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春秋類
易類
書類
孟子類
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顺帝至正元年 罗豫章
五世孙天泽请建祠堂于沙县
杜溪里亦其故㞐也复建豫章 (第 33a 页)
罗文质公

    蕙田案以上五条与家庙有别盖即今之乡
    祠也
明太祖洪武六年春诏定公侯以下家庙礼仪时 (第 33a 页)
载钦新命可追封齐国公馀并如故
 金贲亨请从祀 罗豫章
李延平疏臣闻孔子缵述尧
 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以诏万世是以享有王祀久
 而弥尊当时从游之士与夫后儒推明 …… (第 32b 页)
 不计其德之醇疵则固有幸而入者至于道足以续
 圣人之绪而不偏言足以发圣人之蕴而有助功足
 以定后学之趋而不惑如宋儒 罗从彦
李侗者而不 (第 32b 页)
 得入焉此则盛典之有待而公论之不容已者也臣
 尝溯其渊源侗宋儒朱熹之师也侗学于 从彦
(第 33a 页)
从彦
 
学于龟山杨时时学于河南程颢兄弟颢常送时南
 归谓人曰吾道南矣夫颢岂轻许可者而独以此称
 时是时所传于 (第 33a 页)
颢而以授 从彦
者即濂洛诸儒所以
 继孔门之绪者也 (第 33a 页)
从彦
听时语三日惊汗浃背曰几
 枉过了一生由是潜思力行任重诣极侗尝称其性
 明而修行完而洁扩之以广大体之以 (第 33a 页)
仁恕精深微

 妙各极其至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
 如春风发物盖亦莫知其所以然也观侗之言则
 彦
所得于时者可知矣侗亲受 (第 33b 页)
从彦
春秋中庸语孟
 之说从容潜玩有会于心尽得其所传之奥熹状其
 行曰充养完粹无复圭角精纯之气达于面目色温 …… (第 33b 页)
 又述邓迪之言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观熹

 之言则侗所得于 从彦
者可知矣此其道足以续圣
 人之绪而不偏者也 (第 34a 页)
从彦
少著述而熹所编录遗事
 皆其平日传授切要之言熹所常尊信而服行者则
 亦侗之著述也熹又每引二家之言以训 (第 34a 页)
释经传彰
 彰具存其心得独见有非汉唐以来诸儒所及者此
 其言足以发圣人之蕴而有助者也 从彦
常令侗静
 中观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盖谓程氏敬而无
 失便是喜怒哀乐未𤼵之中之语互相发明而深得 …… (第 34a 页)
 领而亟称之尝谓熹曰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
 澄心沉潜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人欲之发亦退听
 矣久用力于此庶几渐明讲学始有力耳与 从彦

 教实出一辙熹皆尊信发扬以示学者是其师弟子
 相传之的至正至明至精至约异世同符愈久不变
 是故 (第 34b 页)
从彦
之功在于侗侗之功在于熹 (第 34b 页)
从彦
则无
 侗无侗则无熹而濂洛之所传者泯矣虽有豪杰之 (第 34b 页)
 士亦何所从受而保其不谬也哉此其功足以定后
 学之趋而不惑者也今之学者无不知熹之功而不
 知 从彦
与侗之功是犹人知有父而不知其祖也尝
 观汉儒若马融刘向贾逵戴圣之徒考其素行皆背
 吾圣人之道止以著述 (第 35a 页)
    蕙田案吴澄之祀罢于嘉靖九年
英宗前纪正统九年三月辛亥朔新建太学成释奠于
先师孔子
景帝本纪景泰二年二月辛未释奠于先师孔子
明会典景泰六年奏准以两庑祭品俭薄增豕四枣栗
各五十斤黍稷各一斗形盐五十斤南京国子监一体
增设
成化二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胡安国建宁伯蔡沈崇

