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現代詩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溢乐县南连绵至蜀几二千里皆名岷山元和志云
 山在溢乐县南一里此皆谓在岷州卫者也然则岷
 山最大志家各就其所在言之 陆游
曰自蜀郡之西
 大山广谷谽谺起伏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也薛季
 宣曰今自岷洮松叠以南其大山峻岭班班可考者 (第 22a 页)
 (字之/误)山下有二神湫大江始发之所
 范成大吴船录江自西戎来由岷山涧壑中出而合
 于都江今世所云止自中国言耳
  陆游
入蜀记尝登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蜀
 郡之西大山广谷谽谺起伏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
 也则江所从来远矣 (第 28a 页)
 访碑录

 周煇清波别志
 王楙野客丛书 野老纪闻
 岳珂桯史 愧郯录
 陈思宝刻丛编
  陆游
家诫
 朱彧可谈
 王应麟困学纪闻
 魏了翁古今考 渠阳杂钞 (第 34a 页)
 周必大思陵录
 陈善扪虱新语
 洪迈容斋随笔
 程大昌演繁露并续
  陆游
老学庵笔记
 王明清挥麈录
 赵彦卫云麓漫钞续钞
 罗大经鹤林玉露 (第 34b 页)
录之为子
及建子衍死宗寿上书求衍宗族葬之明宗嘉其忠许
以诸侯礼葬宗寿得王氏十八丧葬之长安南三赵村
  (陆游
家诫古者植木冢上以识其处耳吾家自先太/傅以上冢上松木多不过数十太尉初葬宝峰比上) (第 14b 页)
 无一人理会者

宋史高宗崩台臣乞定丧制尤袤奏释老之教矫诬亵
渎非所以严宫禁崇几筵宜一切禁止
  陆游
家训吾见平时丧家百费方兴而愚俗又侈于
 道场斋施之事彼初不知佛为何人佛法为何事但
 欲誇邻里为美观耳 (第 29a 页)
 本草(又吉丁虫名本草注甲虫也背正绿有翅在甲下出岭南宾澄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爱)又贯休诗蕨苞玉粉 
(生香垄菌蔟红丁出静槎 陆游
诗满贮醇醪渍黄甲密封小瓮饷红丁皆诗人象形借用也)又姓本姜姓齐太公子伋为丁 
 公因以命氏 又逸书谥法 (第 3b 页)
 年豆区釜钟(又匿也左传昭七年楚文王作仆区之法注仆隐也区匿也)又姓韵会古欧冶子之后王莽传中郎区博 
(又集韵居侯切音钩同句曲也韵会句或作区礼记区萌达注屈生曰区疏钩曲而生)十㔸(唐韵土鸡切集)
(韵天黎切𡘋音梯玉篇匾㔸薄也方言物之薄者曰匾㔸)十八增(集韵天黎切音梯卧也一曰虎卧息)
(与同)二十增(字汇补音义与鏂同)


十部

(唐韵韵会是执切集韵寔入切正韵寔执切𡘋音拾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
(生于一成于十易系辞天九地十前汉韩安国传利不十者不易业)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 
 于前枚乘传此其与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韵会今官文书借作拾) 陆游
老学庵笔记转平声可读为谌白乐天诗绿 
(浪东西南北路红栏三百九十桥宋文安公宫词三十六所春宫馆一一香风 …… (第 83a 页)
唐韵息夷切集韵相咨切𡘋音私说文奸邪也韩非曰仓颉造字自营为厶集韵通作私)又玉篇亡后切音某厶 
(甲也 陆游
老学庵笔记今人书厶以为俗谷梁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范宁注云邓厶地陆德明释文不知其国故云厶地篇)
(海义同 (第 103a 页)
 义同(又实摄切音涉蹑足升也礼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注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䓁也)正韵涉拾𡘋失涉切音摄义 

(同疑韵切有脱误)(俗拿字)(唐韵于真切集韵伊真切𡘋音因说文就也一曰仍也)集韵与因同 
(二字讹省别见八画九画)(集韵博厄切音蘖博雅裂也)(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
(𡘋音治说文握也广韵执也诗大雅凫鹥序持盈守成疏执而不释谓之持是手执之也礼射义持弓矢审固史记秦始皇纪)
 大吏持禄取容(又把持也史记酷吏传宁成为任侠持吏长短)又军持汲水具梵语也犹华言 陆游
诗游山双不借取 
 水一军持注不借草履名 又正韵陈知切音驰义同(又叶陈如切音除古陇西行清白各异尊酒上 …… (第 43b 页)
 (又唐韵户昆切集韵胡昆切𡘋音魂义同或作捆又集韵户衮切音混博雅钳也)又古本切音衮义同 搓(唐韵)

