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儒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阴阳变化而太极之妙无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
  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于二卦之彖及二五
  之爻辞有不通者(荅 虞大/中
书) (第 46a 页)
重而成六十四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生)
(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卦矣/焦氏易林是也荅 虞大中
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荅云此太极却是为画卦说当未/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沦㡳道理 (第 100a 页)
系之辞不必更看所变之卦/左传蔡墨所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即坤之牝马先)
(迷也利永贞即乾之不言所利也荅 虞大中
后汉魏伯/阳参同契曰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二用者用九用)
(六也六虚者即初二三四五上六爻位也言二用虽无 (第 19b 页)
杂卦陆氏曰/韩云杂揉众卦也)附录(朱子语杂卦反对之/义只是反覆则其吉)
 (凶祸福动静刚柔皆相反也荅 虞大中
易上经始乾/坤而终坎离下经始艮兑震巽而终坎离杨至之云)
 (上经反对凡十八卦下经反对亦十八卦说序卦杂 …… (第 43a 页)
 (之为经羽翼/非创作也)
乾刚坤柔附录(朱子语刚柔虽若各有所偏必相错而/后得中然在乾坤二卦之全体当刚而)
(刚当柔而柔则不待相错而不害其全矣其爻位之无/过不及者如乾坤之二五亦不待相错而不害其为中)
(矣阴阳变化而太极之妙无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有)
(不通者荅 虞大中)
纂注(朱氏曰乾坤易之门刚皆乾柔皆/坤刚柔杂成诸卦故曰乾刚坤柔)比乐
师忧(吕音训比乐陆上/毗志反下音 (第 44a 页)
 集说(谢氏良佐曰尧夫易数甚精明道闻说甚熟一/日因监试无事以其说推算之皆合出谓尧夫)
 (曰尧夫之数只是加一倍法以此知太玄都不济事/○朱子荅 虞大中
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此乃易学)
 (纲领开卷第一义孔子发明伏羲画卦自然之形体/孔子而后千载不傅惟康节明 (第 17a 页)
而六爻纯九)
(得坤而六爻纯六者皆当直就此爻占其所系之辞不/必更看所变之卦左傅蔡墨说可以见其一隅也答 虞)
(大中
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这只说二用变卦乾吉/在无首言卦之本体元是六龙今变为阴头面虽变浑)
(身却只是龙只 (第 12b 页)
成六十四卦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生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卦矣焦贡)
(易林是也/荅 虞大中)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起震而/历离兑)
(以至于乾数已生之卦也自巽而历坎艮以至于坤推/未生之 (第 5a 页)
 易附录纂注卷十二   元 胡一桂 撰
  总论杂卦(杂卦反对之义只是反覆则其吉凶/祸福动静刚柔皆相反了荅 虞大中)
乾刚坤柔附录(刚柔虽各有所偏必相错而后得中然/在乾坤二卦之全体当刚而刚当柔而)
(柔则不待相错而不 (第 1a 页)
害其全矣其爻位之无过不及者/如乾坤之二五亦不待相错而不害其为中矣阴阳变)
(化而太极之妙无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有不通者荅) (虞大/中)
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
(二卦互有/与求之义)附录(临观更有与求 (第 1a 页)
 卦相重而成六十四卦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
 生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
 卦矣焦贡易林是也(荅 虞大中/
)
陈淳问先天图有自然之象数伏羲当初亦知其然否
 先生曰直图据见在底画较自然圆图作两段来拗
 曲恁地 (第 7b 页)
 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
 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词有不通者其论四爻过
 不及之浅深则为精密非他说之所及矣(答 虞大中/
)
问谦轻而豫怠也谦何以为轻曰轻是自卑小之义悦
 豫之极便放倒了如上爻冥豫是也(金去伪录/)
伊川说 (第 27a 页)
 屏弃阔略不复留意却恐不见制作纲领语意来历

 似亦未甚便也昨于乾坤二卦略记所疑之一二个
 谩记录呈幸为详之(荅 虞大中/
)
先生论易云易本是卜筮之书若人卜得此爻便要人
 玩此一爻之义如利贞之类只是正者便利不正者
 便不利 (第 20b 页)
 传蔡墨所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者可以见其一
 隅也盖群龙无首即坤之牝马先迷也利永贞即乾
 之不言所利也(荅 虞大中/
)
揲法阳爻皆用九而不用七故于纯阳之卦发此凡例
 凡揲而六爻皆九者则以此辞占之见群龙谓值此 (第 19a 页)
  鲍当(职方员外郎至道年)

  徐继宗(司封员外郎至道年)

  丁顾年(库部员外郎咸平年石碑名顾言)

  王膺 (虞部员外郎大中
祥符年)

  苏耆(户部员外郎大中祥符年)

