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詔令類
時令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礼丧服傅一卷子夏所为
杨氏时曰周官之书先王经世之务也不可不讲
朱子曰周礼周公遗典也胡氏父子以为王莽令 刘歆
撰此恐不然 周礼乃周家盛时圣贤制作之书 周
礼一书周公所以立下许多条贯皆是从广大心中流
出 周官遍布 …… (第 4a 页)
而禄不费
所以善也
徐氏乾学曰文中子亟称周官以为王道极是也盖梦
寐欲行之唐太宗读周礼亦叹为真圣作也而 汉刘歆

佐王莽颇遵用以更张而败宋王安石尤主之奉诏上
所撰三经义颁行而自董周官已用新法欲一二追复
而又败于是人 (第 15b 页)
 五礼通考卷首第二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礼经作述源流下
汉书艺文志周官经六篇(王莽时 刘歆
置博士师古曰/即今之周官礼也亡其冬官)
(以考工/记充之)周官傅四篇
河间献王傅修学好古所得书皆古文 …… (第 1a 页)
 皆讫惟念前业未毕者唯周官年六十有六目瞑意

 倦自力补之谓之周官傅也
 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周礼起于成帝 刘歆
而成于郑
 玄附离之者大半故林孝存以为武帝知周官末世
 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
  …… (第 3a 页)
    乐工因得春官大司乐之章景帝子河间献
    王好古学购之女子李氏得周官五篇武帝
    遂藏之秘府哀帝命 刘歆
校理秘书始著录
    略以考工记补之隋志谓河间献王所补未
    详孰是
隋书经籍志汉时有李氏得周 (第 3b 页)
官周官盖周公所制官
政之法上于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

不得遂取考工记以补其处合成六篇奏之至王莽时 刘歆
始置博士以行于世河南缑氏杜子春受业于
歆因以教授自后马融作周官傅以授郑玄玄作周官
注今周官六篇唯郑注 …… (第 4a 页)
兴艺文志详制度/明经旨学者宗其书)黄度周礼说五
(通考陈氏曰字文叔不解考工记又叶适序曰周官/晚出而 刘歆
遽行之大坏矣苏绰 坏矣王安石又) …… (第 5a 页)
得春官大司乐之章景帝子河閒献王好古学购得)
(周官五篇武帝求遗书得之藏于秘府礼家诸儒皆莫/之见哀帝时 刘歆
校理秘书始著于录略以考工记补)
(冬官之阙歆门人河南杜子春能通其读郑众贾逵受/业于杜汉末马融传之郑玄 …… (第 6b 页)
(也/)仁为大鸿胪家世傅业荣琅邪太守由是大戴有徐
小戴有桥杨氏之学 刘歆
傅歆欲立逸礼列于学官移书太常博士曰鲁恭
王得古文于坏壁逸礼有三十九天汉之后孔安国献
之藏于秘府伏而未 …… (第 9b 页)
(于孔氏壁中凡五十六篇河间献王得而上之其十七/篇与仪礼正同馀三十九篇藏在秘府谓之逸礼哀帝)
(初 刘歆
以列之学官而诸博士不肯置对竟不得立孔/郑所引逸经中霤礼禘于太庙礼王居明堂礼皆其篇)
(也唐初犹存诸儒 (第 19a 页)
    杂谶纬有虚盛美可胜慨哉后太尉张釜尚
    书张敏等奏其破乱圣术帝虽寝其奏而汉
    礼遂不行善乎 刘歆
之言曰缀学之士因陋
    就寡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
    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廱封禅巡狩 (第 17a 页)
 也郊者郊天以祖配食也祖者祖有功宗者宗有德
 祖宗之庙世世不毁也禘礼见于大传小记子夏传
 郊礼见于孝经大雅周颂祖有功宗有德见于王肃
 贾谊 刘歆
韦玄成盖禘与祖宗三条皆宗庙之祭无
 与乎祀天唯郊一条为配天之祭经传昭然不可诬
 也祭法禘在郊上者谓郊 (第 16b 页)
南北郊建平三年惧孝
哀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太
师孔光长乐少府平晏大司农左咸中垒校尉 刘歆太
中大夫
朱阳博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皆曰
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如故莽又颇
改其祭礼曰周官天地 (第 33a 页)
得大雨郭璞/曰今之土龙本此气应自然冥感非人所能为也应龙)
(有翼法言曰象龙之致雨艰矣哉龙乎龙乎新论曰 刘/歆
致雨具作土龙吹律及诸方术无不备设谭问求雨)
(所以为土龙何也曰龙见者辄有风雨/兴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 (第 33a 页)
之称尊有德可尊也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帝王肃注曰周公于文王尊而祀之也此宗尊之说也
古者天子七庙 刘歆
曰七者正法苟有功德则宗之不
可预为设数宗不在数中宗变也朱熹亦以歆之说为
然陈氏礼书曰父昭子穆而有常数 (第 25a 页)
炎曰陆中也北方之宿虚为中也)
(西方之宿昴为中然则日在北陆谓日体在北方之中/宿是建丑之月夏之十二月也 刘歆
三统历术十二月)
(小寒节日在女八度大寒中日在危一度是大寒前一/日日犹在虚于此之时可藏冰也西陆朝觌而 (第 38b 页)
 旁不及四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

