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谒高庙
汉书文帝纪即皇帝位于代入未央宫还坐前殿十月
辛亥见于高庙(在位二十三/年太子启立)
 (通鉴 胡三省
注如淳曰让群臣也或曰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故西乡坐三让不受群臣犹称宜)
 (乃更南乡坐示变即君位 …… (第 37b 页)
    为之后世即位礼史虽不详大略同此

纪年表乙酉景帝元年 壬辰中元年 戊戌后元年
(在位十六年/太子彻立)
史记孝武本纪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
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
曰元狩 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以今年为元封元年
 改历以正月为岁首因为太初元年
  胡氏三省
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贡父曰
 封禅书云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 (第 39a 页)
 此水自昔有南江之称郑康成说三江云右会彭蠡
 为南江南史王僧辩传陈霸先自岭南起兵讨侯景
 出南江行至湓口 胡三省
云赣水谓之南江唐张九
 龄都督洪州有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诗 (第 18b 页)
 王得名即今灵邱县孝成王以灵邱封黄歇绛侯击
 破陈豨于灵邱皆其地注史记者以此之灵邱为齐
 之灵邱无论齐境不得至代北而敬侯时安得国有
 灵邱 胡三省
注齐灵邱又以汉清河郡之灵县当之 (第 38a 页)
    者不得为所生服重而尚书定议大功遂为
    一代之制方之于此足知缌服之为非矣
 (万斯同曰司马公通鉴亦载此条 胡三省
注谓周礼/王为诸侯缌衰虨之请服缌者以帝入继大宗则太)
 (妃乃琅邪之母故以服诸侯者服之殊不知虨之所 (第 26b 页)
 义人所宜也又善也(又集韵谊古作谊注见言部八画)(玉篇他点切海篇音忝恭也)(广韵都罪切集)
(韵睹猥切𡘋堆上声说文磊䇏重聚也广韵木实垂貌)集韵同 竖(广韵臣庾切音树立也俗竖字说文从竖广韵)
(童仆之未冠者曰竖史记郦生传沛公骂曰竖儒注坚童仆之称沛公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又姓山海经帝命竖亥步 
(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郭注竖亥健行人又国名山海经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又去 
(声通鉴庞涓曰遂成竖子之名 胡三省
注殊遇切义同竖)(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疾郢切音静停安也)又公羊传 
 文十二年惟諓諓善竫言何休注竫 (第 105b 页)
 (终也亦作芒)二艻(唐韵卢则切韵会正韵历德切并音勒萝艻香菜亦云胡荽属)又药名本草牛脂艻注 

应验良方治七孔出血(又与扐通扬子太玄经并馀于艻一艻之后而数其馀)又音棘木名通鉴唐大中中王式为安南 

 (都护至交趾树艻木为栅可支数十年 胡三省
注其字从草从力读与棘同羊矢枣也此木可以支久)(集韵汤丁)

切音汀草名说文艼荧葋也(又广韵他顶切韵 …… (第 2b 页)
 大雅芮鞫之即笺芮之言内也水之内曰隩水之外曰鞫(又史记苏秦传革抉㕹芮无不毕具索隐注芮谓系楯之后绶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司徒芮伯之后齐景公妾曰芮姬(又集韵如劣切音爇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芮芮遣使远输诚款胡) (三省
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为蠕蠕南人语转为芮芮沈约宋书李延寿南史皆以蠕蠕为芮芮从南人语音也)
(集韵思林 …… (第 10a 页)
 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又集韵陈如切音除义同又通作纻诗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纻注苧同亦作芧)(唐韵)
(奴礼切集韵乃礼切并音祢尔雅释草苨苨注荠苨也刘协新论愚与直相像若荠苨之乱人参)又通作泥诗大雅维叶 
(泥泥疏张揖作苨苨博雅苨苨茂盛也)苩 集韵同葩(又薄陌切音白韵会姓也百济有苩氏)(唐韵兵永)
(切音丙玉篇明著也)(唐韵失廉切集韵韵曾正韵诗廉切并音痁玉篇以草覆屋尔雅释器白盖谓之苫注白茅苫)
(今江东呼为盖通鉴被苫而耕 胡三省
注被苫于身以蔽雨也)又凶服者以为覆席礼檀弓寝苫枕干仪礼丧服传居倚庐 
 寝苫注寝苫者哀亲之在草(又姓 …… (第 18a 页)
 貌六书正讹草芽之壮也 又严也论语临之以庄则敬(又韵会盛饰也)又左传襄二十八年得庆父之木百车于庄注 

