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金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诏从之
桓帝本纪本初元年迎帝入南宫即皇帝位秋七月辛
巳谒高庙光武庙
祭祀志冲质帝皆小梁太后摄政以殇帝故事就陵寝
祭凡祠庙讫三公分祭之
灵帝本纪建宁元年二月辛酉上孝桓帝庙曰威宗庚
午谒高庙辛未谒世宗庙
祭祀志桓帝无嗣灵帝以 河间孝王 曾孙解渎侯即位
灵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庙七主少帝三
陵追尊后三陵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故高庙 (第 40b 页)
桓帝本纪本初元年迎帝入南宫即皇帝位秋七月辛
巳谒高庙光武庙
祭祀志冲质帝皆小梁太后摄政以殇帝故事就陵寝
祭凡祠庙讫三公分祭之
灵帝本纪建宁元年二月辛酉上孝桓帝庙曰威宗庚
午谒高庙辛未谒世宗庙
祭祀志桓帝无嗣灵帝以 河间孝王 曾孙解渎侯即位
灵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庙七主少帝三
陵追尊后三陵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故高庙 (第 40b 页)
蕙田案质帝之不得追尊其父蔡邕以为偪
于梁后及梁冀也
右后汉质帝
桓帝本纪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 河间孝王开
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
徵帝到夏门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与兄大 (第 20a 页)
将军冀迎帝入南宫即皇帝位时年十五 九月戊戌
追尊皇祖 河间孝王 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
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为孝
崇博园贵人 建和二年四月封帝 …… (第 20b 页)
河间孝王开 传蠡吾侯翼元初六年邓太后徵河间
王诸子诣京师奇翼美仪容故以为平原怀王后焉
岁馀贬为都乡侯翼卒子志 (第 21a 页)
嗣为大将军梁冀所立
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 河间孝王 为孝穆皇夫人
赵氏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陵蠡吾先侯曰
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使司徒持节 …… (第 21a 页)
则庙虽立仍不过以嗣王奉祠也
右后汉桓帝
灵帝本纪孝灵皇帝讳宏肃宗元孙也曾祖 河间孝王
开 祖淑父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
崩无子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持节至 (第 21b 页)
河间奉迎建宁元年正月庚子即皇帝位时年十二
闰二月甲午追尊皇祖为孝元皇夫人夏氏为孝元皇
后考为孝仁皇夫人董氏为慎园贵人 熹平三年六
月封河间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
河间孝王 传解渎亭侯淑以河间王子封淑卒子苌
嗣苌卒子宏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建宁
元年窦太后诏追尊皇祖 …… (第 22a 页)
徒持节之河间奉策书玺绶祠以太牢常以岁时遣
中常侍持节之河间奉祠熹平三年使使拜河间安
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祠
祭祀志桓帝无嗣灵帝以 河间孝王 曾孙解渎侯即位
亦追尊祖考
右后汉灵帝
蔡邕独断高祖得天下而父在上尊号曰太上皇不 …… (第 22b 页)
乐王子是为质帝帝偪于顺烈梁后父大将军梁冀未
得尊其父而崩桓帝以蠡吾侯子即尊位追尊父蠡吾
先侯曰孝崇皇母匽太夫人曰孝崇后祖父 河间孝王
曰孝穆皇祖母妃曰孝穆后桓帝崩无子今上即位追
尊父解渎亭侯曰孝仁皇母董夫人曰孝仁后祖父河
间敬王曰 …… (第 23b 页)
祖但称本生父曰皇考而已称皇实始于哀
帝追尊定陶共皇厥后安帝父清河孝王曰
孝德皇桓帝父蠡吾侯曰孝崇皇祖 河间孝
王 曰孝穆皇灵帝父解渎亭侯曰孝仁皇祖
曰孝元皇俱相继起而汉人讳言哀帝但曰 (第 24a 页)
于梁后及梁冀也
右后汉质帝
桓帝本纪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 河间孝王开
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
徵帝到夏门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与兄大 (第 20a 页)
