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術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畔则不道矣无礼未至于不仁不孝未至于不道此
所以削地而后绌爵绌爵而后流讨也削绌流讨而
继之以加地进律者退不肖然后可以进贤故也易
大有 象先 遏恶而后扬善诗巧言先如怒而后如祉
乡简不帅教者然后论秀士乐正告不帅教者然后
论造士皆礼意也 (第 25b 页)
所以削地而后绌爵绌爵而后流讨也削绌流讨而
继之以加地进律者退不肖然后可以进贤故也易
大有 象先 遏恶而后扬善诗巧言先如怒而后如祉
乡简不帅教者然后论秀士乐正告不帅教者然后
论造士皆礼意也 (第 25b 页)
郑康成曰问龟曰卜大卜卜筮官之长(○王昭禹曰/物生而后有)
(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蓍者阳中之阴故植而/知数龟者阴中之阳故动而知 象先 王成天下之亹)
(亹定天下之吉凶莫大乎蓍/龟名官谓之大卜以龟为主)○薛平仲曰礼运曰宗
祝在庙三公 (第 1a 页)
(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蓍者阳中之阴故植而/知数龟者阴中之阳故动而知 象先 王成天下之亹)
(亹定天下之吉凶莫大乎蓍/龟名官谓之大卜以龟为主)○薛平仲曰礼运曰宗
祝在庙三公 (第 1a 页)
言而形容天地感格之意谟)纂注(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者冯氏椅曰九五一卦之主/故文言兼一卦之 象先 天 谓乾下先乾上之天也后)
(天者谓乾上后乾下之天也德合天地者初上卑高以/陈也明合日月者二五中正坎 (第 69a 页)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者冯氏椅曰九五一卦之主/故文言兼一卦之 象先 天 谓乾下先乾上之天也后)
(天者谓乾上后乾下之天也德合天地者初上卑高以/陈也明合日月者二五中正坎 (第 69a 页)
上则避涣而已)大象传风行水上
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吕音训享/陆香两反)集解(程子曰风行水/上有涣散之 象)
(先 王观是象救天下之涣散至于享帝立庙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庙祭祀之报出于其心故享帝立庙人心之)
(所归也系人 (第 13a 页)
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吕音训享/陆香两反)集解(程子曰风行水/上有涣散之 象)
(先 王观是象救天下之涣散至于享帝立庙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庙祭祀之报出于其心故享帝立庙人心之)
(所归也系人 (第 13a 页)
故能济险难有君如此此涣所以亨也此以九五
二四言涣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程子曰风行水上有涣散之 象先 王观是象救天下
之涣散至于享帝立庙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庙祭祀
之报出于其心故享帝立庙人心之所归也系人 (第 4b 页)
二四言涣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程子曰风行水上有涣散之 象先 王观是象救天下
之涣散至于享帝立庙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庙祭祀
之报出于其心故享帝立庙人心之所归也系人 (第 4b 页)
其大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
雷始伏声于地及出地而奋震则所以鼓天地之和
