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類書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昭武)

  欧阳氏(谦之   希逊 庐陵) 诸葛氏(泰          )

  胡氏(次焱  梅岩 济鼎 
新安)  黄氏(继道         )

  虙氏              张氏(玉渊) (第 12a 页)
  宪原思名榖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
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榖
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
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并言之以广其志使知所以自
勉而进于有为也 (梅岩胡氏
曰论语中说有道无道凡八出泛论者三指其人而论者
五南容伯玉武子史鱼原宪是也世有道如南容之不废武子之知伯 (第 31a 页)
  固谓城郭完固费季氏之私邑此则冉求之饰辞亦
可见其实与季氏之谋矣(黄氏曰冉有此言但知费为季氏之邑而子孙者为
季氏子孙谋也岂复知有鲁哉○齐氏曰孔子之为司寇也使仲由堕费而求乃谋伐颛臾以益费是孔
子弱三家以强公室而求反之也故孔子独深责冉求以为非由本意也观此章求专以费言孔子兼以

鲁言可见)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音扶舍上声)
欲之谓贪其利 (梅岩胡氏
曰求以为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孔子从欲字发明切责
之矣)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 (第 33a 页)
  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去声)安谓上下相
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

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
矣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
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或问是时季氏据鲁之半而公室无尺地一民之势不均
甚矣不均则臣疑其君而以贫为忧矣忧贫而求富不已则君疑其臣而至于不和矣不和则臣益自疑
而常惧于众少矣忧贫而求众愈甚则君益疑之而至于不安矣以臣亢君而不安则虽欲无倾覆之患
其可得哉在当时有难显言者故夫子微辞以告之○郑氏曰有国家者不患民之寡患亡上下之分而
至于不均不患财之乏而患在失上下之心而至于不安也均则民志定定则不贫和则民志一一则不
寡不贫不寡则安矣安则不倾○
梅岩胡氏
曰安无倾一语专药后世必为子孙忧之虑盖既均既和则 (第 33b 页)
  胡氏(方平玉斋先生徽州婺源人师鄱阳介轩董/先生毅斋沈先生著易学启蒙通释至元已)
    (丑自/序)     胡氏(次焱 济鼎馀学
斋/徽州婺源人易说)
  胡氏(允号潜斋饶州乐平/人易解曰四道𤼵明)
  齐氏(梦龙觉翁节初饶州德 (第 29b 页)
(以其乱部分后不可以为师也又曰或曰周礼太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 胡氏次焱
曰黄钟十一月)
(正坎之一阳也此法度之始也又曰周礼注太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 …… (第 3b 页)
之属连使相亲比则诸侯知尊君)
(亲上而天下从之矣胡徐氏之祥曰彖言五阴比一阳/象言一阳比五阴 氏 次焱
曰五家为比比有长五)
(比为闾闾有胥四闾为族族有师五族为党党有正五/党为州州有长五州为乡乡有大夫此井 (第 18b 页)
  欧阳氏(谦之   希逊 庐陵) 诸葛氏(泰)

  朱氏(祖义   子由 庐陵)  朱氏(伸)

   梅岩胡氏(次焱   济鼎 新安)
张氏(彭老)

  黄氏(渊)      宣氏

  汪氏(廷直)     张氏(好古)

  张 (第 13b 页)
  欧阳氏(谦之   希逊 庐陵) 诸葛氏(泰)

  朱氏(祖义   子由 庐陵)  朱氏(伸)

  梅岩胡氏 (次焱   济鼎 
新安)张氏(彭老)

  黄氏(渊)      宣氏

  汪氏(廷直)     张氏(好古)

  (第 13b 页)
耳或乃以谓夫子之意止于无道得禄之可耻以宪能安贫而告之然则是徒以其已能者而卖告
焉岂所以进之于日新耶○ 梅岩胡氏
曰论语中说有道无道凡八出泛论者三指其人而论者五南容
伯玉武子史鱼原宪是也世有道如南容之不废武子之知伯 (第 2a 页)
  固谓城郭完固费(音秘)季氏之私邑此则冉有之饰辞
然亦可见其实与季氏之谋矣(勉斋黄氏曰冉有此言但知费为季氏之

