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五經總義類
禮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玄部
 复乎曰上云其占为大善之吉也且带黄裳直说来
 至下句却丁宁占者见当自审其德之称否也故继
 举南蒯之事以实之○宋史 郭雍
传曰坤虽臣道五
 实君位虽以柔德不害其为君犹乾之九二虽有君
 德不害其为臣故乾有两君德而无两君坤有两 (第 154b 页)
 主但有过人者每每有挟己自恣罔民自利之病如
 是则民心终亦离而不附而不足以为君矣故必以
 贤下人然后得民得民然后可君宋史 郭雍
传曰江
 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下也○利建侯亦
 须要说是屯难之时利于建侯如此方与彖传合故
 其 (第 7b 页)
    采凡二程子张载杨时游酢郭忠孝及穜师

     郭雍
七家之说今忠孝之书已不传惟赖是
    书以存穜初刋板置郡斋后摹印漫漶张嗣
    古陈造先后修之此 …… (第 1b 页)
三卷集明道先生程颢伯淳伊
川先生程颐正叔横渠先生张载子厚广平游酢定夫
龟山杨时中立兼山郭忠孝立之白云 郭雍子和
之说
也舒守曾穜序
#+PROPERTY: JUAN 卷首 (第 4a 页)
揲虽不挂亦有四八之变盖不必挂也故圣人必
再扐后挂者以此
折中曰 郭雍
本其先人郭忠孝之说以为蓍说引张子
之言为据朱子与之往复辨论今附录于后以备参
考大约孔疏本义则以左右揲 (第 52a 页)
  陈氏(友文号隆山大易集解精义六十四卷读易/纲领三卷通十门案隆山所集王辅嗣孔颖)
    (达周濂溪司马涑水邵康节程明道程伊川/张横渠苏东坡游广平杨龟山郭兼山 郭白)
    (云
朱汉上朱文公张南轩杨诚斋冯缙云又/两家失姓名但称先正先儒别之宝祐甲寅)
    (自/序)      (第 28a 页)
 述曰叶良佩曰九三处得其位谓宜固执而不变也
 然以其过刚不中又巽体其究为躁卦而当雷风之
 变志从于上不能自守故为不恒其德之𧰼
  郭雍
曰九三刚已过中而巽为不果进退无常不恒 …… (第 20a 页)
 以无应而回其志处晦能致其诚者也修德以斯无
 间幽昧得正之吉也故曰贞吉母者处内而成德者
 也鸣鹤在阴则其 子和
之立诚于闇闇亦应之故其
 初愁如履贞不回则乃受兹大福于其王母也介助
 也福者天之所助故曰介福𧰼曰以 (第 56b 页)
 利矣不正则不利消之道也坤极则冥卦至上则消
 是以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盖非阳爻无阳明之
 德所以消不富也 郭雍
曰不富无复增益也消息一
 理耳息则富消则不富
 象旨豫上六冥豫道之渝升上六冥升道之贞豫上
 体震动因 (第 21b 页)
 (具则一岁一闰之象也凡揲蓍第一变必挂一者谓/不挂一则无变所馀皆得五也惟挂一则所馀非五)
 (则九故能变第二第三揲虽不挂亦有四八之/变盖不必挂也故圣人必再扐后挂者以此)
 (案 郭雍
本其先人郭忠孝之说以为蓍说引张子之/言为据朱子与之往复辨论今附录于后以备参考) (第 13a 页)
 行抑扬转折我文王自谓西郊谓岐周有无穷感慨
 视民如伤之意故曰道在小畜又曰作易者其有忧
 患(私/记)
  郭白云
曰有止而畜之者畜之大也有入而畜之者
 畜之小也子瞻曰阳之畜乾也厉而畜之厉而畜之
 者非以害之也将盈其 (第 15b 页)
 后也省方不得精神既是专一工夫略无渗漏曾思

 慎独从此透出
  郭白云
曰剥六三乃复六四反对在剥取其失上下
 以应乎阳在复则取其独复以从道
 胡仲虎曰泰二夬五曰中行二五上下 (第 9a 页)
 故曰牝马之贞行地无彊谓健也非健何以配乾未

 有乾行而坤止也其动也刚不害其为柔也 语录
 利字不联牝马为义如云利牝马之贞则坤便只有
 三德○ 郭白云
曰乾为马非坤也坤取牝马者欲合
 乾德无疆故有取于马合乾而非乾故曰牝马○项
 平甫曰顺者坤之元行者坤之 (第 18a 页)
 过而有以尽时措之宜正则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

