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藝術類
釋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德也有若无终不能掩其有实若虚终不能匿其实
 有终之谓也天道下济则天道谦矣下济而成生物
 之功则光明也地道卑而处下则地 道谦
矣承天以
 有为而时行则上升也光明上升则亨通之义也天
 道则亏其盈而益其谦寒暑往来日月盈昃是也地
  (第 18a 页)
  集碎别为此篇

大慧语录四卷
  陈氏曰僧宗杲语其徒 道谦
所录张魏公序之
禅宗颂古联珠集一卷
  陈氏曰僧法应编
释迦氏谱十卷
  晁氏曰唐释僧祐撰僧祐以释迦 (第 19a 页)
 觉华字荣甫建安人
陈采清微仙谱一卷附录三卷
 采建安道士
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十卷
 道谦元时道士
道谦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二卷附朱象先终南山
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一卷
 道谦见前象先亦元时道士 (第 5a 页)
  海记作李道谦未详孰是
补白云观在天宁寺西北前为玉历长春之殿庭树四
碑一为礼部尚书胡濙所撰一为翰林修撰许彬撰一
为天顺中东吴邵以正撰一为小直沽天妃宫住持李
得晟立殿右有儒仙之殿中有塑像赪面黑髯襆头团
花袍玉带衮补按李 道谦
甘水仙源录有观津张本者
正大九年以翰林学士使北见留遂隐为黄冠居燕长 (第 7a 页)
 离文字耳
雪峰广录二卷

 唐真觉大师义存语丞相王随序之随及杨大年皆
 号参禅有得者也
大慧语录四卷
 僧宗杲语其徒 道谦
所录张魏公序之
  兵书类
六韬六卷
 武王太公问答其辞鄙俚世俗依托也
司马法一卷 (第 14a 页)
本心遂悟昭昭灵灵一著年十八从刘屏山游
屏山意其留心举业搜之箧中惟大慧语录一帙而已
金城录谓公之学得于 道谦禅师公
尝致书问师云向
蒙妙喜开示从前记持文字心识计较不得置丝毫许
在胸中但以狗子话时时提撕愿投一语警所不逮 (第 38a 页)
   元重修说经台碑
李道谦文记修说经台事并及老聃之道纚纚数千言
格虽卑冗意亦详尽如谓孔子师承老子孟子不非蒙

庄又以武帝信方士淮南好黄白隋唐行符箓至丹药
奇技悉附道家为乱老子皆殊有旨趣碑书出李志宗
真行不大佳 道谦
正书教祖碑虽近墨猪而亦颇遒伟
何不自书乃使志宗操笔耶
   元希声堂碑
希声堂元建在说经台北下一级今 (第 16b 页)
  李道谦文记修说经台事并及老聃之道纚纚数千
言格虽卑冗意亦详尽如谓孔子师承老子孟子不
非蒙庄又以武帝信方士淮南好黄白隋唐行符箓
至丹药奇技悉附道家为乱老子皆殊有旨趣碑书
出李志宗真行不大佳 道谦
正书教祖碑虽近墨猪 …… (第 12a 页)
  余所蓄篆书神禹碑坛山石有疑非真者石鼓文出
史籀手披之恍游三代下此则李阳冰缙云城隍庙
记为最盖其字细而遒飞动如神欧阳公乃以细疑
之不知篆正以细为佳如李斯峄山翻刻子美有肥
失真之诮夫肥为失真则其真正当瘦劲如缙云碑
也不然先茔三坟亦阳冰手笔何一经翻刻亦肥失

真耶其馀如英太师郭忠恕虽甚誇诩终逊古人高
翿者李 道谦
称其善于古篆此书杂出颉籀款识古
文大小二篆沾沾自喜尚不堪郭忠恕一嗤者暇日
与诸篆碑同观而题此于后不知 …… (第 13a 页)
  金重阳王真人碑


  右碑为金密国公璹撰至元而道流李 道谦
书之亦
遒伟有法按重阳名嘉初业儒不成去业武不就偶
以遇异人得度遂为全真教祖张大其说而行之者
皆其徒邱 (第 13b 页)
处机力也其说颇类禅而稍粗独可以破
服金石事铅汞之误人与符箓之怪诞而其徒不尽
尔也重阳所为说未尝引钟吕而元世以正阳纯阳
追称之盖亦处机意所谓张大其说而行之者欤(弇州
山人藁)



  王重阳在金遇异人度为全真其徒邱处机辈为张
大其说而行之其道以全真而兼禅者此碑为密国
公璹撰李 道谦
书书亦模仿平原然尚不及姚璲仙
迹碑(石墨镌华)

  元重阳仙迹碑

  姚牧庵璲追书金刘守谦文文颇 (第 14a 页)
  余铨 故殷处士墓碣余铨书

  道士孙德彧 马丹阳真人碑孙德彧书

  道士李道谦 金重阳王真人碑李 道谦


  道士李志宗 重修说经台碑李志宗书

  道士杜道坚 希声堂碑杜道坚书

  释定(成宗时人 (第 21a 页)
   孙德彧
道士孙德彧字用章眉山人十一岁为道士未尝忘读

书武宗赐真人号仁宗累加恩命管领诸路道教居终
南山重阳宫(道圜学古录/)
马丹阳真人碑至元癸未学士王利用撰孙德彧书文
颇详腴而书尤劲有鲁公遗意(王氏法书苑/)
   李道谦
道士李 道谦(世宗/时人)
金重阳王真人碑密国公璹撰元道
(第 30b 页)
道谦
书之遒伟有法(弇州山人藁/)
   李志宗 (第 30b 页)
   次刘判院昼寒亭韵怀平父
   次刘判院清湍之什
   游密庵分韵得还字
   游密庵分韵得绝字
   次韵宿 密庵
   游
(第 26b 页)
密庵
   游昼寒分韵得竹字
   闻季通德明诸友入山以诗迎之
   次观瀑布韵
   次季通昼寒韵 …… (第 26b 页)
  诗