 宗矣孔光 刘歆
以六宗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
 也贾逵以为六宗者天宗三日月星辰地宗三河海
 岱也马融云万物非天不覆非 …… (第 3b 页)
    蕙田案以上欧阳夏侯天地四方之间之说
 刘氏歆曰六宗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晁错孔/光王莽)
 (颜师/古同)
 唐氏顺之稗编孔光 刘歆
谓六宗者乾坤之六子取
 水火雷风山泽能生万物故禋祀以报之谓之六宗
 马昭难云凡八卦者所以生育万物若祭 …… (第 11a 页)
 通典杜氏曰汉以王莽等奏日月星辰山川海泽六
 子之卦为六宗者案周礼以实柴祀日月星辰则星
 辰非六宗矣卦是物象不应祭之
    蕙田案以上 刘歆
乾坤六子之说
 贾氏逵曰六宗谓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许/慎)
 (同/)
 五经典义曰古尚书说六 …… (第 11b 页)
 义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则郊祭并祭
 日月可知其馀星也辰也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此之
 谓六宗亦自明矣礼论王莽时 刘歆
孔光以为易震
 巽等六子之卦为六宗汉武即位依虞书禋于六宗 …… (第 25b 页)
    无六宗之兆礼记无六宗之文而直欲废之

    此固大谬也若夫伏生以天地四时为六宗
    而马融从之然举首及天已上复类帝孔光
     刘歆
以水火雷风山泽为六宗而魏晋间多
    从之然六子皆象既虚而无质而山泽之下
    侵又无论也贾逵以 …… (第 28a 页)
 于六宗此之谓也孔丛曰宰我问六宗于夫子夫子
 答如安国之说臣昭以此解若果是夫子所说则后
 儒无复纷然文秉案 刘歆
曰六宗谓水火雷风山泽
 也贾逵曰六宗谓日宗月宗星宗岱宗海宗河宗也
 郑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也 (第 33a 页)
 (方氏苞曰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以驱疫可也而蒙熊/皮黄金四目则怪诞可骇盖王莽好厌胜如遣使负)
 (瞥持幢与令武士入高庙拔剑四面提击正与此相/类故 刘歆
增窜此文以示圣人之法固如是其多怪) (第 2b 页)
 (变耳削去则职中辞/气相承完善无疵)
    蕙田案方氏于周礼之文可疑者辄谓 刘歆
    
附王莽窜入此亦其一然圣人不语怪而除
    怪以怪盖为愚夫妇而设未足过也若因诞
    而削之则石言 (第 3a 页)
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良由不见古文故为此谬说)
(商书已云七世之庙则天子立七庙王者常礼非独周/人始有也 刘歆
马融王肃虽不见古文皆以七庙为天)
(子常礼所言二祧者王肃以为高祖之父/及祖也并高祖以下共为三昭三穆耳 …… (第 23a 页)
 (故于殷太甲为太宗大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由是/言之宗无数也或言天子五庙无见文或言中宗高)
 (宗者宗其道而毁其庙则名/与实异非尊德贵功之意也)
 朱子曰 刘歆
说文武为宗不在七庙数中此说是又 …… (第 32a 页)
    蕙田案七庙之制自虞至商已然殷之三宗