 庄六轨之道尔雅释宫六达谓之庄(又田舍也通鉴史炤释文唐置庄宅使 胡三省
注盖主庄田及外舍之事)又公羊传 
 定八年矢著于庄门注庄门孟氏之门名(又姓通志氏族略楚庄王之后以谥为 …… (第 39a 页)
 (又集韵步奔切音盆草名尔雅释草茎蒛葐注覆盆也实似莓而小正字通梵书谓覆葐子花曰苏蜜那花)(唐韵)
(府容切音封菜名韵会蕦苁也诗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传葑须也疏释草云须葑苁坊记注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葑荛芜)
(菁也陈楚谓之葑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部谓之大芥葑与葑字虽异音实同即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葑苁)
(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集韵敷冯切音丰诗采葑采菲徐邈读作葑)又广韵芳用切音湗菰根也今江东有葑田晋书音 
(义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陆逊人江夏催人种葑豆史炤释文葑方用切菰根也江东有葑田胡) (三省
注按葑音封菜也亦谓之蔓菁江东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没牛者此田又不产菰根)(集韵所景切音省草)
(名)( …… (第 63b 页)
 莒蓼皆皋陶之后也(又集韵鲁皓切音老摎蓼搜索也张衡西京赋摎蓼浶浪)又唐韵力竹切音六诗小雅蓼蓼者莪传 
 蓼蓼长大猊(又前汉司马相如传注力纠切音镠纠蓼相引也大人赋纠蓼叶奡又通鉴蓼侯孔臧史炤释文蓼音六 胡三)
(省
曰陆德明经典释文蓼音了未尝有六音史炤误)玉篇又作佩觿集俗作蓼 荜古文荜(集韵璧吉)
 切音必豆也 又 …… (第 83a 页)
 兵乞食于西周(又前汉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注宽博有馀也)又后汉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所 
 以慰藉之良厚 又纲目集览 身之
所依曰藉(又释名咀藉也以藉齿牙也)又秦昔切音籍狼藉离披杂乱猊前汉江都  (第 107a 页)
 雄使竖子成名 又姓左传昭十六年郑大夫竖柎(又韵会通作裋史记秦始皇纪寒者利裋褐注一作短一作竖谓褐衣)
(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荀子大略篇衣则竖褐不完注僮竖之褐亦短褐也集韵或作)又正 
(韵字汇补𡘋殊遇切音树通鉴庞涓曰遂成竖子之名 胡三省
读去声)集韵籀作竖或作俗作竖非 (字汇乙六) …… (第 10a 页)
集韵韵会正韵眉教切𡘋音说文儿颂仪也从人白面象人面形籀文从豹省)
 作貌书洪范五事一曰貌疏貌是容仪举 身之
大名也(又礼郊特牲委貌周道也注或谓委貌为玄冠后汉舆服志委貌以)
(皂绢为之又史记游侠传赞谚曰人貌荣名 (第 31a 页)
   (也地理志羊角城一名义城盖取羊角哀为名在/今范县东南新安村 高鱼杜注廪丘县东北有)
   (高鱼城唐朱友恭败朱瑄于高梧 胡三省
注即/高鱼也今兖州府郓城县西高鱼乡是其地)
 
 
钦定春秋傅说汇纂卷二十七 (第 65b 页)
 为行人所得而诘捕之扰非邑人所受而何○六三
 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此正通鉴所载梁武帝纳侯景
 魏人移檄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胡三省
注曰池仲 …… (第 43b 页)
 矣二者皆以正则吉不正则凶○观其所养之道如