将军冀迎帝入南宫即皇帝位时年十五 九月戊戌
追尊皇祖 河间孝王 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
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为孝
崇博园贵人 建和二年四月封帝 …… (第 20b 页)
河间孝王开 传蠡吾侯翼元初六年邓太后徵河间
王诸子诣京师奇翼美仪容故以为平原怀王后焉
岁馀贬为都乡侯翼卒子志 (第 21a 页)
嗣为大将军梁冀所立
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 河间孝王 为孝穆皇夫人
赵氏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陵蠡吾先侯曰
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使司徒持节 …… (第 21a 页)
则庙虽立仍不过以嗣王奉祠也
右后汉桓帝
灵帝本纪孝灵皇帝讳宏肃宗元孙也曾祖 河间孝王
开 祖淑父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
崩无子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持节至 (第 21b 页)
河间奉迎建宁元年正月庚子即皇帝位时年十二
闰二月甲午追尊皇祖为孝元皇夫人夏氏为孝元皇
后考为孝仁皇夫人董氏为慎园贵人 熹平三年六
月封河间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
河间孝王 传解渎亭侯淑以河间王子封淑卒子苌
嗣苌卒子宏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建宁
元年窦太后诏追尊皇祖 …… (第 22a 页)
徒持节之河间奉策书玺绶祠以太牢常以岁时遣
中常侍持节之河间奉祠熹平三年使使拜河间安
王利子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祠
祭祀志桓帝无嗣灵帝以 河间孝王 曾孙解渎侯即位
亦追尊祖考
右后汉灵帝
蔡邕独断高祖得天下而父在上尊号曰太上皇不 …… (第 22b 页)
乐王子是为质帝帝偪于顺烈梁后父大将军梁冀未
得尊其父而崩桓帝以蠡吾侯子即尊位追尊父蠡吾
先侯曰孝崇皇母匽太夫人曰孝崇后祖父 河间孝王
曰孝穆皇祖母妃曰孝穆后桓帝崩无子今上即位追
尊父解渎亭侯曰孝仁皇母董夫人曰孝仁后祖父河
间敬王曰 …… (第 23b 页)
祖但称本生父曰皇考而已称皇实始于哀
帝追尊定陶共皇厥后安帝父清河孝王曰
孝德皇桓帝父蠡吾侯曰孝崇皇祖 河间孝
王 曰孝穆皇灵帝父解渎亭侯曰孝仁皇祖
曰孝元皇俱相继起而汉人讳言哀帝但曰 (第 24a 页)
(也安喜今定州)又东径安国县北(汉安国县隋改曰义丰今为祁州)又东
北径解渎亭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 河间孝王 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
(也)又东北径蠡吾县故城南(城在今博野县西南)又东径博
野县 (第 69b 页)
北径解渎亭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 河间孝王 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
(也)又东北径蠡吾县故城南(城在今博野县西南)又东径博
野县 (第 69b 页)
(通于少习以听命若云/将自此取晋河西地也)
三户(哀四年晋执蛮子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杜注三户今丹水县北三户亭 臣谨按汉)
(桓帝 河间孝王 子博封三户亭侯即此延熹四年/博改封任城王盖即故城置亭云今内乡县西南)
(有三户亭晋丹/水县见卷首 (第 27b 页)
三户(哀四年晋执蛮子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杜注三户今丹水县北三户亭 臣谨按汉)
(桓帝 河间孝王 子博封三户亭侯即此延熹四年/博改封任城王盖即故城置亭云今内乡县西南)
(有三户亭晋丹/水县见卷首 (第 27b 页)
戎在晋阴地陆浑者今按又见昭)
(二十/二年)三户(传以畀楚师于三户杜注丹水县北有三户/亭汇纂汉桓帝 河间孝王 子傅封三户亭侯)
(即此今南阳府淅川县西南有三户城今按水经注又/云丹水又东南淅水注之又东南径三户城又 (第 37a 页)
(二十/二年)三户(传以畀楚师于三户杜注丹水县北有三户/亭汇纂汉桓帝 河间孝王 子傅封三户亭侯)
(即此今南阳府淅川县西南有三户城今按水经注又/云丹水又东南淅水注之又东南径三户城又 (第 37a 页)
百姓鳏寡
渔采陂池勿收假税二岁秋七月丙寅济南王错薨复
置涿郡故盐铁官九月壬午南巡狩清河王庆济北王
寿 河间王开 并从赐所过二千石长吏以下三老官属
及民百年者钱布各有差是秋四州雨水冬十一月戊 …… (第 83b 页)
