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雄州皆上城介儒望见问之仆绐曰此陜西六路军马
方到耳宣司委刘韐贾评王麟李子奇于景李 宗振

携金玉茶具往驿中说话宾主皆谈旧好云已奏禀朝
廷且欲仍旧但未得报介儒云燕人久属大辽各安乡
土贵朝以 (第 10b 页)

国数内索取常胜军郭药师等八千馀户元系辽东人
也宣抚司以常胜军先自归朝有功升官难以发遣点
检文字李 宗振
画策或谓参谋宇文虚中画策曰若与 (第 14b 页)
是岂知兵者不知纪律不明赏罚每严刑重罚以钳天
下之口虽甚颠倒错谬无敢议其非者童贯唯以一老
吏李 宗振
参决帷幄军政一以委之幕客拱手备员而
已唯勾当公事官李积中广东人年七十许以不偶于
时凡三十年不赴朝缘大 (第 9b 页)
使俸童贯遣
保州廉访使者马扩兵州观察使辛兴宗入云中见尼堪
共议交割云中事  苑斋自叙曰仆将行童贯呼李
辛兴宗企宗永孙渥姚友仲杜常兰整洎仆十数人
环列以金杯酌酒第饮贯曰山前任帅非材已生弊病 …… (第 14a 页)
今割得山后择帅非细事尔等各举所知 宗振
等自陕
西六路河东北诸路武臣遍称举之贯皆摇首云此太
平地分可作边帅也后新边须得一文武兼通智勇公
廉识 (第 14b 页)
臣李宗保张师贤宋辉李 宗振
董庠下项逐家金银于
元丰库送纳赵元奴李师师王仲端曾经祗应倡优之
家并萧管袁陶武震史彦蒋翊三人筑毬郭老 (第 9b 页)
州封广阳郡王贯之亲军号为胜捷军请给倍于诸军
贯已贵而骄不恤将士赏罚不明纪律尤乱仆役皆为
显官胥吏李 宗振
门客范讷皆节度使尤不用人材陜
西河北因数用兵军民皆不能恤其家园池沼甲于京
师金玉数十万计服食无异御府 (第 3a 页)
自惮其事寻已而公亦罢帅责知亳州乙巳岁公为翰
林学士言童贯欲取云中斗绝一隅纵可取亦不可守
贯之党马扩李 宗振
等陈可取之策二疏交上时蔡京
当国欲从贯言公兄时为右辖与李邦彦合谋力争于
上前京之说不胜遂画旨留候至乙 (第 8b 页)
使而掌行文书者李 宗振
(第 3b 页)
宗振
本曹州刀笔之吏奸
滑而善舞文自陜西开边贯倚为腹心贯虽有文士为
幕属而裁决机务一委 (第 3b 页)
宗振
贯又起兵于陜西引种师
道为都统制师道宿将也以此举为非而贯不听贯聚
兵于雄州以五月中旬命种师道与知雄州 (第 3b 页)
内侍省官道官乐官曾经入内医官
辇官幕士忠佐并应曾经特赐金银许系金带人及杨
球张补姜尧臣李宋宝张师宝李 宗振
宋晖董庠金银
并仰聂山何㮚周懿文李光只令直取臣僚上言窃见
戎马生郊侍从官义当体国乃者营私谋已图去朝廷 (第 25a 页)
  赵善秲
宗室善秲居建昌城南之麻洲与其子汝泰皆尝取应
荐召该遇己酉覃霈当补右列父子俱诣阙料理留滞
旅舍行囊将竭舍而西归倩乡人傅庸候告命既还舍
父梦子告至而已未也寤而疑惑谓涂中或有失坠之

患越数日又梦往所居二里间林田寺四顾无人独子
妇郑氏同在梦中亦以为嫌跼蹐不安旦起语其家皆
嬉笑后两日忽苦咽间痹痛粥药汤引皆不能进信宿
而卒及告至则已亡不获拜命俄而郑妇继死双柩并
寄攒于林田寺
  邓兴诗
建昌邓希坦娶朝奉郎李景适女生三男一女女嫁承
议郎施 宗振
长子大防次男名兴诗于女为兄好学有 (第 5a 页)
隽誉梦为人召至一处高阙华宇三美男子坐廷上置
酒张乐侍姬十数辈皆顶特髻衣红宽袍如州郡官妓
分列左右或歌或舞兴诗谛视不舍久之始认妓中一
人乃厥妹也妹亦频属目流盼须臾一男子呼兴诗来
前命击戏鼓辞以素为书生略不谙此艺其人强之曰
但随汝意挝击虽不合音调无害也觉而恶之以语父
母兄妹不谋而同盖皆感此梦也相与嗟异未几 宗振
赴行在惠民药局邓女随夫侍行卒于临安兴诗继没 (第 5b 页)
   第三表
臣炎等言臣等考古训酌群言建大中之道陈徽号之
请累表上闻皆抑而未许跼天悚迫屏营失图臣固以
此请者方欲协万国之欢系一人之本盖非私于主而
专于已实以荷大赉法上玄遵王之路也伏惟皇帝陛

