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日祀雨师雷神秋分日飨寿星立夏日祀荧
惑从之寿星礼料用笾一鹿脯豆一鹿臡著尊一实以
法酒
通考绍兴十八年 礼部侍郎沈该
言国家乘火德之运
以王天下先朝建阳德观专奉火德配以阏伯而祀以
夏至旧典可举望诏有司于宫观内别建一殿专 (第 32b 页)
    则加赋而已
荒政考略绍兴三年诏曰义仓之设所以备凶荒最为
良法州县奉行不善寖失祖宗本意或遇水旱何以赈
济可令监司检视实数补还侵失

文献通考绍兴二十八年赵令詪言州县义仓米积久
陈腐乞出粜及水旱灾荒不拘检放及七分便许赈济 沈该
奏在法义仓止许赈济若出粜恐失初意乃令量
粜三之一桩收价钱次年收籴拨还
王圻续通考乾道八年户部杨倓奏义 (第 54b 页)
 中翔福州人鄱阳洪迈序以上下经离为二卷据王
 弼本系辞以下卷颇多盖非翔之旧云迈字景卢
沈丞相小传
 中兴书目易小传六卷绍兴中 左仆射沈该
撰每卦
 别为一论都圣与作周易变体推广其说
李庄简易详说
 庄简名光字泰发谥庄简绍兴中谪岭南著书十卷 (第 30a 页)
容其德用尽
地之道矣由直方大故不习而无所不利不习谓
其自然在坤道则莫之为而为也在圣人则从容
中道也 沈氏守约
曰坤至柔而动也刚直也至静而德方方
也含万物而化光大也坤之道至简也至静也承
天而行顺物而成初无假于修习 (第 14a 页)
矣坎水也而不为水者四卦初
出山下者为泉蒙也气在天上者为云需也其遇
雷者亦为云屯也或为雨解也
(馀论) 沈氏守约
曰泉遇险而止未有所之须智者决而注
之于江海不然派而为沟为洫矣人之蒙稚未知
所适须明者发而正之于大道不 (第 29a 页)
(通论) 沈氏守约
曰四处上体在近君之位三阳既进乐与
贤者共之志同愿得是以不富以邻不戒而孚也
蒙斋李氏曰阴气上升阳气下降 (第 14a 页)
于临天下之大道也解者泛引舜之大知而不求
坤之所以言知者犹未为得也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正义) 沈氏守约
曰能以其知行中者也
愚案中为天德行中则所用皆天德而非复察察之 (第 13b 页)
九也崇俊良以列庶位推毂贤路使天下无家食
之贤者上九之任也天下至于无家食之贤则道
之大行孰盛于此 沈氏守约
曰何天之衢尚贤也大畜之时已独居上
五以柔尚之畜盛德而处上止众贤而聚王庭以
天衢之亨为己之任畜道至此贤 (第 29a 页)
为壮矣以士夫而得老妇虽无罪咎
殊非美也故云无咎无誉
(辨正)郭氏(京)曰爻象少夫并误作士夫
(通论) 沈氏守约
曰九二比于初近本也生稊之象也九五
承于上近末也生华之象也
何氏玄子曰生稊则生机方长生华则泄且竭矣二 (第 26a 页)
(正义)颍川荀氏曰处正承阳故曰当位实也 沈氏守约
曰四阴柔不能独济来而承五连于阳实
则得所辅也
折中曰案当位两字宜著九五说言当尊位者有实德
也如敌刚也 (第 12a 页)
 二五相应○王介甫曰六二之动者六二之德动而

