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者惟宋陆农师谓礼不盛服不充故大裘袭
    可知王被衮以象天则大裘袭衮可知大裘
    袭衮则戴冕缫十有二旒可知说最直截而
     郑刚中
陈用之阐发详尽可以正注疏之谬
    而为千万世之准绳也 …… (第 5b 页)
 (郑氏锷曰凡冕天子皆十二旒诸侯皆九旒故记曰/天子十有二旒诸侯九而弁师云诸侯九就诸侯盖)
 (通/称)
    蕙田案如 郑刚中
说则五冕同旒毫无分别
    实止一冕耳周礼何以称五冕耶此不足信
 (弁师郑注孤缫四就用玉三十二三命 (第 16b 页)
    若羽为之盖旱暵炎赤欲以秋金白气胜之
    案旱暵炎赤属火象胜之当以水色黑金白
    乃火所胜岂能反胜火耶无理不可从似
    刚中
蔡宸锡之说为长 (第 14b 页)
 (有时而不祭惟尸宾之正礼有兼祭有遍祭故特揭/之此四者祭之正也振擩绝缭则曲详其仪节也自)
(朝夕恒食而外祭祀宾客必有授祭者故以命祭始而/以共祭终焉特牲士虞及少牢礼举干举肩言振祭而)

 (不言擩是振原有不擩者注专/以肝之既擩复振言似未尽)
    蕙田案注疏释九祭不专主祭祀 郑刚中

    谓皆宗庙中尸祭之礼高紫超从之是也方
    氏又兼宾祭言之未的
    又案以上尸祭之祝 (第 57a 页)
    伯七命则七就子男五命则五就皆如其命
    数以为就也陆农师谓诸侯九斿则上公十
    二斿 郑刚中
谓天子皆十二旒说俱未是 (第 48b 页)
    羞笾之实醢人羞豆之实是也加豆笾注疏
    以为尸既食后亚献为加则是在八献时薛
    季宣 郑刚中
并以为加于九献之后则加与 (第 43b 页)
    知也先儒说学校之制人各一说纷如聚讼
    今以学礼五学祭义四学参之文王世子王
    制周礼诗大雅诸文反覆讨论惟陆农师
    刚中
之说独为精当故依用之其汉唐以来
    诸儒之说胪陈于后略为辨正庶知所折衷 (第 14a 页)
 (黄氏度曰有节制而后能胜金鼓所以节制也故于/教振旅辨之王虽亲征六卿分将而元帅居乎其中)
    蕙田案王不执鼖鼓而执路鼓者郑康成谓
    尚之于诸侯也 郑刚中
亦谓王道之大无所
    不通以道统众不必自执军中之事诸侯从 …… (第 32b 页)
 (之月毋焚山林大司马乃用火田者盖春而焚莱将/以田也春而焚山林伤生意也所以有无焚之令)
 (王氏曰社/者土示也)
    蕙田案有司表貉郑康成谓大司徒 郑刚中
    
以为肆师甸祝王平仲删翼载王氏说亦以
    为甸祝考肆师大田猎祭表貉则为位甸祝
    掌四时之田表 (第 34b 页)
貉之祝号若大司徒总率乡

    遂诸官恐不必以表貉事属之当以 刚中

    王氏说为正
春官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注社军社宗迁/主也 疏肆师)
(为位/祭也 …… (第 35a 页)
    氏下寨之说得其旨矣

    又案帅县鄙家乡野等名 郑刚中
说与康成
    注有异今考康成说则以县鄙为六遂之长
    家为三等采地之长乡为六乡之长野为四
  (第 38a 页)
   处公邑之长而帅则六军之帅统之者也其
    说整齐该括 刚中
以县属公邑又添闲田已
    觉支离又以鄙属小都则三等采地仅举其
    一岂不挂漏家为大夫亦与遂大 …… (第 38a 页)
    其职从王者至仲秋之百官而忽异其解已
    属不确况夏苗犹备百官岂秋狝独无之乎
    窃以康成之言未是惟 郑刚中
之辨最为精 (第 41b 页)
    确盖 刚中
据司常大阅之文以军吏为即大
    阅之孤卿与茇舍之帅以百官为即大阅之
    大夫士与茇舍之百官以 (第 42a 页)
张氏彦陵曰反复其道犹云反复计其程道也此二
句正见天运自有定期君子不可不善承之耳
(通论) 郑氏亨仲
曰七者阳数日者阳物故于阳长言七日
八者阴数月者阴物临刚长以阴为戒故曰八月
紫阳朱子曰七日止取七义犹八 (第 14b 页)
雅曰秠一稃二米)
穈   谟昆切亦作  (尔雅虋赤苗郭氏曰赤粱粟也疏曰诗作穈穈虋同)

(音又作𧄸 郑刚中
曰岐山之阳种𢇲九盛俗书穈为𢇲米类稷可面可饼西人饱食面非𢇲犹饥)


