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殿承制绍京为閤门祗候沆子祠部员外郎瑾复天章
阁待制尧臣子 水部员外郎同老
为秘阁校理通直郎
明老升一任先是 (第 10a 页)
同老
言至和三年仁宗不豫废朝七
十馀日内外寒心者累月先臣参预朝政与宰相文彦
博富弼等数于上前陈宗社大计国家 …… (第 10a 页)
者比览故臣家奏考验不诬其谦厚忠实可谓至矣
宜议所以褒显之庶几上昭仁祖知人之明文考报功
之意焉故有是命 (同老
上言不知果在何时文彦博私/记云时慈圣犹未上仙贾易等则云)
(已崩慈圣以元丰二年十月二十日崩不知 (第 13b 页)
同老
果以/何时上言当考墨本于此下便载韩忠彦元祐二年三)
(月所上章朱本削去新本复存之案编年法当以事系/日 …… (第 13b 页)
以妨他人也(此据邵伯温见闻/录当考林希野史)
(云潞公加两镇富公加司徒潞子及甫阁校刘瑾复天/章沆子也 王同老
加阁校尧臣子也四人者至和执政) …… (第 14a 页)
议援立英庙共作奏而/尧臣书之其家有藁事亦上闻留中不行其后嘉祐末)
(立储之议始定功归韩曾文富既不言瑾 同老
辈欲言/而不敢今忽有此命前此孙洙未卒为 (第 14b 页)
同老
进其父奏)
(藁潞公大享陪祠询及之上降语嘉奖因各有命/按希所云孙洙为进奏藁它书并无附注当考) 前
(第 14b 页)
宫兼
集禧观 河东转运提举司言乞依威胜军奏复置辽
州从之 府界提点范峋步军副都指挥使苗授开封
府推官 王同老
坐京城西壁等壕河有开浅亏功擅令
人出备夫钱等第罚金(政目云令开濠夫/数工出钱三百文)是日酉时地
震即 (第 12b 页)
加降黜诏王安礼特展一期检举取旨京东路转运使 王同老
知齐州副使范锷知蔡州提点刑狱刘赛罚金
十斤 枢密院上冬教保甲敕诏行之 夔州路转运
司言本路军监所产盐 (第 8b 页)
撰神宗御制赐潞公诗序云嘉祐之诏但宣之而已)
(忠彦与刘挚等益不平元祐初潞公入为平章重事挚/等帘前论列 王同老
所上文字文彦博教为之乞改史) (第 19a 页)
 渊请觐言本等见安石罢意彦博复相故傅会其说
 御史蔡确亦论本本等皆得罪独彦博勿问寻加司
 徒元丰二年拜太尉复判河南时 王同老
言至和中
 议储嗣事彦博适入朝神宗问之彦博复曰此仁祖
 知子之明慈圣拥佑之力臣等何功上曰卿深厚不
  (第 22a 页)
 以为苦何谓愿请今复创增虽名济乏实聚敛之术
大观元年以坊郭户预买有家至千疋或四五百疋者
令诸路漕司详度以闻
政和元年臣僚言两浙因绍圣中 王同老
之请和买并
税䌷绢疋有头子钱又收市例钱四十例外约增数万
缗以分给典吏等多者千馀缗少者五百缗于是诏罢 (第 29a 页)
  府馆 在县南门内顺治三年燬康熙十一年暂构为
驻防营


  上犹县署在城内兴贤坊旧治在今治西南宋绍兴间
县令 王同老
重修绍定壬辰令胡泓因筑城徙今治
元至元间燬大德壬寅县尹魏义复建邑人黄文杰
记明洪武庚戌知县刘天锡改造 (第 46b 页)
  延祐甲寅之秋县尹汴梁巴延彻尔涖犹川首诹风土

与沿革之由佥曰犹之疆域东界南康大回岭南界南
康卢狗岭西界湖南青岭北界龙泉白云岭溪峒广袤
邑落其中民以山深而俗淳亦以山深而穴寇唐天祐
乙丑犹人卢光稠知虔州黄廷玉以擢科补使院议创
犹场辛未黎求代光稠俾判官李照割南康西南地置
上犹场推吴知道黄廷玉勾当场事创场治于今灵岩
寺北时奸盗蜂午廷玉保障大振军功历任二十四年
前后褒诏三十二道升元庚子累官银青大夫国子祭

酒犹民德其政刻于石南安志书亦复记其诰秩者诚
欲激昂后人之善保障也至南唐保泰壬子始升场为
县居犹水之上故曰上犹自创场迄今三百四十五年
群凶寇三乡者五十有三而犯邑者十五绍兴壬申邻
寇复乱邑令 王同老
谓居民何累家而听害许自便奔
虔于是寇平民归虽火其庐人物如昨令喜倡民起梁
栋于煨烬轮奂翚飞壮昔十倍其德 (第 63b 页)
言功事以谓掩琦之勋及
章惇撰御赐彦博诗序具述上语云嘉祐之诏但宣之
耳忠彦益不平彦博入为重事易帘前论列 王同老