 后可见也因物之性而生之是其直也成物之形而
 不易是其方也○ 沈守约
曰坤至柔而动也刚直也
 至静而德方方也含万物而化光大也坤之道至简
 也至静也承天而行顺物而成初无假于 …… (第 23b 页)
 虞而即鹿以有从禽之心也○朱汉上曰艮为黔喙
 震为决躁鹿也○郭兼山曰六三互艮有知止之心
 故曰君子几不如舍○ 沈守约
曰震体刚动变而为
 离离为佃渔从禽之象也鹿走险者也上据险极鹿 …… (第 38a 页)
 从夫为顺苟非其夫皆不顺也曰不顺从二明矣三
 称见金夫明为近利而失之也上艮为躬曰不有躬
 明弃上也○ 沈守约
曰坎本刚中变而为巽失所守
 也卦变为蛊女惑男见金夫不有躬之象
  按辅嗣以上三正应女先求男为不顺固凿 (第 48a 页)
 故戒以用常用乾之故常也九二在乾为宽以居之
 故为衍在中○朱汉上曰坎为险难初九正应六四
 险难在前当守正不动以需其应故曰不犯难行也
 ○ 沈守约
曰变为巽巽顺也伏也巽而伏不犯难行
 之象卦变为井无得无丧有常德也利用恒之象○
 王秋山曰人所居为邑自 …… (第 4a 页)
 终得其吉也○朱汉上曰五坎为水二三四兑为泽
 水往矣而其刚留于泽者刚卤也二在泽中刚而柔
 沙象干险者也○ 沈守约
曰沙刚而虚能胜水而水
 行虽近于水而能顺其浸润者也二以阳处中虽渐
 近于难而中守宽裕不与险争是以需于 …… (第 5a 页)
 饱需者无穷应者不动○王广陵曰酒食德泽之谓
 也九五之君当天中正以泽乎民○谢显道曰坎为
 水为险为毒水之险毒者酒也○ 沈守约
曰坎而为
 坤夷险而为顺也万物皆致养也卦变为泰上下交
 而时泰矣饮食宴乐与贤者共之之时也○胡双湖
  …… (第 8b 页)
 不当位也当位而应则得一人不当位而兼应之则
 得三人自不当位言之则失也自得三人言之则虽
 不当位未大失也○ 沈守约
曰坎为穴变为巽入也
  按入穴之象说者泥于坎险而不得其义辅嗣以
  为固伊川以为安紫阳以为陷夫穴既非 …… (第 9b 页)
 张紫岩曰互离在前离明为其辩明○项平甫曰此
 终吉者在讼为不终在人为有终○杨慈湖曰讼之
 初未深小有言而已○ 沈守约
曰坎变为兑兑为口
 小有言象○杨诚斋曰才弱者有惭忿而无遂心位 …… (第 13b 页)
 道不逊于天不顺有致讼之理而刑罚所由加也是
 谓自贻伊戚曰患至掇云圣人著此训明君臣之间
 道贵同不同则疑疑则争争则乱○ 沈守约
曰坎而
 为坤乾居其上君臣之象卦变为否上下不交讼象
 坤顺也知义不可避险而逃不失其顺不克讼之象
 ○ …… (第 15a 页)
 忘即道心之正也
九五讼元吉 𧰼传讼元吉以中正也
 王子邕曰以中正之德齐乖争之讼元吉也○王辅
 嗣曰用其中正以断枉直中则不过正则不邪○
 守约
曰乾变为离大明中天幽枉必达○赵汝梅曰
 大人在上平诸侯万民之讼至于让畔让路而息争
 吉孰大焉○观彖有 …… (第 19b 页)
 受锡荣胡可保故终朝之间褫带者三也○项平甫
 曰上本乾之亢龙以刚终讼于法当凶自无胜理以
 三从之故有或来之锡言出于望外也○ 沈守约

 爻变为兑兑为口健极而尚口终讼之象兑泽也天
 而为泽锡命之象卦变为困尚口乃穷也○胡云峰 …… (第 20a 页)
 ○王童溪曰否失律也臧善也谓有功也师不以律
 虽有功亦凶○李隆山曰二为师主初受节制有师
 出以律之象○ 沈守约
曰坎为法为众为通变而为
 兑法壅而不行众散而为弱之象是以凶也○胡云
 峰曰以律不言吉者谨严乃出师之常 …… (第 23b 页)
 而退师之常也不能胜而完师贤于覆败远矣○张
 紫岩曰六四以坤顺居互震上动而不失其静且震
 位居左为左次○ 沈守约
曰左者无用之地也左次
 待命未失其常也卦变为解动而免于险是以无咎
 ○李隆山曰坤体平陆而无险左旋其旆 …… (第 27a 页)
 任使之不当也○本义六五用师之主柔顺而中不
 为兵端者也○朱汉上曰五应二二为田震为稼坎
 为豕田豕害稼○ 沈守约
曰坤众也致役也坎劳卦
 也劳众以徒役之事田之象坤顺也坎刚居中直也
 顺且直执言之象○冯厚斋曰田猎以除 …… (第 28b 页)
 下流故初六取以为象○朱汉上曰缶所以汲质素
 之器诚之象水盈其中亦诚信充实而无间之象它
 吉谓比五子夏曰非应称他○ 沈守约
曰坤为土为
 腹震为足土为腹而足居之缶象卦变为屯屯固比 …… (第 34a 页)
 承乘应皆阴所比皆非其人之象○赵复斋曰初比
 于五先也二应也四承也六三无是三者之义将不
 能比五矣○ 沈守约
曰三变成艮止于两阴之间比
 匪之象卦变为蹇三已逼险往则蹇矣宜其伤也○ (第 36b 页)
 所谓心之非也复而自道其尽格心之业乎○赵复
 斋曰往其反为复阳欲上行遇阴而止故复于下以
 畜其德其往也本有咎既复矣咎变为吉○ 沈守约
 