(将家云出战糗粮乾不可食嚼 (第 4a 页)
(其丈人乃知丈人之言三代有之而 郑氏刚中
曰王弼/略例云吉无咎者本亦有咎由吉 后得兑也丈人吉)
(且无咎宜其可师矣谓程氏曰子夏作大人吉以大人 …… (第 2b 页)
若曾子者可也未尝以曾子之孝为/冇馀也盖子之身所能为者皆所当为也 朱子曰九)
(二在下为众阴所归而有 刚中
之德上/应于五而为所宠任故其象占如此)附录(朱子语在/师中吉言) …… (第 4a 页)
(以 刚中
之德在/师中所以吉渊)纂注(冯氏椅曰象在占中亲统众而得/君之吉占言在师之中故吉也命)
(谓恩数也又曰 …… (第 4b 页)
车马)六三师或舆尸凶集解
(程子曰三居下卦之上居位当任者也不唯其才阴柔/不中正师旅之事任当专一二既以 刚中
之才为上信) …… (第 4b 页)
旋返则为左故都氏曰阴阳之运自/东徂西而易之六位自下而上 凡易之辞上右而下)
(左左次者不前而却也先 郑氏刚中
曰左次依震□坎/水静止而不动 双湖 生曰案春秋传师一宿为舍)
(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次退宿也与次于 …… (第 5b 页)
有大正于商盖能以众正也)
(而李氏过曰王者之兵行一不义杀一不辜/ 得天下不为故曰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
而应
行险而顺集解(程子曰言二也以刚处中刚而得中道/也六五之君为正应信任之专也虽行) …… (第 9b 页)
是故吉而无咎吉谓必克无咎谓合)
(义又何咎矣其义故一作固无咎也九朱子曰又以卦/体卦德释丈人吉无咎之义 刚中
谓 二应谓六五应)
(之行险谓行危道顺谓顺人心此非冇老成之德者不/能也毒害也师旅之兴不无害于天下然 …… (第 10a 页)
供亿之苦劳/民而费财所以毒天下也 张氏汝)
(弼曰坎为毒噬嗑遇毒亦坎象险双湖先生曰众正可/王赞六五 刚中
而应赞九二行 而顺赞两体师本毒)
(害而民从吉无咎者特以中正顺道耳后之王者可以/观矣 司马公曰治 …… (第 10a 页)
之所以巳疾 游氏曰用师之道将以正天下)
(之不正也故师谓之征巳则不正其能正人乎此师之/所以主乎贞也 刚中
而应任将之道也行险而顺兴师)
(之义也仰顺乎天无违天以失时俯顺乎人无咈人以/从欲兴师之顺如此则民之从 …… (第 10b 页)
怀万邦也)
(王三锡命承天宠也何如曰圣人作易/象只是大槩恁地不是恁地子细解释)纂注(杨氏时曰/九二以 刚)
(中
之才分阃外之寄为师之主天吏也在师中吉则无/逸德矣如是乃可以承天宠也武王克商释箕子因封)
(比干墓式商 …… (第 11a 页)
中正之德合于上而受任以行若复/使其馀者众尸其事是任使之不当也其凶宜矣)
(丘氏曰以中行者谓九二以 刚中
之道而行师也使/不当者谓六三才弱不足倚仗必致丧师而归是任)
(使之不/当也)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 …… (第 11b 页)
十一/有言信其如此者有言有孚)
(诚者缶冯氏椅曰缶瓦器尔雅曰盎也初阳实六阴虚/虚者 也实者盈也 郑氏刚中
曰陶土为缶初取以)
(为象者坤土而有坎水故也之子夏曰非应故称它曰/程氏曰终来有它吉者非初 时吉在后 …… (第 14b 页)
(雍曰天下吉生/于顺凶生于逆)原筮元永贞无咎以 刚中
也集解(程子/曰推)
(原筮一作占决相比之道得元永贞而后可以无咎所/谓元永贞如五是也以阳刚居中正尽比 …… (第 19b 页)
(致凶穷之道也谓朱子曰亦以卦/体释卦辞 刚中
五上下谓五阴)附录(朱子语伊川易/传此卦彖辞以)
(圣人之公言之固至诚求天下之比以安民也以后王/之私 …… (第 20a 页)
天下归汉而田横不来如隗嚣公孙述之徒终何/如哉道穷致凶所自取也 丘氏曰蒙内卦坎为初筮)
(彖释之曰以 刚中
谓九二也比外卦坎为/原筮原再也彖释之曰以 (第 20a 页)
刚中
谓九五也)小象传比之
初六有它吉也集解(程子曰言比之初六者比之道在/乎始也始能有孚则终致有它之)
( …… (第 20a 页)
不住故阳得自亨横渠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凡言亨皆是说阳到得说阴处便分)
(晓说道小人吉亨字便是下面 刚中
而志行乃亨易说/问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先生云此是以巽畜乾巽顺乾)
(健畜他不得故不能雨凡雨者是阴气盛凝结 …… (第 23a 页)
名文势当然单名卦惟革有)
(曰字亦文势然也六朱子曰以卦体释/卦名义柔得位指 居四上下谓五阳)健而巽 刚中

