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一鹏严为万历丁丑进士年九十出见笑谓曰今
日承诸君不弃老耄他年丁丑又有后来者援例
谒诸君也 胡时中 进曰是时晚生辈又率诸后来
者以谒先生耳相与大笑严固人瑞而一时词令
之善如此
陈大智家世素 (第 57a 页)
日承诸君不弃老耄他年丁丑又有后来者援例
谒诸君也 胡时中 进曰是时晚生辈又率诸后来
者以谒先生耳相与大笑严固人瑞而一时词令
之善如此
陈大智家世素 (第 57a 页)
郝锦字絅卿六安人崇祯丁丑进士授丰城令清里甲
覈包揽翕然成治调新建其治新犹治丰升御史侃
侃有诤臣风谢病归结庐九江山(江南通志)
胡时中 字伯昭无锡人崇祯丁丑进士除南昌府推官
己卯壬午两分闱试称得人民饥盗起数用方略定
万年金溪诸邑民变癸未 (第 49b 页)
覈包揽翕然成治调新建其治新犹治丰升御史侃
侃有诤臣风谢病归结庐九江山(江南通志)
胡时中 字伯昭无锡人崇祯丁丑进士除南昌府推官
己卯壬午两分闱试称得人民饥盗起数用方略定
万年金溪诸邑民变癸未 (第 49b 页)
钟甬字迪勇南昌人幼聪敏稍长即肆力圣贤之学偕
族人诣京夏太常昶慕其道延致于家同郡侍讲孙
曰恭数与还往因言甬于杨文贞欲令往见甬不屈
遂就昶所谒之竟亦不报谢逾月归辟宝坻顺德训
导皆不赴知府胡本惠荐令训导本府学敦请乃就
职未几引退甬严毅方正抗志古人平居正襟危坐
终日不见有惰容取予一介不苟或谓其矫俗不恤
也时同邑万齐领乡荐为崇阳教谕笃学厉行与甬
齐名(豫章书)
熊直字敬方丰城人父达夫仕元为福建路录事卒官
贫不能归直始一岁随母杨氏适古田令吉水 胡时
中 遂冒其姓为吉水县学生事胡父母皆年八十馀
终以累举不第不克复姓永乐甲午由贡中应天乡
试第三寻卒子槩先成 (第 20b 页)
族人诣京夏太常昶慕其道延致于家同郡侍讲孙
曰恭数与还往因言甬于杨文贞欲令往见甬不屈
遂就昶所谒之竟亦不报谢逾月归辟宝坻顺德训
导皆不赴知府胡本惠荐令训导本府学敦请乃就
职未几引退甬严毅方正抗志古人平居正襟危坐
终日不见有惰容取予一介不苟或谓其矫俗不恤
也时同邑万齐领乡荐为崇阳教谕笃学厉行与甬
齐名(豫章书)
熊直字敬方丰城人父达夫仕元为福建路录事卒官
贫不能归直始一岁随母杨氏适古田令吉水 胡时
中 遂冒其姓为吉水县学生事胡父母皆年八十馀
终以累举不第不克复姓永乐甲午由贡中应天乡
试第三寻卒子槩先成 (第 20b 页)
刘子潨传
子潨刘氏名会吉水人也自少严重不凡锐于为学从 胡时中 受业讲性命道德之奥最喜为诗清远有思致
其事亲敬长皆循循有礼法先墓在南山子潨增修祠
宇谨于祀事岁时未尝 (第 17b 页)
子潨刘氏名会吉水人也自少严重不凡锐于为学从 胡时中 受业讲性命道德之奥最喜为诗清远有思致
其事亲敬长皆循循有礼法先墓在南山子潨增修祠
宇谨于祀事岁时未尝 (第 17b 页)
胡敬方传
先生讳直字敬方其先本熊氏世为丰城人父达天仕
元为福州路录事卒于官先生幼孤鞠于古田县尹 胡
时中 因姓胡氏徙为吉水人先生幼已颖悟稍长敏于
记诵胡公爱之遇如已子年弱冠益刻苦自厉锐意于
六经孔孟之书已而 (第 4a 页)
先生讳直字敬方其先本熊氏世为丰城人父达天仕
元为福州路录事卒于官先生幼孤鞠于古田县尹 胡
时中 因姓胡氏徙为吉水人先生幼已颖悟稍长敏于
记诵胡公爱之遇如已子年弱冠益刻苦自厉锐意于
六经孔孟之书已而 (第 4a 页)
赠资善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熊公神道碑铭