曰初居健始四为畜主健处于下巽应乎上畜于未
 然引以当道不待过举而后图之何咎盖初变为巽
 健而能顺其义 …… (第 6a 页)
 畜不能自进然以志刚又不能平而与之争夫妻反
 目之象○张紫岩曰乾为金为圜为良马有舆轮象
 互离为目巽多白眼为反目○ 沈守约
曰三处健极
 过举已形失夫子之义勉义过中失妇道之顺两者
 俱失岂正室之道小畜之道尚往往则亨说辐未亨 …… (第 7b 页)
 阳之纯则为充实充实有孚也六居四阴之纯也阴

 之纯为谦虚谦虚有孚也○ 沈守约
曰爻变为艮止
 卦变为大畜能止健也畜道之大成也○李蒙斋曰
 九五刚明中正之君而行巽顺柔克之政四以正匡 …… (第 11b 页)
 臣道疑若过亢自非体巽君子莫知自畜而犯义矣
 ○朱汉上曰坎为月离日在兑西月望之时也巽为
 不果疑也(按卦有互离为日爻/变坎为月几望之象) 沈守约
曰德者文
 德之积妇贞厉者戒其不顺也疑似也君子以中顺
 为主上九位当畜道之盛则疑于亢矣爻变为坎卦 …… (第 12b 页)
 天下之所难履而行之者故有履虎尾象直取其难
 非取其为害也然履虎尾有咥人之患履乾之道者
 虽难而无咥人之患唯有亨之理也○ 沈守约
曰舄 …… (第 16a 页)
 夫曰素无饰也大行不加穷居不损岂借美于外哉

 履此而往独行其平昔之志而已○郭白云曰素有
 先定于内之义○ 沈守约
曰兑体柔顺而又居下志
 刚守下不求于应处下而说当履危之始安时处顺
 独履素行善履之始是以往无咎非有应 …… (第 19b 页)
 居中处说而上无应故曰幽人○张紫岩曰二居泽

 中阴掩之为幽人中正为坦坦互离有明德而又得
 中盖臣之能定者○朱汉上曰道中正也幽人言静
 而无求○ 沈守约
曰兑而为震说而动动而行于大
 涂履道坦坦之象卦变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
 中不自乱之象○邱行可曰履以 …… (第 20b 页)
 言志刚不言吉凶者明武人可用也履六三九五皆

 有二义亦如恒之妇人吉夫子凶○朱汉上曰离为
 目兑毁之眇也巽为股兑折之跛也○ 沈守约
曰以
 一阴为兑之主而在乾下履虎尾之象乾为首兑为
 口健而尚口咥人凶之象也○蔡西山曰眇跛爻柔
 也能 …… (第 22b 页)
 朱汉上曰动成震为恐惧○王童溪曰四处三阳之

 后故亦曰履虎尾在卦德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其九
 四之谓乎○ 沈守约
曰乾而为巽巽顺也卦变中孚
 信也近君多惧而能巽顺而信是以终吉○项平甫
 曰诸爻皆以位为志初为行愿二为 …… (第 24a 页)
  险而德弥修行愈成此爻之谓矣
九五夬履贞厉 象传夬履贞厉位正当(平/声)
 张紫岩曰贞厉谓贞其德厉其志德贞志厉夬道乃
 成得乾中为位正当○ 沈守约
曰乾而为离刚而明
 也刚而明是以能决○王童溪曰以刚中履帝位刚
 则足以有决中而且正则其决也莫不当矣然 …… (第 24b 页)
 祸福若其旋则善且吉也旋谓周旋完备无不至也
 ○郭兼山曰视履者犹洪范之五事考祥者犹念用
 庶徵其旋元吉犹向用五福○ 沈守约
曰积其行履
 其所得其终庆其有馀矣盖履以说而应乎乾为义 …… (第 25b 页)
 段于阴阳二气无所抑扬取其交而已第二段以内
 外为义虽在内在外各得其所要是重内轻外已有
 抑扬第三段以消长为义全是好阳而恶阴○ 沈守
 约
曰泰显履之效也未有履而不交者未有交而不
 泰者○邱行可曰天地之形不可交而以气交上下
 之分不可交而以 …… (第 29a 页)
 首下从群阳其顺若飞鸟有翩翩势其心若一不戒
 以孚安有害治于后哉三阴为邻阴从阳为孚○赵
 复斋曰从六五下贤其心休休焉者也○ 沈守约

 四处上体近君之位三阳既进乐与贤者共之志同
 愿得坤势下顺变而为震动而下顺翩翩之象阳实
 阴虚四 …… (第 35a 页)
 亲近者而告命之虽得其贞正亦可羞吝○本义命

 乱故复否告命所以治之也○ 沈守约
曰坤变为艮
 艮土之聚也土聚而附于地城象土聚而极于危则
 剥而圯复隍象○郑东谷曰处泰之终坤体而阴柔 …… (第 38b 页)
 亨谓仲道志在君言行止虽系于时而君子之志于

