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陈履温(二陈/甲戍)
(进士履/忠弟)及其弟出见为供肉食复引去登殿南眺海楼
坐谈久之余欲趋棋盘问道于 宝印 言由坊东下山自
赤鼻山宝珠寺上为正道路且三十里由此寺北西踰
大山之岰路半之但空山多岐路无从觅耳乃同辛 (第 30a 页)
(进士履/忠弟)及其弟出见为供肉食复引去登殿南眺海楼
坐谈久之余欲趋棋盘问道于 宝印 言由坊东下山自
赤鼻山宝珠寺上为正道路且三十里由此寺北西踰
大山之岰路半之但空山多岐路无从觅耳乃同辛 (第 30a 页)
(不为生隐于崦嵫其可以为终乎万陆放翁圆觉阁/记淳熙十年二月己未径山兴圣 寿禅寺西阁成)
(乙丑上赐住持僧宝印御注圆觉经且命 宝印 为之/序既上为嘉叹召见锡赉甚宠于是道俗咸曰赐经)
(与阁成同时宜榜曰圆觉之阁且刻石以侈盛事则/又咸 (第 15a 页)
曰陆游宜为记 宝印 以众言来谂游于山阴泽)
(中游蹴然不敢辞恭惟圣天子以聪明睿智之资体/尧蹈舜深造道妙悟一心于万法之中 …… (第 15a 页)
(之坏衣祝发平时相与为矛盾为冰炭者亦莫不共/在此大圆觉中不偏不欠不迷不谬垂之万世亦莫)
(不然而 宝印 以山林枯槁之士道行海内名彻九重/得以怀琏入侍仁宗皇帝故事召至便殿者再觐清)
(光承圣问口诵所闻文附 (第 15b 页)
(乙丑上赐住持僧宝印御注圆觉经且命 宝印 为之/序既上为嘉叹召见锡赉甚宠于是道俗咸曰赐经)
(与阁成同时宜榜曰圆觉之阁且刻石以侈盛事则/又咸 (第 15a 页)
曰陆游宜为记 宝印 以众言来谂游于山阴泽)
(中游蹴然不敢辞恭惟圣天子以聪明睿智之资体/尧蹈舜深造道妙悟一心于万法之中 …… (第 15a 页)
(之坏衣祝发平时相与为矛盾为冰炭者亦莫不共/在此大圆觉中不偏不欠不迷不谬垂之万世亦莫)
(不然而 宝印 以山林枯槁之士道行海内名彻九重/得以怀琏入侍仁宗皇帝故事召至便殿者再觐清)
(光承圣问口诵所闻文附 (第 15b 页)
贤考究不肯草草多类此也
王龟龄詹事记人说生前事其略云予少时有乡僧每
见必曰此郎严伯威后身也予访诸叔父 宝印大师 叔
父曰严阇黎汝祖母贾之兄也博学工诗文戒行修饬
汝父母昔以无子为忧政和壬辰正月吾师卒汝祖梦
吾师至集 (第 28b 页)
王龟龄詹事记人说生前事其略云予少时有乡僧每
见必曰此郎严伯威后身也予访诸叔父 宝印大师 叔
父曰严阇黎汝祖母贾之兄也博学工诗文戒行修饬
汝父母昔以无子为忧政和壬辰正月吾师卒汝祖梦
吾师至集 (第 28b 页)
处州连云行敦禅师 婺州上岩咏禅师
庆元府安岩古禅师)
(巳上机语未见)
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一人
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昭觉彻庵元禅师法嗣一人
鄂州凤栖慧观禅师
虎丘雪庭元净禅师法嗣一人
(台州翠云僧竹禅师) (第 0283c 页)
庆元府安岩古禅师)
(巳上机语未见)
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一人
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昭觉彻庵元禅师法嗣一人
鄂州凤栖慧观禅师
虎丘雪庭元净禅师法嗣一人
(台州翠云僧竹禅师) (第 0283c 页)
相委悉么。复喝一喝。曰。切忌转喉触讳。
*** 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
**** 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嘉之龙游人。族李氏。自
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
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 (第 0409b 页)
*** 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
**** 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嘉之龙游人。族李氏。自
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
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 (第 0409b 页)
上躬率百僚行祭献礼巳。幸丈室。从空顾问。赐宝
钞若干锭。上堂。阴极阳回化日长。梅花处处喷清香。
个中消息无多子。遍界何曾有覆藏。如是明明兼带