志行乃亨集解(程子曰健而巽以卦才言也内健而外/巽健而能巽也二五居 (第 30b 页)
刚中
也阳性) …… (第 30b 页)
(上进下复乾体志在于行也刚居中为刚而得中又为/中刚言畜阳则以柔巽言能亨则由 刚中
以成卦之义)
(言则为阴畜阳以卦才言则阳为 (第 31a 页)
刚中
才如是故畜虽/小而能亨也 朱子曰以卦德卦体而言阳犹可亨也)
纂注(蔡氏曰 (第 31a 页)
刚中
五也志行五与四合而小畜之志得/行也 冯氏椅曰柔得位以六四明卦义一阴五)
(阳则一阴为之主此孔子论易 (第 31a 页)
之例非必包羲文王命/卦之意也又曰健而巽 刚中
而志行彖多言卦材此孔)
(子之例也上九之雨岂非亨乎天下之理未有畜而不/亨者说者止述孔子之意而文王之志 …… (第 31a 页)
易之/道也虽所履得坦易之道亦必幽静安恬之人处之)
(则能贞固而吉也九二阳志上进故冇幽人之戒贞朱/子曰 刚中
在下无应于上故为履道平坦幽独守 之)
(象幽人履道而遇/其占则贞而吉矣)附录(朱子曰伊川这一卦说那 …… (第 34b 页)
也可固守乎冇刚明之)
(才苟专自任犹为危道况刚明不足者乎易中言贞厉/义各不同随卦可见 朱子曰九五以 刚中
正履帝位)
(而下以兑说应之几事必行无所疑碍故其象为夬决/其履虽使得正亦危道也故其占为虽正而危为戒深 …… (第 36b 页)
朱子曰以卦德释彖辞)纂注(雷氏/曰六)
(三进则履乾之后履虎尾也反不咥/人而得亨者由说而应乎乾故也) 刚中
正履帝位而
不疚光明也(吕音训疚陆氏曰久又/反马云病也陆绩作疾)集解(程子曰九五/以阳刚中正)
(尊 …… (第 38b 页)
体)
(明之指/九五也)附录(朱子语问履卦以兑遇乾和说以蹑刚强/之后所以有履虎尾而不伤之象但彖言) (刚中
正履帝位而不疚正指九五而言而九五爻辞乃/曰夬履贞厉有危象焉何也先生曰夬决也九五以 (第 38b 页)
刚)
(中
正履帝位而下又以和说应之故其所行果决自为/无所疑碍所以虽正亦厉盖曰虽使得正亦危道也为) …… (第 38b 页)
始象辞荒河是一事冯陆音凭)集解(程子曰二/以阳刚得)
(中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下应于二君臣同德是以 刚中
之才为上所专任故二虽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所)
(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故治泰之道主二而言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 …… (第 42b 页)
荒一句而通解四/者之义言如此则能配合中行之)
(德而其道光/明显大也)附录(朱子语问包荒至大也以九二 刚中/
有光大之德乃能包荒邪为是包荒) …… (第 52a 页)
)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集解(程子曰所以能获祉福/且元吉者由其以中道)
(合而行其志愿也有中德所以能任 刚中
之贤/所听从者皆其志愿也非其所欲能从之乎)纂注(徐/氏)
(曰中以行愿居中应二/行其志愿非勉强也)(第 53a 页)
气无不陈也此但以盥而不荐象恭已无为/耳非重盥而轻荐也 双湖先生曰盥取巽洁齐象不)
(荐又取艮止象相 郑氏刚中
曰以卦求之自五至二有/宗庙之象昭穆 偶太祖之庙居其中故有盥荐之象)
(不特此也艮兑合损上至三宗庙故 …… (第 11a 页)
位之上虽)
(不当事任而亦为下所观故其戒辞略/与五同但以我为其小有主宾之异耳)附录(朱子语观/我是自 观)
(如
视履考祥底语势观其亦是自观却从别人说易中/其字不说别人只是自家如乘其墉之类渊问观我生)
(观其生之别 …… (第 14b 页)
言肉以六言黄)
(象离中金刚也黄张子曰得黄金者得居中持坚之义/ 余氏曰金矢 金不必泥周礼只是刚直 刚中
耳)
(双湖先生曰五不正故戒以贞犹厉况不正乎然虽厉/而无咎者以居位得中故免于咎耳 李氏过曰九四) …… (第 24a 页)
(乾肉比噬肤则难矣三柔中有刚肉藏骨之象故曰噬/腊肉比乾肉又难也四 刚中
有柔骨联肉之象故曰噬)
(乾胏胏则骨大于腊噬之最难者也此中四爻之别也/然二灭鼻三遇毒四艰贞五贞厉者言 …… (第 25b 页)
之间得其贲而润泽/者也然不可溺于所安故有永贞之戒)纂注(蔡氏曰三/陷二柔之)
(中有坎象故曰濡如坎 刚中
心亨故永贞吉)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
婚媾(吕音训皤陆氏曰白波反说文云老人貌易贲如/皤如董音槃云马 …… (第 30b 页)
作易之成说也又曰于临/曰八月有凶于复则曰七日来复阳消而数月者幸其)
(消之迟阳长而数日幸其长之速也八 郑氏刚中
曰七/者阳数日者阳物故于阳长言七日 者阴数月者阴)
(物临刚长以阴为戒故曰八月此日月之辨也深双湖 (第 50b 页)