 君无往而不在也○项平甫曰初动为震震草在下
 艮手反拔之拔茅之象○ 沈守约
曰坤而为震以顺
 动也卦变无妄动不妄也○王伯厚曰贞吉洁其身
 以有待○吴草庐曰互巽为茅初二柔画茅之茹 …… (第 43b 页)
 而下不应故与畴类皆陷于祸○张紫岩曰四居互
 巽中有刚德而巽顺事上故能承命以动均福其类
 其至诚恭顺之心未尝自用而忘君云三阳为畴阳
 实为祉○ 沈守约
曰巽为申命为行权能申君之命
 以行其权有命之象○项平甫曰泰九三于无咎之
 下言有福否九四于无咎之下言 …… (第 48a 页)
 否○张子以亡为惧故能休其否○张紫岩曰虑患
 若系马于柔桑者然苞桑民柔象也书云若朽索之
 驭六马系桑之义也巽木为苞桑巽绳为系○ 沈守
 约
曰乾而为离刚而且明德也卦变为晋明丽于尊 (第 49b 页)
 出门皆同○杨诚斋曰门室之始初九同人之始吾
 与人曷尝不同隔之者门也吾一出门则天地四方
 孰不吾同者何咎之有○ 沈守约
曰离体虚明无偏
 隘之失以刚处下无陵犯之患爻变为艮艮为门○
 胡云峰曰同人与随皆易溺于私随必出门而后 …… (第 5b 页)
 多惧之地困穷甚矣○项平甫曰凡爻言弗克者皆
 阳居阴位讼之九二九四同人之九四是也唯其阳
 故有讼有攻唯居阴故弗克○ 沈守约
曰离外实而
 卫内虚而容墉之象据三之上乘也乾变而为巽健
 而能巽知不能克而反则之象○李蒙斋曰九四虽 …… (第 8b 页)
 也○王童溪曰大车积集众材而成大有众材辐辏
 之时九二之材刚而中者又处众刚之材之中则集
 众刚之材以会于中而成此荷载之功也何败之虞
 ○ 沈守约
曰乾体刚健变为离刚健而能容载大车
 象中虚故能积刚健故不败离为文明文明积中发 …… (第 16a 页)
 程传九四过中是大有之盛也故处之之道匪其彭
 则得无咎谓能谦损不处其太盛也彭盛多貌○项
 平甫曰四居离初能明于初为辨晢○ 沈守约
曰变 …… (第 18b 页)
 顺凡矜伐皆欲之动阳实阴虚内笃实外虚少谦之
 义也一阳终于艮在上为剥终不可用在下为谦终
 而不穷止得所也○蔡节斋曰下济而光明艮光明
 象○ 沈守约
曰内刚止则不失于佞外柔顺则不失
 于亢谦道之贵中也○项平甫曰九三乾也降在下
 卦是下济而光明坤地道处 …… (第 25a 页)
 艮为手止也震起也手止而复起有挥散之象挥散
 其谦之道布于上下撝谦也○朱子不违法则言撝
 谦不是过分事○ 沈守约
曰以坤顺之质以阴居阴
 在上卦之下能谦者也坤变为震动不违顺卦变小
 过君子以行过乎恭者也
六五不富以 …… (第 30a 页)
 侵伐姑举其大者○郭白云曰阴虚为不富征不服
 者盖有不服则征无不服则勿征也○朱汉上曰五
 动成离坎有弓矢甲胄之象○ 沈守约
曰卦变为蹇 …… (第 30b 页)
 大率易之名卦兼备众义非一字可训○邱行可曰
 屯有震无坤则言建侯不言行师谦有坤无震则言
 行师不言建侯此合震坤成卦故兼之○ 沈守约

 坤母震长男母老子壮是以为豫母在内居乐也震 …… (第 34b 页)
 ○邱行可曰卦五柔爻皆断一刚爻独连故以簪为
 象○张紫岩曰姬旦总群臣以辅成王诚信而已疑
 心一萌士将去之坎中为勿忧一阳为首为簪众阴
 为发○ 沈守约
曰震动也变而为坤顺动而豫率土
 之众由之而豫上下纯坤朋合之象○王秋山曰勿
 疑之道在总合上下之朋以归 …… (第 43a 页)
 项平甫曰成者极也豫极则昏故曰冥豫成豫反为

