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范士衡” 相关资源
古籍库
  黄士毅文集一百五十卷(吴/人)

  覆瓿集五卷(吴高/常)
  荀里退居编
  理窟集三卷(俱苏州 范正平)
  李朝奉文集五十卷(苏州/李撰)
  筠溪集二十四卷
  诗词十卷(俱李弥/逊撰子)
  石林总 (第 30b 页)
  南昌道 在县治左明洪武初李懋建万历中废崇祯

十七年建旌忠祠于其址

  府馆 在县治东城隍庙右明正统间县丞 范士衡


  袁州府

  府署在城西北南唐保大二年刺史刘仁赡始建宋景
德间知州事杨侃增修建炎三年知州事 (第 31a 页)
  徐俯字临川洪州分宁人以父禧死国事授通直郎累
官至司门郎靖康中张邦昌僭位时工部侍郎何昌

言与其弟昌辰避邦昌皆改名俯买婢名昌奴遇客
至即呼前驱使之建炎初致仕奉祠内侍郑谌识俯
于江西重其诗荐于高宗胡直孺在经筵汪藻在翰
苑迭荐之遂以为右諌议大夫中书舍人迁翰林学
士俄擢端明殿学士兼权参知政事宰相朱胜非言
襄阳上流所当先取帝曰盍就委岳飞俯独持不可
帝不听罢知信州予祠卒俯有俊才尤长于诗有东
湖集(宋史)


  按吕居仁江西诗派图徐俯其一也东湖集今不


   范士衡
字正平丰城人从临川李德远刘淳叟游每谓
春秋一经其说曼衍皆传注害之作尊经辨春秋本
末其诗文清越雅健谢艮 (第 57b 页)
斋谔编次而序之晚事朱
文公文公称为老友云(林志)

  按林志 范士衡
传与人物志范仕衡事各不同白
志附录仕衡传后考丰城县志 (第 57b 页)
士衡
不及仕衡 (第 57b 页)
 (新建人以伊洛之学倡江右子弟云集与陆子静友/而议论有不同者号瓮天先生孙中笃学力行聚书)
 (数万卷号/韦轩先生) 范士衡(丰城人每谓春秋一经其说曼衍/皆传注害之作尊经辨及春秋本)
 (末晚事朱熹以书请/益熹报之称以老友)
黄畴若(得礼曾孙第进士主析/阳簿迁知庐陵周必大)
 (称其有子路治蒲之政进知成都召除兵部尚书力/辞丐 (第 41b 页)
  表忠观碑体孝门铭

东坡表忠观碑先列奏状以为序至制曰可而系之以
铭其格甚新乃仿柳柳州所作寿州安礼县孝门铭盖
以忠比孝全用其体制耳柳宗元孝门铭史臣既全载
于唐孝友传文甚典雅苏轼表忠观碑视柳有加宜乎
金陵王氏以太史公所作年表许之二文旨意其允合
于史法矣
  周子爱莲说如屈原橘颂
左传云譬诸草木吾臭味也屈 正平
离骚经一篇之中 (第 24a 页)
  表忠观碑体孝门铭
东坡表忠观碑先列奏状以为序至制曰可而系之以
铭其格甚新乃仿柳柳州所作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盖
以忠比孝全用其体制耳柳宗元孝门铭史臣既全载
于唐孝友传文甚典雅苏公表忠观碑视柳有加宜乎
金陵王氏以太史公所作年表许之二文旨意其允合

于史法矣
  周子爱莲说如屈原橘颂
左传云譬诸草木吾臭味也屈 正平
离骚经一篇之中
固以香草而比君子矣然于九章中特出橘颂一章朱
文公谓受命不迁谓橘踰淮为枳也原自比志节如 (第 49b 页)
 年间已呼为贫穷老叟若至贞元则又历二三十年

 安得复为进士乎为进士且不能安得复官中丞乎
 此前志之误也
丰城人物
 前志所载如宋之 范士衡
王衡仲元之熊复明之范
 衷李裕范兆祥刘华甫熊卓陆时通朱概尤表表者
 今皆略去似宜酌增
揭奚斯
 奚当 (第 25b 页)
唐咨以女妻焉。

《春秋习说》 卷
赵涯著。涯,嘉定中进士。

《春秋尊经辩》 《春秋本末说》 卷 范士衡
著。 士衡,
丰城人,谓春秋说蔓衍,皆传注害之故,作此书。师事朱熹,熹称以老友。

《春秋集传》 卷
丰城陈友沅著
笔砚置圹中。
《冯元传》:元执亲丧,皆案礼变服,不为世俗斋荐,遇祭日,与门生对坐,诵《孝经》而已。 《范正平
传》: 正平,
学行甚高,虽庸言必援《孝经》、《论语》。《杨存中传》:存中请诣太学谒先圣,帝曰:学校既兴,武人亦知崇
生香,一门专载此事。诸家集注韩诗,皆遗而不收特表出之。
学斋呫哔,《左传》云:譬诸草木,吾臭味也。屈 正平
离骚经一篇之中,固以香草而比君子矣。然于九章中特出橘颂一章,朱文公谓受命不迁。谓橘踰淮为枳也。原自比
      范宗尹
  范旺       范冲
  范洁       范寅孙
  范溶        范士衡
  范直方      范成大
  范如圭      范浚
  范璿       范端臣
  范如璋  ……福宫。不数月,以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诏之,促入觐。纯仁乞归许养疾,徽宗不得已许之。卒,谥忠宣。子 正平
、正思。
范纯礼
按《宋史·范仲淹传》: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签书河南府判官,知陵台 ……以病解。起知郑州。召权户部侍郎。未几,出知庆州,推诚待下,人乐为用。入为吏部侍郎,以待制致仕,卒。 范正平
按《宋史·范仲淹传》:仲淹子纯仁,纯仁子 正平
字子夷,学行甚高。绍圣中,为开封尉,有向氏于其坟造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以向氏后戚,规欲自结,奏拓四邻 ……无冤乎。生固不容,剔肌以辨其人死,且腐骨可验也,验之实止创伤,遂以踰月论,因得不死,其平反类如此。 范士衡
按《万姓统谱》: 士衡,
丰城人。每谓春秋一经,其说曼衍,皆传注害之,作《尊经辨》及《春秋本末》。晚事朱熹,以书请益,熹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