安伯真德秀浦城伯
王圻续通考成化四年彭时奏谓汉晋之时道统无传
所幸有专门之师讲诵圣经以诏学者斯文赖以不坠
此马融范宁诸人虽学行未纯亦不得而废
明史礼志成化十二年从祭酒周洪谟言增乐舞为八
佾笾豆各十二
 祭酒周洪谟于成化十二年七月奏请加孔子封号
 先儒 罗从彦
尝曰唐既封先圣为王袭其旧号可也 …… (第 24a 页)
阶而升虽拟诸天亦不为过自唐尊孔子为
文宣王已用天子礼乐宋真宗尝欲封孔子为帝或谓
周止称王不当加帝号而 罗从彦
之论则谓加帝号亦
可至周敦颐则以为万世无穷王祀孔子邵雍则以为 …… (第 39a 页)
 李侗实启之从彦实传之今杨时既列从祀而从彦
 李侗不与则是曾元享祀而祖祢不与也臣望陛下
 隆重儒先绍续道统乞敕多官会议将 罗从彦
李侗 …… (第 48b 页)
 二人谓不必祀者郭希贤一人礼部覆议薛瑄从祀
 始见请于台章继详延于廷议集众之词无或疵议
 而庶子童承叙谓程朱高弟如 罗从彦
李侗尹焞黄
 干尚未得祀近时儒者如吴与弼胡居仁陈献章亦
 应从祀舍彼取此似为未遍赞善浦应麒亦曰俟之 …… (第 53a 页)
 瑄从祀神主序于先儒吕祖谦之下祭酒马自强以
 从祀告于先师孔子行释菜礼通行天下学校
神宗本纪万历四年八月壬戌释奠于先师孔子
礼志万历中以 罗从彦
李侗从祀十二年又以陈献章
胡居仁王守仁从祀 …… (第 55a 页)
    不已舛乎

王圻续通考万历四十一年提学佥事熊尚文请祀宋
罗从彦
李侗礼部覆以程朱拟孔孟谓孔有曾思而
后孟子接其传程得罗李而后朱子衍其绪罗李之功
与曾思等宜将二贤列宋 …… (第 58b 页)
  数千载之后上接邹鲁而二程张邵朱子相
    继而兴其渊源所在程子之门则由杨龟山
    (时/) 罗仲素(从/彦)
李延平(侗/)而递传于朱子朱子
    之门由黄勉斋(干/)何文定(基/)王文宪(柏/)金文
    (第 61b 页)
    数千载之后上接邹鲁而二程张邵朱子相
    继而兴其渊源所在程子之门则由杨龟山
    (时/)罗仲素 (从/彦)
李延平(侗/)而递传于朱子朱子
    之门由黄勉斋(干/)何文定(基/)王文宪(柏/)金文
    (第 61b 页)
祀皆当属之提学官别
衙门不得越俎则职掌既专祀典益正有裨风化允行
明史礼志孝宗时新会祀宋慈元杨后延平祀 罗从彦
李侗建宁祀刘子翚乌撤祀谭渊庐陵祀文天祥婺源
祀朱熹都昌祀陈浩饶州祀江万里福州祀陈文龙兴 …… (第 57a 页)
化祀陈瓒湖广祀李芾广西祀马忱
武宗时真定祀颜杲卿真卿韶州附祀张九龄子拯沂
州祀诸葛亮萧山祀游酢 罗从彦
王圻续通考武宗正德中建忠节祠于杭州祀明按察
使王良宋大学士徐应镳 霸州寇起指挥马震力战
死建祠祀之  (第 57b 页)
 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非止一身一家之孝而已此
 所以为大孝也
 李氏曰舜之所以能使瞽瞍底豫者尽事亲之道共
 为子职不见父母之非而已昔 罗仲素
语此云只为 (第 18b 页)
  瞽瞍舜父名底致也豫悦乐也瞽瞍至顽尝欲杀舜
至是而底豫焉书所谓不格奸亦允若是也盖舜至
此而有以顺乎亲矣是以天下之为子者知天下无
不可事之亲顾吾所以事之者未若舜耳于是莫不

