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地理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洞真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不知此语火珠林上已有盖伊川不曾看杂书所以
被他说动了今按三阳失位之说亦未尽自有本义
在矣○又按宋史 谯定 传云程颐之父珦尝守广汉
颐与兄颢皆随侍进成都见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
易也欲拟议致诘而箍桶者先曰若尝 …… (第 106a 页)
得已而见卖酱薛翁于眉邛间与语大有所得不知
所得何语也滋闽人按 谯定 所传之言为得本末敬
夫所述或欠真切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火不能热乎水水不受火之 (第 106b 页)
被他说动了今按三阳失位之说亦未尽自有本义
在矣○又按宋史 谯定 传云程颐之父珦尝守广汉
颐与兄颢皆随侍进成都见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
易也欲拟议致诘而箍桶者先曰若尝 …… (第 106a 页)
得已而见卖酱薛翁于眉邛间与语大有所得不知
所得何语也滋闽人按 谯定 所传之言为得本末敬
夫所述或欠真切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火不能热乎水水不受火之 (第 106b 页)
阴一阳做出许多般样
(㬊渊录)
问藉溪见 谯天授 问易 (第 12b 页)
天授 令先看见乃谓之象一说
藉溪未悟他日又问天授曰公岂不思象之在道犹
易之有太极耶此意如何曰如此教人只 …… (第 12b 页)
(煇录录中象之在道李方子录云象之于道录中如此教)
(人只好听耳云云方子录云先生云此不可晓其实见而未形有无之间)
(为象形则为器也)
问藉溪见 谯天授 问易 (第 13a 页)
天授 曰且看见乃谓之象一句
通此一句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通藉溪思
之不得天授曰岂不知易有太极者乎先 …… (第 13a 页)
(周谟录字舜弼南康人己亥以后所闻先生五十岁饶录四卷五卷中)
(录中若做个说话乍看似好云云林学履录云他自是一家说能误人其说未是)
涪人 谯定 受学于二郭载子厚为象学其说云易有象
学数学象学非自有所见不可得非师所能得也谯
与原仲书云如公所言 (第 13b 页)
(㬊渊录)
问藉溪见 谯天授 问易 (第 12b 页)
天授 令先看见乃谓之象一说
藉溪未悟他日又问天授曰公岂不思象之在道犹
易之有太极耶此意如何曰如此教人只 …… (第 12b 页)
(煇录录中象之在道李方子录云象之于道录中如此教)
(人只好听耳云云方子录云先生云此不可晓其实见而未形有无之间)
(为象形则为器也)
问藉溪见 谯天授 问易 (第 13a 页)
天授 曰且看见乃谓之象一句
通此一句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通藉溪思
之不得天授曰岂不知易有太极者乎先 …… (第 13a 页)
(周谟录字舜弼南康人己亥以后所闻先生五十岁饶录四卷五卷中)
(录中若做个说话乍看似好云云林学履录云他自是一家说能误人其说未是)
涪人 谯定 受学于二郭载子厚为象学其说云易有象
学数学象学非自有所见不可得非师所能得也谯
与原仲书云如公所言 (第 13b 页)
生也心非有出入因操舍而言也操则在此舍则不存焉矣以其
在此则谓之入可也以其不存焉则谓之出可也○又曰涪川 谯定 从伊川学以其所见作牧牛图如非礼勿
视则牛眼白非礼勿听则牛耳白非礼勿言则口白非礼勿动然后身白藉溪得其图 (第 17a 页)
在此则谓之入可也以其不存焉则谓之出可也○又曰涪川 谯定 从伊川学以其所见作牧牛图如非礼勿
视则牛眼白非礼勿听则牛耳白非礼勿言则口白非礼勿动然后身白藉溪得其图 (第 17a 页)
淑姬也谚云是眼有西施
总闻曰皆言可者如是即可何必他求此安分君子之
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过涪陵见古寺题谯可翁三字必 谯定 也
其详见祠堂记
东门之杨
一章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杨黄杨木也叶盛春深之时
昏以为期明星 (第 6b 页)
总闻曰皆言可者如是即可何必他求此安分君子之
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过涪陵见古寺题谯可翁三字必 谯定 也
其详见祠堂记
东门之杨
一章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杨黄杨木也叶盛春深之时
