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汪清卿” 相关资源
古籍库
 汪大猷(字仲嘉思温子绍兴中进士为吏部侍郎兼权尚书是时法度数变更吏得以高下大猷)


(上疏论其事定为格式后为江西安抚使卒谥庄靖所著有适斋存稿备忘训览等书)

  汪清卿(字湛仲婺源人朱熹自考亭归寓清卿家与乡人讲学因嘉其事亲孝扁其斋曰爱日又)

(为作敬斋箴)
 汪介然(字彦准婺源人少领乡荐入太学不第后从岳飞及韩清军以战功补进义校尉尝使金)

(洪皓附以蜡 (第 6a 页)
 汪大猷(字仲嘉思温子绍兴中进士为吏部侍郎兼权尚书是时法度数变更吏得以高下大猷)


(上疏论其事定为格式后为江西安抚使卒谥庄靖所著有适斋存稿备忘训览等书)

 汪清卿(字 湛仲
婺源人朱熹自考亭归寓 (第 6a 页)
清卿
家与乡人讲学因嘉其事亲孝扁其斋曰爱日又)

(为作敬斋箴)

 汪介然(字彦准婺源人少领乡荐入太学不 (第 6a 页)
 是见得未分明也(荅潘/恭叔)
此性夲善但感动之后或失其正则流于恶耳此等处
 反之于身便自见得不必致疑只是自家感动善恶
 之端须常省察持守耳(荅 汪/清卿)
程子言性即理也而邵子曰性者道之形体两说正相
 发明而叔权所论乃欲有所优劣于其间则不惟未
 达邵子之 (第 20b 页)
    元 顺 蒲道源得之 元
惠 吴迪泰之      善 唐如晦幼光
敬 王佐宣之         汪清卿湛仲
  周天骏子美       吴镒仲权 (第 23b 页)
   答潘文叔(四)
   答潘端叔(四)
   答潘恭叔(九)
   答郑仲礼(二)
   答余占之(四)
   答 汪清卿
   答程正思(五)
   答汪子文
   答汪圣可
   答周舜弼(十)
 卷第五十一 (第 70a 页)
     汪季良
  汪立中      汪长源
  汪勋       汪必达
  汪莘        汪清卿
  汪复       汪应时
  汪大信      汪应元
  汪肩吾      汪自强
  汪元春 ……经筵。莘贻书言主上父子之间,诸公所不能济者。待先生而济。否则不能为天下,后世学道者之地,熹重其言。 汪清卿
按《万姓统谱》: 清卿
字湛仲,婺源人。朱熹自考亭归寓, 清卿
家与乡人讲学,因嘉其事,亲孝扁其斋曰爱日,又为作《敬斋箴》。
汪复
按《万姓统谱》:复字希颜,婺源人
  朱子全书〈性〉
  朱子大全集〈与郭冲晦 答何叔京 答张敬夫问目 答冯作肃 答胡广仲 答胡广仲论性槁后 答刘叔文 答姜叔权 答吴伯丰 答汪长孺 答胡季随 答方宾王 答黄道夫 答林德久 答刘韬仲 答 汪清卿 
答徐彦章 答王子合 答张钦夫 答潘恭叔 张无垢中庸解辨 胡子知言疑义 玉山讲义〉
学行典第四十七卷 ……即是理炳,谓所谓理者,仁义礼智是也。未知是否。曰:四者,固性之纲维,然其中无所不包,更详味之。
《答 汪清卿》
所喻五常,即是五行之性,初无异义,此性本善,但感动之后或失其正,则流于恶耳。此等处反之于身便自见得,
   读张子己心严师章
   观语类吕焘录(甲寅)
   读语类㽦录(丁巳)
   读郑子上答问(甲寅)
   读朱子答 汪清卿
(乙卯)
   读太极解(甲寅)
   读退溪先生答高峰四七说改本(甲寅)
   读栗谷答牛溪书(
 老洲答许懋书。以理无动静。气何自而动静。为推原说。(须考本集)栗谷答牛溪书。亦以太极动静。为原其未然而言。此一义。须更与朋友之有见者。子细商量。
读朱子答 汪清卿
(乙卯)
所喻五常。即是五行之性。初无异义。(知此。则知健顺即是阴阳之性。本然即是形气之性矣。)(第 99H 页)
   第九敬斋箴图(案实纪。朱子尝寓婺源 汪清卿湛仲
家。与乡人讲学。为作敬斋箴。(朱子名堂室记)堂旁两夹室。名其左曰敬斋。)
  
答李叔献书。二十三卷答赵士敬书。详论此图。当参考。)
[本文缺]
第九敬斋箴图(案实纪。朱子尝寓婺源 汪清卿湛仲
家。与乡人讲学。为作敬斋箴。(朱子名堂室记)堂旁两夹室。名其左曰敬斋。)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案富 (第 33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