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四書類
詩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經解類
孝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編年類
法制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玄部
 虚坐则后席有忧者侧席有丧者专席此礼之大略
 然也司几筵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祀先王
 无异席则祀先公亦用之矣贾公彦 释礼
器谓天子
 大祫席五重禘祭四重时祭三重上公大祫四重诸
 侯大祫三重禘与时祭同二重其言无所经见然书
  (第 16b 页)
 亦有足与
殷楹鼓(注楹为之柱/贯中上出也)

仪礼大射仪建鼓在阼阶西南鼓(注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南)
(鼓谓所伐面也也疏案明堂位云殷楹鼓注云楹为/之柱贯中上出 此云以木贯而载之则为之柱贯)
(中上出一也周人县鼓今言建鼓则/殷法也主于射略于乐故用先代鼓)
西阶之西一建鼓在其南东鼓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

 陈氏礼书商颂曰置我鼗鼓明堂位曰商之楹鼓礼
 公执桓圭诸侯之葬有桓楹郑氏释周礼曰双植谓
 之桓 释礼
记曰四植谓之桓则桓楹四棱圭之所显 (第 34a 页)
    分属二者似拘
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
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厉以礼
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
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注比年小聘所谓岁相问也三/年大聘所谓殷相聘也 疏王)
(制云诸侯之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与此不同者此经诸侯相聘是周公制礼之正法王)

(制所云谓文襄/之法故不同也)
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
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注圭瑞也尊圭/璋之类也用之)
(还之皆为重礼礼必亲之不可以己之有遥复之也财/谓璧琮享币也受之为轻财者财可遥复重贿反币是)
(也/)
    蕙田案此三节 释礼
宾致饔饩还圭璋贿赠
    飨食燕之义
主国待客出入三积饩客于舍五牢之具陈于内米三 (第 6a 页)
 贾得之盖弁服祭服皆直领领之内有左右二衽各
 屈其衽于内则露裼衣为见美衽左右交则不见裼
 衣为充美耳若另有一袭衣则由裼而袭必先 释礼
 
衣加一袭衣复加礼衣由袭而裼亦必先 (第 9a 页)
释礼
衣去
 此袭衣仍反礼衣设一更衣之次乃可而礼无文也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 (第 9a 页)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安见诸侯朝不可狐青乎白虎

 通云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狐苍士惟羔存以备
 一说 又案如方说则既袭矣美何从见必 释礼

 去袭衣而后美可见若裼衣而来亦必 (第 25b 页)
释礼
衣加袭
 衣而后美可充当行礼时不应若是烦扰疑只一衣
 直领左右襟皆有小衽衽相掩则袭屈衽藏之即裼
 如 (第 25b 页)
年此
不易之文也礼大功布三等先儒以为降服七升正服
八升又同则不易此变受之通例故谓大功不得变斩
周续之 释礼
或问曰斩衰终三年乎荅曰不也卒哭而
服齐衰又问若不终三年则丧服礼何故云髽三年又 (第 13a 页)
 之为逸经八篇礼必有义又取戴记所存与清江刘
 原父所补者为传十篇若士相见义公食大夫义则
 原父所补予近得原父文集又得投壶一篇盖 释礼
 
经投壶之义也故录于朝事之后以补逸经之传焉 (第 10a 页)
玉为大诸侯以金为大
大夫以革木为大其为大同其所以为大异矣大路
一就先路三就则次路容有五就七就者矣郑氏
以七就为误是不知书以次路兼革木二路之意
也史迁乐书易车为舆是不知车可以统舆舆不可 (第 2a 页)
冬春交之上升夏物于春之
前则章与四时相变可知也礼记曰王被衮以象天则
龙行天之物变化不测天道之象也康成 释礼
记谓被 (第 13b 页)
  麛裘(青豻袖豻/胡犬也)
尔雅曰鹿牡麚牝尘其子麛麛即麑也诗曰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又曰鹿斯之奔维足伎伎则鹿之为物善接
其类而麛尤出于天性故先王取焉玉藻曰麛裘青豻
袖绞衣以裼之孔子曰素衣麑裘郑氏释聘礼曰麑裘
皮弁然则皮弁素积而麑裘素衣以裼之则绞衣素衣