 也○ 郭白云
曰饮食非自养也养贤而已养贤以及
 万民所以应天下之需也鹿鸣之君尽得需于酒食
 之道天保之福所谓贞吉也 …… (第 8a 页)
 功者不赏非也王者六乡之民皆君子统之者六卿
 也何假于小人而用之○张舜元曰谓之大君者别
 于诸侯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万世之通法也○
 白云
曰武成之终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又曰敦信
 明义崇德报功则尽上六之义者其武王乎崇德则
 小人勿用矣○杨慈 …… (第 29b 页)
  三代以后之事三代以上征诛创业岂有贩缯屠
  狗之徒而曰有功勿用耶所采诸说得易本旨
(坤下/坎上)  中爻艮坤
  郭白云
曰一阳之卦得位者师比而已得君位者为
 比得臣位者为师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传比吉 …… (第 31a 页)
 内而不自失者也○程传二与五为正应皆得中正
 以中正之道相比者也二处于内自内谓由己也以
 中正之道应上之求乃自内也不自失也○ 郭白云
 
曰比以九五为主而六二正应为主于内盖率天下
 而比五者故自内至外率天下以归王也○王童溪
 曰正者吾性之 …… (第 35b 页)
 莫不效顺是为显比上以阴在外为失禽坤下为邑

 人坤顺为不诚失前禽者遐裔未宾抚之以宽而遂
 其生○ 郭白云
曰书曰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其使中
 之谓乎○朱汉上曰坤为众为舆坎为轮田猎之象
 艮为黔喙坎为豕震为决躁内 …… (第 40a 页)
 而不承焉比之无首者也以阳为首则有所终先阳
 则迷而失道况无首乎○本义以上下言之则为无
 首以始终言之则为无终○ 郭白云
曰上六非天下
 之所比又不能比人为臣而无君与无元首何异哉
 是以凶而无所终也○张紫岩曰上六位坎险上比 (第 41a 页)
 中则志行于上下两者得则柔道亨而阳为阴所畜
 矣此以二体言小畜之才六四志在畜君以往为尚
 然不待唱而先之故其施未行○ 郭白云
曰刚德天
 德也天德畜之则止不畜则失圣人之所以为圣以
 能畜天德而已畜有二道止而畜之者畜之大也入
  …… (第 3a 页)
 杨龟山曰六四得位为一卦之主而初与之为应受

 畜于四者也过未形而畜之其复自道矣夫何咎之有
 ○ 郭白云
曰天德之大而人畜之虽曰小畜亦已艰
 矣唯早辨者易为力易为力则复自道复则鲜失是
 以吉而无咎然曰复者何 …… (第 5b 页)
 复为上进者○观彖下卦三爻自畜者也初能顺时
 义而止退复自道无咎且吉矣
九二牵复吉 象传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郭白云
曰不能辨之于早至二艰矣牵勉强之义非
 自复之易然勉强能复犹为吉也非二有刚中之德
 亦将自失○杨诚斋曰 …… (第 6b 页)
 张紫岩曰四五皆曰有孚君臣之际非孚莫畜惟臣
 孚于爱君君孚于从臣何咎之有四互体离巽顺而明
 用能有孚血去惕出○ 郭白云
曰以人畜天以柔畜
 刚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与于此○王童溪曰小畜
 之成卦在此一爻也禀至柔之才处多惧之地 …… (第 9b 页)
 敬以和何事不行不疚者兑泽下流故也膏泽下于
 民则内省不疚矣○杨龟山曰礼以用和为贵说而
 应和之至也○ 郭白云
曰履者行道之义乾天道也
 天下之所难履而行之者故有履虎尾象直取其难
 非取其为害也然履虎尾有咥人之患 …… (第 16a 页)
 夫曰素无饰也大行不加穷居不损岂借美于外哉

 履此而往独行其平昔之志而已○ 郭白云
曰素有
 先定于内之义○沈守约曰兑体柔顺而又居下志
 刚守下不求于应处下而说当履危之始安时处顺
 独 …… (第 19b 页)
 乾故履虎尾不咥人亨以一爻言之柔失位不中而

 上承三阳则履虎尾咥人凶也○ 郭白云
曰以阴居
 阳无中正之道又以一柔介五刚之间势无全人故
 有眇跛之义夫居五刚之中履于上则不能履于下
  …… (第 22a 页)
 履四质刚而志柔惧而获吉志行也○程传九虽刚
 而志柔四虽近而不处故能兢慎畏惧则终免于危
 而获吉阳刚能行者也居柔以顺自处也○ 郭白云
 
