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介如” 相关资源

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洞真部
清代道教文獻
   环谷汪先生行状
先生讳克宽字德辅一字仲裕汪其姓也上世自歙县
之黄墩迁于祁门县北之石山至讳钊徒居县南之韩
溪五傅有兄弟七人并有才名其第五子世容生深深
生敏敏生黻黻生二子长若思无子以弟若谷子侨为

嗣侨补试中国学进士生晔晔生灿字明天继家学时
群从昆弟为诸经讲师学问文章矩范乡邑从弟国学
进士东山府君华字荣夫尝与其族兄二教府君相字
魏大学于双峰饶子之门饶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高
第弟子二教及东山问难扣恳悉得其蕴奥祁邑理学
之盛自二公发之东山蚤岁又尝从学鄱阳庐窗 赵先
生介如
与故中书右丞五峰先生燕公楠为同门至元
初燕公佥江浙行中书省事道过祁门访求东山与论 (第 2b 页)
  双溪书院在浮梁县北湖右宋淳祐间邑人赵源置进
士庄于北湖其孙赵镇远以科举未行庄无所归至

元间请以庄建书院按察副使粤屯希鲁从之进士 赵介如
为山长后廉访使姚登改创燕居祠人文堂
四斋别立祠祀朱子金草窗饶双峰 (第 22a 页)
赵介如
记之寻
废明万历甲辰知县周起元复建天启间魏忠贤毁
天下书院遂属民产

  两河书院在浮梁县北乡明万历 (第 22a 页)
  万道同(南昌人)徐 琦(南昌人)徐 槱(南昌人)刘光伯(新建人及
英殿)
唐元龄(新建人)赵崇黎(丰城人)范 登(丰城人广东运司干官)
周文举(进贤人)冷应登(武宁人当阳知县)涂泰亨(靖安人幼醇子端明学士)
陈 棨(进贤人主簿)胡文举(进贤人录事参军)姚 勉(瑞州人状元)
许元龙(馀干人)赵孟达(馀干人)赵若珗(馀干人) 赵介如(浮梁人)
张 明(浮梁人军器干办)李儒珍(浮梁人知录)王 植(德兴人) (第 31a 页)
  祝泌字子泾德兴人以进士授饶州路三司提干传邵
氏皇极之学于廖应淮年老乞休御书观物楼扁额
赐之元世祖诏徵不赴著有观物解六壬大占祝氏
秘钤(县志)


   赵介如
(第 38a 页)
元道
浮梁人从江万里游其学静深有本登
宝祐进士通判饶州元起为双溪书院山长从者甚
(人物志)

  马端临 (第 38a 页)
 (迪功郎建康府上元/县尉徐宗大同立石)
江宁县社坛在县西南府社坛之东
溧水县社坛在县西南二里(绍定四年知县史弥巩移/建于县治西北望京门之)
(里景定元年二月权/县事 赵介如
重修)
句容县社坛旧在子城北今移在青元观西南(陈后山/谈丛叶) (第 8a 页)
   社稷(诸坛/附)

府社坛旧在城西南江宁县社坛同处庆元元年留守
张枃移置下水门内秦淮南归附后迁置南郊城南门
外越城之后卜地十亩有奇周筑垣墙内按方地设社
稷风雷雨师坛及官厅廨宇以时祭祀
上元县社坛旧在白下门外尉司东
江宁县社坛旧在县西南府社坛东(绣春园/之西置)
溧水州社坛旧在州西南二里(绍定四年知县史弥巩/移建于县治西北望京)
(门之里景定元年二月权县事 赵介如
重修大德五年/移置州南筑三坛至大四年知州卢朝请克治重修) …… (第 6a 页)
朝作庙碑十六年加封孚应/宝庆元年加封顺济二夫人加封四字开庆中加封显)
(佑二夫人加封六字景定元年权县 赵介如
以唐中书/令敏中侯之子尚书居易侯从子也辟西庑立祠曰有)
(唐文献之祠五年封显德公夫人河东薛氏高阳敬氏 (第 18b 页)
起长江未五更 无可 溪水晚次)
(神滩阻风诗惊风山半起丨丨忽停挠德金丹/大要诗不过渡口寻丨丨枉诵 元元道
经)
舟虞(鲁语诸侯伐秦及泾莫济晋叔向见叔孙穆子曰/诸侯谓秦不恭而讨之及泾而止于秦何益穆子)
(曰豹 (第 12a 页)