昏以为期明星 (第 6b 页)
余为建阳令季父访余县斋因质易疑于蔡隐君伯
静后二十年而书成大旨由朱程以求周孔由周孔
以求羲文其笃守师说虽 谯天授 袁道洁无以加也
季父名弥邵字寿翁中岁弃科举闭门著书行义为
乡先生家贫食于学卒年八十二
项安世周易 (第 82a 页)
静后二十年而书成大旨由朱程以求周孔由周孔
以求羲文其笃守师说虽 谯天授 袁道洁无以加也
季父名弥邵字寿翁中岁弃科举闭门著书行义为
乡先生家贫食于学卒年八十二
项安世周易 (第 82a 页)
右论邵康节
宋史隐逸传 谯定 字 (第 17b 页)
天授 涪陵人少喜学佛折其礼归
于儒后学易于郭曩氏自见乃谓之象一语以入郭曩
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 …… (第 17b 页)
朱子籍溪先生胡公行状曰先生学易于涪陵处士
谯公天授 久未有得 (第 19a 页)
天授 曰是固当然盖心为物渍
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先生于是喟然叹曰所
谓学者非克己工夫也邪自是一意下学 (第 19a 页)
不求人知
一旦揖诸生归隐于故山
与汪尚书书曰郭子和云 谯天授 亦伊川党事后门
人熹见胡刘二丈说亲见谯公自言识伊川于涪陵
约以同居洛中及其至洛则伊川已下世矣问以 …… (第 19a 页)
老子之学者恐未得以门人称也以此一事及其所
著象学文字推之则恐其于程门亦有未纯师者不
知其所谓卒业者果何事邪
按朱子此言则 谯定 仅识伊川于涪陵而入洛则
不及见史称先受易于洛后复从游于其乡者妄
也徽宗朝蔡京用事禁毋得挟元祐 (第 19b 页)
宋史隐逸传 谯定 字 (第 17b 页)
天授 涪陵人少喜学佛折其礼归
于儒后学易于郭曩氏自见乃谓之象一语以入郭曩
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 …… (第 17b 页)
朱子籍溪先生胡公行状曰先生学易于涪陵处士
谯公天授 久未有得 (第 19a 页)
天授 曰是固当然盖心为物渍
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先生于是喟然叹曰所
谓学者非克己工夫也邪自是一意下学 (第 19a 页)
不求人知
一旦揖诸生归隐于故山
与汪尚书书曰郭子和云 谯天授 亦伊川党事后门
人熹见胡刘二丈说亲见谯公自言识伊川于涪陵
约以同居洛中及其至洛则伊川已下世矣问以 …… (第 19a 页)
老子之学者恐未得以门人称也以此一事及其所
著象学文字推之则恐其于程门亦有未纯师者不
知其所谓卒业者果何事邪
按朱子此言则 谯定 仅识伊川于涪陵而入洛则
不及见史称先受易于洛后复从游于其乡者妄
也徽宗朝蔡京用事禁毋得挟元祐 (第 19b 页)
熹卒不至(宪生而静悫不妄笑语绍兴中与勉之同/入太学时禁伊洛之学宪与勉之求得程)
(颐书潜抄默诵夜以继日闻涪陵 谯定 受易学于颐/二人往从受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有见)
(惟学乃可明耳宪悟曰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自 (第 32a 页)
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一旦揖诸生归崇安故山力)
(田卖药以奉其亲从游日众号籍溪先生仕终秘书/省正字勉之从 谯定 刘安世杨时受学卒业乃还崇)
(安结草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惟与/宪子翚日相往来讲论学者踵至 …… (第 32a 页)
(者十七年与宪勉之交相得每见讲学外无杂言他/所与游皆知名士而期以任重致远者朱焘而已熹)
(从子翚游子翚以易之不远复三言俾佩之终身学/者称为屏山先生 谯定 字 (第 32b 页)
天授 涪陵人刘安世字)
(器之魏人兴化宋/军今为府属福建)
九月以汤思退陈康伯(字长卿信/州弋阳人)为尚 (第 32b 页)
(颐书潜抄默诵夜以继日闻涪陵 谯定 受易学于颐/二人往从受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有见)
(惟学乃可明耳宪悟曰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自 (第 32a 页)
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一旦揖诸生归崇安故山力)
(田卖药以奉其亲从游日众号籍溪先生仕终秘书/省正字勉之从 谯定 刘安世杨时受学卒业乃还崇)
(安结草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惟与/宪子翚日相往来讲论学者踵至 …… (第 32a 页)