和帝永元十六年元兴元年即位十七年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
帝即皇帝位时诞育百馀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
朝北匈奴遣使称臣诣敦煌奉献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
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已以听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癸卯光禄勋梁鲔为司徒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
陵尊庙曰穆宗丙戍清河王庆济北王寿 河间王开 常
山王章始就国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鲜 …… (第 86a 页)
帛人二匹夏四月癸未京师郡国二十一雨雹癸巳
司空陈褒免五月庚戌宗正彭城刘授为司空己巳改
乐成国为安平封 河间王开 子得为安平王六月郡国
蝗秋七月癸卯京师及郡国十三地震高句骊降虔人
羌叛攻谷罗城度辽将军耿夔讨破之八月 (第 104a 页)
渔采陂池勿收假税二岁秋七月丙寅济南王错薨复
置涿郡故盐铁官九月壬午南巡狩清河王庆济北王
寿 河间王开 并从赐所过二千石长吏以下三老官属
及民百年者钱布各有差是秋四州雨水冬十一月戊 …… (第 83b 页)
和帝永元十六年元兴元年即位十七年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
帝即皇帝位时诞育百馀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
朝北匈奴遣使称臣诣敦煌奉献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
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已以听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癸卯光禄勋梁鲔为司徒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
陵尊庙曰穆宗丙戍清河王庆济北王寿 河间王开 常
山王章始就国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鲜 …… (第 86a 页)
帛人二匹夏四月癸未京师郡国二十一雨雹癸巳
司空陈褒免五月庚戌宗正彭城刘授为司空己巳改
乐成国为安平封 河间王开 子得为安平王六月郡国
蝗秋七月癸卯京师及郡国十三地震高句骊降虔人
羌叛攻谷罗城度辽将军耿夔讨破之八月 (第 104a 页)
官死罪系囚皆减罪一等诣北地上郡安定戌乙亥定
远侯班始坐杀其妻阴城公主腰斩同产皆弃市
六年春二月庚午 河间王开 薨三月辛亥复伊吾屯田
复置伊吾司马一人秋九月辛巳缮起大学护乌桓校
尉耿晔遣兵击鲜卑破之丁酉于阗王遣侍 …… (第 6b 页)
质帝本初一年
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 河间孝王开 父蠡吾
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徵帝
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
冀定 (第 20b 页)
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
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秋七月
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齐王喜薨辛巳谒高庙光武
庙丙戌诏曰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
之本恒必由之今选举乖错害及元元深惟蠲涤贪秽
以祈休祥其令秩满百户十岁以上有殊才异行乃得
参选赃吏子孙不得察举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
守道者得信其操各明守所司以观厥后九月戊戌追
尊皇祖 河间孝王 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
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为孝崇
博园夫人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 …… (第 21a 页)
三
月壬辰武库火司徒盛允免大司农种皓为司徒三月
省冗从右仆射官太尉黄琼免夏四月太常刘矩为太
尉甲寅封 河间王开 子博为任城王五月辛酉有星孛
于心丁卯原陵长寿门火己卯京师雨雹六月京兆扶
风及凉州地震庚子岱山及博尤来 …… (第 31a 页)
寿三年延熹九年永康一年即位二十一年