西涧先生熊公其所学究圣贤之蕴通性命之要所存
必欲及诸人人所行必欲闻诸后世盖正直明悫君子
人也年五十有九未尝一试以卒非其命欤先生讳直
字敬方西涧者其所居之地学者因以称之熊氏世家
丰城先生幼孤随母适古田尹吉水 胡时中 遂家吉水
尝冒胡氏而后复焉自幼端重好学不懈昼诵夜思日
从老师硕儒讲说盖于书无不读而四书五经周程张
朱 (第 17b 页)
西涧先生熊公其所学究圣贤之蕴通性命之要所存
必欲及诸人人所行必欲闻诸后世盖正直明悫君子
人也年五十有九未尝一试以卒非其命欤先生讳直
字敬方西涧者其所居之地学者因以称之熊氏世家
丰城先生幼孤随母适古田尹吉水 胡时中 遂家吉水
尝冒胡氏而后复焉自幼端重好学不懈昼诵夜思日
从老师硕儒讲说盖于书无不读而四书五经周程张
朱 (第 17b 页)
为之
记其卒也翰林学士解公缙为之铭墓子潨甫讳会幼
端重不事嬉戏初入小学即知谨于事长十馀岁从学
乡先生 胡时中 而与西涧熊公为同门相与讲学日夜
淬砺不懈惇孝友父及兄子谦相继数日卒哀毁几绝
终身慕不衰从弟子淇奉命使 (第 11b 页)
记其卒也翰林学士解公缙为之铭墓子潨甫讳会幼
端重不事嬉戏初入小学即知谨于事长十馀岁从学
乡先生 胡时中 而与西涧熊公为同门相与讲学日夜
淬砺不懈惇孝友父及兄子谦相继数日卒哀毁几绝
终身慕不衰从弟子淇奉命使 (第 11b 页)
戴英补兵部,张采升精膳司员外郎。
例转御史黄耳鼎仍补原官,御史何纶巡抚淮、扬。
王化澄巡抚广东, 胡时中 巡视屯田,霍达巡漕。
张捷题授中书百馀人,又题监纪推官数十人。
马士英奏杜文焕先年战 …… (第 104 页)
或云死于狱中,或云在狱未死;南都亡,不知所之。初,上为郡王,娶妃黄氏,早逝。既为世子,继妃李氏,洛阳之变又亡。童氏或云妃、或云司寝,曾与生一子,不育;及弃藩南奔,太妃与氏各依人自活。童氏南来,巡按陈潜夫奏闻,上弗召。至是,自诣越其杰所部;奉旨:『著令驱逐』。而必欲自请至京。及至,上大怒,下之狱。都督冯可宗言其病,命善视之。已拶指,氏因奏述:『往时某月日入宫,某月日始婚。某月日城陷,妾具馔奉帕裹上首,踰墙而逃;今遂忘吾乎』?并
言『失身之妇,何敢复生非望,上待圣躬;但一睹天颜诉述情事,归死掖廷』。求可宗达上,上弃去弗视。可宗深悉其冤,辞不敢再谳;上令太监屈尚忠会同严审定夺。 时中 外论陈潜夫同氏卧起、可宗令蓐诬氏产女,俱污亵失实,则马士英顺旨之罪也!
(第 151 页)
例转御史黄耳鼎仍补原官,御史何纶巡抚淮、扬。
王化澄巡抚广东, 胡时中 巡视屯田,霍达巡漕。
张捷题授中书百馀人,又题监纪推官数十人。
马士英奏杜文焕先年战 …… (第 104 页)
或云死于狱中,或云在狱未死;南都亡,不知所之。初,上为郡王,娶妃黄氏,早逝。既为世子,继妃李氏,洛阳之变又亡。童氏或云妃、或云司寝,曾与生一子,不育;及弃藩南奔,太妃与氏各依人自活。童氏南来,巡按陈潜夫奏闻,上弗召。至是,自诣越其杰所部;奉旨:『著令驱逐』。而必欲自请至京。及至,上大怒,下之狱。都督冯可宗言其病,命善视之。已拶指,氏因奏述:『往时某月日入宫,某月日始婚。某月日城陷,妾具馔奉帕裹上首,踰墙而逃;今遂忘吾乎』?并
言『失身之妇,何敢复生非望,上待圣躬;但一睹天颜诉述情事,归死掖廷』。求可宗达上,上弃去弗视。可宗深悉其冤,辞不敢再谳;上令太监屈尚忠会同严审定夺。 时中 外论陈潜夫同氏卧起、可宗令蓐诬氏产女,俱污亵失实,则马士英顺旨之罪也!
(第 1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