 谦谦则无豫怠之咎上变为晋晋则无冥暗之咎故
 曰有渝无咎凡言渝者当以变卦观之○ 沈守约

 柔居众阴之上无阳刚之应冥豫之象也爻变为离
 卦变为晋明出地上明乏至也明能烛理知祸福之
 机有渝 (第 45b 页)
 则终吉也○吕东莱曰意承考者从父之意而已譬
 如人君之继志是也祖宗之意只欲天下安我措置
 得天下安便是承祖宗之意○ 沈守约
曰巽而为乾 …… (第 15b 页)
 巽以刚系柔得刚柔之中也○王童溪曰二阴位也
 而属内卦之中体九阳德也而居内卦之中位则以
 刚明之才而干庭内之事之象也○ 沈守约
曰居巽
 应艮顺而止也卦变纯艮艮为门庭干内事之象○
 杨诚斋曰子干母蛊易于耑断而失于承顺故戒以 …… (第 17a 页)
 有悔也然免父于不义谓之非孝可乎三下体之终

 故曰终无咎○ 沈守约
曰爻变为坎刚中也卦变为
 蒙养正也刚中而养正其于干蛊何咎之有○胡云
 峰曰干蛊之道与其过柔而吝不若过 …… (第 18a 页)
 曰发以立事为干怠而委事为裕事弊而裕之弊亦
 甚矣六四体艮之止爻位俱柔止而怠柔而懦皆增
 益其蛊者也○ 沈守约
曰卦变为鼎鼎之四力小任
 重折足之凶往见吝之象○毛伯玉曰九三之锐失
 之过故悔本爻之缓失之不及故吝○ …… (第 18b 页)
 坤顺震动象为既忧之易心退听而以至诚顺君子
 阴消阳复驯可致泰○邱行可曰此爻见君子得时
 小人媚说取容之状○ 沈守约
曰处说之极变为乾
 说而健进甘临象卦变为泰阳得上进泰道成矣咎
 不长象○王秋山曰刚长之时上下诸爻皆当 …… (第 27a 页)
 中于民其行中之谓乎○朱汉上曰二以刚中上行

 五以柔中下行上下相交五兼二而用之上下行中
 道也○ 沈守约
曰坤而为坎坎于人则知也○赵汴
 水曰六本柔暗今乃烛群阴之情不昵比其私而下
 应刚中之二知者之事也宜者 …… (第 28b 页)
 义爻以观瞻为义皆观乎九五也○吕东莱曰传辞
 虽指小人意却属君子○项平甫曰下民日用而不
 知常也君子而不著不察则可羞矣○ 沈守约
曰坤
 而为震子从母童观之象○冯厚斋曰初位阳故为
 童二位阴故为女皆为阴爻为童稚象○俞石涧曰
 初六 …… (第 35a 页)
 诚可丑也○程传二应于五观于五也五刚阳中正
 之道非二阴暗柔弱所能观见也如窥觇之观耳○
 朱汉上曰二离为女为目坤为阖户女处于内而窥
 外之象○ 沈守约
曰坤而为坎居坎窞之中上观于
 五五以阳刚中正居尊非坎井之所能尽睹也○徐
 进斋曰虽与五为应前为三四所 …… (第 35b 页)
 故观见道德之光辉也圣明在上则怀抱道德之人
 皆愿进于朝古者有德之人则君宾礼之故士之仕
 进于朝谓之宾○朱汉上曰艮为门阙乾五为王坤
 为国○ 沈守约
曰巽而为乾风行天上而照之以天
 光观光之象○熊梅边曰观与剥只争一爻且观互
 体有剥六四即剥六五也观国 (第 36b 页)
 受刑之人馀四爻皆为用刑之人○朱汉上曰震为
 行艮止之不行也○吕东莱曰大抵为恶先从发足
 处制之则恶必不能长矣○蔡节斋曰灭没也○
 守约
曰震为足在足之下者趾也变而为坤灭趾之
 象○赵汴水曰趾足跟也说文足跟曰踵字从止人
 不能行为□字亦从 …… (第 4b 页)
 乘刚故最易噬○项平甫曰他卦以乘刚为危噬恶
 者以乘刚为利也○杨诚斋曰二三五有众齿上下
 噬齧之象○ 沈守约
曰艮为鼻爻变而艮体亡矣○
 吴草庐曰卦体象颐初上二刚象颐口上下龈腭有
 齿牙能噬者也中四画乃颐中虚而 …… (第 5b 页)
 之坤也变乾为金故曰得黄金○王童溪曰四以刚
 而居柔五以柔而居刚其不正一也故四必艰贞而
 后为吉五必贞厉而后得无咎○ 沈守约
曰离变为
 乾明而健噬乾肉之象刚健而中得黄金之象雷动
 于下而天临于上人君用刑之象○赵汴水曰此利
  …… (第 10b 页)
 坎水离火日月之光火外景也于目为视水内景也
 于耳为听视听之用无非明也○项平甫曰上九离
 之极离主目坎主耳离极则伤坎火旺则水囚故耳
 受其病○ 沈守约
曰上处卦极变而为震动极而不
 知己也离丽也震动为木上极而丽于木何校象○ …… (第 11b 页)
 上属艮艮为笃实而主白故上三爻皆以白为贲姚