孝灵皇帝讳宏肃宗元孙也曾祖 河间孝王开 祖淑父
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无子皇
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
倏持 (第 37a 页)
远侯班始坐杀其妻阴城公主腰斩同产皆弃市
六年春二月庚午 河间王开 薨三月辛亥复伊吾屯田
复置伊吾司马一人秋九月辛巳缮起大学护乌桓校
尉耿晔遣兵击鲜卑破之丁酉于阗王遣侍 …… (第 6b 页)
质帝本初一年
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 河间孝王开 父蠡吾
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徵帝
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
冀定 (第 20b 页)
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
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秋七月
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齐王喜薨辛巳谒高庙光武
庙丙戌诏曰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
之本恒必由之今选举乖错害及元元深惟蠲涤贪秽
以祈休祥其令秩满百户十岁以上有殊才异行乃得
参选赃吏子孙不得察举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
守道者得信其操各明守所司以观厥后九月戊戌追
尊皇祖 河间孝王 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
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为孝崇
博园夫人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 …… (第 21a 页)
三
月壬辰武库火司徒盛允免大司农种皓为司徒三月
省冗从右仆射官太尉黄琼免夏四月太常刘矩为太
尉甲寅封 河间王开 子博为任城王五月辛酉有星孛
于心丁卯原陵长寿门火己卯京师雨雹六月京兆扶
风及凉州地震庚子岱山及博尤来 …… (第 31a 页)
寿三年延熹九年永康一年即位二十一年
孝灵皇帝讳宏肃宗元孙也曾祖 河间孝王开 祖淑父
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无子皇
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
倏持 (第 37a 页)
靖王党 下邳惠王衍 梁节王畅 淮阳顷王
炳 济阴悼王长
章和八子
千乘贞王伉 平春悼王全 清河孝王庆 济
北惠王寿 河间孝王开(蠡吾侯翼淑/解渎亭侯) 城阳怀王
淑 广宗殇王万岁 平原怀王胜
后汉
四王三侯
齐武王演字伯升光武之长兄也性刚毅 …… (第 2a 页)
数
反崇辄上钱帛佐边费及帝崩复上钱三百万助山陵
用度朝廷嘉而不受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四
年桓帝立 河间孝王 子恭为参户亭侯博为任城王以
奉其祀博有孝行丧母服制如礼增封三千户立十三
年薨无子国绝熹平四年灵帝复立 …… (第 30a 页)
年封代兄便
亲为勃遒亭侯代立十四年薨无子国绝建和元年桓
帝立勃遒亭侯便亲为恢嗣是为恭王立十三年薨子 孝王 统嗣立八年薨子王赦嗣建安中薨无子国除
广陵思王荆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 (第 31b 页)
送致者数千人凡徵发
摇动六州十八郡制度馀国莫及子夷王宪嗣永元四
年封宪弟十一人为列侯宪立二十二年薨子 孝王 弘
嗣永宁元年封弘二弟为亭侯弘立二十八年薨子穆
王畅嗣永和六年封畅弟荆为南乡侯畅立三十四年
薨子节王 …… (第 35a 页)
列侯元和元年封 孝王 孙二人为列侯宇立二十年薨
子恭王寿嗣永初元年封寿弟八人为列侯立十七年
薨子贞王尊嗣延光二年封尊弟四人 …… (第 36a 页)
为临湖侯延光元年以 河间孝王 子得嗣靖王后以乐
成比废绝故改国曰安平是为安平孝王立三十年薨
子续立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为所劫质囚于广宗 …… (第 40b 页)
车义重骨肉恩深者矣中兴已后犯法未有诛者
章和八子
孝章皇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
申贵人生济北惠王寿 河间孝王开 馀不载母氏平原
怀王胜和帝子也亦不载母氏
千乘贞王伉建初四年封和帝即位以伉长兄甚见尊
礼立十五年薨子 (第 43b 页)
宠嗣一名伏胡永元七年改国名乐
安立二十八年薨是为夷王父子皆薨于京师子鸿嗣
安帝崩始就国鸿生质帝质帝立梁太后下诏以乐安
国土卑湿租委鲜薄改鸿封勃海王立二十六年薨是