百草。头边相逢。密密宣扬。万象光中独露。利名场上
荐取无位真人。人我山中显示本来面目。影含宗鉴。
心生则种种法生。身是道场。心灭则种种法灭。石女
高提 宝印 文彩全彰。木人暗度金梭丝毫不昧。牵动
劫外机轮。𤇅赫寰中岁月。潜通遐迩。直得枯木生花。
该括古今。 (第 0459a 页)
钞若干锭。上堂。阴极阳回化日长。梅花处处喷清香。
个中消息无多子。遍界何曾有覆藏。如是明明兼带
百草。头边相逢。密密宣扬。万象光中独露。利名场上
荐取无位真人。人我山中显示本来面目。影含宗鉴。
心生则种种法生。身是道场。心灭则种种法灭。石女
高提 宝印 文彩全彰。木人暗度金梭丝毫不昧。牵动
劫外机轮。𤇅赫寰中岁月。潜通遐迩。直得枯木生花。
该括古今。 (第 0459a 页)
示寂。塔于城西之小西门。世寿七十。腊四十八夏。
*** 大川洪禅师法嗣
**** 代州五台龙树庵 宝印禅师
一日晨起望明霜有省。
偈曰。日出东山。月沉西嶂。昨日今朝。曾无两样。
**** 楚峰禅师
居秘魔 (第 0527c 页)
*** 大川洪禅师法嗣
**** 代州五台龙树庵 宝印禅师
一日晨起望明霜有省。
偈曰。日出东山。月沉西嶂。昨日今朝。曾无两样。
**** 楚峰禅师
居秘魔 (第 0527c 页)
若以道论安得生
死。若作生死会则去道远矣。语毕端坐而
化。
** 华藏民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嘉州李氏子。自
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清素得度具
戒。后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
峰。一 (第 0684a 页)
死。若作生死会则去道远矣。语毕端坐而
化。
** 华藏民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嘉州李氏子。自
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清素得度具
戒。后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
峰。一 (第 0684a 页)
头处忆在众日因读
玄沙和尚语录见瑞岩唤主人公因缘有个欢喜处遂去
一宗师处通消息宗师是谁唤作绍珵和尚号 宝印大师
嗣琅琊觉和尚亦参见雪窦来山僧呈见解云某甲因读
玄沙语录里面载瑞岩和尚每日在方丈里坐自叫云主
人公又自 …… (第 0891a 页)
精魂唯有瑞岩较些子却问这僧瑞岩和尚安乐否
僧云巳迁化了玄沙云如今还叫得应么僧无语沙乃搥
胸云苍天苍天 宝印 问山僧你如何会山僧便举主人公
诺惺惺著喏他时后日莫受人瞒喏喏不可更有第二个
主人公这僧不合向语脉里转 …… (第 0891a 页)
你试叫看便叫主人公诺惺惺著喏他时后日莫受
人瞒喏喏人人有个主人公不可他叫得我叫不得恁么
会时多少快活 宝印 便肯可自家当时亦将谓是也欢喜
周年半岁后因读楞严经见佛说寤寐恒一如从此疑著
我每日惺惺时佛所赞者依而 (第 0891b 页)
玄沙和尚语录见瑞岩唤主人公因缘有个欢喜处遂去
一宗师处通消息宗师是谁唤作绍珵和尚号 宝印大师
嗣琅琊觉和尚亦参见雪窦来山僧呈见解云某甲因读
玄沙语录里面载瑞岩和尚每日在方丈里坐自叫云主
人公又自 …… (第 0891a 页)
精魂唯有瑞岩较些子却问这僧瑞岩和尚安乐否
僧云巳迁化了玄沙云如今还叫得应么僧无语沙乃搥
胸云苍天苍天 宝印 问山僧你如何会山僧便举主人公
诺惺惺著喏他时后日莫受人瞒喏喏不可更有第二个
主人公这僧不合向语脉里转 …… (第 0891a 页)
你试叫看便叫主人公诺惺惺著喏他时后日莫受
人瞒喏喏人人有个主人公不可他叫得我叫不得恁么
会时多少快活 宝印 便肯可自家当时亦将谓是也欢喜
周年半岁后因读楞严经见佛说寤寐恒一如从此疑著
我每日惺惺时佛所赞者依而 (第 0891b 页)
京僧睿。圭山宗密。
独得其奥。馀皆虚心而来。实腹而去(三十六)。开成三年。
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 宝印大师 海岸等。嘱曰。
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无昭
穆动静。无纶绪往复。勿穿凿异端。勿 (第 0539b 页)
独得其奥。馀皆虚心而来。实腹而去(三十六)。开成三年。
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 宝印大师 海岸等。嘱曰。
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无昭