勉而为孝至于其亲亦底豫焉则天下之为父者亦
莫不慈所谓化也(真氏曰舜之所值者至难事之亲也然积诚感动犹能使之底豫况
其不如瞽瞍者乎故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人子者皆知无不可事之亲而各勉于为孝此所谓天下化
也)
子孝父慈各止其所而无不安其位之意所谓定
也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非止一身一家之孝而
已此所以为大孝也○李氏曰舜之所以能使瞽瞍
底豫者尽事亲之道共为子职不见父母之非而已
罗仲素
语此云只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了翁闻 …… (第 41b 页)
而善之曰唯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彼臣弑
其君子弑其父者常始于见其有不是处耳 (仲素
(第 42a 页)
从彦

章人后居延平了翁姓陈名瓘李氏侗皆延平人○辅氏曰孝子之心与亲为一凡亲之过皆已之过舜
之所以负罪引慝 (第 42a 页)
 至之变而不以为患也只是心无愧也前面我必不
 仁必无礼必不忠这还是为他难此却不是盖难非
 有愧之谓霍林谓患是烦恼芥蒂意得之  罗仲素
 
曰子弑父臣弑君只是见君父有不是处耳若一味
 见人不是则兄弟妻子以至僮仆到处可憎故每事
 自反真一帖清 …… (第 40b 页)
 至之变而不以为患也只是心无愧也前面我必不
 仁必无礼必不忠这还是为他难此却不是盖难非
 有愧之谓霍林谓患是烦恼芥蒂意得之  罗仲素
 
曰子弑父臣弑君只是见君父有不是处耳若一味
 见人不是则兄弟妻子以至僮仆到处可憎故每事
 自反真一帖清 (第 51b 页)
语自有深得孔子吾志在春秋之旨
又曰余尝闻李愿中言 罗仲素
说春秋初未甚晓然及
住罗浮后其说不知何如夫罗浮何与于春秋也岂不
以此心空洞无物而后能好恶与人同好恶与 (第 52b 页)
  游氏(酢    定夫 建安)  尹氏(焞彦明 河南)

  侯氏(仲良   师圣 河东)  洪氏(兴祖庆善 丹阳)

  陈了翁(瓘    莹中 延平)  罗仲素(从彦     延平)
  晁氏(说之   以道 清丰)  吴氏(棫     才老 建安)

  师李氏(侗    愿中 (第 9a 页)
  侯氏(仲良   师圣 河东)  洪氏(兴祖庆善 丹阳)

  陈了翁(瓘    莹中 延平) 罗仲素 (从彦     
延平)

  晁氏(说之   以道 清丰)  吴氏(棫     才老 建安)

  师李氏(侗    (第 9a 页)
  瞽瞍舜父名底致也豫悦乐也瞽瞍至顽尝欲杀舜
至是而底豫焉书所谓不格奸亦允若是也盖舜至
此而有以顺乎亲矣是以天下之为子者知天下无
不可事之亲顾吾所以事之者未若舜耳于是莫不
勉而为孝至于其亲亦底豫焉则天下之为父者亦
莫不慈所谓化也子孝父慈各止其所而无不安其
位之意所谓定也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非止一

身一家之孝而已此所以为大孝也○李氏曰舜之
所以能使瞽瞍底豫者尽事亲之道共(音供)为子职不
见父母之非而已昔 罗仲素
语此云只为天下无不
是底父母了翁闻而善之曰唯如此而后天下之为
父子者定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尝始于见其 (第 40b 页)

不是处耳 (仲素
(第 40b 页)
从彦
豫章人后居延平了翁姓陈名瓘李氏名侗皆延平人 辅氏曰孝子
之心与亲为一凡亲之过皆己之过舜之所以负罪引慝 (第 40b 页)
出家语)尚何望其能有所𤼵
而有助于后学哉间独惟念昔闻延平先生之教(先生
姓李氏讳通字愿中受学于豫章
罗仲素
(第 42b 页)
仲素
即龟山杨文靖之高弟也文靖倡道东南从游者众然语其
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则罗公一人而已罗公授道于延平延平授道 (第 42b 页)
 李氏曰(名侗字愿
中延平人)
曰舜之所以能使瞽瞍底豫者尽事亲之道共
(音恭)为子职不见父母之非而已昔 罗仲素
语此云只
(去声)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了翁闻而善之曰唯如此
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 (第 32b 页)
常始于见其有不是处耳 (仲素
名从彦豫章人后居延平了翁姓陈名瓘字莹
中延平人)