所不感也 闾丘氏曰感非其正则夫妇不以礼合)
(君臣不以道合朋友不以义合终必至于睽离故曰亨/利贞 郑氏刚中
曰咸者夫妇之情恒者夫妇之道)
(丘氏曰咸二少相交者夫妇之始也所以论一时交感/之情故以男下女为象男先于 …… (第 2a 页)
中其处与动皆得中也是能恒久于中也/能恒久一无久字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
(矣正不必中也九二以 刚中
之德而应于中德之胜也/足以亡其悔矣人能识重轻之势则可以言易矣 朱)
(子曰以阳居阴本当有/悔以其久 …… (第 15b 页)
人君之道乎在它卦六五居君位而应刚朱为失也在/恒故不可耳君道岂可以柔顺为恒也 朱子曰以柔)
(中而应 刚中
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乃妇/人之道非夫子之宜也故其象占如此)附录(朱子语/问恒卦)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 …… (第 17a 页)
遁之世)
(内出外二处中居内非遁之人也为所遁之主物皆弃/已而遁何以固执留之唯有中顺之道可以安之也) (郑氏刚中
曰王弼徐邈读说为解说之说与舆说辐左/氏说甲之类同 双湖先生曰遁六二爻辞与革初九)
(同有用黄牛革之 …… (第 25a 页)
与相接而不去便是/不好所以戒约他贞正始得砥)纂注(杨氏时曰刚当/位而应能与时)
(行故曰嘉遁安朱氏曰 刚中
处外可行则行不复而往/不柔而应不 于疾惫不系于情好遁之至美也 李)
(氏舜臣曰亨者嘉之会嘉会足以 …… (第 27b 页)
(马象况二卦皆有互震在前亦马象以 郑氏刚中/
曰大抵救伤拯涣非健速不可故皆 马壮言)九三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吕音训狩陆氏曰手/又反本又 …… (第 52b 页)
既亲且近处腹心之地矣然左非有为之所虽处)
(腹心而不见信任于是深知其心不可与存商出门庭/以趣周也 郑氏刚中
曰干宝云一为室二为户三为)
(庭四为门六四在门庭间故以出为言六双湖先生曰/腹坤象四进坤体故曰入去上六 …… (第 54b 页)
虚字非如/奄有四海之有也铢)纂注(杨氏时曰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下之内治听之)
(也故勿恤吉亦兰氏曰 刚中
正为家人之主而初二三/四各当其位 如人君正身齐家使父子兄弟夫妇各)
(正位乎内外而不相紊故不待忧恤 (第 63a 页)
陷坎险之中所以为蹇也而其位则君也)
(治蹇者也以治蹇之主而居至险之中此所以拨乱反/正乘危致安也欤 郑氏刚中
曰诸爻皆以来为言与)
(朋来之来异诸爻之来自外反内也朋来之来自下趋/五也 双湖先生曰凡天下之蹇皆聚 …… (第 16a 页)
(体成艮艮正东北方卦所谓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互离目为见大人九五也九二之往为九五可谓有功)
(矣九五 刚中
当位贞吉可以正邦矣当蹇之时而成其/用之大有如此者本义释卦辞谓蹇自小过来而彖传)
(则分明自升来或自既 …… (第 19a 页)
(正君心而行其 刚中
之道田者去害之事狐者邪媚之/兽三狐指卦之三阴时之小人也获谓能变化除去之)
(如田之获狐也获之则得中直 …… (第 23a 页)
上公用惟三负 小人)
(欲知君子有解验之于三五能用上射三而获之则可/以见矣尝观卦体不吉诸爻虽得位以 刚中
正之君几)
(济之不足蹇之九五是也卦体既吉诸爻虽不得位以/柔中不正之主亦处之有馀解之六五是也以是知卦 …… (第 25a 页)
上宜速往免咎上亦当酌损之使/下供上之心不厌上取下之道不穷可也)九二利贞
征凶弗损益之集解(程子曰二以 刚中
当损刚之时居/柔而说体上应六五阴柔之君以)
(柔说应上则失其 (第 31b 页)
刚中
之德故戒所利在贞正也征行/也离乎中则失其贞正而凶矣守其中乃贞也弗损益)
(之不自损其刚贞则能益其上乃 …… (第 31b 页)
损巳而一)
(有以字益上也世之愚者有虽无邪心而唯知竭力顺/上为忠者盖不知弗损益之之义也 朱子曰九二 刚)
(中
志在自守不肯妄进故占者利贞而征则凶/也弗损益之言不变其所守乃所以益上也)纂注(游/氏)
(曰兑之情说 …… (第 31b 页)
大同矣损五曰元吉此曰永贞吉君臣之道不同/故其为吉亦异又曰损卦益上故蒙益在五益卦益下)
(故蒙益在二兰 郑氏刚中
曰自五至二宗庙之象故曰/王用享帝 氏曰六二柔顺受益之臣王用之可以)
(享帝获吉如成汤用伊尹而享 …… (第 42a 页)
益于君上告于上而获信从矣以柔巽/之体非有刚特之操故利用为依迁国为依依附于上)
(也迁国顺下而动也上依 刚中
之君而致其益下顺刚/阳之才以行其事利用如是也自古国邑民不安其居)
(则迁迁国者顺下而动也下朱子曰三四 …… (第 44a 页)