(七何切集韵韵会正韵仓何切𡘋音蹉搓挪也 陆游
诗柳细搓难似花新染未乾)又五音集韵此我切音玼邪貌 又初皆 
(切音差推击也)本作 搔(唐韵集韵韵会正 (第 83b 页)
 诸板中(又桴思屏也礼明堂位屏注屏谓之树今桴思也又唐韵引逸周书王会解康民以桴苡桴苡即所谓芣苢也其)
 实如李食之宜子(又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浮炭者谓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谓之桴炭白居易诗日暮半炉桴炭火是也)又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芳 (第 43a 页)
 (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又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传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

火曰灾(又南火齐武帝纪魏地谣言赤火南流有沙门从北赍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咸云圣)


(又唐书兵志府兵十人为火火有长彍骑十人为火五火为团通典兵制五人为烈烈有头目二烈为火立火子五火为)


(又司马法人人正正辞辞火火注言一火与一火犹人人殊之人人也即俗谓火伴古木兰诗出门看火伴)又人身有 


火本草纲目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又阴火海中盐气所生凡海水遇阴晦波如然火有月即不复见木华海赋阴火)


潜然(又山名山海经昆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又正字通 陆游
曰火山军其地锄深则) (第 2b 页)
 瘳于晋注瘳差也(又损也晋语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何瘳注瘳损也)又集韵怜萧切音聊义同 □(广韵)
(侧加切集韵庄加切𡘋音查疮痂甲也)(广韵集韵韵会𡘋之亮切音障玉篇瘴疠也广韵热病正字通中山川厉)
(气成疾也 陆游
避暑漫抄岭南或见异物从空坠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人中之即病谓之瘴母)(字汇他果) …… (第 25b 页)
   皴(唐韵集韵韵会𡘋七伦切音逡说文皮细起也玉篇皵也梁书武帝纪执笔触寒手为皴裂)又绘法汤垕画 
(鉴曹弗兴善画作人物衣纹皴绉又董元画山石作麻皮皴又字义总略杨朴诗数个湖皴彻骨乾 陆放翁
笔记谓不知皴)
(为何物湖即诗狼跋其胡之胡兽项下县肉也胡皴乃牛项下垂皮言其味薄也)又苏轼龙眼诗独使皴 …… (第 53a 页)
 北齐相愿又相里务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复姓(又字汇补音禳礼祭法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为禳祈)
 王肃又作祖迎(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兴绝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陆游
诗话白乐天用相字多作思必)
(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相欺亦当读入声说文易纬文曰地可观者莫可 (第 76a 页)
 (又先青切音星大唐新语渔具总曰笭箵○按元结传自释语能带笭箵全独而保生能学聱牙保宗而全家按语皆恊韵)
(故箵音平声与生相协又苏舜钦松江观渔诗鸣榔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又 陆)
(游
黄庭坚秦观陶宗仪诗笭箵皆作平声入九青韵)(篇海古牙切音加葭芦说文苇未秀者北堂书钞䈔亦作笳宋)
(书 (第 33a 页)
 䖆葇(又本草石香葇生蜀郡陵荣资简州及南中诸处)又广韵忍九切音蹂葇䖆菜不切也 篇海通薷 (集韵)
(莫后切音某菜名)(集韵想止切音葸本作胡枲耳也正字通俗枲字)(唐韵与涉切集韵正韵弋)
 涉切𡘋音枼说文草木之叶 陆游
诗注吴人直谓桑曰叶(又世也诗商颂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又博雅聚也 又书册欧 
 阳修曰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后 (第 62b 页)
 命而行曰衔命(又官吏阶位曰衔语林近代选曹补授先具旧官于前次书拟官于后新旧相衔也白居易赠张籍诗独有)
 咏诗张大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陆游
诗头衔字字敌冰清(又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林景熙诗心)
 衔造化仁(又憾也前汉外戚传 …… (第 26a 页)
 柄我生托子以为命(又玉篇刺也錾也正字通与劖通韩愈送区弘南归诗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宋郊诗激)
 切波澜立镌镵物象危(又药镵抱朴子逸民卷何须乎镵鼎哉 陆游
诗正令不遇亦何慊药镵丹炉老青嶂)又广韵士忏 
(切集韵仕忏切𡘋音䪌镵土其)(唐韵汝羊切集韵汝阳切 (第 73b 页)
 邶风北风其凉(又广韵集韵力让切正韵力仗切𡘋音亮义同)(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𡘋音丽集韵飉)
(风声)(广韵集韵𡘋古获切音国玉篇䬎䬉赤气热风之怪)又集韵忽域切音洫风貌 (集韵同飔)
(广韵乌恢切集韵乌回切𡘋音隈玉篇风低貌)(集韵类篇𡘋是为切音垂风偃物貌)(集韵先的)
(切音锡风声)(字汇耕切音争风)正字通本作筝 (集韵息叶切音燮风貌)(集韵)
(蒲蠓切音菶风起貌)(字汇竹更切音争风声)(字汇须锐切音碎破也)(集韵韵会衢遇切正)