上文字彦博教为之乞改史宣仁后曰此事吾详知之
至和中仁宗不豫乞立皇嗣者文太师富相公王参政
也在嘉祐 (第 12a 页)
以早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嗣赠左仆射谥曰
文安尧臣典内外制十年文词温润得王言体有文集
五十卷元丰三年尧臣子 水部员外郎同老
上言至和 …… (第 4b 页)
立为嗣尽忠纳说反覆
数四未许閒又与同列各求罢免避位以冀开纳仁宗
感悟遂许英宗为嗣神宗以问彦博彦博言与 同老

神宗嘉之乃加赠尧臣太师改谥曰文忠 (第 5a 页)
同老
为秘
阁校理 (第 5a 页)
不容
岂有堂堂大国皇皇求利而不为物议所非者乎不报
因求去遂以司空判河阳府元丰三年拜太尉复判河
南于是 王同老
言至和中议储嗣事彦博适入朝神宗
问之彦博以前对英宗者复于帝帝曰卿深厚不伐善 (第 29a 页)
  谱系杂说 渭南杂说(陆/游)墨池杂说(王/涣)陈氏墓说
  (瞿/佑)葬说(赵/汸)
 五十二卷说林(张时/彻)刘伯温杂说  王文忠公
杂说
  怡庵杂说(陈/继)枕肱杂说(童/轩)东海杂说(张汝/弼)容春堂
  杂说 庄渠体仁说(魏 (第 33b 页)
节度使韩国公富弼为守司徒刘沆追谥文安王尧臣
改赐谥文忠尧臣子 水部员外郎同老
为秘阁校理冬
十月辛酉详定官制所检讨文字光禄寺丞李德刍表
上元丰郡县志凡三十卷十二月乙未朔诏各路监司 (第 50b 页)
  未几卒上幸其第临奠辍视朝赠尚书左仆射谥
  文安(拜罢/录)尧臣将终有遗表劝仁宗以早择宗室
  之贤者为皇嗣元丰三年尧臣子 水部员外郎同
  老
上言至和三年仁宗不豫内外寒心者累月先
  臣参预朝政宰相文彦博富弼等数于上前陈宗
  社大计国家根本 …… (第 88a 页)
  不顾忌讳求立为嗣尽忠纳说反覆数四未许间

  又与同列各求罢免避位以冀开纳仁宗感悟遂
  许立英宗为嗣神宗以问彦博与 同老
合神宗嘉
  之乃加赠尧臣太师改谥曰文忠以 (第 88b 页)
同老
为秘阁
  修理(事/略)
八月癸亥狄青罢枢密使(授依前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护国军节度使判陈州)
制曰 (第 88b 页)
  曹国李公歧阳武靖王神道碑铭(有序/)董伦
洪武十有七年春三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
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同知军国
事李公薨于第皇上辍视朝三日亲制文遣使致祭追
封歧阳王谥武靖赐葬地于钟山之阴越三年秋有司

奏王神道碑石已具而未有刻辞明日诏臣伦为文撰
次王之勋德以宠其子孙于无穷臣伦再拜稽首而退
谨按 王讳文忠
字思本姓李氏世为泗州旴𣅿人父陇
西恭献王尚曹国长公主生王十有二岁而公主薨时
元末大乱恭献携王走军中 (第 1b 页)
 授受之间古人所甚畏以范文富诸臣定策之功人

 知勿敢言微 王同老
自陈宁没身不见录王岐公与
 子之议未尝有异论也犹曰指社稷为他家而谴之
 微其子仲修一言亦将无以自白虽 (第 19a 页)
母葬信州久欲迁奉乞宫观差遣诏依所乞主管台
州崇道观而二人之命亦寝俄 王文忠
除侍御史周
伯乃求去五月十六日丙午罢为直显谟阁奉祠八
月五日癸亥安行除兵部侍郎解给事中二十五日
癸未 (第 5a 页)
(顾氏王宗华妻顾氏顾肇基妻郑氏徐桂妻马氏/殷古蘧妻吴氏陆顾翔妻吴氏朱振玉妻王氏 王)
(文忠
妻顾氏唐永麟妻潘氏陈天孙继妻钱氏徐/文德妻姚氏陆彦瑜妻陈氏范德元妻朱氏马龙)
(蟠妻沈氏徐鸿传妻沈氏 (第 46a 页)
崔澄传/澄性滑稽善)
(辩帝恐漏禁中语以/慎密字亲署丨丨)发端(宋史文彦博传彦博拜太尉复判河阳/于是 王同老
言至和中议储嗣事彦博)
(适入朝神宗问之彦博曰臣等虽尝有请弗果行其后韩琦等讫/就大事盖琦功也帝曰丨丨 (第 15b 页)
妻子男女皆作衣服又赐奴婢五十人王仲敷南都赋观其)
(英豪之域冠盖相望元勋丨丨五姓寔昌自注杜正献赵康靖 王/文忠
蔡敏肃张文定寓睢阳者凡五族又隽同汉末名士录何颙)
(与𡊮绍善而不过术术恨之尝于众坐短之曰王德弥/先 …… (第 19a 页)
(花丨丨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 同老(韩偓幽独诗烟和魂/共远春与人丨丨)
苔老(林宽送许棠归/宣州诗莺啼谢)
(守垒丨丨谪仙碑皮日休明月湾诗钓台两三处丨丨腥斑斑曹/松诗掩关丨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