 小彭氏曰商人尚白戎事乘翰翰与皤皆白色也○
  沈守约
曰初远三比疑三塞路○潘天锡曰初四正
 应始虽疑虑终必得合复何尤哉○梁孟敬曰六四在
 离明之外为艮止之 …… (第 21b 页)
 上下之情而往应之所以无咎○程传志从于正在
 剥之时为无咎如东汉之吕强是也○赵复斋曰三
 应五比皆能存阳而免凶○ 沈守约
曰浑迹小人之
 间阴为君子之应剥之无咎者也盖处剥之道以顺
 而止为善坤而为艮顺而止也○何玄子曰唯其失 …… (第 30b 页)
 王辅嗣曰剥道浸长床既剥尽以及人身靡所不凶
 ○程传五为君位剥已及四在人则剥及其肤身垂
 于亡矣○张舜元曰艮为肤噬嗑六二噬肤互艮体
 ○ 沈守约
曰艮为背四居艮始肤也变而为离离为
 火剥肤象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传以宫人宠终无尤 …… (第 31a 页)
 君位而卦有阴为之主不取君义者坤剥遁明夷归
 妹旅也非人君所处故无君义○张舜元曰柔得尊
 位众阴以次相传有后以宫人备数进御于君之象
 ○ 沈守约
曰为群阴之主而上承于阳以顺止之道
 反制小人使之顺而不犯贯鱼之谓艮而为巽巽而
 止也卦变为观观而化也 …… (第 32a 页)
  身广胖之美为休为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传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本义以阴居阳不中不正又处动极复而不固屡失
 屡复之象屡失固危复则无咎○ 沈守约
曰震而为
 离动而明非迷不知复者频复象卦变明夷明伤而
 后求复危道也○胡云峰曰三上下进退之间故曰
  …… (第 41b 页)
 朱汉上曰道言初九震为大涂亦道也不言吉无咎
 者正则吉可知频复之厉犹无咎也四独复五敦复
 不言吉者不以利害言也○ 沈守约
曰下体震也四
 变而从震独复象○俞石涧曰道指初九修身之道
 于群阴中从道而不从众○缪当时曰中即中以自 …… (第 42b 页)
 敦复也○项平甫曰临以上九为敦临艮以上九为
 敦艮皆取积厚之极复于五即言敦复者复之上六
 迷而不复故复至五而极○ 沈守约
曰坤体至厚卦
 变为屯屯固也一阳方生其气闭固则刚得上长先
 王以至日闭关敦复得之○李隆山曰易中阳长之 (第 43b 页)
 之义○本义乾之三阳为艮所止故内外之卦各取
 其义○赵复斋曰阳未盛进则危止则利阳体故欲
 进位下故能止○ 沈守约
曰乾而为巽健而巽则知 …… (第 12b 页)
 平甫曰诸卦多于乾言舆盖车之全体唯乾足当之

 ○ 沈守约
曰二有载上之才而守难进之义守中而
 安其分者乾而为离健而中虚舆也卦变为贲明而
 知止是以无尤○观彖小 …… (第 14a 页)
 上为之助者也外无阳爻则坤顺而不能畜内无阴
 爻则同类而不相畜然则成大畜之义者在上九而
 能畜阳者六四六五也○ 沈守约
曰牛顺物居艮始
 变为离离为牛童牛象○项平甫曰牙埤雅云以杙
 系豕也喜庆皆阴阳相得之辞卦中唯二阴有应 …… (第 16a 页)
 之贤者显立天朝言听计从无适不可道之盛行何

 以加此○ 沈守约
曰艮变坤坤地而在乾上天衢象卦为
 泰畜极而亨贤者受养其道大亨时之泰也○胡云峰曰
 随畜随发不足为大畜 …… (第 18b 页)
 之经害颐之正莫甚焉○项平甫曰上为颐主三为
 正应而反凶者不正而好动故也卦辞颐贞吉三爻
 辞拂颐贞凶与卦义相反故曰道大悖坤为十故曰
 十年○ 沈守约
曰凡自养者不可以有求也失位之
 柔处于动极而由颐之主以为应已柔而动上刚而
 止俱处于极位虽居应道实相 …… (第 24a 页)
 其下者乎○项平甫曰五亦不正然性好止故能居
 贞而吉六五居贞非自守贞于从上也成王不疑周
 公孝昭委仕霍光六五之贞○ 沈守约
曰变而为巽
 止于谦巽资人以养者也卦变为益以谦受益吉道
 也○丘行可曰豫五不言豫权由乎四也颐五不言 (第 26b 页)
 以阳刚之才居谦柔之地下比初六此大臣之能下
 士而得助者也则废可兴衰可扶大厦之颠何患初
 六耦而敷散根象○ 沈守约
曰爻变为艮阳止也卦
 变为咸男女相感阳止阴说老夫女妻也○赵汴水
 曰老夫少女非阴阳匹耦然与其阴过阳宁 …… (第 6b 页)
 初慎上凶○张紫岩曰夫子历聘天下而耦耕之徒