(韵忌遇切𡘋音惧韵会海中大风投荒杂录岭南诸郡皆有飓风以四面风俱至也南越志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五六)
(月发永嘉人谓之风痴 陆游
曰岭表有瘴母初起圜黑久渐广谓之飓母韩愈赴江陵诗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邱注岭表录)
 异云岭峤夏秋雄风曰 (第 34a 页)
二千里皆名岷山元和志云山在溢乐县南一里


此皆谓在岷州卫者也然则岷山最大志家各就


其所在言之 陆游
曰自蜀郡之西大山广谷谽谺 (第 65b 页)
四十里沔水去县二十四里)又东径南郑县南为汉水(水去)


(县三里)经所谓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者也 陆游
曰尝登嶓冢山有泉涓涓出山间是为汉水


之源此 (第 4b 页)
务观
入蜀涂历金牛目验而得之涓涓细


流安国传所谓泉始出山为漾水者也新城王尚


书士祯昔典试四川撰蜀道 …… (第 4b 页)
 (盖膊字之误)山下有二神湫大江始发之所
 范成大吴船录曰江源自西戎来由岷山涧壑中出
 而合于都江今世所云止自中国言耳
  陆游
入蜀记曰尝登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
 蜀郡之西大山广谷谽谺起伏西南走蛮箐中皆岷 …… (第 58a 页)
 渡河矣


按诸家言岷山所在不一而足然山虽广远而江


水所出必有定处近世无能穷其源者隋经籍志


有寻江源记一卷今不传未知其说云何据汉志


言江水出湔氐道西徼外则当以郦注所引益州


记为正自晋以下说江源者皆云出羊膊岭与益


州记同羊膊岭一名铁豹岭计益州记江水发源


自羊膊岭东南下二百馀里至西陵又南下二百


四十里至汶山故郡即今茂州是也然则江源在


茂州之西北去州四百四十馀里亦可谓远矣而


范至能 陆务观
乃云江源出西戎不可穷极盖以


唐人言江源自松州甘松岭始(元和志松州治嘉诚县南至翼州一)


(百八 …… (第 59b 页)
今武昌也城南有袁山即樊山北背大江江上有钓台按芦洲在今武昌县西二十里一名伍洲)


(樊口在县西北五里 陆游
曰黄州与樊口正相对樊山在县西一里赤鼻山在黄州府城西北苏子)


(瞻误认为赤壁)又东径大冶县北蕲水县 …… (第 73b 页)
一名天圣湖当涂太平府治本汉丹阳县牛渚山一名采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西临大江渡江至和州二十五里 陆游
云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渡者十之九从京口渡者十之一)


(盖以江面狭于瓜洲也和州在江南布政司西一百三十 (第 79a 页)
锄吏切李贺诗碧锦帖花柽香衾事残贵歌尘
蠹木在舞彩长云似苏轼诗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讣阆风安在哉要君相指似 陆游
诗虙羲至今三十馀万
岁春愁岁岁常相似杨万里诗轻霏淡晚秀隤然烨春媚玩久有馀佳绘苦未必似今夕勿掩扉月中对 (第 16b 页)
半掩袁
安户应调拆弦琴自和撚须句孙觌诗落景下层城遥烟起孤戍系舟著鱼矶曳杖叩僧户忽逢丹霞侣自诵
碧云句 陆游
诗子孙勉西迁俗厚吾所慕约已收孤婺教子立门户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胡误切柳
宗元平淮夷雅王旅浑浑是
(第 12a 页)
宫赋弧彀弓而外飨注飨宜读作向晋食举乐歌
我有嘉宾是应是贶邦政既图接以大飨人之好我式遵德让)
(直亮切 陆游
诗痴顽久不去常恐遭诮让
昨日倒樯干今日联百丈买薪备雨雪储米满瓶盎)
(音况文同诗人生此良会可惜已虚放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