气而发万物之生意者在是和之至也故有豫之 象
先 生作乐一则象其出地之声一则取其至和之义 (第 51b 页)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
雷始伏声于地及出地而奋震则所以鼓天地之和
气而发万物之生意者在是和之至也故有豫之 象
先 生作乐一则象其出地之声一则取其至和之义 (第 51b 页)
(所以卜也夫木之有火明矣不致一以钻之则不出/龟亦何以异此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
(有数蓍者阳中之阴也故植而后知数龟者阴中之/阳也故动而知 象先 王成天下之亹亹定天下之吉)
(凶莫大乎蓍龟而名官谓曰大卜者以龟为主也左/傅所谓蓍短龟长不如从长者是 (第 2a 页)
(有数蓍者阳中之阴也故植而后知数龟者阴中之/阳也故动而知 象先 王成天下之亹亹定天下之吉)
(凶莫大乎蓍龟而名官谓曰大卜者以龟为主也左/傅所谓蓍短龟长不如从长者是 (第 2a 页)
(汉孔氏曰先辂象次辂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皆在路寝门内左右塾前北面唐孔氏曰此经四)
(辂两两相配上言大辂缀辂此言先辂次辂二者各/自以前文为文五辂金即次 象先 辂象也木辂在象)
(辂之下次辂木也释宫云门侧之堂谓之塾孙炎云/夹门堂也塾前陈车必以辕向堂皆北面也左 (第 11a 页)
(辂两两相配上言大辂缀辂此言先辂次辂二者各/自以前文为文五辂金即次 象先 辂象也木辂在象)
(辂之下次辂木也释宫云门侧之堂谓之塾孙炎云/夹门堂也塾前陈车必以辕向堂皆北面也左 (第 11a 页)
变言之卦自遁来九自三而二变艮为坎欲与乾敌
自下讼上者也虽得中而无应故不克讼自二而归
三复为遁矣故曰归而逋又坎为隐伏亦归逋之 象
先 儒谓乾为百为辟户三爻故以三百户言坎为眚
坎变则无眚爻辞以逋明自遁来所以发凡例使人
知六十四卦皆复 (第 7b 页)
自下讼上者也虽得中而无应故不克讼自二而归
三复为遁矣故曰归而逋又坎为隐伏亦归逋之 象
先 儒谓乾为百为辟户三爻故以三百户言坎为眚
坎变则无眚爻辞以逋明自遁来所以发凡例使人
知六十四卦皆复 (第 7b 页)
(九/)释清庙茅屋之义
冬官考工记有葺屋瓦屋则屋之覆盖或草或瓦传言
清庙茅屋其屋必用茅也但用茅覆屋更无他文明堂
位曰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玷出尊崇玷康
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其饰备物尽文不应以茅为覆
得有茅者杜云以茅饰屋者俭也以茅饰之而已非谓
多用其茅总为覆盖犹童子垂发及蔽膝之属示其存
古耳白虎通曰王者所以立宗庙何缘生以事死敬亡
若存故以宗庙而事之此孝子之心也宗者尊也庙者
猊也 象先 祖之尊猊然则象尊之猊享祭之所严其舍
宇简其出入其处肃然清静故称清庙清庙者宗庙之 (第 5b 页)
冬官考工记有葺屋瓦屋则屋之覆盖或草或瓦传言
清庙茅屋其屋必用茅也但用茅覆屋更无他文明堂
位曰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玷出尊崇玷康
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其饰备物尽文不应以茅为覆
得有茅者杜云以茅饰屋者俭也以茅饰之而已非谓
多用其茅总为覆盖犹童子垂发及蔽膝之属示其存
古耳白虎通曰王者所以立宗庙何缘生以事死敬亡
若存故以宗庙而事之此孝子之心也宗者尊也庙者
猊也 象先 祖之尊猊然则象尊之猊享祭之所严其舍
宇简其出入其处肃然清静故称清庙清庙者宗庙之 (第 5b 页)
然非中非正所以不得萃三阴而但当从五以位不
当也此位字从下文萃有位位字来(非阳居阴之谓/此 象先 文起义)
五刚中而正天下当聚之正位在焉曰萃有位然位
其位必须位乎德下三爻二以中孚初与三(初乱/三 (第 37a 页)
当也此位字从下文萃有位位字来(非阳居阴之谓/此 象先 文起义)
五刚中而正天下当聚之正位在焉曰萃有位然位
其位必须位乎德下三爻二以中孚初与三(初乱/三 (第 37a 页)