穆动静。无纶绪往复。勿穿凿异端。勿 (第 0539b 页)
。
未几出主灵岩衲子辐辏拈椎竖拂大有古
人之风焉。
***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宝印传十七(智策) 释宝印 号别峰。嘉州李氏子也。幼通六经
长穷七史。忽厌尘俗志慕竺坟。乃从德山
清素和尚得度。往听华严起信尽得 (第 0925a 页)
未几出主灵岩衲子辐辏拈椎竖拂大有古
人之风焉。
***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宝印传十七(智策) 释宝印 号别峰。嘉州李氏子也。幼通六经
长穷七史。忽厌尘俗志慕竺坟。乃从德山
清素和尚得度。往听华严起信尽得 (第 0925a 页)
东京僧睿。圭山宗密。
独得其奥。馀皆虚心而来。实腹而去(三十六)。开成三年
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 宝印大师 海岸等。嘱曰。
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无昭
穆动静。无纶绪往复。勿穿凿异端。勿 (第 0624b 页)
独得其奥。馀皆虚心而来。实腹而去(三十六)。开成三年
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 宝印大师 海岸等。嘱曰。
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无昭
穆动静。无纶绪往复。勿穿凿异端。勿 (第 0624b 页)
。即同凡夫。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故曰。凡夫若知。
即同圣人。宋孝宗皇帝注圆觉经。赐径山慈辩禅师。 宝印 作序。序中有曰。裴相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
者。凡夫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印乃倒
其说曰 (第 0478c 页)
即同圣人。宋孝宗皇帝注圆觉经。赐径山慈辩禅师。 宝印 作序。序中有曰。裴相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
者。凡夫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印乃倒
其说曰 (第 0478c 页)
何异好肉剜疮,空花求蒂毕,竟如何悉哩,悉哩既顺世葬于寺之西庵。
宝印
按《五灯会元》: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嘉州李氏子。自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清素得度具戒,后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
宝印
按《五灯会元》:临安府径山别峰 宝印禅师, 嘉州李氏子。自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清素得度具戒,后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
圆觉阁记 陆游
淳熙十年二月己未,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西阁成,己丑上赐住持僧宝印,御注圆觉经。且命 宝印 为之序。既进,上为嘉叹,召见赐赉甚宠。于是道俗咸曰:赐经与阁成同时,宜榜曰圆觉之阁。且刻石以侈盛事。 ……楚之黄冠,竺乾之缁衣,平时相与为冰炭者,亦莫不在此大圆觉中。不偏不欠,不迷不谬,垂之万世亦莫不然。而 宝印 以山林枯槁之士道行海内,名彻九重,得怀琏入侍仁宗,故事召至便殿者,再觐清光承圣问,口诵所闻,文附巨典
淳熙十年二月己未,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西阁成,己丑上赐住持僧宝印,御注圆觉经。且命 宝印 为之序。既进,上为嘉叹,召见赐赉甚宠。于是道俗咸曰:赐经与阁成同时,宜榜曰圆觉之阁。且刻石以侈盛事。 ……楚之黄冠,竺乾之缁衣,平时相与为冰炭者,亦莫不在此大圆觉中。不偏不欠,不迷不谬,垂之万世亦莫不然。而 宝印 以山林枯槁之士道行海内,名彻九重,得怀琏入侍仁宗,故事召至便殿者,再觐清光承圣问,口诵所闻,文附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