曰舜之志孝也文王之志仁也克谐以孝舜居难而
 志行也出羑里而请除炮烙文王居难而志行也○
 朱汉上曰动成 …… (第 23b 页)
 而合乎中道与论语所谓宽信敏公相似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
(陂彼伪/反倾也) 象传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张子因交与之际以著戒能艰贞则享福可必○
 白云
曰否泰之道如循环终则有始可不预戒乎九
 三下体之上位已过中故以平陂往复而思戒艰若 …… (第 33a 页)
 至于帝乙此称帝乙未知孰是六五以阴居尊下应
 九二刚明之贤而顺从之如帝乙之归妹降尊就卑
 以顺从其夫也故能成治泰之功○ 郭白云
曰泰之
 所为天地交者以臣有乾德而居下君有坤德而居
 上是以谓之交也六五以谦尊自居用坤之六得黄
 裳 …… (第 37a 页)
 不事苟合志在得主者欤○郭兼山曰先大夫有言
 居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盖泰言志在外
 否言志在君之意也○ 郭白云
曰志在君者君子俭
 德避难岂忘君哉伊尹乐尧舜之道其爱君至矣时
 泰矣君子引类而出出则进于位时否矣君子 …… (第 43a 页)
 否者乃亨矣象曰大人否亨而小人之吉亦在其中
六三包羞 象传包羞位不当也
 张子处否而进履非其位非知耻者也○ 郭白云

 当过中思变之时六三不能变以有为尸禄素餐邦 (第 45b 页)
 杨龟山曰文明以健总一卦之才中正而应以二五
 言文明而不健则物或蔽之中正而不应则物或间
 之同者寡矣○ 郭白云
曰名卦不曰同天者圣人明
 人道盖由同人则同天矣人道以同人为大故也○
 赵复斋曰得中应乾同乎天也同乎天 …… (第 2b 页)
 正应故曰同人于宗宗宗党也同于所系应是有所

 偏与在同人之道为私狭矣故可吝○ 郭白云
曰在
 卦论之六二文明之性固知同人之义自爻观之其
 才至柔安能大同于物知同于五不失上下之分又
 以中 …… (第 6b 页)
 能改吉宜矣○本义欲同于二而为三所隔故为乘
 墉以攻之象乘其墉矣则非其力之不足以义之弗
 克而不攻耳○ 郭白云
曰九四无应居二刚之间为 …… (第 8a 页)
 君子以至诚交人然后有威重君子至平易有何关
 防拟备唯以抑抑威仪为德之隅俨然人望而畏之
 ○杨龟山曰威如之吉以德不以力所谓德威惟畏
 也○ 郭白云
曰交如亲之也威如尊之也诚信之道
 已通君臣之道巳严能销患于未形孰为猜嫌之虑
 且初九之难进九二之积中 …… (第 20a 页)
  何须于戒备周公系以威如孔子释以无备盖发

  离日之象也所谓交者即彖之应天也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象传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郭白云
曰系辞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
 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顺又以尚贤也六五之君尽此
 而言于上九者盖言大 …… (第 22a 页)
 无不利○杨诚斋曰五以君上之尊体柔谦之德欿
 然不有其崇高富贵之势谦德之盛焉往不利利用
 侵伐姑举其大者○ 郭白云
曰阴虚为不富征不服
 者盖有不服则征无不服则勿征也○朱汉上曰五
 动成离坎有弓矢甲胄之象○沈守约曰卦 …… (第 30b 页)
 故曰刚应而志行○程传豫者安和悦乐之义志行
 谓阳志上行动而上下顺从其志得行顺以动顺理
 而动所以豫○ 郭白云
曰马氏王氏以豫为乐关氏
 曰豫备也豫备则逸乐也孔氏为逸豫程氏为和豫
 大率易之名卦兼备众义非一字可训 …… (第 34b 页)
 本义盱上视也阴不中正而近于四四为卦主故六
 三上视于四而下溺于豫宜有悔者也其占为事当
 速悔若悔之迟必有悔也○ 郭白云
曰睢盱上视而
 悦之非介于石也迟疑而有待非不终日也○朱汉
 上曰三动成巽巽为多白眼睢盱上视媚佞以求豫 (第 40b 页)
 时而高洁自守不累于世务者伊尹太公之事曾子
 子思之徒是也志可则者进退合道也○本义刚阳
 居上在事之外故为此象○ 郭白云
曰蛊之时天下
 事弊风俗卑陋委靡不振非夫伯夷之圣使闻其风 …… (第 20a 页)
 所以不息者刚正和顺而己以此临人临事临天下