随行吏仆以次病死人谓寘毒循州贡院井中故饮此
水者皆患足软而卒履斋终不免秋壑后亦遭郑虎臣
之辱其时 赵介如
守漳贾门下客也燕虎臣于公舍秋
壑亦与焉 (第 13a 页)
介如
欲客似道似道不可以让虎臣称天使
惟谨虎臣不答似道侧坐于下 (第 13a 页)
介如
察虎臣有杀贾意
命馆人访郑且以辞挑之于时似道衣服饮食皆为郑
减抑 (第 13a 页)
介如
作绵衣等馈之见其行李辎重令截寄其处 (第 13a 页)
 亡或谓置毒所居井中故饮水者皆患足软而死履

 斋亦不免暨似道遭郑虎臣之辱时 赵介如
守漳贾门
 下客也宴虎臣于公舍 (第 11a 页)
介如
欲客似道似道不可口
 口称天使唯谨虎臣不答似道遂坐于下 (第 11a 页)
介如
察其
 有杀贾意私命馆人以辞挑之于时似道衣服饮食
 皆为郑减抑 (第 11a 页)
介如
作绵衣等馈之见其行李辎重令
 截寄其处伺得命放回日就取馆人语郑云天使今
 日押送至此度必无生理曷若令 (第 11a 页)
 以捃摭履斋者无所不至随行吏仆以次并亡或谓
 置毒所居井中故饮水者皆患足软而死履斋亦不
 免似道遭郑虎臣之辱其时 赵介如
守漳贾门下客 (第 18b 页)
 也宴虎臣于公舍 介如
欲客似道似道不可以让虎臣
 口口称天使惟谨虎臣不答似道遂坐于下 (第 19a 页)
介如

 其有杀贾意命馆人启郑且以辞挑之于时似道衣
 服饮食皆为郑减抑 (第 19a 页)
介如
作锦衣等馈之见其行李
 辎重令截寄其处伺得命放回日取之其馆人语郑
 云天使今日押使至此度必无生理曷若 (第 19a 页)
之辱其时 赵介如
守漳贾门下客也宴虎臣于公舍秋
壑亦与焉 (第 94a 页)
介如
欲客似道似道不可以让虎臣称天使
惟谨虎臣不答似道侧坐于下 (第 94a 页)
介如
察虎臣有杀贾意
命馆人访郑且以辞挑之于是似道衣服饮食皆为郑
减抑 (第 94a 页)
介如
作绵衣等馈之见其行李辎重令截寄其处
得命放回日就取之去其馆人语郑云天使今日押使
至此度必无生理曷若令 (第 94a 页)
    环谷汪先生(克宽/)行状   吴国英
先生讳克宽字德辅一字仲裕汪其姓也上世自歙县
之黄墩迁于祁门县北之石山至讳钊徙居县南之韩
溪五传有兄弟七人并有才名其第五子世容生深深生
敏敏生黻黻生二子长若思无子以弟若谷子侨为嗣侨

补试中国学进士生晔晔生灿字明夫继家学时群从
昆弟为诸经讲师学问文章矩范乡邑从弟国学进士东
山府君华字荣夫尝与其族兄二教府君相字魏夫学于双
峰饶子之门饶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高第弟子二教
及东山问难叩恳悉得其蕴奥祁邑理学之盛自二公发之
东山早岁又尝从学鄱阳庐窗 赵先生介如
与故中书右
丞五峰先生燕公楠为同门至元初燕公佥江浙行中书省
事道过祁门访求东山与论旧故将荐诸朝东山固 (第 13b 页)
休吴谓履斋也初吴履斋循
州安置贾除刘宗申知循州阴使害之后贾亦循州安
置经漳州朩棉庵为郑虎臣锤死时贾客 赵介如
守漳
致祭辞云呜呼履斋死蜀死于宗申先生死闽死于虎
臣只十八字而哀激之悃无往不复之意悉寓其中可
与是词 (第 21a 页)
公讳并。字某。赵郡高邑人也。在昔咎繇谟明。 元元道
德。武
安之功。秦人息甲。广武之略。淮阴东面。魏则中书为荩臣。
齐则常侍参佐命。左丞声动邻邦。著明哲 (第 05a 页)
敷浩劫之先。
历代化人。随机济物。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
贶。臣等叨逢圣运。夙禀真诠。钦 元元道
德之宗。睹烈祖神
仙之躅。尚拘世网。未脱樊笼。分地用天。恭守元儒之训。节
财约已。敢忘覆载之私。今属 (第 11a 页)
妾闻 元元道
祖太上老君。凝神三境之中。属念普天之下。
将加拯度。爰降真仪。垂太阳五色之华。驾旭日九龙之舆。 (第 09b 页)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之二洪四
 元篇一千言章
   第一章一百五十九言
妙元元妙神元元神真元元真道 元元道