邑而为季氏子孙谋也岂复知有鲁哉○齐氏曰孔子之为司寇也使仲由堕费而求乃谋伐颛臾以益
费是孔子弱三家以强公室而求反之故孔子惟深责冉求以为非由本意也)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音扶舍上声)
欲之谓贪其利 (梅岩胡氏
曰求以为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孔子从欲字发明切责
之)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第 5a 页)
  江元龙(婺源人/)  赵□夫(婺源人/)
   赵良辀(婺源人/)  赵希□(婺源人/)
    胡次焱(婺源人/)
  赵崇誇(婺源人/)
   赵必翔(婺源人/)  赵必琬(婺源人/)
   赵良璩(婺源人/)   (第 15a 页)
 希之乐安人咸淳进士官零陵教授宋亡遁迹以终 胡次焱梅岩
文集十卷
 次焱字济鼎号梅岩婺源人咸淳进士官贵池尉宋
 亡教授乡里以终
黄仲元四如集五卷
 仲元见经 (第 12b 页)
 胡搏(字元举婺源人明经九世孙少孤兄弟三人伯兄捐主家事搏与弟持刻励于学自为师友搏)

(登绍兴辛未进士第教授杭州改秩宰弋阳再调吉之永丰为人慷慨重义方贫贱时与持馆)


(乡校得礼币悉归于伯氏以给伏腊及仕俸入亦如之死之日室无私储惟古书及平生所为)


(文而已持字元充一字公操登隆兴元年进士初仕鄱阳簿升上元丞改秩宰闽乃求佥判南)


(康而归二考乞以自逸家藏书皆手所编及自校有诗若干卷)

 胡鼎金(字贵刚究心易学尝作三陈九卦说语见新安朱升周易旁注)
  胡次焱(字济鼎婺源人少孤贫母氏策励以学登咸淳四年第授湖口主薄改授池州贵池尉既)

(第 13a 页)
 胡搏(字元举婺源人明经九世孙少孤兄弟三人伯兄捐主家事搏与弟持刻励于学自为师友搏)

(登绍兴辛未进士第教授杭州改秩宰弋阳再调吉之永丰为人慷慨重义方贫贱时与持馆)


(乡校得礼币悉归于伯氏以给伏腊及仕俸入亦如之死之日室无私储惟古书及平生所为)


(文而已持字元充一字公操登隆兴元年进士初仕鄱阳簿升上元丞改秩宰闽乃求佥判南)


(康而归二考乞以自逸家藏书皆手所编及自校有诗若干卷)

 胡鼎金(字贵刚究心易学尝作三陈九卦说语见新安朱升周易旁注)
 胡次焱(字 济鼎
婺源人少孤贫母氏策励以学登咸淳四年第授湖口主薄改授池州贵池尉既) (第 13a 页)
(任佥宪郡幕录五县囚人称平允德祐乙亥时宋运已去池郡荷戈不满千人兵未及境都统)


(制张林已纳款与异意者辄收杀之时 次焱
为附城县尉势不得独婴城脱身归家以易教授)


(乡里或以宦进招之作樵牧问荅诗以见志所著有文公感兴诗行 (第 13b 页)
  庐陵刘辰翁讳孟号须溪于唐人诸诗集及李杜苏黄
大家皆有批点又有批评三子口义及世说新语士林

服其赏鉴之精博然不知其节行之高也余见元人张
孟浩赠须溪诗云首阳饿夫甘一死叩马何曾罪辛巳
渊明头上漉酒巾义熙以后为全人盖宋亡之后刘公
竟不出仕也噫是与伯夷陶潜何异哉须溪私印古篆
三代人物四字自许良不为过张孟浩盖亦同时合志
者他如闽中之谢皋羽徽州之 胡馀学
慈溪之黄东发
自以故宋遗人不屈于元者不知其几宋朝待士之厚
其效可验矣 (第 10b 页)
  姚庸     元   张之翰周卿
秋 陈义高宜甫  元 香 刘彧公茂 金

金 田况元钧 北   屏 张枢子长 元
梅  胡次焱济鼎      
王斗山
  张远     元   郭豫亨
樗 张林去非     月 李廌方叔 北
玉 阳孝本行先 北 (第 54b 页)
 昌不可居对巧意未粹吾甥仲文诗云雨添新水半
 篙绿风减残花几片红工而妥梅花诗云淡匀姑射
 仙人貌清夺林逋处士魂夺字未妥当改作返
尝读 胡馀学
作寿庆楼记云文字颇细然却自好大凡
 作文字如装戏然先且说一片冷语又时时说一段 (第 10a 页)
     范师孔
   鲍寿孙     陈文龙
   李 瓘     童 潮
   汪 荐      胡次焱

