曰
孤以社稷之故不能怀君君若能以玉帛绥晋不然则
武震以摄威之孤之愿也楚人执之书曰行人言使人
也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
戍晋赵武入盟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出盟晋侯十 (第 16a 页)
 盟犹足恃乎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
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
(此三驾之三左传九月诸侯悉师以复伐郑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戌晋赵武入)
(盟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出盟晋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庚辰 (第 15b 页)
 白云郭氏曰师道尚专则正故三阴一阳成为师卦

 师臣道也故九五为比而九二为 师观
师之成卦则
 师之义得矣六三以柔居上非其才也位不中正非
 其任也欲众主师凶之道也师或有功而凶或无功 (第 13a 页)
 用八政司空司徒之官唐虞已设之矣协用五纪羲

 和氏已正之矣此则非俟禹受洛书之后而后设其
 官其道素行也盖伏羲而降洛书止存其数尔圣圣
 相 师观
其旨义明其体用达其事变意授而心传之
 以治天下不俟其辞故未著于典坟也禹则叙而陈
 究极天下之故畀法万 (第 15b 页)
 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顾此诗序则郑弃其师灼

 然著矣
 杨时曰闵二年书郑弃其 师观
清人之诗序可见矣
 文公恶高克使之将兵禦狄久而不召遂使众散而
 归岂非弃其师乎盖恶其人而使之将兵外之 (第 20a 页)
 以复伐郑郑人使良霄大宰石㚟如楚告将服于晋
 曰孤以社稷之故不能怀君君若能以玉帛绥晋不
 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孤之愿也楚人执之诸侯之
 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晋赵武入盟
 郑伯郑子展出盟晋侯会于萧鱼赦郑囚皆礼而归
 之纳斥候禁侵掠 (第 14a 页)
  将以伐郑郑伯逆之丙子伐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
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
 左氏传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
  行成甲戌晋赵武入盟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
  出盟晋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 (第 10a 页)
  此说近之

公至自会
 榖梁曰伐而后会不以伐郑致得郑伯之辞也
  叶氏曰据左氏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行
  成遂会于萧鱼盖伐夲谋服郑郑既服故不复伐
  而从会所以致会榖梁谓得郑伯而不致伐 (第 40a 页)
 (霄大宰石㚟如楚告将服于晋曰孤以社稷之故不/能怀君君若能以玉帛绥晋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
 (孤之愿也楚人执之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戌晋赵武入盟郑伯冬十月丁)
 (亥郑子展出盟晋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庚 (第 35a 页)
 (○总说一篇意○邵子曰穆公悔过之辞非止霸者/之事几于王道圣人所以录于书末○薛氏曰诗美)
 (卫文而春秋正灭邢之罪书序秦穆而/春秋贬秦晋之 师观
于诗春秋可知矣)
  (按穆公败崤之后文二年有彭衙之师三年有济/河之师七年有令狐之师十年有北徵之师十 (第 5a 页)
 师道尚专则正故五阴一阳成为师卦师臣道也故

 九五为此而九二为 师观
师之成卦则师之义得矣
 六三以柔居刚非其才也位不中正非其任也拂众
 主师凶之道也师或有功而凶或无功而 (第 52a 页)
  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左传曰诸侯悉师复伐/郑杜氏曰此夏诸侯皆)
  (复来故曰悉师高氏曰诸侯之师方归/未及解甲息肩而复至于郑之城下)
  会于萧鱼(左传曰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晋赵武入盟郑伯郑)
  (子展出盟晋侯会于萧鱼赦郑囚皆礼而归之纳/斥候 (第 30a 页)
 之害也然又须看他既窜三苗又分北三苗犹有未
 率者然后始加之以兵苟未尝教而遽征之岂圣人
 之心哉禹乃会群后誓于 师观
禹之誓须合甘誓汤
 誓泰誓牧誓费誓诸誓告之书观之可以观世变君 (第 38a 页)
 于闺中固所利也
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观水者必于海观都邑者必之洛 师观
天下者必登
 泰山观理者必游圣门门窥壁听观之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我生读若天生烝民之生三居上下之交 (第 75a 页)
行人良霄告于楚曰孤以社)
(稷之故不能怀君君若能以玉帛绥晋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孤之愿也楚人执之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
(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戌晋赵武入盟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出盟晋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郑服 (第 16b 页)
义而此行本为救郑而郑己服楚军政失于舆尸士榖/之徒恃强专制故林父虽知楚之不可敌而不能止诸)
(帅之从楚 师观公
羊之言则知楚子之所以胜观左氏/之言则知晋之所以败此春秋所以不书晋之救郑而)
(特以林父主此战/著其败 (第 17b 页)
如楚告将服于晋曰孤以社稷之故不能怀君君/若能以玉帛绥晋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孤之愿也楚)
(人执之诸侯之 师观
兵于郑东门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甲戍晋赵武入盟郑伯冬十月丁亥郑子展出盟晋)
(侯十二月戊寅会于萧鱼庚辰 (第 16a 页)
复分其田终岁而后复国曹
成公负刍虽以杀太子自立之罪晋厉遂以汰心执之
既列诸会而复重其讨二年而始归自京 师观
曹使侯
獳货筮史以请共公曰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至曹
人之请成公其辞尤忧愤不已曰若之何忧犹未弭而
又讨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