元元德元德复妙与物返矣
 妙元神真道五者各有浅深乃学道者之
 分量此元之妙非妙之妙此元之神非妙 …… (第 001a 页)
 伪则为𩲸其本同其末异故𩲸亦魂也魂
 亦𩲸也𩲸消则为魂魂消则为𩲸佛氏所
 谓无明即佛性者此之谓欤
吾元始之 元道
周旋不可妙妙不可得自然
元妙上下往来周旋自然吾始于元元之元
吾不知其自然 (第 011b 页)
元道
元德孰能体吾 (第 011b 页)
元道

德复归吾元始是谓还元返本之道尽矣
 圣人体元始之道以周旋于物妙藏于形
 迹之间和其光同其尘不可以 …… (第 011b 页)
 不可得上下往来周旋世故自然元妙而
 不见其徼盖吾本始于元之元体吾自然
 以应于物而吾亦不知其自然如是则不
 独 元道
化妙而元德亦化妙巨细心迹无
 不妙者孰能知之哉由吾虽体道德而出
 世复返道德于元始是谓还元返本之道 …… (第 012a 页)
 者妙之所也
不见之色不闻之声妙之又妙忽然而生无

象之象无物之状妙之又妙忽然而形元元
见矣赤素变化幽黄洞彰元常造作 元道

生吾不知其生无为元黄妙更之根
 声色生于至妙物象成于至妙忽然而生
 忽然而成无使之者故赤素变化火 …… (第 015a 页)
 三故曰三一之妙自然而成
元元又元中有元黄之道元始元元之母元
声元象吾元元之毋声象得矣吾曰此元元
吾不知其元 元道
无上
 元中有色故曰元黄元元之母出生色象
 故色象以元为母元元以吾为母唯吾无
 母是谓吾不知其元 (第 015b 页)
元道
无上
   第九章一十六言
妙隐元生道隐妙有有无相生神用不穷 (第 015b 页)
  除魔章第一
尔时玄玄应化功高普度亿感大成万正紫极真人垂慈接教

伏邪警世帝君曰人之于身为魔之宫人之于心为魔之宗人
之动静为魔之令天之斡旋魔之四时地之派险魔之历基一
中乍始魔亦乃齐魔乎相耶相乎幻耶魔相幻无耶魔何欲我
耶故圣人立其端而息其机天则以宁立其机而息其端天则
以盈立基立端魔则易生魔之于道利我之锋道之于魔亚彼
之穷我其除之魔亦宜之内魔既易外魔乃降玄玄假寓六合
孔彰魔乃道母道为魔逆期万有之 元元道
魔己矣一阳二聚
五火三金了无碍于当人而慧光灼灼知有为于蚌月而癸水
融融起居坐卧外来之象经持颠倒内动之 (第 1p029b 页)
越也井之利济甚广必有神以司之语曰临井勿窥又曰古井不可唾窥
与唾且不可况可跨越灶居五祀之一为人一家之主 元元道
君曰奉吾道者醮祭家灶及祀拜先亡之外不得淫祀他鬼然
则人之于灶也可越乎不可越乎是以吴湛编护井泉得證道果 (第 1p062b 页)
》:嘉靖中,帝移居西苑,日求长生,青宫虚位者二十年。至三十五年,上皇考道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都仙法主 元元道
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皇妣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总仙法主元 元道
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帝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