(朱子语中行与依见不得是指谁杨程昌宇守寿春/虏人来占得此爻迁来鼎州后平 么有功并易说)
纂注 (郑氏刚中
曰益之巽乃兑之反益之四即损之三/反复有兑口故皆曰告公坤为国自初之四迁国) …… (第 44a 页)
锡厥庶民)
(者也有不待形诸言语而获元吉也二亦以有孚而顺/五之德洪范所谓锡汝保极者是也 李氏舜臣曰 刚)
(中
有孚象惠心者非可人给而家养之也圣人之仁如/一气之春举斯加彼使欲富寿安佚之心皆遂所欲初)
(不问其人也 …… (第 45a 页)
矣牵羊者当其前则不进纵之)
(使前而随其后/则可以行矣)附录(朱子语牵羊悔亡其/说得于许慎之渊)纂注 (郑氏刚/中
曰肤) …… (第 55b 页)
上位据势要当时士君)
(子所守不固亦或助之虽人主刚明乐其说已亦或安/之而去之之难观决之象可为太息 郑氏刚中
曰五)
(阳并进同力为夬而夬夬之戒独见于三五者盖三与/六应五与六比当决阴之时二爻容有牵私爱昵近习) (第 57a 页)

(郑氏刚中
曰自四以下宗庙之象康成谓艮为门阙巽/木宫阙象 胡氏曰人生则精神萃于身既殁虽欲见)
(其容貌而不得圣 …… (第 12a 页)
议销兵则非谓之除戎器)
(汉武席文景富庶之极至穷兵黩/武以事四夷又岂戒不虞之义乎)彖传萃聚也顺以说 刚中
而应故聚也集解(程子曰萃之义聚也顺以一作/而说以卦才言也上说而下顺)
(为上以说道使民而顺于人心下说 …… (第 17b 页)
用此道以/见大人不暇忧恤前进则吉也南征前进也 朱子曰)
(升进而上也卦自解来柔上居四内巽外顺九/二 刚中
而五应之是以其占如此南征前进也)附录(朱/子) …… (第 19b 页)
皆主巽大人指九二阳为大未有 五而称大人者)
(徐氏曰用见大人五当应二也恤忧也六五柔中之君/用见九二 刚中
之臣以升于治勿忧勿退但当前进自)
(获吉也柔退多忧故戒方林氏栗曰巽东南坤西南自/巽升坤必涉乎离离南 …… (第 20a 页)
(之刚巽之至者也二以 刚中
之德上应于君当升之任/者也允者信从也初之柔巽唯信从于二信二而往从)
(之同升乃大吉也二以德言则 (第 20b 页)
刚中
以力言则当任初/之阴柔又无应援不能自升从于 (第 20b 页)
刚中
之贤以进是由) (第 20b 页)
(刚中
之道也吉孰大焉阳朱子曰初以柔顺居下巽之/主也当升之时巽于二 占者如之则信能升而大吉)
(矣/)纂 …… (第 20b 页)
二以阳刚而应六五之柔/其以至诚感应则一也故爻于萃升二爻皆有孚乃利)
(用礿之义而彖辞于萃升二卦亦皆有 刚中
而应之象/ 双湖先生曰萃六二以中虚为孚而与九五应升九)
(二以中实为孚而与六五应虚实虽不同而孚则一 …… (第 21b 页)
子曰太王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又/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则文王亦居岐可见矣)六五贞
吉升阶集解(程子曰五以下有 刚中
之应故能居尊位/而吉然质本阴柔必守贞固乃得其吉也)
(若不能贞固则信贤不笃任贤不终安能吉也阶所由/而 (第 22b 页)
升也任 刚中
之贤辅之而升犹登进自阶言有由而)
(易也指言九二正应然在下之贤皆用升之阶也能用/贤则汇升矣 朱子曰 …… (第 22b 页)
阴降 阳升未有阳常升而不降阴常)
(降而不升者反萃而升是二阳降/居下三阴反居上故曰柔以时升)巽而顺 刚中
而应是
以大亨集解(程子曰以二体言柔升谓坤上行也巽既/体卑而就下坤乃顺时而上升以时也谓)
(时当升也 (第 24b 页)
柔既上而成升则下巽而上顺以巽顺之道/升可谓时矣二以 刚中
之道应于五五以中顺之德应)
(于二能巽而顺其升以时是以元亨也彖文误作/大亨解在大有卦 朱子曰以卦德 (第 24b 页)
卦体释卦辞)纂注
(冯氏椅曰赞曰大亨则元主九二也九二以巽而顺上/以 刚中
而应上是以大亨乃上升之象也六五升之主)
(也知九二之才足以升也/乃用顺应之道以见之)用见大人勿恤有庆 …… (第 24b 页)
矣)小象传允升大吉上合志也集解(程/于)
(曰与在上者合志同升也上谓九二从二而升乃/与二同志也能信从 刚中
之贤一作道所以大吉)九二
之孚有喜也集解(程子曰二能以孚诚事上则不唯为/臣之道无咎而已可以行 (第 25a 页)
刚中
之道)
(泽及天下是有喜也凡象言有庆者如是则有福庆及/于物也言有喜者事既善而又一无又字有可一无可) …… (第 25a 页)
之义坎刚为兑柔所掩九二为二阴所掩四五为上/六所掩所以为困坎险兑说处险而说是身虽困而道)
(则亨也二五 刚中
又有大人之象占者处困能亨则得/其正矣非大人其孰能之故曰贞又曰大人者明不正)
(之小人不能当也有言不信 …… (第 26b 页)
意亦可/见矣□)纂注(毛氏曰大人正位乎二五则其卦安得为/困此所谓用易也 徐氏曰兑口不掩言)
(象坎 刚中
有孚信象坎兑相失故有言不信处困之时/当务晦默尚口多言人谁信之困且穷而已故戒 谢) …… (第 26b 页)
北则其势顺故兑下坎上为节由北而西则其势逆而)
(坎下兑上斯为困也亨者以卦德言本义尽之以卦才/言则二五 刚中
故亨贞主九五一爻言也大人兼指二)
(五当困之时有二五刚健中正之大人以济之吉无咎/矣但二体终不相得故兑 …… (第 27a 页)
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
(吕音训绂陆/音弗下同)集解(程子曰酒食人所欲而所以施惠/也二以 刚中
之才而处困之时君)
(子安其所遇虽穷厄险难无所动其心不恤其为困也/所困者唯困于所欲耳君子之所欲者泽天 …… (第 28a 页)
二未得遂其欲施之惠故为困于酒食也/大人君子怀其道而困于下必得有道之君求而用之)
(然后能施其所蕴二以 刚中
之德困于下上有九五 (第 28b 页)
刚/中
之君道同德合必来相求故云朱绂方来方且来也)
(朱绂王者之服蔽膝也以行来为义故以蔽膝言之利/用享祀享祀 …… (第 28b 页)
方困之时若不至诚安处以俟命往而求之则/犯难得凶乃自取也将谁咎乎不度时而征乃不安其)
(所为困所动也失 刚中
之德自取凶悔何所怨咎诸卦/二五以阴阳相应而吉唯小畜与困乃厄于阴故同道)
(相求小畜阳为阴所畜困阳为阴 …… (第 28b 页)
掩也醉朱子曰困/于酒食厌饫苦恼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 饱过宜则)
(是反为所困矣朱绂方来上应之也九二有 刚中
之德/以处困时虽无凶害而反困于得其所欲之多故其象) …… (第 28b 页)
(也乾为大赤坤为黄赤黄为朱乾为衣蔽乎膝上朱绂/也 郑氏刚中
曰绂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其)
(颈五寸带博二寸斜缠以偪束其胫自足至膝冕服者/谓之芾他服者谓之韠以 …… (第 29b 页)
刺一无刺字不可据之物三以刚险而上进则二阳在)
(上力不能胜坚不可犯益自困耳困于石也以不善之/德居九二 刚中
之上其不安犹藉刺据于蒺藜也进退)
(既皆益困欲安其所益不能矣一作也宫其居所安也/妻所安之主也知进退之 …… (第 30a 页)
之道必由援)
(助当困之时上下相求理当然也四与初为正应然四/以不中正处困其才不足以济人之困初比二二有 刚)

