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王柏(宋史本传字会之金华人大父师愈从杨时受/易论语既又从朱熹张栻吕祖谦游父瀚兄弟)

  (皆及熹祖谦之门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
  (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或语以)
  (何基尝从黄干得熹之传即 …… (第 32b 页)
  (质之作敬斋箴图夙兴见庙治家严饬当暑闭阁/静坐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见也少孤事其伯兄甚)
  (恭季弟蚤丧抚其孤割田予之收合宗族周恤扶/持之 开之
殁家贫为之敛且葬焉为丽泽上蔡两)
  (书院师乡之耆德皆执弟子礼其卒整衣冠端坐/挥妇人勿近国子祭酒杨 …… (第 32b 页)
  (之日也人以为名/言称通斋先生)

  汪开之(万历金华府志字元思金华人独善之孙也/居贫力学与王鲁斋为友鲁斋称其坚砺勇)
  (往能自拔于困苦中予为为已之学实开端于元/思云开之尝自著贫约云不衣绢帛不食夜饭不)
  (雇仆从不妄收买不趁人情不作杂书不转假借/不转恳事不为妄费不借人物凡十条其卒也鲁)
  (斋率朋友敛之又请/于何北山为铭其墓)
 张润之(嘉靖浙江通志金华人笃实清介专心问学/避地长山摘其幽胜为十咏元黄溍谓其微)
  (言奥旨世 (第 34a 页)
  (之日也人以为名/言称通斋先生)

 汪开之(万历金华府志字 元思
金华人独善之孙也/居贫力学与王鲁斋为友鲁斋称其坚砺勇)
  (往能自拔于困苦中予为为已之学实开端于 (第 34a 页)
元/思
(第 34a 页)
开之
尝自著贫约云不衣绢帛不食夜饭不)
  (雇仆从不妄收买不趁人情不作杂书不转假借/不转恳事不为妄费不借 (第 34a 页)
   王柏
王柏字会之金华人大父师金从杨时学父瀚又及朱
子之门柏少时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踰三十始知
家学之源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
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怵然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 (第 32b 页)
也更自号为鲁斋闻何基尝从黄干得朱子之传即往
事之基授以立志居敬之旨为作鲁斋箴以勉之柏高
明绝识弘论英辨每质问或一事至十往返于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通鉴纲目诸编标注考校尤为精密其居
家夙兴见庙饬庀诸务肃然严整当暑阖阁静坐子弟
白事非衣冠不见少孤事兄恭季弟早世抚其孤义以
慈收合宗族周恤之 汪开之
没家贫为敛且葬两为丽
泽上蔡书院山长其教必以大学为先虽乡之耆德皆 (第 33a 页)
 方逢辰(弟逢振君玉/君锡淳安)吴溁(子量/永嘉)
邱国富(行可/建安)  张谅(子京/建安)    汪开之(元思/金华)
方凤(韶父/浦江)   郑朴翁(宗仁/平阳)  敖继翁(君善/福州)
倪渊(仲深/乌程)
 
  (第 4a 页)
(弟逢振君玉/君锡淳安)吴溁(子量/永嘉)
邱国富(行可/建安)  张谅(子京/建安)   汪开之 (元思/
金华)
方凤(韶父/浦江)   郑朴翁(宗仁/平阳)  敖继翁(君善/福州)
倪渊(仲深/乌程)
  (第 4a 页)
为孝王将素伉直)王柏(宋史丨丨传字会/之婺川金华人少)
(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
(更以鲁斋从朱熹门人游图绘宝鉴丨丨字会之 (第 48a 页)
   题北山先生尺牍后
右北山何公与其弟子鲁斋王公手帖北山平日执谦
特甚人有来学者虽诲之无不倾尽而未尝受其北面

之礼此书之称再拜称尊兄者犹可见也元思 姓汪氏
名开之
时法先生之孙鲁斋少与之同学尝取论孟集
义别以铅黄朱墨以求朱子去取之意而精于四书之
学者伯诚姓张氏名润 (第 31b 页)
   萧懿祠堂断碑跋
萧懿衍之亲兄而心迹不同懿忠而衍篡也事具史传

明甚而山阴陆游引伯叔文叔同起为比谓大萧赍恨
死不及见梁之兴何其误也吾友张子长为论紏正之
使陆氏复生亦当无辞以辨庙碑立于汉中者盖懿以
永明末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加督魏军入汉中围南郑
懿拒击解围遁去又追逐氏师杨元秀取魏六城边境
以宁尝有功兹地故尔是碑宋乾道中始为赵彦博所
知遂传于世彦博字富文为吏精敏有声其馀力亦及
此按碑称皇太子臣纲奉敕撰下不著书者氏名或在

