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編年類
雜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而不及示大司乐分乐又言示而不言社盖
    祭祗不可谓之祭社而祭社则可谓之祭地
    故其礼有异者以秩其等有同者以著其
    周
礼不及者其礼同也何得谓之缺略耶至
    谓国门之内除地为泽而筑丘祭社意欲并
    而为一而不知悖 (第 34a 页)
 路以象德之美金路以象义之和象辂以象义之辨
 革路以象义之制木路以象仁之质凡欲人君俯仰
 而观之则思合天地之 德周
旋而视之则思合日月
 星辰之明出入不踰于规矩权衡言动不离于道德
 仁义然后奇邪之志不萌于心而中正之行 (第 38a 页)
 大夫士也记云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考之诗书闵
 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之诗也以予小子扬文武烈洛
 诰之文在成王营成周之时也今予小子祗勤于
 周
官之文在成王灭淮夷之后也皆非未除丧之称
 然此章所云恐非自称之文当止曰小子可也
 马氏曰诗曰嗟予小子 (第 17b 页)
 大卷咸池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脩而用之咸皆也
 池之言施也言德之无不施也周礼曰大咸韶舜乐
 名也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继绍尧之 德周
礼曰大韶
 夏禹乐名也言禹能大尧舜 (第 1a 页)
德周
礼曰大夏殷周 (第 1a 页)
 衡玉路以象德之美金路以象义之和象路以象义
 之辨革路以象义之制木路以象仁之质凡欲人君
 俯仰而观之则思合天地之 德周
旋而视之则思合
 日月星辰之明出入不踰于规矩权衡言动不离于 (第 49b 页)
 阙之或作大卷咸池黄帝乐名咸皆也池之言施也
 言德之无不施也周礼曰大咸韶舜乐名韶之言绍
 也言舜能继绍尧之 德周
礼曰大韶夏禹乐名言禹
 能大尧舜 (第 5a 页)
德周
礼曰大夏殷周之乐尽矣言尽人 (第 5a 页)
 虚美隐恶不可得也所谓周田虞芮质成是也
 案古文前人多疑之若此记所引今文作上帝周田
 观文王之德古文作上帝割申劝宁王之 德周
田古
 无训辞陆氏乃以虞芮质成言之其说亦似但周田
 字既无确诂又不若解割申劝者之说为恊也缘属 (第 41b 页)
 (安/) 叶氏梦得曰同于已者或乡愿也公而弗与异
 于已者或行怪也恶而弗非 徐氏师曾曰世治则
 德常见重而人不我轻世乱则 德周
于身而邪不能 (第 63b 页)
 (诚意也故人先能/明己之明德也)克能也顾念也諟犹正也帝典尧
 典亦尚书篇名也峻大也諟或为题
 孔氏颖达曰康诰曰克明德者此一经广明意诚则
 能明己之 德周公
封康叔而作康诰戒康叔能明用
 有德此记之意言周公戒康叔以自明其德与尚书 (第 18b 页)
 是也司寇不言赦言刺宥则赦可知矣舜典言钦恤
 五刑先眚灾肆赦而后怙终贼刑先轻而后重所以
 示上有好生之 德周
官司刺先三刺而后三宥三赦
 先重而后轻所以示有司执法之坚上有好生之仁 (第 2a 页)
 为同所以致其朕之直
櫜之而约则周也

 郑锷曰制之周密而不宽故櫜之必约周如周于
 周
于利周言其密也
举之而丰则明也
 郑锷曰色泽鲜明则人视之虽小若大故举之而丰
 明如三辰旂旗昭其明言其 (第 21a 页)
而用之咸皆也池之言施也/言德之无不施也周礼曰大咸)韶继也(舜乐名也韶/之言绍也言)
(舜能继绍尧之 德周
礼曰大韶)夏大也(禹乐名也言禹能大尧/舜之 (第 4a 页)
德周
礼曰大夏)殷周之
乐尽矣(言尽人事也周/礼曰大濩大武)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
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 (第 4a 页)
 (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管/蔡启商惎间王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以车)

 (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 德周公
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若)
 (尔考之违王命也若之何其使蔡先卫也武王之母 (第 20a 页)
(惎毒/音忌)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蔡蔡上素/达及下如)
(字/)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 德周公
举之
以为已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
若尔考之违王命也若之何其使蔡先卫也武王之母
弟八人 (第 21b 页)
 尚年也管蔡启商惎閒王室(惎毒也谓/以殷叛)王于是乎杀
 管叔而蔡蔡叔(蔡放/也)以车七乘徒七十人(与蔡叔车/徒而放之)
 其子蔡仲改行帅 德周公
举之以为己卿士(为周/公臣)
 诸王而命之以蔡(命为/蔡侯)其命书云王曰胡(胡蔡/仲名)无若
 尔 (第 21a 页)
   (诗当在王风非也破斧伐柯九罭狼跋皆周大/夫所作而附于豳此武公为司徒善于其职周)
   (人善之而作耳周人爱武公欲其常为卿士至/其子庄公不克肖其 德周
人遂畀虢公政而缁) (第 37a 页)
 矣(汪氏曰弑逆人道之大变送终臣子之大事/君弑而臣子能讨其贼则送终之责始尽)谥者
 行之迹(范氏曰谥者行之迹所以表 德周公
制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所以劝善而惩恶)
 所以纪实德垂劝戒也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
 世不能改 (第 39b 页)
 (治水无状乃殛之于羽山以死于是/举禹使续鲧之业舜典伯禹作司空)蔡叔既囚仲为
 卿士(书蔡仲之命周公位冢宰群叔流言囚蔡/叔于郭邻蔡仲克庸祇 德周公
以为卿士)亦不
 以其父故废之也惟其公而已矣及周之衰小人得 (第 4b 页)
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管蔡启商惎间王)
(室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其/子蔡仲改行帅 德周公
举之以为已卿士见诸王而命) (第 22a 页)
 书之序有直言其所作之人而不言其所作之事者

 伊尹作咸有一 德周公
作无逸立政是也司马侍讲
 曰本篇论无逸之事文义已明白易晓故孔子作序
 但云周公作无逸而薛博士亦曰无逸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