    百世不毁不在七世亲庙之数 刘歆
之论不
    可易也故朱子亦以为是
书武成丁未祀于周庙骏奔走执豆笾(传四月丁未祭/告后稷以下文) …… (第 33b 页)
 (立宫室象貌而为之者言死者之宗庙象生时之宫/室容貌故冬官匠人所论宗庙及路寝皆制如明堂)

 (是死之宗庙犹生之路寝故云象貌为之由此而言/自天子至于卿士得立庙者其制皆如生居之宫矣)
  刘歆
历谱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
 周庙翼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
 馘于周庙(注今文 …… (第 35a 页)
 晋书礼志周制七庙以辩宗祧(虞喜曰七庙不始/于周伊尹已言矣)
 唐会要芩文本云载籍纪七庙者多称四庙者寡榖
 梁王制祭法礼器书咸有一德并云七庙荀卿孔安
 国 刘歆
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宝之徒咸以为然祖
 郑玄者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引七庙之文
 通典杜氏曰礼有以多为贵王 …… (第 41a 页)
 上以下降杀以两使天子诸侯皆亲庙四则是君臣
 同等尊卑不别也又王祭殇五而下及无亲之孙上
 不及无亲之祖不亦诡哉王舜 刘歆
论之于汉韩退
 之论之于唐皆与肃同盖理之所在者无异致也
 辨韦玄成天子五庙
 (汉书韦玄成传礼王者始 …… (第 44a 页)
 (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非有后稷始封文武/受命之功者皆当亲尽而毁成王成二圣之业制礼)
 (作乐功德茂盛庙犹不世以行为谥而已又曰/祖宗之庙世世不毁继祖而下五世而迭毁)
  刘歆
议曰礼记王制及春秋榖梁传天子七庙诸侯
 五大夫三士二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
 而殡五月而葬此丧 …… (第 44b 页)
 然而汉儒之说又有不同矣谓后稷始封文武受命
 而王故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者诸儒之说也谓
 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文武为宗不在数中者
  刘歆
之说也虽其数之不同然其位置迁次宜亦与 …… (第 45b 页)
 东北谓之武世室于是康王迁穆王祔而为七庙矣
 自是以后则穆之祧者藏于文世室昭之祧者藏于
 武世室而不复藏于太庙矣如 刘歆
之说则周自武
 王克殷即增立二庙于二昭二穆之上以祀高圉亚
 圉始前递迁至于懿王而始立文世室于三穆之上 (第 46b 页)
 至孝王时始立武世室于三昭之上此为少不同耳
 曰然则诸儒与 刘歆
之说孰为是曰前代儒者多是 (第 46b 页)
  刘歆
愚亦意其或然也
 祧庙议曰天子七庙宗者不在数中此为礼之正法
 宗者在数中礼之末失也
 陈氏浩曰王立七 (第 47a 页)
庙而以文武不迁之庙足其数则
 其实五庙而已若商有三宗则将为四庙乎然则朱
 子然 刘歆
之说岂无见乎
    蕙田案韦玄成论天子七庙实止五庙今核
    其说乃实止四庙耳玄成曰王者禘其祖自 …… (第 47a 页)
    祭天配天何与而乃以禘为祭天以配为配
    天五误若夫功德之庙不可预为设数使文
    武而下复有可宗之人亲庙虑又益杀 刘歆
    
之论足以正韦之失矣 …… (第 48a 页)
 故天灾之其言虽涉于怪而理或有焉若然则鲁公

 之室在所不毁可知矣王舜中 刘歆
王肃韩退之之
 徒皆谓天子祖功宗德之庙不在七世之列特郑康
 成以周礼守祧有八人小记王者立四庙则谓周制 …… (第 50b 页)
 功德之主亲尽不迁故周立文武世室不曰庙而曰
 世室亦以庙制不能加于七耳或谓周立九庙如九
 庙可立何必又为世室之名哉 刘歆
谓七者正数其
 常也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在殷则成汤而下为中
 宗高宗祖甲在周则为文武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 …… (第 51a 页)
 世之太祖当此君之身不得立王之庙则全无庙也