巽为风坤为地蛊言山下有风者回旋不行之风观
与涣言风行者舒散𤼵达之风风之行于地上犹大
观之周乎天下故为观之 象先 王体之用以省方观
民设为多术之教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于
是循省方国观其风土丕变其国俗而设教焉 (第 70a 页)
与涣言风行者舒散𤼵达之风风之行于地上犹大
观之周乎天下故为观之 象先 王体之用以省方观
民设为多术之教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于
是循省方国观其风土丕变其国俗而设教焉 (第 70a 页)
说/非光大之道也)
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皆所以/合其散)集疏(程子曰/风行水)
(上有涣散之 象先 王观是象救天下之涣散至于享帝/立庙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庙祭祀出于其诚故享帝立)
(庙人心之所归也系人心合 (第 22a 页)
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皆所以/合其散)集疏(程子曰/风行水)
(上有涣散之 象先 王观是象救天下之涣散至于享帝/立庙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庙祭祀出于其诚故享帝立)
(庙人心之所归也系人心合 (第 22a 页)
泼地皆是见
道之真而非滞于闻见者也此则合内外而一之者夫
岂可槩以闻见为小哉故曰只顾人之求知者何如也 象先 问格物是格得一物馀可类推否先生曰须是著
一件格格得熟时才可类推若初学只说格一件百件
便了是如佛家空守 …… (第 11b 页)
矣 象先 问家不齐只举苗与子二者为言如何先生曰家
之所接者人而人莫亲于子所用者财而财莫急于苗
故举二者以见其馀 (第 23a 页)
此而能当则虽九族之众百货之
广皆易易耳 象先 问治国在齐家如何先生曰首言治国原于家其
本在一诚次言治家可化乎国其用在一恕三引诗皆
咏叹乎此耳孟子所 (第 23a 页)
谓反身而诚强恕而行皆本于此
先生因讲如保赤子心诚求之顾谓 象先 曰汝那里有 …… (第 23a 页)
者又是一等天下之人便有这几等怎么便得均平故
尧典称尧则曰平章百姓黎民于变时雍此便是能絜
矩的 象先 因问天下亦大着怎么便得均平如一先生
曰此亦无大异术亦只是把这些财散与百姓便能得
问百姓亦多着怎么便能 (第 27a 页)
道之真而非滞于闻见者也此则合内外而一之者夫
岂可槩以闻见为小哉故曰只顾人之求知者何如也 象先 问格物是格得一物馀可类推否先生曰须是著
一件格格得熟时才可类推若初学只说格一件百件
便了是如佛家空守 …… (第 11b 页)
矣 象先 问家不齐只举苗与子二者为言如何先生曰家
之所接者人而人莫亲于子所用者财而财莫急于苗
故举二者以见其馀 (第 23a 页)
此而能当则虽九族之众百货之
广皆易易耳 象先 问治国在齐家如何先生曰首言治国原于家其
本在一诚次言治家可化乎国其用在一恕三引诗皆
咏叹乎此耳孟子所 (第 23a 页)
谓反身而诚强恕而行皆本于此
先生因讲如保赤子心诚求之顾谓 象先 曰汝那里有 …… (第 23a 页)
者又是一等天下之人便有这几等怎么便得均平故
尧典称尧则曰平章百姓黎民于变时雍此便是能絜
矩的 象先 因问天下亦大着怎么便得均平如一先生
曰此亦无大异术亦只是把这些财散与百姓便能得
问百姓亦多着怎么便能 (第 27a 页)
足以惑人心愚不肖之不及不假言矣故不行
不明然道犹饮食在人甚切近耳不及者自枵其腹而
过之者自取其困也 象先 问时中先生曰时中的地位尽难如孔子说夏时
殷辂周冕韶舞有多少不同处与上大夫言便訚訚与
下大夫言便侃侃麻 …… (第 10a 页)
之学者执泥已见而訑訑自
用岂惟其知之小亦以其仁之未闻耳夫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颜子以能问于不能皆原于此 象先 问舜之
大知先生曰全在这好问好察上故夫子亦尝说好古