    拜建康刘公墓假馆梅山堂感涕有作
    雨凉问游山日请刘平父作主人
    宿 密庵
分韵得衣字
    读子厚步月诗
    次子厚秋怀韵
    黎岭水石戏呈子厚
    读子厚诗卷 …… (第 35b 页)
    酬黄子厚

   游 密庵
分韵得清字
   游 (第 36a 页)
密庵
得空字
   许进之胎仙室或疑欠舞字作此以解之
   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
    …… (第 36a 页)
   跋陈刚中帖

   记游南康庐山
   书濂溪光风霁月亭
   游 密庵

 卷第八十五
  铭 箴 赞 表 疏 启 婚书 上梁文
   讲座铭
   四斋铭
     志 (第 106b 页)
  舟泊括苍溪口
茅店在山下舣舟茅店边钟鸣何处寺日落满溪船攲

枕雁初到离家月又圆向来曾过此夜泊石门前(东瓯/诗集)
  道 谦
    道谦
崇安游氏子结庵于仙洲山
  送道友
二三尺雪山藏路一两点花春到梅将此赠君持不去
请君收拾早归来诗(林 (第 16b 页)
  何君大方之子曰柄字谦光言曰柄将舟经乎庐阜之
阳浮长淮绝黄河游邹鲁陈蔡之墟而因以达夫京师
吾子柄父之执友也其何辞以赠我余曰吾贱者未尝
习进取之方吾杜门未尝更途旅之事其将何以告子
虽然子之名字固有取于谦卦之义吾更为子申之若
何夫柄也者所执者也谦光也者能执夫谦下而道自
光明者也天地之道谦也鬼神之 道谦
也人而不谦天
地鬼神举恶之矣天地鬼神举恶之矣而世或犹有不 (第 9a 页)
 周宾(大老阙/)(恪/)是日晴

初三日游刘氏园前枕溪后即屏山亭榭高下十馀而
 悠然堂最胜遂之报本庵庵旁两崖束溪如峡同游
 者朱二刘范潘是日晴
初四日游密庵距五夫七里庵乃 僧道谦
所庐曾大
 父遗像在焉谦没馀二十年庵前数十步清湍亭古
 木四合泉石甚胜绕涧百馀步昼寒亭面瀑布庵亦
  …… (第 16a 页)
 皆先反是日晴

初五日自 密庵
归五夫见王春卿(炎朝/)是日早晴晚雨
初六日(后阙/)
   此录所以纪武夷之游鹅湖之集盖一时之盛 (第 16b 页)
中元日天乐道人李 道谦
书于终南祖庭之
筠溪道院
七真年谱(终) (第 022a 页)

道谦
既经所见随即纪录集为一书目之曰
甘水仙源录锓梓以传如他日嗣有所得继
之斯后庶使向上诸师仙功道行不离几 (第 002a 页)

之上得以观览者焉亦可谓玄教盛事之一
端也至元戊子岁重九日夷门天乐道人李 道谦
(第 002a 页)
    (前翰林直学士奉政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姚燧撰)
至元二十有四年岁丁亥秋九月提点秦蜀
九路道教天乐真人李 道谦
偕终南上清太
平宫提点贺志冲李志真来言伏读六年诏 (第 011b 页)
   翰林待制知制诰兼修国史李谦撰
弘玄真人仙蜕之七十年至元庚辰春嗣法
孙刑默庵道安托终南重阳万寿宫宗主天
乐真人李 道谦
状其行实遣弟子至京师以
道行碑为请推本源委乃叙而铭之按真人
讳悟玄字子深姓赵氏出临潼之零口民家
在孕 …… (第 006a 页)
   终南山全阳真人周尊师道行碑
    筠溪天乐道人李 道谦

至元甲戌岁秋九月壬午终南山重阳成道
宫提点吴志恒来刘蒋祖庭之筠溪再拜稽
首曰我先师全阳周君道高德 (第 011b 页)
   终南山圆明真人李练师道行碑
    祖庭天乐道人李 道谦

师姓李讳志源邠州三水县人天挺至性宗
党以孝悌称自幼有冲举志年未三十考妣
俱丧乃弃家绝累洁身入道师 …… (第 011a 页)
   师道行碑

    (宣授陜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天乐真人李 道谦
撰)
师姓李氏讳志柔字谦叔其先洺水人世业
农桑以门地清白见称于乡里昆季四人师
其次也生有宿慧及长雅好 (第 017a 页)
志高道
者或有考焉岁旃蒙赤奋若春正月丁酉谨

   史讲师道行录后跋文
    筠溪天乐道人夷山李 道谦

讲师洞玄史公余自弱冠始识芝眉于太华
后既会于终南又复会于燕山中间音容契 (第 0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