下以唐尧四德光宅天下以周文直行陟降庭止应乾
立极迨乎踰年又奉今月甲寅诏将有事于郊庙越翼
日乙卯复下有司命元子以主器荐圭置币尊祖配严
属车将迈明号未布瞻望霄极遐哉邈乎至乃陈一王
之仪合百神之礼祝告史载则谓之何臣又闻之守文
缵服继序不忘遵奉遗烈必思其复惟高祖象云雷以
起经纶惟太宗造区夏以创大业惟玄宗倚孤剑以攘
臂惟肃 宗振
一旅而讨逆惟代宗总天兵以佐命皆拯 (第 4a 页)
  贺感楼妻王氏墓志铭(明李东阳/)
按状王氏讳正江阴农家女也贺本吴人感楼之大父
大理评事讳贤尝为江阴训导留居江阴洪武间坐事
死后子 宗振
才八岁贫无家依女兄及舅氏比壮赘青 (第 1a 页)
旸乡之薛氏王薛邻也故感楼聘焉时 宗振
复坐累籍
苏州卫为兵尽粥其田庐家益贫感楼壮不能娶昏于
王氏王氏亦贫甚止馀空屋三四楹两家食常绝殆不
(第 1b 页)
之其字始号耻轩后更号感楼
人称为感楼先生其先自蜀徙苏之吴县大父大理评
事讳贤尝为江阴训导侨居江阴考讳 宗振
娶薛氏及
君壮始还吴遂定业云子四慈恩息应应早世女一适
沈堂孙五牧收放改教孙女及曾孙各一君生于永乐
乙 …… (第 18a 页)
   解元贺君墓志铭     吴宽
始君自吴中来就试京师其状貌羸然望之可惊予扫
一室使治其病数日病转剧则为书报其家其兄慈冀

得一见也不一月疾驰四千里而来则君已死矣且死
神思愈清谓予曰吾不可执笔为吾书所以告吾父者
予诺之抵夜促书已具顾其子放侄收曰其善藏之顷
之翛然而逝乌乎惜哉君讳恩字其荣姓贺氏其先蜀
人也后徙于吴曾祖公宣大理寺评事祖 宗振
父美之
皆儒业不仕毋曰王氏自君为童子时用其父教力学
不少懈既游郡校治易得其义而止未尝曲为之说下
笔平 (第 19a 页)
也都使祔于左尊大宗也处士祔于右重始
迁也未毕工值岁大侵五人者相继物故迨成化戊子
治方之子宗兴天方之子 宗振
宗云英荫之弟绍宗遇
霖之子存刚存绎以先世栖神之所创其始不可不究
其终再倡其族为东西两庑各三间以藏祭器 (第 15b 页)
  大唐升玄刘先生碑铭(并序/)  冯 宿

维皇王能自得师以臻至理维道德克辅于代且非常
名天启圣唐运兴我李于赫肇祖实非玄元高 宗振

风于前明皇张其教于后十有三叶天子曰敬宗文武
大圣广孝皇帝宏清静之旨以浸天下阐无为之宗以
凝海内宝 (第 29b 页)
备执笔者采而书焉成化
九年春正月戊申翰林院修撰承务郎里生吴宽谨状
   贺复庵行述
贺复庵先生讳承字 宗振
复庵其自号也其先世次邑
里谱亡不可考祖季昭始来自蜀居吴城之采莲里遂
为吴人季昭生 (第 12b 页)
   解元贺君墓志铭
始君自吴中来就试京师其状猊羸然望之可惊予扫
一室使治其病数日病转剧则为书报其家其兄慈冀
得一见也不一月疾驰四千里而来则君已死矣且死

神思愈清谓予曰吾不可以执笔为我书所以告吾父
者予诺之抵夜促书已具顾其子放侄收曰其善藏之
顷之翛然而逝呜呼惜哉君讳恩字其荣姓贺氏其先
蜀人也后徙于吴曾祖公宣大理寺评事祖 宗振
父美
之皆业儒不仕母曰王氏自君为童子时用其父教力
学不少懈既游郡校治易得其义而止未尝曲为之说
下笔平 (第 10b 页)
   贺感楼先生墓志铭
弘治已酉贺感楼先生病且剧年七十有六其冬顾谓
其子慈等曰我死汝必买石志吾墓其往即吴原博以
请然能及我之见乎慈等泣而从之则使家僮践冰雪
不远数千里至京师以书来告予读未竟泣曰先生果
不可起耶虽然先生为人非求后世名者今以是托我

必有意也先生讳甫字美之姓贺氏其先自蜀徙吴家
世业儒而贫大父公宣仕国初为大理评事父 宗振

居江阴娶薛氏生先生躬教之学忍贫刻厉志不少
(第 6a 页)
   藜杖行(家君/命作)
荒藜一两青墙隅数茎拗深势扶疏柯叶张磔忽过墙
赤丝绾结绿珊瑚雨馀霜重凋伤后莹节高肥干枯瘦

断截为杖劲且坚黄玉压手光欲透更将月渍晞朝暾
润滑隐隐分细纹家君垂老添数仆冯藉看月复穿云
倚床半夜风雨怒只恐飞腾作龙去乃为作诗重相告
从臾少陵桃杖句天生此杖向吾家再起衰 宗振
国华
会当拄到太行顶指点千年墓上花刬除芜秽重洒扫
横膝琅琅过庭教支倾拄坏植孔孟永使子孙扶圣道
    (第 3b 页)
   姚文公谥议        柳 贯
天地真元之气一会则圣神代作扬熙秉耀承华协瑞
以开太平而必有不世出之臣挺生其间揽结粹精敷
为制述于以增焕盛德大业而耸之五三载籍之上盖
数百年而得一二人焉其有关于气运者如是岂徒文
乎哉乃若先正许魏文正公之在吾元实当世祖皇帝
豗拓基图之始倡道明 宗振
起来学一时及门之士独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