   
梁 栋     莫 崙
   张镇孙     林一龙
   厉元吉     赵 溍
   林景怡   (第 88b 页)
 洞书院堂长不赴所居艺兰以自况有兰皋集
程继孙(述祖/)文清公仲子荫授扬州制置司干办公事
 入元不仕 胡梅岩(次焱/)
字济鼎明经裔孙咸淳四年进士历官贵
 池县尉宋亡微服还山以易教授从者常百许人晚
 更号馀学(见本/传) (第 27b 页)
 洞书院堂长不赴所居艺兰以自况有兰皋集
程继孙(述祖/)文清公仲子荫授扬州制置司干办公事
 入元不仕
胡梅岩 (次焱/
)字 (第 27b 页)
济鼎
明经裔孙咸淳四年进士历官贵
 池县尉宋亡微服还山以易教授从者常百许人晚
 更号馀学(见本/传)
汪竹 (第 27b 页)
其学一以朱子为
宗其议论风旨皆足以师表后来其文采词华皆足以
焜煌一世国初汸祖令星源长卿贰自许公而次如
公济鼎
吴公遁翁者无不得而友之而滕公山臞方为
主簿故家承平时所藏诸公文翰最多汸尝抚卷慨然
以生晚不见前辈为恨 (第 4a 页)
占答祝以善藏珍题之缄而识之曰此/某年某官父执之所贶非辛未壬申锦标玉轴者比也)
(其何/敢忘)
    胡主簿(次焱/)
传      洪焱祖
胡主簿次焱字济鼎婺源人少孤家贫母氏策励以学
劬书不辍博览强识魁江东漕补在上庠公 (第 28b 页)
以善藏珍题之缄而识之曰此/某年某官父执之所贶非辛未壬申锦标玉轴者比也)
(其何/敢忘)
   胡主簿 (次焱/
)传      洪焱祖 (第 28b 页)
胡主簿次焱
(第 28b 页)
济鼎
婺源人少孤家贫母氏策励以学
劬书不辍博览强识魁江东漕补在上庠公私试辄占
高等登第授迪功郎湖口县主簿以 (第 28b 页)
道远禄养非便改

授贵池县尉既任签宪郡幕录五县囚人称平允有鬼
物愬殴死者获伸于公德祐乙亥微服归乡或以宦进
招之赋媒[𡠉]问答诗以见志金华胡公长孺跋其诗曰
宋疆于淮重兵在山阳盱眙合肥池岸江城恶渠隘浅
荷戈不满千人兵未及境都统制张林已纳款降附与
异意辄收杀之当是时 济鼎
为附城县尉贵池羸尪弓
手数十百人势不得独婴城家寒亲耋无壮子弟供养
伺张出迎托公事过东流县作冢其道周书 …… (第 29a 页)
贵池尉死葬此下用杜张猜疑令不相寻迹归婺源
以易教授乡里往来从学者常百许人昔人称慷慨杀
身易从容就义难 济鼎
盖从容就义者欤
   紫岩先生汪公(宗臣/)行状  汪 斌
公讳宗臣字公辅号紫岩唐端公十一代孙也曾大 (第 29b 页)
念祖振祖光祖德祖孙女四于是炳文以其乡先生方
使君回前进士江雷 胡次焱
程龙之议与状来丐铭铭

燕其独潜其伏既安既穆是为孝善之卜
    中山处士汪君(应新/)墓铭  虞 (第 15b 页)
  刘须溪
庐陵刘辰翁会孟号须溪于唐人诸诗及宋苏黄而下
俱有批评三子口义世说新语史汉异同皆然士林服
其赏鉴之精而不知其节行之高也余见元人张孟浩
赠须溪诗云首阳饿夫甘一死叩马何曾罪辛巳渊明
头上漉酒巾义熙以后为全人盖宋亡之后须溪竟不
出也与伯夷陶潜何异哉同时合志者如闽中之谢皋
羽徽州之 胡馀学
慈溪之黄东发峨眉之家铉翁自以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