 非之惧凶也彼荷蒉者自谓深厉浅揭不及于难岂
 圣贤之仁乎泽在木上为过涉为灭顶○ 沈守约

 泽灭木则舟梁之用废其极必至于涉变而为乾说
 而健过涉者也兑为泽乾为首灭顶之象卦变为姤
 阴壮不 …… (第 11b 页)
 而能通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𧰼传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本义以阴柔居重险之下其陷益深○ 沈守约
曰坎
 而为兑川壅泽也卦变为节节止也壅且止益深也
 习坎入坎之𧰼○杨诚斋曰窞偶画穴之𧰼○胡云
  …… (第 17b 页)
 用𧰼曰终无功者言虽劳其心力多方图之终无出
 险之效也味终字可见坎坎之为劳矣先儒以有两
 坎字便称来往皆险非也○ 沈守约
曰坎为巽为进
 退为不果来之坎坎𧰼巽伏也险且枕𧰼卦变为井 …… (第 19b 页)
 刚非可取者故不若四至顺也承阳履阴无复险矣
 由是阴阳情通交际得焉器用缶尚质素也纳约自
 牖无隐情也险变为顺故要其终○ 沈守约
曰四五
 君臣得位下比上承交际以礼而相养以道酒养阳
 也食养阴也四以樽酒养五之阳五以簋贰养四之
 阴 …… (第 21b 页)
 咎也初九之所以能敬者以正故也○张紫岩曰离
 初礼所始行也初以刚阳居离明先用能行礼于离
 ○项平甫曰相丽之初未论求福且欲避咎○ 沈守

 约
曰变为艮艮为径路艮止也知其当止而止之敬
 之𧰼○冯时行曰日方出人夙兴之晨履错然动之
 始于其始而加 …… (第 28a 页)
 其义以明为主乾之九二本自文明而坤之六二又
 以地道之光来居其位光明如此而以柔顺中正将
 之故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沈守约
曰变而为乾
 大明升天得其所丽卦变大有火在天上万物咸照 …… (第 29b 页)
  即驯致其道至坚冰之例也莽操之祸岂忽然而
  来者耶
 张紫岩曰互巽巽为木为风木火以风行来如焚如
 也火出木尽死如弃如也○ 沈守约
曰变而为艮炎
 盛薄山火焚山败火无所丽焚死弃𧰼○胡云峰曰
 四既上突而迫于五三亦上突而迫于四故四之 (第 32b 页)
 曰股随上体而动者感道利于贞苟失其正则志在

 于随人而已九三正也以阳居阳刚过则躁动而失
 正矣○ 沈守约
曰人从己者上之所以感人故其德
 光己从人者下之所以感人故其道吝爻变为坤上
 说而下顺随也卦变为萃以阳 …… (第 7b 页)
 也○朱汉上曰初入卦底在兑泽之下巽为股股入

 于泽下入之深也四震体躁动初不正而始与四交
 求之太深故凶○ 沈守约
曰变为乾卦为大壮健而
 壮于进求深也○王秋山曰初六质柔而志刚质柔
 故昧于远见志刚故欲速不达非急暴而 …… (第 17a 页)
 非可久○王童溪曰以阳动之才处阴静得中之位
 是适动静之中○程沙随曰大壮九二解初六及此
 爻皆不著其所以然盖以爻明之也○ 沈守约
曰巽
 而为艮巽止于中久中也○胡云峰曰提出能久中
 三字诸爻不中故不久皆可见○王秋山曰位之中 …… (第 17b 页)
 无所容者动静皆不可也刚极而躁居下上之交非
 能常者也以妄而动必有羞辱承之即使固守不动
 常于不中亦为可吝○ 沈守约
曰巽而为坎下入于
 坎上迫于震无所容𧰼○熊梅边曰恒巽下震上益 …… (第 18b 页)
 蔡节斋曰四为动主好变以好变之心应浚恒之初

 必不能相有故无禽田者奔驰无常所故取为𧰼○
  沈守约
曰震为车为杀变为坤坤为土为致役田狩
 𧰼卦变为升升不来也自下升虚无禽𧰼○胡云峰
 曰师六五所应者 …… (第 20a 页)
 之嘉美者也○语录是刚当位而应处是去得恰好