(者十七年与宪勉之交相得每见讲学外无杂言他/所与游皆知名士而期以任重致远者朱焘而已熹)
(从子翚游子翚以易之不远复三言俾佩之终身学/者称为屏山先生 谯定 字 (第 32b 页)
天授 涪陵人刘安世字)
(器之魏人兴化宋/军今为府属福建)
九月以汤思退陈康伯(字长卿信/州弋阳人)为尚 (第 32b 页)
骑相及果为所执圣微竟死朝廷后知之恤其家甚恩)
(圣微哲子也此与当时人/所记不同今附著于此)先是布衣 谯定 被旨赴行在
上将用之及是失定所在吕颐浩张浚联马追及上于
瓜洲镇得小舟即乘以济次西津口上坐水帝庙取剑 (第 3b 页)
(圣微哲子也此与当时人/所记不同今附著于此)先是布衣 谯定 被旨赴行在
上将用之及是失定所在吕颐浩张浚联马追及上于
瓜洲镇得小舟即乘以济次西津口上坐水帝庙取剑 (第 3b 页)
八月庚申金宰臣议徙辽阳渤海之民于燕南从之
近待高寿星等当迁入诉于费摩后后以白金主且激
怒之金主召议者治罪遂杀左司郎中萨哷而杖平章
政事秉德寿星等竟不迁秉德由是怨望 辛未刺浙东
诸州强盗当配者充沿海诸军 九月丙申金以领行
台尚书省事亮复为平章政事亮行至良乡召还莫测
其故大恐至则复为平章由是谋逆益甚 戊申帝命
绘秦桧像自为赞曰维师益公识量渊冲尽辟异议决
策和戎长乐温凊寰宇阜丰其永相予凌烟元功寻出
示群臣藏于秘阁 崇安刘勉之卒勉之踰冠以乡举
诣太学时蔡京用事禁毋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
不行勉之求得其书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潜抄而默
诵之涪陵 谯定 至京师勉之闻其尝从程颐游邃易学
遂师事之已而厌科举业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
请业焉及至家即邑近郊结草 (第 23b 页)
近待高寿星等当迁入诉于费摩后后以白金主且激
怒之金主召议者治罪遂杀左司郎中萨哷而杖平章
政事秉德寿星等竟不迁秉德由是怨望 辛未刺浙东
诸州强盗当配者充沿海诸军 九月丙申金以领行
台尚书省事亮复为平章政事亮行至良乡召还莫测
其故大恐至则复为平章由是谋逆益甚 戊申帝命
绘秦桧像自为赞曰维师益公识量渊冲尽辟异议决
策和戎长乐温凊寰宇阜丰其永相予凌烟元功寻出
示群臣藏于秘阁 崇安刘勉之卒勉之踰冠以乡举
诣太学时蔡京用事禁毋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
不行勉之求得其书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潜抄而默
诵之涪陵 谯定 至京师勉之闻其尝从程颐游邃易学
遂师事之已而厌科举业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
请业焉及至家即邑近郊结草 (第 23b 页)
(牛有/记)牡丹坪(在县西南八十里方舆胜览自青城/之长平山扪萝而上由鸟道三十里)
(许平阜数十亩有高树蔽天昋深先花后叶状若/芙蓉 谯定 夫李浩隐其中范成大诗千丈牡丹如)
(锦盖人间姚/魏敢争先)观江陂(在县城内季汉后/主眺望汶江之所 (第 18b 页)
(许平阜数十亩有高树蔽天昋深先花后叶状若/芙蓉 谯定 夫李浩隐其中范成大诗千丈牡丹如)
(锦盖人间姚/魏敢争先)观江陂(在县城内季汉后/主眺望汶江之所 (第 18b 页)
(在崇庆/州东)文潞公祠(在崇庆州内祀/宋太守文彦博)景贤祠(在灌县/ 文庙)
(内祀名宦吕大防宋珰冯伉刘综刘随马执中张/弘王鹏先儒范贤李浩宋汝为 谯定 乡贤李畋代)
(渊张综张/愈张须正)尤溪祠(在灌县西/旱祷即应)金马碧鸡祠(在崇宁/县北七)
(第 4b 页)
(内祀名宦吕大防宋珰冯伉刘综刘随马执中张/弘王鹏先儒范贤李浩宋汝为 谯定 乡贤李畋代)
(渊张综张/愈张须正)尤溪祠(在灌县西/旱祷即应)金马碧鸡祠(在崇宁/县北七)
(第 4b 页)
(殁国英哭曰若赵司/鋐不愧静正之士)
重庆府
汉尹 珍(南川人桓帝时从汝南许慎学受五/经还里设教于乡巴渝之人始知学)
宋谯 定(涪州人少学易于程颐颐贬涪定又从之/靖康初召为崇政殿说书高宗即位诏遣)
(诣行在将大用之会北兵至定遂归/涪后居青城山蜀人称谯夫子云) 张宗范(合州人有文行居嘉陵江建亭于学/土山麓周濂溪至而爱之为名其亭)
李钓鳌(綦江人长于吟 (第 25a 页)
重庆府
汉尹 珍(南川人桓帝时从汝南许慎学受五/经还里设教于乡巴渝之人始知学)
宋谯 定(涪州人少学易于程颐颐贬涪定又从之/靖康初召为崇政殿说书高宗即位诏遣)
(诣行在将大用之会北兵至定遂归/涪后居青城山蜀人称谯夫子云) 张宗范(合州人有文行居嘉陵江建亭于学/土山麓周濂溪至而爱之为名其亭)
李钓鳌(綦江人长于吟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