 莫不大亨而得正○张子临言有凶者阳至二未过
 中已戒犹履霜坚冰之义○ 郭白云
曰以大临小上
 临下为义序卦曰临者大也盖临为大而所临者小
 故也自一卦言之二阳之生为临其生不已故曰刚 …… (第 23b 页)
 则聪明者竭其视听知力者尽其谋能不为而成不
 行而至矣○本义以柔居中下应九二不自用而任
 人乃知之事○ 郭白云
曰舜之大知执其两端用其
 中于民其行中之谓乎○朱汉上曰二以刚中上行 …… (第 28a 页)
 下独举九五天之神寓于四时圣人之神寓于教自
 姤至否阳临阴者皆致力焉至观而率服变化之妙
 非九五不可○ 郭白云
曰大观在上观之者不期化
 而自化是之谓神道神道之谓大观天亦无所示也 (第 32a 页)
 阴一阳交相贲饰六五下无应与比于上九上九居
 卦外无位之地丘园象○程传五虽居位获贲于外
 比之贤○本义束帛薄物戋戋浅小之意○ 郭白云
 
曰六五为贲之主及于丘园圣人不遐遗之义也贲
 之盛大无过于得贤及远为国之休光○赵复斋曰
 六五贲上聘于 …… (第 22b 页)
 止顺而止之使不为害可也○程传夏至一阴生而
 渐长一阴长则一阳消至于建戍则极而成剥是柔
 变刚也卦有顺止之象乃处剥之道君子当观而体
 之○ 郭白云
曰潜龙勿用内文明而外柔顺艰贞晦
 其明俭德避难遁之时义皆君子遇剥之义也○赵
 复斋曰阴盛不进受阳之止 …… (第 26a 页)
 子阴阳之际近必相比六五能上附于阳反制群阴
 不使进逼方得处剥之善下无剥之之忧上得阳功
 之庇故曰无不利○ 郭白云
曰六五柔得尊位大中 …… (第 31b 页)
 在群阴之中故曰中行独自应初故曰独复从道而
 归故曰以从道○张子柔危之世以中道合正应故
 不与群爻同○本义为与众俱行而独能从善之象
 ○ 郭白云
曰剥六三乃复六四反对其义相类在剥
 则取其失上下以应乎阳在复取其独复以从道○ (第 42a 页)
 桑下或系之牛也乾为行人坤为邑人○程传三阴

 柔不中正妄也又志应于上欲也亦妄也○ 郭白云
 
曰居震动之极应上九妄行穷灾之爻是亦妄行之
 人也匪正有眚之道○王童溪曰六三不正在无妄
 之时宜其有灾 …… (第 5b 页)
  按象传顺字从中爻坤象来止于顺德故安贞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传由頣厉吉大有庆也
 本义六五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是物由上九之养也
 位高任重故厉而吉阳刚在上故利涉川○ 郭白云
 
曰利涉大川由颐之才也大有庆天下得其所养也
 禹稷伊周为能尽之○杨龟山曰卦唯二阳而上九
 居一卦之上履 (第 27a 页)
 枯杨生华虽有所发无益于枯上六老妇五虽非少

 比老妇则为壮于五无所赖也故反称妇得○ 郭白
 云
曰老夫女妻则刚为主而柔辅之大过之得者也
 老妇士夫则柔为主而刚辅之大过之失者也○王
 童溪曰上六穷阴 …… (第 9b 页)
 取𧰼精矣阳涉阴所以尽变阴掩之不能阻其亨刚

 中故也水以流为尚险以去为通心以运用为神○
  郭白云
曰一阳掩于二阴非亨也然刚中则所守至
 固虽非亨而心亨矣用刚中以行何往非功其本则
 自有孚心亨之微推而 …… (第 15a 页)
 本义处重险之中未能自出故为有险然刚而得中
 故可以求小得○杨龟山曰求者自求也外虽有险
 而心常亨故曰求小得○ 郭白云
曰刚而得中心亨
 之道一离乎中则失之矣故𧰼言求小得以其未出 …… (第 18a 页)
 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
 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本义牖非所由之正而室
 之所以受明也始虽艰难终无咎○ 郭白云
曰能虚
 中尽诚以通交际之道犹自牖纳约其情已至不必
 阶序行礼之地○赵复斋曰坎阴陷阳至四而变因 …… (第 21a 页)
 中○侯行果曰此本坤爻故云黄离○程传以文明
 中正之德上同于文明中顺之君大善之吉𧰼传不
 云正者中也正在其中○ 郭白云
曰离之六爻二五
 为美五中而非正柔丽中正者唯六二尽之黄为中
 之色而德之至美者也故元吉其义与坤六五相 (第 29a 页)
 柔不能固守故取其𧰼○郭兼山曰爻有艮巽居则