 故诸侯不敢祖天子始封之子得立一庙始封六世
 之孙始五庙备也
 朱子曰如 刘歆
之说周自武王克殷即增立二庙于
 二昭二穆之上以祀高圉亚圉如前递迁至于懿王
 而始立文世室于三穆之上至 …… (第 52b 页)
 (又宗庙之制先儒讲之甚详未有举坛墠为言者周/公三坛同墠非此义也又诸儒以周之七庙始于共)
 (王之时夫以周公制作如此其盛而宗庙之制顾乃/下同列国吾知其必不然矣然则朱子然 刘歆
之说)
 (岂无见乎郑注此章谓祫乃/祭之盖亦觉记者之失矣)
 (徐氏师曾曰去墠为鬼则王/者何以有禘乎 …… (第 56a 页)
 辄废祖考之祭乎于是自立四庙以视始受命而王
 者所以著其不忘本也昔汉宣帝以从孙继昭帝患
 昭穆之体一也于是立悼皇考庙以当一代之穆而
 王舜中 刘歆
以为孝宣以兄孙继统为孝昭后考庙
 固不当立累世奉之是两统二父也然宣帝以悼皇
 考当一代之穆固不合礼若 (第 59b 页)
特立庙乃庶子王之所
 当立者谓不当立误矣(王舜 刘歆
当作/王莽中字衍)
 (陆氏佃曰此言王者后世衰乱统序既绝其子孙有/特起者若汉光武复有天下既复七庙则其 (第 59b 页)
祀昭孝也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故工史书
世宗祝书昭穆犹恐其踰也弗听遂跻之
  刘歆
曰孙居王父之处正昭穆则与祖相代此迁庙
 之杀也
 张纯曰父子不并坐而孙从王父
 决疑要注曰凡昭穆父南 …… (第 10a 页)
 庙其祖祔入高祖庙其新神入祖庙是练时迁庙也
 迁庙以孙代王父取其昭穆相当所以坏祖与高祖
 庙而不毁曾祖尔 汉刘歆
之论最博而笃曰孙居王
 父之处正昭穆则孙常与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今 …… (第 14b 页)
 远庙去坛而墠迁祖递位之义亦不外是矣祔与庙
 迁虽非一时然均名昭穆岂有二位祔则孙从王父
 合食迁则孙常与祖相代者入其庙而袭其处如
 歆
王肃之论是也既生居王父之寝殁则殡于其宫
 之西序葬与祔祫俱从祖列至其为尸亦袭祖之遗
 衣服而坐于主之 …… (第 19a 页)
 

 朱子曰韦玄成 刘歆
庙数不同班固以歆说为是今
 亦未能决其是非姑两存之至于迁毁之序则昭常
 为昭穆常为穆假令新死者当祔昭 …… (第 30b 页)
 代之制言之家语云天子立七庙自有虞以至于周

 之所不变也朱子云 刘歆
谓宗不在七庙中者恐有
 功德者多则占了七庙数也其说是故虞夏皆以颛
 顼为太祖虞之时以帝喾为文祖帝尧为 (第 54a 页)
 为上生其说是也班固则类以律为下生吕为上生
 误矣
 吴氏鼎曰上生下生之说先儒不同以律为下生吕
 为上生者史记生钟分及前汉志晋志 刘歆
京房蔡
 邕也以黄钟三律为下生蕤宾三律为上生者史记 …… (第 49a 页)
 尺度有尺度然后数立焉黄钟元声原未绝于世而
 造律之尺独难得其真隋志载历代尺一十五等其
 后改革益甚至律吕新书所载如周尺 汉刘歆
铜斛 …… (第 63b 页)
 (汉书律历志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
 吴氏鼎曰此言黄钟九寸寸十分之始京房 刘歆
(第 67a 页)
 (高/)

    宗元案 刘歆
之解尔雅五音就字面附会亦
    似可通然终属随文生义耳不知此条致讹
    之故乃徒拘宫商角徵羽之 (第 6b 页)
 五庙而迭毁后虽有贤君犹不得与祖宗并列子孙
 虽欲褒大显扬而立之鬼神不飨也孝武皇帝虽有
 功烈亲尽宜毁太仆王舜中垒 校尉刘歆
议曰臣闻
 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丐奴是也至宣 …… (第 21b 页)
 卿之议用众儒之谋既以为世宗之庙建之万世宣