 集义以养气寡欲以养心学圣道而不溺于虚无崇
 正学而不流于术数则所以养德者正矣○观其所
 以养 身之
术如穷而不屑于嘑蹴达而不至于素餐
 不以贫贱饥渴害其心不以声色臭味汨其性则所
 以养身者正矣自求口实 (第 59a 页)
所该固广故节饮食为养
  身之
切务耳○自求谓自考也口实口中食物也似
 未及爵禄之类但先儒每兼说而大象本义以节饮
 食为养 (第 59a 页)
身之
切务则养身不止饮食明矣○自求口 (第 59a 页)
 实特举养 身之
一端以该其馀非谓养身止于口实
 也故朱子小注以爵禄起居并言之○爵禄亦说得
 口实爵禄左右是人君所以供 …… (第 59b 页)
 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

 人也○云峰胡氏曰槃涧董氏尝问朱子曰本义谓
 观颐谓观其所养之道自求口实谓观其所以养
 之
术与程传以观颐为所以养人之道自求口实为
 所以自养之道如何朱子沉吟良久曰程传似胜盖
 下体三爻皆是自 …… (第 60a 页)
 妄大槩相类但规模小大不同山下有雷所及有限

 也如天下有雷则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广博而周遍
 矣○二者养德养 身之
切务则知养身养德之事不
 止二者朱子曰谚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此语
 前辈曾用以解颐之象
初九舍尔灵 …… (第 61b 页)
 柔丽乎中正方是指二五言○重明以德言丽正以

 位言君臣皆以明德而丽乎君臣之正位则以一
 之
正而正乎天下之不正矣乃以化成天下者也天
 下风化皆自君臣而出君臣既正天下自定矣○天
 之精华见于日月 …… (第 100a 页)
 只是一个明但两番作耳推此义则继明非以圣继
 圣矣继明只是缉熙意不可以下面爻义后明将继
 为證说○继明以德言明兼体用自其一心一 身之
 
间以至应事接物之际无非是明德所在故有以照
 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以阳居下刚能动则不能安于下 …… (第 101b 页)
 不滥也○及远二字于爻果何所取曰以九居卦之

 上刚之远也处离之极明之远也○刚明就本 身之
 
德说威与刑就其见于行事说亦有差别○有嘉折
 首有嘉全在折首上兵事但得折首便是有功不以
 获丑为尚也故 (第 108a 页)
 毕卫毛皆国名(地理今释芮孔传云周同姓圻内之/国杜预云冯翊临晋县芮乡今陜西)
 (西安府朝邑县有南芮乡北芮乡古芮伯国也彤案 胡三省
通鉴注彤伯之国当在郑县界郑县今陜西)
 (西安府华州州西南有彤城毕杜注云在长安县西/北长安今属陜西西 …… (第 18a 页)
 (之而使谨守侯度合远迩而柔能异施通小/大而安劝无间则君德所及无所偏滞矣)
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

 集传乱治也威者有威可畏仪者有仪可象举一
 之
则而言也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动作威
 仪之则成王思夫人之所以为人者自治于威仪耳
 自治云者正其身 (第 22b 页)
 莱州府昌邑县西有都昌故城皆汉县也


顾氏日知录曰潍水出琅邪郡箕屋山(在今莒州西北九十)


(里)书禹贡潍淄其道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师东侵


及潍是也其字或省水作维或省糸作淮又或从


心作惟总是一字汉书地理志琅邪郡朱虚下箕


下作维灵门下横下折泉下作淮上文引禹贡惟


甾其道又作惟一卷之中异文三见(马文炜曰汉书王子侯表)


(城阳顷王子东淮侯类封北海按北海郡别无淮水盖亦潍字之异文)通鉴梁武帝


纪魏李叔仁击邢杲于惟水 (胡三省
注惟当作潍)古人之文 (第 18a 页)
昔有南江之称郑康成说三江云右会彭


蠡为南江南史王僧辩传陈霸先自岭南起兵讨


侯景出南江行至湓口 胡三省
云赣水谓之南江 (第 16b 页)
至于东陵一非也江自巴陵以东至沙羡即迤北 (胡三省
曰江水东流自武昌以下渐渐向北盖南纪诸山所迫陂陁之势渐使之然也)使九