 得咸艮之义○ 郭白云
曰腓动足随足之力本诸此
 为下体之要六二似之二居止之中腓为动之主吉
 凶之责在此○项平甫曰二五相应五 …… (第 6a 页)
 岂非咸极于说艮终于止耶○易山斋曰咸以心为

 主而偏体皆所感之一○ 郭白云
曰合一卦言之则
 足以见天地万物之情自六爻观之则所遇所感不
 同其咸分矣犹耳目手足之用不同安足识人之 …… (第 12b 页)
 往○朱子物理之终始变易所以为恒而不穷体之
 常所以为用之变用之变乃所以为体之常 正便
 能久○赵复斋曰恒故终则有始若终而穷岂曰恒
 乎○ 郭白云
曰恒之所以为道者二久于其道也终
 则有始也久于其道虽天地如之终则有始虽日月 …… (第 14a 页)
  按大壮初爻壮于前趾贞凶与此爻义同
九二悔亡 𧰼传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孔仲达曰失位故称悔居中故悔亡能久中者处恒
 故能久○程传以中而应中其处与动皆得中也○
  郭白云
曰可久之道无它焉中而已矣过犹不及皆
 非可久○王童溪曰以阳动之才处阴静得中之位
 是适动静之中○程沙 …… (第 17b 页)
 本义位虽得正然过刚不中志从于上不能久于其
 所故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之𧰼贞吝者正而不恒
 为可羞吝○ 郭白云
曰过中则不恒不恒则日入于
 小人之域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况事君治民之 …… (第 18a 页)
 曰小利贞又曰遁而亨○朱子阴方微为其刚当位

 而应所以能知时而遁是能与时行○杨龟山曰刚
 当位而应未至于上下不交也小利贞与屯之小贞
 吉义同○ 郭白云
曰乾健艮止有刚健之德而止于
 上大畜也有刚健之德而止于下所以为遁也小利
 贞可小事也孔子为委吏乘田中 …… (第 24a 页)
 王辅嗣曰最处外极无应于内超然绝志心无疑顾

 忧患不能累矰缴不能及○ 郭白云
曰肥者道之充
 实也以是道而处遁世进退有馀裕矣夫何疑○朱
 汉上曰动成兑说见于外肥也○吕东莱曰遁而未 …… (第 31b 页)
 者壮与壮之大也大壮之道利于贞正不得其正强
 猛之为耳非君子之道○本义二月之卦也阳壮则
 占者吉亨不假言但利在正固而已○ 郭白云
曰德
 之大者无踰于天必得天之刚德而动而后谓之大
 壮大者天也正则天之德也孟子王请无好小勇王
 请大 …… (第 33a 页)
 中不过于壮处得中道无不正也○杨龟山曰大者

 之正唯九二尽之○ 郭白云
曰卦辞言利贞得其贞
 者九二也以刚居中是能固守大壮之道也○易山
 斋曰大壮贵以阳居阴虑其过壮也故二与 (第 36a 页)
 德丽二阳三阴顺进欲同丽也六五上行已进也三
 阴从之欲进也康侯之马与牝马同下献上亦曰锡
 朝贡曰锡○ 郭白云
曰杂卦曰晋昼也则知晋之义
 不止于进言明以进也晋与大有略相𩔖大有火在
 天上君道也晋明出地上臣道也 …… (第 2a 页)
 配合或以类聚惟其时尔或谓六二无应未知晋之

 同气而升也○ 郭白云
曰柔顺中正臣道莫美于斯
 小人以进为喜君子以进为惧故召公为保则不悦
 正考父三命而伛俯兹其所以顺而丽 …… (第 6a 页)
 自任得失不以介意小人患得患失恤也○本义以
 阴居阳宜有悔矣以大明在上而下皆顺从故悔亡
 又一切去其计功谋利之心则往吉而无不利○
 白云
曰君道无它中与明而已六五居中何悔不亡
 ○张紫岩曰柔进上行臣有明德而用之以顺故悔
 亡五位在离中离为 …… (第 9b 页)
 而吉且无咎○朱子吝不在克治正以其克治之难