(中
之才足以拯困则宜为初所从矣金刚也车载物者/也二以刚在下载已故谓之金车四欲从初而阻于二)
(故其来迟疑 …… (第 30b 页)
应终必相从也寒士之/妻弱国之臣各安其正而已苟择势而从则恶之大者)
(不容于世矣二与四皆以阳居阴而二以 刚中
之才所/以能济困也居阴者尚柔也得中者不失刚柔之宜也)
(而朱子曰初六九四之正应九四处位不当不能济物 …… (第 31a 页)
困由上下无与也赤绂臣下)
(之服取行来之义故以绂言人君之困以天下不来也/天下皆来则非困也五虽在困而有 刚中
之德下有九)
(二 (第 31b 页)
刚中
之贤道同德合徐必相应而来共济天下之困/是始困而徐有喜说也利用祭祀祭祀之事必致其诚) …… (第 31b 页)
(下之困矣五与二同德而云上下无与何也曰阴阳相/应者自然相应也如夫妇骨肉分定也五与二皆阳爻)
(以 刚中
之德同而相应相求而后合者一无者字也如/君臣朋友义合也方其始困安有上下之与有与则非)
(困故徐合而后有 …… (第 32a 页)
也 朱子曰劓刖者伤于上下下)
(既伤则赤绂无所用而反为困矣九五当困之时上为/阴掩下则乘刚故有此象然 刚中
而说体故能迟久而)
(有说也占具象中又/利祭祀久当获福)纂注(陆氏希声曰五以 (第 32a 页)
刚中
处位/能去小人以救困者也上六)
(鼻之象六三足之象皆掩刚者故刑而去之明李氏椿/年曰朱绂外晦内明阳含于 …… (第 32a 页)
若动而有悔为穷之通往则吉也 耿氏曰处困之)
(终有自通之路知柔不可牵舍之可也刚不可乘去之/可也 郑氏刚中
曰困有不可动九二是也故征凶有)
(不可不动上六是也故征吉不赵氏曰五爻皆不言吉/独于上六言吉者要当时而 …… (第 34a 页)
困也何有 冯氏曰不失其所)
(者以九五居尊位为困之主是谓不/失其所阳刚有应有辅是以亨也)贞大人吉以 刚中
也集解(程子曰困而能贞大人所以吉也盖以其 (第 35b 页)
刚中/
之道也五与二是也非 (第 35b 页)
刚中
则遇困而失其正)
(矣/)纂注(南轩张氏曰唯大人能处困凡人处/之大则失节小则忧陨以中不刚耳)有言不信 …… (第 35b 页)
先生曰夫子于困彖傅自以刚掩发/伏义卦象 王卦辞初无是也以说处险则刚虽见掩)
(而不失其所亨其唯二五 刚中
之君子乎又以卦德论/之也贞大人吉无咎而释之以 (第 36a 页)
刚中
也之辞归重又在)
(九五一爻上有言不信而释之以尚口乃穷也之辞是/说上六虽穷于言而终不见信于坎坎兑相失 …… (第 36a 页)
(程子曰虽困于所欲未能施惠于人然守其 刚中
之德/必能致亨而有福庆也虽使时未亨通守其中德亦君)
(子之道亨/乃有庆也)附录(朱子语问中有庆也是如 …… (第 36b 页)
(为井六四困九四下来为井九三则离已改居上矣是/改邑也而二五 刚中
为井泉者初未尝改是不改井也)
(无丧无得邑之改者初不见其丧井之不改者亦不见/其得往来井井困六三上往居 …… (第 39a 页)
则为咎无应援而不能成用非悔咎/乎居二比初岂非过乎曰处中非过也不能上由无援)
(非以比初也比朱子曰九二 刚中
有泉之象然/上无正应下 初六功不上行故其象如比)附录(朱/子)
(语程沙随以井卦有井谷射鲋遂说井六 …… (第 40a 页)
(徐氏曰井谷者井旁穴也射下注也鲋泥中微物蛙/属谓初瓮汲水瓶也九二 刚中
上无应与下比初六)
(不上出而下注有井谷射鲋之象又为泉实可汲而在/瓮敝漏之象在井而射鲋在瓮而敝漏皆无 …… (第 40b 页)
洁也阳刚中正功及于物故为此象)
(占者有其德/则契其象也)纂注(程氏曰水之始达曰泉坎水正性则/寒 郑氏刚中
曰水生天一于方为)
(北坎宫之阳以其在北故寒有阳故冽寒朱氏曰说文/洌清洌也井五月卦阴气自下而上井 …… (第 42b 页)
(也井之汲为烹饮溉濯日用可既乎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
刚中
(吕音训晁氏曰案徐氏云改邑不改井下脱/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二句王昭素取徐说)
集解(程子曰巽入于水下而 …… (第 45a 页)
水者井也井之养于/物不有穷也一作无有穷也取之而不竭德有常)
(也邑可改井不可迁亦其德之常也二五之/爻 刚中
之德其常乃如是卦之才与义合也)纂注(林氏/栗曰)
(井者君子之德井不可改以 (第 45a 页)
刚中
(第 45a 页)
刚中
者泉在中/也 朱氏曰君子穷居不损大行不加非 (第 45a 页)
刚中
不变能)
(之乎凡郭氏京曰案不改井下脱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两句 傅先举卦名释讫次举繇辞后以义结六十三 …… (第 45a 页)
而致用也羸败其瓶则不为用矣是以凶也与/朱子曰以卦体释卦辞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两句意)
(不改井同故不复出 刚中
以二五/而言未有功而败其瓶所以凶也)纂注(晁氏曰或谓彖/主三阳言五井)
(洌寒泉食是阳刚居得中正邑可 …… (第 45b 页)
字就之矣所以吉也 朱子)
(曰以刚居中鼎有实之象也我仇谓初阴阳相求而非/正则相陷于恶而为仇矣二能以 刚中
自守则初虽近)
(不能以就之是以其象如/此而其占为如是则吉也)纂注(徐氏曰怨耦曰仇不善/之匹也谓初五 …… (第 60a 页)
鼎上耳之象也鼎之举措在耳为鼎之主/也五有中德故云黄耳铉加耳者也二应于五来从于)
(耳一作五者铉也二有 刚中
之德阳体 (第 63a 页)
刚中
色黄故为/金铉五文明得中而应刚二刚中巽体而上应才无不)
(足也相应至善矣所利在贞固而已六五居中应中不 (第 63a 页)
曰棘木为匕取赤心之义长三尺刋柄与末祭祀之先/烹牢于镬实诸鼎而加幂焉将荐乃举幂以匕出之升)
(于俎上卦 郑氏刚中
曰康成谓雷声闻于百里古诸侯/也又诸 有荐享之丈者必具七庙之象震无三昭三)
(穆之位而以匕鬯为言者四 …… (第 2b 页)
矣故其爻虽厉/而无丧所以不同 许氏曰九四阳刚不正之臣为动)
(之主而六五以柔中乘之其势可嫌也得九二 刚中
应/之其势颇张故恒大壮解归妹比他卦为优而丰之二)
(五以明动相资/故其辞亦异焉)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 …… (第 6b 页)
为光明曰)
(定则明凡人胸次烦扰则愈见昏昧中有定止则/自然光明庄子所谓泰宇定而天光发是也学蒙)纂注 (郑氏刚中
曰震自四下二爻互艮是震虽为行而止在/其中也艮自三以上三爻互震是艮虽为止而行在其)
(中也著双湖先生曰 …… (第 18b 页)
渐干水涯也始进于/下 得所安而上复无应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则为小)
(子厉虽有言而/于义则无咎也)纂注 (郑氏刚中
曰渐互离离为飞鸟故/六爻皆以鸿为象以其识去就之)
(义进退之时也也林氏曰前互坎故有水湄之象诗所/谓鸿 …… (第 23a 页)
(往也孕得阳也又曰此爻占凶凡皆不利唯利禦寇谓/情好相比可济患难也 郑氏刚中
曰三上无应而亲)