  孟子纂笺卷七 (第 32b 页)
是底父母了翁闻而善之曰唯如此
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
常始于见其有不是处耳(仲素名 从彦
豫章人后居延平了翁姓陈名瓘字莹
中延平人)


  孟子纂笺卷七 (第 32b 页)
在所黜而不得以惑世诬民矣
亦幸私淑芟一条)

谓得程子之道于其三传之延平李氏也盖程子传之杨中立中立传之 罗仲素
仲素传之李延平及刘 (第 44b 页)
而不得以惑世诬民矣
亦幸私淑芟一条)

谓得程子之道于其三传之延平李氏也盖程子传之杨中立中立传之罗仲素 仲素
传之李延平及刘 (第 44b 页)
 之傅傅不通则当求之经又其所著书如三经义辨
 论语孟子解多有及于春秋之说其后胡安国为春
 秋传间与时商确时之傅为 罗从彦
(第 12b 页)
从彦
傅延平李
 侗侗傅朱熹
侯仲良
 仲良字思圣江陵人从程颐学或言其尝从周惇颐
 朱熹考其年月不合然仲良 …… (第 12b 页)
 亦以发明春秋之旨尝曰圣人教人消人欲复天理
 莫深切于春秋臣今所援取皆杂见诸书各以章次
 附其说焉
李侗
 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人闻郡人 罗从彦
得河洛 (第 16a 页)
 语饮食动象曰慎曰节止象其理自好愚谓慎言语
 立诚之学也节饮食无欲之学也昔温公告刘安世
 以诚曰自不妄语始安世□括七年而后成 罗仲素
 
初见龟山告以饥者甘食渴者甘饮人能无以饥渴 (第 39a 页)
 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令 仲素
思索且云
 此语若易知易行而有无穷之理 (第 39b 页)
仲素
思之数日疏
 其义以呈龟山云更于心害上一着猛 (第 39b 页)
仲素
一生
 服膺此语此二事可为慎言语节饮食者一大榜样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戴记以龟为四灵之一故曰灵 (第 39b 页)
犹能使之厎豫况其不如瞽瞍者乎故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人子者皆知无不可事之亲而各勉于为孝此
所谓天下化也昔 罗豫章
论此曰只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陈了翁闻而善之曰惟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
者定彼臣弑君子弑父者常始于见其有不 (第 17b 页)
 (自引其恶不以为父母之恶龟山杨氏曰舜惟恐不/顺于父母未尝自以为孝也自以为孝则非孝矣蔡)
 (氏曰斋庄敬也慄战慄也朱子曰李氏云舜能使瞽/瞍厎豫者尽事亲之道共为子职不见父母之非而)
 (已昔 罗仲素
语此云只为天下无不是厎父母了翁/闻而善之曰惟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彼臣) (第 19b 页)
不移之意而专以可移为言亦疏矣其一又曰从彦
者其门人 罗公仲素
也所引天地之性人为贵者得
之矣而杨氏所以告之者是以张子之言为未至特
以其有益于学者而存之耳然与上文不 (第 6a 页)
 之应五者之不时为狂僣豫急蒙之应人主之一心
 与天地相为流通而善恶吉凶之符甚于影响盖如
 此其可以不执大中乎 罗豫章
曰士之立朝以正直
 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厚则天下无嗟怨
 二者不可偏也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渐入于 (第 16a 页)
敢不尽力于是遂立英宗为皇
(煦)按此皆预养于宫中者也其非预养者当又不同后
人援以为兴献王之例未当 罗从彦
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之未发作何气象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