 合下有此吝耳贞吝之义贞固守此则吝○徐进斋
 离为戈兵有伐象邑谓内之私邑坤体在下象○
 白云
曰进而上穷危矣然晋非进而已明顺之义存
 焉至于伐邑则明德之昭已或亏蔽故言未光○杨
 龟山曰明出地上非 …… (第 11a 页)
 ○语录文王箕子皆是晦其明然箕子佯狂意思便
 是艰难气象上六为闇之主六五近之故利于艰难
 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郭白云
曰彖自分二义文
 王有明德内文明也三分天下以服事殷外柔顺也
 尽坤离之义得明夷之大者矣箕子用晦而明得 …… (第 13a 页)
 至明克至暗之象○赵复斋曰为明之主进获上六
 必待天时人事之至先时则失正矣○朱汉上曰自
 二至上体师坎为中冬狩之时离为南得者易辞○
  郭白云
曰离之性失之过则暴故戒之○熊梅边曰
 居下卦之极在离之上其明有复出之渐焉犹在坤
 下当守正俟时而不可 …… (第 20a 页)
 言其质晦非有托也强明而实晦○本义居坤之极
 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则处高位以伤人之明终必
 至于自伤而坠厥命○语录不明晦是合下已是不
 明○ 郭白云
曰不明晦其明息矣○杨诚斋曰纣之
 嗣立闻见甚敏材力过人其初登于天之时乎及其
 昏弃厥德而为独夫其后入 …… (第 24a 页)
 五兄三弟以卦画推之又有此𧰼○赵复斋曰自二
 至五阴阳得位柔皆顺乎刚初上包括盛且闲正家
 之𧰼必曰利女贞者离巽皆女故也○ 郭白云
曰齐
 家自夫妇始故舜观厥刑于二女文王刑于寡妻至
 于兄弟利女贞者又家道之本与诗首关睢同○朱 …… (第 25b 页)
 虞仲翔曰得位应初顺五乘三比据三阳故富家大
 吉○孔仲达曰体巽承尊长保禄位吉之大者○石
 守道曰父子笃兄弟睦家之肥大臣亨禄位皆富也
 ○ 郭白云
曰君子修身齐家由内出外至于巽体家
 道成矣六四之富岂金玉布帛哉父父子子兄兄弟 …… (第 31b 页)
 在法感人在心使人爱我易使人交相爱难九五以

 乾德之刚明居巽位之中正爱心感人巽而入之所
 以感假其家人以及天下莫不交相爱也○ 郭白云
 
曰勿恤者王假有家毋忧天下之不定也○项平甫
 曰彖以家人为主言父母之治家人如治天下故义
 主于严九五以 …… (第 34a 页)
 公曰以阳居上家之至尊者家人望以为仪表是以
 内尽至诚为下所信然后有威如可畏而获终吉○
 张子以阳居尊故威如身修而家齐故终吉○ 郭白

 云
曰家人之始在于闲成在于信终始不可变者威
 如而已威自我出也家人之道所以成始成终者修
 身而已○朱汉上 …… (第 35a 页)
 也○睽者本同也本不同则非睽也○朱子睽皆言

 始异终同之理○赵复斋曰二至五阴阳失位皆睽
 异也阴阳相与异中见同○ 郭白云
曰火泽无相得
 之性方之天水违行盖其小者虽不成讼亦为暌也
 然泽火之革火自下而上泽自上而下𫝑必遇而 …… (第 37b 页)
 同德相与故相遇○本义见恶人如孔子之于阳货
 ○杨龟山曰睽之初不可以有行故丧马睽极必反
 故勿逐自复丧而逐之其失愈远○ 郭白云
曰居睽
 而说道存焉故悔亡丧马睽也逐则不可合矣恶人
 与己异者也见者遇之而勿绝之辞非必欲见之也
 ○ …… (第 40a 页)
 不止无咎夫子曰行志救时之睽也○王童溪曰初
 以不校为勇以辟咎为知善士也在四则目初为元
 夫贵初也在初则目四曰恶人愧四也○ 郭白云
曰 …… (第 44b 页)
 极则咈戾而难合刚极则躁暴而不详明极则过察
 而多疑上有六三正应本不孤而才性如此如人虽
 有亲党而多自猜疑妄生乖离常孤独也睽极则不
 疑而合○ 郭白云
曰天下之睽始于疑疑者小人之 (第 4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