敏求这好的意思后人便没有前日过碧峰有个僧来
见予 …… (第 12b 页)
弟便不能宜有父母遂不能顺 象先 问造端夫妇何处
下手用功先生曰古人亦曾有样子来舜处二女便是
又问尧妻舜二女其事亦可骇先生曰唐虞时婚姻 …… (第 19a 页)
至于如此 象先 问以人治人如何先生曰以人治人改而止是以
我之道治我之身无过不及斯已矣故忠恕元是我本
有的去道便不远了 …… (第 19b 页)
行不愿乎其外也居易所谓正
己俟命所谓素位而行不愿乎外也故君子失正鹄反
求诸己者凡以正己耳正己者本也 象先 问君子素位而行如何先生曰君子之所当治者
固不外乎子臣弟友之道然人之遇则有富贵贫贱夷
狄患难之不同足以 …… (第 20b 页)
心愁虑疾苦不暇岂能顺乎至若王者以天地为父母
则天下之人皆其妻孥兄弟也必使无一夫不获其所
而后天地顺 象先 问乐妻孥宜兄弟亦只是性情上做功夫否先生
曰然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舜见象忧亦忧象喜
亦喜是也问父母顺 …… (第 22a 页)
更复何忧田大
本问渊明五男皆不肖竟委之天运如何先生曰他几
曾有文王这心肠来
先生讲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象先 因问今日祀礼可
依古之庙数否先生曰程子所制祀礼庶几尽善朱子
谓某则不敢恐太拘泥些他见礼文故谓不敢殊不 …… (第 26a 页)
耗可见兴亡不在此盖祯祥有不善的妖孽有善的惟
至诚能先知道故曰故至诚如神 象先 问祯祥妖孽何以在蓍龟四体上见得曰如卫石
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
玉则兆五人皆沐浴 (第 37b 页)
不明然道犹饮食在人甚切近耳不及者自枵其腹而
过之者自取其困也 象先 问时中先生曰时中的地位尽难如孔子说夏时
殷辂周冕韶舞有多少不同处与上大夫言便訚訚与
下大夫言便侃侃麻 …… (第 10a 页)
之学者执泥已见而訑訑自
用岂惟其知之小亦以其仁之未闻耳夫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颜子以能问于不能皆原于此 象先 问舜之
大知先生曰全在这好问好察上故夫子亦尝说好古
敏求这好的意思后人便没有前日过碧峰有个僧来
见予 …… (第 12b 页)
弟便不能宜有父母遂不能顺 象先 问造端夫妇何处
下手用功先生曰古人亦曾有样子来舜处二女便是
又问尧妻舜二女其事亦可骇先生曰唐虞时婚姻 …… (第 19a 页)
至于如此 象先 问以人治人如何先生曰以人治人改而止是以
我之道治我之身无过不及斯已矣故忠恕元是我本
有的去道便不远了 …… (第 19b 页)
行不愿乎其外也居易所谓正
己俟命所谓素位而行不愿乎外也故君子失正鹄反
求诸己者凡以正己耳正己者本也 象先 问君子素位而行如何先生曰君子之所当治者
固不外乎子臣弟友之道然人之遇则有富贵贫贱夷
狄患难之不同足以 …… (第 20b 页)
心愁虑疾苦不暇岂能顺乎至若王者以天地为父母
则天下之人皆其妻孥兄弟也必使无一夫不获其所
而后天地顺 象先 问乐妻孥宜兄弟亦只是性情上做功夫否先生
曰然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舜见象忧亦忧象喜
亦喜是也问父母顺 …… (第 22a 页)
更复何忧田大
本问渊明五男皆不肖竟委之天运如何先生曰他几
曾有文王这心肠来
先生讲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象先 因问今日祀礼可
依古之庙数否先生曰程子所制祀礼庶几尽善朱子
谓某则不敢恐太拘泥些他见礼文故谓不敢殊不 …… (第 26a 页)
耗可见兴亡不在此盖祯祥有不善的妖孽有善的惟
至诚能先知道故曰故至诚如神 象先 问祯祥妖孽何以在蓍龟四体上见得曰如卫石
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
玉则兆五人皆沐浴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