江在寻阳东陵在金兰则是先迤北 (第 18b 页)
又北径武威媪围县东北(今宁夏中卫西南有温围水下流入黄河通鉴)


(晋咸宁五年马隆讨凉州鲜卑度温围水 胡三省
曰汉武威郡有媪围县此水或因以名媪讹温也)


(又庄浪所本汉武威郡地宋元嘉十六年魏主焘议伐凉州李顺等 (第 9a 页)
然氐道漾水至


武都为东汉水卒莫有能言其所经者今按郦注


浊水出浊城北(今成县有浊水戍亦曰浊水城 胡三省
云在上禄县东南武街城西)


(北)东流与丁令溪水会(水北出丁令谷南径武街城西东南入浊水)


东 …… (第 7a 页)
江宁县西一百二十里承当涂县分鲚浦上田为界纡回屈曲二百九十三里与和州乌)


(江扬州六合并分中流为界 胡三省
曰江水东流自武昌以下渐渐向北盖南纪诸山所迫陂陁之)


(势渐使之然也至于江宁江流愈北盖建康当下流都 …… (第 79b 页)
(二十馀里有山踞江而出者曰焦家觜又东曰观音山燕子矶又东历涛山以接黄天荡在县东北)


(八十里 胡三省
曰大江过升州界浸以深广自老鹳觜渡白沙横阔三十馀里俗呼黄天荡六合在)


(府东北一百三十里汉堂邑县地 …… (第 80a 页)
尾纡回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杨)


(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又立伊娄埭官征其入 胡三省
曰今之杨子桥或是唐杨子县治所桥)


(以此得名也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即䢴沟也) (第 81b 页)
而尅兵势有变亦此类也
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唐季吴主杨渥无道指挥使张颢徐温帅牙兵诛渥亲
信十馀人谓之兵諌 胡身之
曰张颢徐温鬻拳之罪人

楚人以为大阍
吕东莱曰鬻拳胁君幸楚子不以为悖耳苟犹不从不 …… (第 27b 页)
会卞则家法堕盖桓公成霸之后也所谓一人之
身盛衰凡三变者此也验春秋大势之三变则桓之创
霸为有功即桓公一 身之
三变则桓之立功为不远功
过相除齐桓之颠末可考矣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诗疏左传桓八年王使立缗 …… (第 101b 页)
而尅兵势有变亦此类也
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唐季吴主杨渥无道指挥使张颢徐温帅牙兵诛渥亲
信十馀人谓之兵諌 胡身之
曰张颢徐温鬻拳之罪人

楚人以为大阍
吕东莱曰鬻拳胁君幸楚子不以为悖耳苟犹不从不 (第 104b 页)
 (人)

尔雅赞二卷(名画记三)


陆德明

周易文句义疏二十四卷(旧唐书四十六) 易疏十五卷


(册府元龟六百六) 二十卷(周易启蒙翼传中篇)

孔颖达

毛诗谱 (胡三省
通鉴音注引)

魏徵

周易义六卷(通志六十三)

裴瑜 (第 48a 页)
 经纶匡济也黄颖注(释文二)

盘桓
 旋也马传 (胡三省
通鉴音注八十八)
班如
 谓相牵不进也子夏传(影宋本疏二)
以从禽也
 从子用翻黄颖音(影宋注疏本音 (第 9b 页)
尧臣诗去年茶熟君得补今来茶熟君已去心曾不计茶有无隼在高风自腾翥)(字典去声
通鉴庞涓曰遂成竖子之名
胡三省
注殊遇切义同竖文同诗见牯字注林景熙诗当年殉金棺兹物独如故
阅世如过客兴亡了不悟时借牛砺角敲火戏童竖)
(第 12b 页)
并参众说酌鄙意僭为之釐正焉又读 胡身之
注通鉴
时有评议以发明其事之得失辄慕而效之其是非或
不大悖于圣人而微蕴亦因以少见逊少好读史兹传
虽以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