残缺后段今彦博直云简文书岂别有㨿乎考古实事
要不可不谨也第五行海内字下有浩浩二字似亦非
原文览者详之
   跋 汪元思
固穷集及所录朱吕二先生诗帖
大愚吕忠公谪庐陵独善汪公裂裳裹足送之后徙卒
高安其弟约叟辍试往护其丧凡弟 (第 28a 页)
遂以义闻士大夫
间昔徐晦之不负杨临贺巢谷之远从二苏公黄太史
没宜州有永州唐生者为经纪后事收拾遗文特立独

行之士风声意气信不间断也独善之孙元思力学忍
贫自为贫约十条指心以誓其友胡潜类聚圣贤处贫
言行为固穷集贻之 元思
以贫约附焉质于北山何先
生愈励其操卒死于穷呜呼好义者民之天而固穷者
士之节夫能忼慨赴人急难不为威武势 (第 28b 页)
焰屈者始有
以固其穷而委靡恇怯苟慕富贵者必不能见义以勇
为固穷之善殆有得于独善之穷汪氏兄弟祖孙是或
一道也叶君审言家藏 元思
固穷集因录朱吕所与独 …… (第 28b 页)
程历中哭大愚诗并何王诸公称赞
之语萃为一帙某既窃叹复推说以附于诸老之后云
独善名大度字时法约叟名大章 元思
名开之
   题家藏渊明集后
予家渊明集十卷第三卷首有题云渊明晋所作者皆
题年号入宋所作但题甲乙而已 (第 29a 页)
吕之门朱子铭崇政公墓又有宁庵记瀚请为公墓祠
作也先生少慕诸葛亮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窃学
之原与其友 汪开之
同读四书取论孟集义别以铅黄
朱墨求朱子去取之意以勉斋黄公通释尚缺荅语约
语录精要足之名曰通旨一日读居 (第 14a 页)
    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案柏之/祖师愈)
    (受业于杨时其父瀚亦及朱/子吕祖谦之门故史文云然)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
    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盖其天资
    卓荦本一桀骜 (第 1b 页)
,金华人。大父师愈,从杨时受《易》、《论语》。柏少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于《论语》标注点校,尤为
王柏
按《宋史·儒林王柏传》:柏,字会之,婺州金华人。大父崇政殿说书师愈,从杨时受《易》、《论语》,既又从朱熹、张栻、吕祖谦游。父瀚,朝奉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兄弟皆及熹、祖谦之门。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从熹门人游,或语以何基尝 ……坐,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见也。少孤,事其伯兄甚恭。季弟蚤丧,抚其孤,又割田予之。收合宗族,周恤扶持之。 开之
没,家贫,为之敛且葬焉。来学者众,其教必先之以《大学》。蔡抗、杨栋相继守婺,赵景纬守台,聘为丽泽、上
兄弟皆及熹、祖谦之门。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贤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
《郭雍传》:雍,字子和
王柏
按《宋史·王柏传》:柏,字会之,婺川金华人。大父崇政殿说书师愈,从杨时受《易》、《论语》,既又从朱熹、张栻、吕祖谦游。父瀚,朝奉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兄弟皆及熹、祖谦之门。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从熹门人游,或语以何基尝 ……鉴纲目》标注点校,尤为精密。少孤,事其伯兄甚恭。季弟早丧,抚其孤,又割田予之。收合宗族,周恤扶持之。 开之
没,家贫,为之敛且葬焉。来学者众,其教必先之以《大学》。蔡抗、扬栋相继守婺,赵景纬守台,聘为丽泽、上
兄弟皆及熹、祖谦之门。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踰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从熹门人游,或语以何基尝
熹、祖谦之门。

柏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年逾三十,始知家学之原,捐去俗学,勇于求道。与其友 汪开之
著《论语通旨》,至「居处恭,执事敬」,惕然叹曰:「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亟更以「鲁斋」。

从熹门人 ……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见也。

少孤,事其伯兄甚恭。季弟早丧,抚其孤,又割田予之。收合宗族,周恤扶持之。 开之
没,家贫,为之敛且葬焉。

来学者众,其教必先之以《大学》。蔡抗、杨栋相继守婺,赵景纬守台,聘为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