 时节○李隆山曰亨者嘉之会嘉者阴阳之合而亨
 故婚姻谓嘉礼○ 沈守约
曰嘉遁遁其迹也刚当其
 位远小人也应二之阴浑其迹也当位而应是以能
 与时行不恶而严也○龚泉峰曰嘉遁贞 …… (第 31a 页)
 子臧当遁而犹系者大夫种乘相好之时而遁者范
 蠡已为嘉耦而犹遁者子房在事物之外肥而无忧
 者四皓两生也○ 沈守约
曰变为兑刚决而说非不
 得已而去也乾体健大兑体说泽肥象○吴草庐曰
 遁宜在人先上九遁之最先超然无累○ …… (第 32a 页)
 曰震为动舆所以行也二止吉于其身四引群阳进

 而为乾其兼善者欤○ 沈守约
曰三阳健进已为之
 长率𩔖同进阴不塞路四升则夬矣是以尚往震变
 为坤动而顺悔亡象卦变为泰君子道亨○ (第 38b 页)
 ○张紫岩曰互艮在上艮山为摧小人扼君子之进
 其势若山九四炎上之性互体坎坎为小人初以坤
 顺在下为罔孚○ 沈守约
曰爻变震卦变噬嗑有物
 间之罔孚象○胡双湖曰坤体宽裕故无咎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传受 …… (第 5a 页)
 者谓以刚进失晋之义也○冯厚斋曰鼠昼伏者也

 晋之离昼也在离之下伏于昼者也○ 沈守约
曰变
 为剥小人之极○唐凝庵曰以强臣居柔君之侧撰
 艮则止下之进撰坎则灭五之明
  按鼫鼠一说蝼蛄也 …… (第 8b 页)
 故也天命未革则为臣之分不敢违心不敢不自尽
 用拯者上欲拯吾君为无过之君下欲拯斯民为无
 难之民不敢不用其力故曰马壮吉○ 沈守约
曰变 …… (第 18a 页)
 处明夷则以不可疾为贞箕子处明夷则以利艰为
 贞○项平甫曰贞字自为句明夷而南狩不得已而
 为之非棘其欲也○蔡进斋曰南狩离明之狩也○
  沈守约
曰离变为震明而威南狩象卦变为复以明
 革昏明将复矣一阳方复当复以渐不可遽也○胡
 云峰曰初无位可去则 …… (第 20b 页)
 天下非天地心故曰明不可息○郑东谷曰六五居
 中君失是中而箕子得是中箕子传之而后天下万
 世皆由是中以生明不可息也○ 沈守约
曰变为坎
 坎为险难为隐伏为加忧为心病蒙大难在险也晦
 其明隐伏也囚奴加忧也佯狂心病也箕子之𧰼○ …… (第 23a 页)
 明○郭白云曰不明晦其明息矣○杨诚斋曰纣之
 嗣立闻见甚敏材力过人其初登于天之时乎及其
 昏弃厥德而为独夫其后入于地失则之时乎○ 沈守
 约
曰坤变为艮艮山也日所由以出没○赵汴水曰 …… (第 24a 页)
 家然后悔亡○张子男处女下悔也○杨龟山曰为
 宫室辨内外男不入女不出闲也○赵复斋曰二阴
 内丽三阳闲之不出阃也闲之在始初志未变则闲
 益固○ 沈守约
曰离始变为艮明于闲家之道而止
 于未变之前艮为门阙闲𧰼卦变为渐杜其渐也○ …… (第 27b 页)
 曰富家顺在位谓父子兄弟夫妇各正其位而无逆

 也○李去非曰初闲之二馈之三治之四则亨其富
 此治家之序○ 沈守约
曰变巽而为乾顺巽而笃实
 富家象○吴草庐曰九五王也六四后也后所处乃
 王之家富有四海以天下为家故曰富 …… (第 32b 页)
 曰彖以家人为主言父母之治家人如治天下故义
 主于严九五以君位为主言人君之视天下如视家
 人故义主于爱○ 沈守约
曰变为艮艮为门阙风行
 于闺门之内而及于天下假有家𧰼卦变为贲交相
 爱礼之文也○赵汴水曰尧之恊和时 …… (第 34a 页)
 则不服反身者谓孚自我出不当任威当反观吾之
 诚否也○徐进斋曰以阳居卦终家道大成人信之
 矣然不以人信而或弛律身益严故曰威如○ 沈守
 约
曰变为坎坎为信有孚象卦为既济刚柔正而当
 位家道之所以终济○钱启新曰刚爻巽体无其威 …… (第 36a 页)
 水值九四之火则涸不以避为避而以见为避合睽

 以宏之道也此圣人合初九九四之睽也○ 沈守约
 
曰爻变坎兑而为坎始塞终通悔亡𧰼四居离体上
 明而应所丧必复○王秋山曰以刚居刚宜有悔者
 居正处说不 …… (第 41a 页)
 也坎在下为雨群疑亡本无是也辞枝如此疑辞也
 ○李西溪曰初与四合朋友之睽二与五合君臣之
 睽三与上合夫妇之睽○ 沈守约
曰兑为巫巫者鬼 (第 4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