(四四下无应而奔三三务进而妄动故征则不可还四/失守而私交故孕则不敢育 双湖先生曰 …… (第 25a 页)
陵高/阜也九五居尊六二正应在下而为三 所隔然终不)
(能夺其正也故其象如/此而占者如是则吉也)纂注 (郑氏刚中
曰巽为高亦取/艮山在下有陵之象尔雅)
(谓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又双湖先生曰三妇四也四居/离体中离大腹有孕 …… (第 26a 页)
林氏曰鸿以渐致高所谓鸿飞冥冥者/也 李氏过曰可用为仪如贽见执雁)
(婚礼奠雁之类谓其德可以配礼也取 郑氏刚中
曰鸟/羽皆有用而各有所取雉取其采鹭 其白鸿取其知)
(时取其羽以为仪则则君子进退去就之义亦孰得而 …… (第 26b 页)
幽人象之/ 冯氏椅曰以为娣则与五正应非娣也以为嫡则有)
(五在非嫡也但以其阳明居兑体而以眇能视为象 刚/中
而位阴而以利幽人之贞为占言有望于君而未偶) …… (第 32b 页)
子曰)
(沛一作旆谓幡幔也其蔽甚于蔀矣沫小星也三处/明极而应上六虽不可用而非咎也故其象占如此)
(郑氏刚中
曰安定谓沛系于旗竿旌旗之垂也义亦/为旆皆掩蔽光明之谓九家易谓沬斗柄后小星日)
(中见沫其光微细所见小 …… (第 43a 页)
今巽/字作□云具也说之案□古文□篆文巽俗文)集解
(程子曰卦之才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也巽与/兑皆 刚中
正巽说一作兑义亦相类而兑则亨巽乃小)
(亨者兑阳之为也巽阴之为也兑柔在外用柔也巽柔/在内性柔也巽之亨 …… (第 57a 页)
阳处阴而在下过于巽者也床人之所安巽在床/下是过于巽过所安矣人之过于卑巽非恐怯则谄说)
(皆非正也二实 刚中
虽巽体而居柔为过于巽非有邪/心也恭巽之过虽非正礼可以远耻辱绝怨咎亦吉道)
(也史巫者通诚意于神明者也 …… (第 58a 页)
正大人也/巽顺不于大人未必不为过也 朱子曰以卦体释卦)
(辞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指九五柔谓初四)纂注 (郑氏刚中
曰九二巽乎中者/也重巽则兼五言之故曰巽)
(乎中正而志行初六顺乎刚者也重巽则兼四言之故/曰柔皆顺乎刚 (第 63b 页)
人臣得甘/节吉时也要节天下大率人一身上各自有个当节底)
(渊/)纂注(冯氏椅曰甘甘之也其甘如荠之甘焉 郑氏刚/中
曰五自泰二升入坤土甘之意寓 王氏)
(师心曰甘者人情所尚故往则有尚无丘氏曰五得中/故甘上过中故 …… (第 19a 页)
以甘为吉苦为穷所谓甘节制之/有道使人说而不厌故吉所谓苦节损抑过)
(常使人恶而不怿故穷苦双湖先/生曰 刚中
五也过中则 上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
中正以通集解(程子曰以卦才言也内兑外坎说以行/险也人于所说则 …… (第 21a 页)
蔡氏曰塞谓二刚/在前 丘氏曰通)
(塞在时出/处在已)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集解(程子曰不能上/从九五 刚中
正)
(之道成节之功乃系于私昵之阴柔是失/时之至极所以凶也失时失其所宜也)纂注(丘氏曰/前无刚)
( …… (第 22a 页)
诸爻异言无)
(所归/咎也)安节之亨承上道也集解(程子曰四能安节之义/非一象独举其重者上)
(承九五 刚中
正之道以为节足以亨矣/一作是以亨也馀善亦不出于中正也)甘节之吉居位
中也集解(程子曰既居尊位又得中道 …… (第 22b 页)
氏曰小过柔为主柔性下故宜下则大吉卦/兰氏曰上卦四五阴阳皆失位故不宜上下)
(二三刚柔皆当位故曰宜下所 郑氏刚中
曰不宜上者/上二阴乘阳乘阳而上非阴 宜也宜下者谓下二阴)
(顺阳顺阳而协非上逆之比也过孔氏曰飞鸟遗 …… (第 32b 页)
济如曹操临/敌意思安间如不欲战老子所谓犹若冬涉川之象涉)
(则毕竞涉只是畏那/寒了未敢便涉易说)纂注 (郑氏刚中
曰坎为轮初在坎/后曳之也 蔡氏曰狐有濡)
(尾象亦坎象也无李氏舜臣曰/徐进而不躐等 咎之道也)六 …… (第 41a 页)
(求用之意故二不得遂其行也自古既济而能用人者/鲜矣以唐太宗之用言尚怠于终况其下者乎于斯时)
(也则 刚中
反为中满坎离乃为相戾矣人能识时知变/则可以言易矣二阴也故以妇言茀妇人出门以自蔽)
(者也丧其茀则不可 …… (第 41b 页)
濡尾在初爻未济初既濡尾 而二犹曳其轮以)
(时不同也然此爻于五刚柔相应虽在险中未可骤进/惟守正待时 刚中
之材终可济安得不吉 冯氏椅曰) …… (第 50a 页)
大川文义相背本义或疑利字上有不字为)
(得之大抵未济下三爻皆未能出险三与初爻皆阴柔/才不足以济险九二 刚中
才足以济险时未可进守贞)
(则吉以此推之三非利涉可知矣时李氏舜臣曰六爻/俱失位而又三征凶岂非未济之 …… (第 51a 页)
能勉而贞则悔亡 然以不贞之资欲勉而贞非)
(极其阳刚用力之久不能也故/为伐鬼方三年而受赏之象)纂注 (郑氏刚中
曰四居/互坎之中动成震)
(故以威震为义衰程子曰震为雷天之威也用伐鬼方/此大臣赞其兴 拨乱者有赏于 (第 51b 页)
 大蹇可济矣朋来之云所谓利见大人也象曰以中
 节也得位居中咸当其节故致朋来而足以当大蹇
 此所以有功当位能正邦也
  郑刚中
曰诸爻皆以来为言与朋来之来异诸爻之 …… (第 23a 页)
 二盖用泰二之朋亡以消小人朋比之私用豫四之
 勿疑以释群邪疑惑之情也吴氏谓三狐皆为九二
 所𫉬则阴之难解矣卜子夏曰 刚中
而能济难众之
 所附初承以奉之五正而应之众来附也非我之求
 也得中之道正之吉也 …… (第 31a 页)
 本柔而成刚两卦合体为损兑泽之深益艮山之高
 损下益上之义也主三而言故以损名卦有孚二五
 中爻虚实相应也陆希声曰下以 刚中
说于上所以
 为损下上以柔中止于上所以为益上下说而上不
 止则无损于下上止而下不悦则无益于上说而止 (第 36b 页)
  刚中
而应乃得有孚元吉也王注损刚益柔非以消 …… (第 36b 页)
 利贞征凶其迹不往其心往也弗损眺氏客语为读
 者是初九之遄往迹与心合故曰尚合志九二独心
 向之耳故曰中以为志守其 刚中
所以益柔中也传
 言二簋应有时谓此苏氏曰夫以损己者益人则其
 益止于所损以无损于己者益人则其益无方故 …… (第 43a 页)
 和壮頄过于刚决而和此臣之事而非君之德君德
 贵刚宜以大义断象取莞睦则兑说之体也近习易
 昵甘言易昵虽 刚中
之主犹若有所系者故必夬而 …… (第 74b 页)
 之主四对初之宾也宾主相对为正二以近比而姤
 初则初不复应四矣此岂四之利哉
 初六以阴居下当遇之始适遇九二之 刚中
阳大阴
 小以阳包阴故为包有鱼之象虽非正应惟在遇时
 以遇为主遇则亲焉故无咎在常时则为不正难免
 于 (第 81b 页)
 者穷之也或可艰难困阨于一人而未可公行于天
 下或可勉强植立于一时而未可通行于万世皆穷
 之凶也
 彖曰节亨 郑刚中
曰无位者不能制节制节而不以
 中正者不能通五既得位又中且正所以能主节也
 推节之道天地有节故能成四时 …… (第 20b 页)
 王辅嗣以为乘木于川舟之虚则终已无溺苏氏云