  范讽(祠部员外郎直史馆大中祥符中) (第 24b 页)
  丁顾年(库部员外郎咸平/年石碑名顾言)

  王膺 (虞部员外郎/大中
祥符年)
  苏耆(户部员外郎/大中祥符年)
  范讽(祠部员外郎直史/馆大中祥符年)
  康孝基( (第 5a 页)
昂将仕郎守礼部郎中直昭文馆上轻车都尉景德
元年(州学有昂母张夫/人碑昂以元年来)
方演郡人朝请大夫行 虞部员外郎轻车都尉大中

符二年 (第 30a 页)
直有古人之风焉)杜镐(无锡人/幼好学)
(博贯经史举明经解褐集贤校理太宗观书秘阁/询镐经义进对称旨改 虞部员外郎大中
祥符中)
(进秩礼部侍郎卒镐性和易/清素有懿行士类推重之)杜𣏌(镐子荫补将作/监主薄历天章)
(阁 …… (第 41b 页)
  氏(宜兴人夫亡守节同县储纯武妻潘氏戴锡祥/妻史氏陈三锡妻郑氏詹象琨妻吴氏万景侨)
(妻吴氏史遐佐妻徐氏汪习成妻吴氏陈玉鉴继/妻邹氏曹佐臣妻周氏曹秉渊妻荆氏吴定勋妾)
(黄氏徐锦堂妻邵氏钱允数妻许氏任连妻吴氏/汤卜臣妻吴氏蒋成品妻潘氏陆云标妻徐氏蒋)
(文迈妻沈氏徐基植妻顾氏徐芳妻吴氏吴焕妻/欧氏黄 大中
妻谢氏吴金式妻蒋氏吴观澜妻周) (第 76a 页)
 非
与黄真翁论经

答曹子野论史
虞士明
论易论语
答游诚之谓功夫用力处在敬而不在觉
答丘子野辨筮短龟长之说及老子等说
答李深卿辨儒释及吕氏之 (第 36a 页)
 虞寄(荔弟陈人客陈数岁客嘲曰郎子姓虞必当无智寄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少聪慧及)

(长志于栖遁尝作瑞雨颂武帝见之谓荔曰此颂典裁清俊卿之士龙也)

(唐)虞世南(字伯施荔子少与兄世基同受学顾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赡博贞观中为弘文馆学)

(士太宗每称其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词五书翰)

(宋)虞策(字经臣钱塘人嘉祐间登进士第哲宗时为监察御史进右正言数上书言事多见施行仕至)

(吏部尚书枢密直学士弟奕元丰间进士历官光禄卿户部侍郎卒赠龙图阁学士)

 虞大宁(熙宁间知鄞县兴修水利躬自相度疏泄得宜溉田五百馀顷民利赖之)
  虞大中(字士朋历知龙兴新建县通判汀州皆有惠政嘉定间除知循州改知南康军吏白库有)

(羡钱万缗守例得之大中不问吏复请竟斥去官至朝散大夫)


(第 4b 页)
 虞大中(字士朋历知龙兴新建县通判汀州皆有惠政嘉定间除知循州改知南康军吏白库有)

(羡钱万缗守例得之 大中
不问吏复请竟斥去官至朝散大夫) (第 4b 页)
一卷,郑绅《桂阳图志》六卷,黄畴若《龙城图志》十卷,胡至《重修龙城图志》十卷,陈宇《房州图经》三卷, 虞大中《
临封志》三卷,曹叔达《永嘉志》二十四卷,周澄《永嘉志》七卷,郑应申《江阴志》十卷,梁希夷《新昌志》一
 易经部总论五
  宋朱子大全集〈答林栗二则 答曹建 答程洵 答郑仲礼 答张敬夫答杨元范 答王伯礼 答林熙之 答陈亮 答吴仁杰二则 答王子合三则 答吴宜之 答刘君房 答孙自修 答方宾王 答吕祖俭 答赵彦肃二则 答 虞大中 
答郑可学 答王遇 答程可久 又答 虞大中 
答方士繇 答潘谦之 答李宗思 答李伯谏二则 答丘子野 答林久德 答林至 答林彦谋 答江默 揲蓍说 易 ……但象数之学,须见得大概总领,方可渐次探寻。今但如此琐细附合,恐圣人之意,本未必尔。虚费功力也。
《答 虞大中》
昨承寄示赵仓易论语说,足浣愁疾。易说简易精密,不惟鄙意多所未及警发之深,而近世诸儒,说不到处亦甚多, ……疑。大抵古书残阙,未易以臆说断惟占筮之法,则其象数具存,恐有可以义起者,推而得之,乃所谓活法。
《答 虞大中》
用九用六当,从欧阳公为揲蓍变卦之凡例。盖阳爻百九十二,皆用九而不用七。阴爻百九十二,皆用六而不用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