也郑氏 释礼
记又曰绞苍黄之色其说无据记曰裘之
裼也见美也服之袭也充美也则袒而见裘曰裼掩而
充裘曰袭素衣麑裘则麑裘 (第 9a 页)
 席有丧者侧席有忧者专席此礼之大略然也司几
 筵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祀先王无异席则
 祀先公亦用之矣贾公彦 释礼
器谓天子大祫席五
 重禘祭四重时祭三重上公大祫四重诸侯大祫三
 重禘与时祭同二重其言无所经见然书皆言 (第 7b 页)
 秋之时楚伯棼射王鼓跗然则兵车之鼓亦有足欤
  楹鼓
 商颂曰置我鼗鼓明堂位曰商之楹鼓礼公执桓圭
 诸侯之葬有桓楹郑氏释周礼曰双植谓之桓 释礼
 
记曰四植谓之桓则桓楹四棱圭之所显者双棱而
 已楹鼓盖为一楹而四棱焉贯鼓于其端周礼大仆
 建路鼓于大寝 (第 9a 页)
 是与复礼之礼同此礼字便有检束便有规矩准绳

 若只说理便泛杨慈湖曰近世学者多以理 释礼

 礼而言理以三百三千之众多疑其不可以为约也
 故必归之于理不知夫三百三千条目虽多为礼则
 一三百 (第 32b 页)
  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起犹发也
起予言能起发我之志意(语录圣人岂必待学者之言而后有所起发然圣人

胸中虽包藏许多道理若无人叩击则终无以发挥于外一番说起则一番精神也)
谢氏曰子
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
诗○杨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见记
礼器篇)
苟无其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
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非
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若
夫玩心于章句之末则其为诗也固而已矣所谓起
予则亦相长(上声)之义也(通曰集注 释礼
字有极重者有极轻者三纲之常礼之大 (第 11a 页)
 (义以学而后其义精仁以乐而后其仁孰始乎礼终/乎乐此圣王执师道以教天下之民其次第如此也)
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
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
之者彊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承上文而 释礼
义仁三字礼者其事义者其理事对/理言则事实理虚故曰礼者义之实起作也合之于)
 (义而合则虽昔所未有之礼 (第 37b 页)
   介圭(荡什崧高篇/)  琛(鲁颂泮水篇/)
   球(商颂长发篇/) (镇圭/) (大圭/) (贽玉/)
   共(长发篇/)
   释礼

   归宁(周南葛覃篇/)  归(周南桃夭篇/)
   在公(召南小星篇/)  丧(邶谷风篇/)
  (第 11a 页)
传曰卫庄公见


已氏之妻发美髡之以为吕姜剃庄子曰秃而施


(别作剃非说文剃髲也或作剃髲剃也郑氏 释礼
被锡衣曰被锡读为髲剃古者或剔贱者刑)


(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因名髲剃此说非锡衣乃衣之名被则剃也) (第 4a 页)
  礼制

王伯厚(应/麟)言康成 释礼
其经传无明文者辄引汉礼證
之盖汉世去古未远其制度犹有三代之遗用此證彼
或可得其彷佛耳今以见于诗者言之 (第 5a 页)
  释礼
乐器名
(灌/鬯)(瓒/)玉瓒(秬鬯/圭瓒)豆豋(木曰豆/瓦曰豋)筵 几 爵(周曰/爵)
(商 (第 61b 页)
  兽之形为异耳

  王应麟言康成 释礼
其经传无明文者辄引汉礼
  證之盖汉去古未远用此證彼或可得其彷佛今
  以见于诗者言之抱禂汉抱帐也副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