 布天下臣愚以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宣皇帝崇
 立之如此不宜毁上览其议而从之制曰太仆舜中
 垒 校尉刘歆
议可歆又以为礼去事有杀故春秋外
 传曰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祖祢则日祭曾高则
 月祀二祧则时享坛墠则岁 …… (第 25a 页)
    渎乱繁杂三代之礼于焉尽矣元帝锐意复
    古贡禹始有毁庙及罢郡国庙之议而韦玄
    成等卒成之至 刘歆
建宗不在七庙数中之
    说而后三昭三穆之序乃定汉廷经术之效
    于斯钜矣乃或可而不行或废而再 …… (第 26a 页)
 都宫之制七庙各为一室太祖之庙居中分为三昭

 三穆其中有功德者别出之以为世室如 刘歆
之说
 兄弟相继者合为一世而各自为室每岁四祭如周
 礼所谓祠礿尝烝者春祠则犆祭夏秋冬则祫祭如
 王制 …… (第 35a 页)
盛为宗不毁孝宣追崇孝武/历称世宗中正大臣夏侯胜等犹执异议不应为宗至)
(孝成皇帝议犹不定太仆王舜中垒 校尉刘歆
据经传/义谓不可毁上从其议古人考据慎重不敢私其君父)
(若此其至也后遭王莽之乱光武皇帝受命中兴庙称 (第 41b 页)
衡之徒始建其礼以高帝为太祖而立四亲庙是为五
庙唯 刘歆
以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降杀以两之义七
者其正法可常数也宗不在数内有功德则宗之不可
预为设数也是以班固称 (第 48b 页)
考论诸儒之议 刘歆
博而笃
矣光武即位建高庙于雒阳乃立南顿君以上四庙就
祖宗而为七至魏初高堂隆为郑学议立亲庙四太祖
武帝 (第 48b 页)
   宗庙制度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六月己卯追谥皇高祖曰宣
简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考曰
元皇帝庙号世祖

礼乐志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而礼家之说世数不
同然自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大儒荀卿 刘歆
班固王肃
之徒以为七庙者多盖自汉魏以来创业之君特起其
上世微而无功德以立四庙故其初皆不能立七庙武
德 …… (第 1b 页)
命有司详议庙制谏议大夫朱子奢建议曰案汉丞相
韦玄成奏立五庙诸侯亦同五 刘子骏
议开七祖邦君
降二郑司农踵元成之辙王子雍扬国师之波分涂并
驱各相师祖咸玩其所习好同恶异遂令历代祧祀多 …… (第 2b 页)
及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孔子家语并云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尚书曰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至于孙卿孔安国 刘歆
班彪父子孔晁虞憙
干宝之徒或学推硕儒或才称博物商较今古咸以为
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晋 (第 4a 页)
 者之祖宗享七庙之严奉可也若推以为太祖而比

 之稷契则固不侔矣是以韦玄成 刘歆
诸人讲论庙
 制备矣而终不能复殷周之制者盖太祖之位未定
 故也古之祫祭盖奉太祖与毁庙未毁庙之主而合 (第 24b 页)
庙之数
其说有二韦玄成等以谓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
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
也如 刘歆
之说则周自武王克商以后稷为太祖即增
立高圉亚圉二庙于公叔太王王季文王二昭二穆之
上已为七庙矣至懿王时 …… (第 10a 页)
多是 刘歆
之说二曰同堂异室之制后汉明帝遵俭自
抑遗诏无起寝庙但藏其主于光武庙中更衣别室其
后章帝又复如之后世遂 (第 10b 页)
义可据故事不遗大礼既明永息异论
中书舍人武儒衡议曰谨案开元礼太庙九室每年惟
五飨六告祭用牲牢俎豆而已 刘歆
祭议曰大禘则终
王坛墠则岁贡二祧则时享曾高则月祀祖祢则日祭
国语云王者日祭月享时类岁祀此则往古之明徵 (第 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