 无心之谓是也所称应乎天者何卦惟二阴所应皆
 阳阳者乾画乾为天也
 巽兑本各以阴在上下卦而皆有取于 刚中
中孚本
 合以巽兑二阴成卦亦谓柔在内而刚得中所以三
 得敌四马匹亡不与其中孚而鸣鹤子和有孚挛如
 则 …… (第 27b 页)
 四止而据初故曳其轮处中而行故曰贞吉
 王注体刚履中而应乎五五体阴柔应与而不自任
 者也居未济之时处险难之中体 刚中
之质而见任
 与拯救危难经纶屯蹇者也用健拯难靖难在正而 …… (第 62b 页)
 周礼视寝以十晕为十晖皆谓光中之气五离为虚

 故为光二坎中实故为光中之气也未济诸爻皆失
 正凡用事之爻皆曰贞吉九二九四六五是也九二
  刚中
不假言悔六五柔中故言无悔九四不中故言
 贞吉悔亡言不如是则悔不亡也六五两吉字贞吉
 者六五自谓也有孚 (第 71a 页)
 注曰舍行所解止之处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注曰幕帷覆上者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注曰次自修止之处  郑刚中
曰舍者久留之辞次
 者暂止之义 幕武博反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
贾十有六人胥八 …… (第 13a 页)
 注曰昏义所谓御妻御犹进也侍也
○女祝四人奚八人
○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
 刘执中曰女史八人盖择嫔御之贤者为之  郑刚
 中
曰古者天子有史官左记言右记动故为天子者
 不敢有过举后与王同体言动不谨则家道不齐无
 以举天下之内治 (第 17b 页)
  卜日者要当以经为信未可杂傅以疑经也

○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
纠禁
 宫刑在王宫中者之刑王宫路寝一小寝五凡宫兼
 后宫而言也既𤼵者纠举之未𤼵者禁止之  郑刚
 中
曰欲治其国先齐其家人君虽正身以齐家苟不
 用刑以威之则或恃恩而无所畏然齐家用刑则伤
 恩故使大臣驭之 …… (第 28a 页)
 出法以治之小宰守法以逆之宰夫循法以考之
○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
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
 乘犹计也财用之出九式也财用之入九功九赋也
   郑刚中
曰人能于财利之际不萌贪欲之心者廉吏
 也故考吏治而以乘财用为急财泉谷也用货贿也
 物畜兽也辟名诈为书 (第 4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