为 孝王 无子太后立桓帝弟蠡吾侯悝为勃海王奉鸿
嗣延熹八年悝谋为不道有司请废之帝不忍乃贬为
廮陶王食一县悝后因 …… (第 44a 页)
九岁丧父至孝建和元年梁太后下诏褒称之增封五
千户次立七年薨子鸾嗣鸾薨子政嗣政薨无子建安
十一年国除 河间孝王开 以永元二年封分乐成勃海涿郡为国延
平元年就国开遵奉法度吏民敬之永宁元年邓太后 …… (第 51b 页)
客闭门自处永建五年
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
为大将军梁冀所立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 河间孝
王 为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
陵蠡吾先侯曰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
使司徒持节奉策 …… (第 53a 页)
人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
县为汤沐邑硕嗜酒多过失帝令马贵人领王家事建
安十一年国除解渎亭侯淑以 河间孝王 子封淑卒子
长嗣长卒子宏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建宁
元年窦太后诏追尊皇祖淑为孝元皇夫人夏氏曰孝 …… (第 53b 页)
年薨葬于京师无子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
原王奉胜后是为哀王六年薨无子永宁元年太后又
立 河间孝王开 子都乡侯翼为平原王嗣安帝废之国
除
通志卷七十九上 (第 54b 页)
炳 济阴悼王长
章和八子
千乘贞王伉 平春悼王全 清河孝王庆 济
北惠王寿 河间孝王开(蠡吾侯翼淑/解渎亭侯) 城阳怀王
淑 广宗殇王万岁 平原怀王胜
后汉
四王三侯
齐武王演字伯升光武之长兄也性刚毅 …… (第 2a 页)
数
反崇辄上钱帛佐边费及帝崩复上钱三百万助山陵
用度朝廷嘉而不受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四
年桓帝立 河间孝王 子恭为参户亭侯博为任城王以
奉其祀博有孝行丧母服制如礼增封三千户立十三
年薨无子国绝熹平四年灵帝复立 …… (第 30a 页)
年封代兄便
亲为勃遒亭侯代立十四年薨无子国绝建和元年桓
帝立勃遒亭侯便亲为恢嗣是为恭王立十三年薨子 孝王 统嗣立八年薨子王赦嗣建安中薨无子国除
广陵思王荆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 …… (第 31b 页)
送致者数千人凡徵发
摇动六州十八郡制度馀国莫及子夷王宪嗣永元四
年封宪弟十一人为列侯宪立二十二年薨子 孝王 弘
嗣永宁元年封弘二弟为亭侯弘立二十八年薨子穆
王畅嗣永和六年封畅弟荆为南乡侯畅立三十四年
薨子节王 …… (第 35a 页)
列侯元和元年封 孝王 孙二人为列侯宇立二十年薨
子恭王寿嗣永初元年封寿弟八人为列侯立十七年
薨子贞王尊嗣延光二年封尊弟四人 …… (第 36a 页)
为临湖侯延光元年以 河间孝王 子得嗣靖王后以乐
成比废绝故改国曰安平是为安平孝王立三十年薨
子续立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为所劫质囚于广宗 …… (第 40b 页)
车义重骨肉恩深者矣中兴已后犯法未有诛者
章和八子
孝章皇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
申贵人生济北惠王寿 河间孝王开 馀不载母氏平原
怀王胜和帝子也亦不载母氏
千乘贞王伉建初四年封和帝即位以伉长兄甚见尊
礼立十五年薨子 (第 43b 页)
宠嗣一名伏胡永元七年改国名乐
安立二十八年薨是为夷王父子皆薨于京师子鸿嗣
安帝崩始就国鸿生质帝质帝立梁太后下诏以乐安
国土卑湿租委鲜薄改鸿封勃海王立二十六年薨是
为 孝王 无子太后立桓帝弟蠡吾侯悝为勃海王奉鸿
嗣延熹八年悝谋为不道有司请废之帝不忍乃贬为
廮陶王食一县悝后因 …… (第 44a 页)
九岁丧父至孝建和元年梁太后下诏褒称之增封五
千户次立七年薨子鸾嗣鸾薨子政嗣政薨无子建安
十一年国除 河间孝王开 以永元二年封分乐成勃海涿郡为国延
平元年就国开遵奉法度吏民敬之永宁元年邓太后 …… (第 51b 页)
客闭门自处永建五年
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
为大将军梁冀所立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 河间孝
王 为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
陵蠡吾先侯曰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
使司徒持节奉策 …… (第 53a 页)
人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
县为汤沐邑硕嗜酒多过失帝令马贵人领王家事建
安十一年国除解渎亭侯淑以 河间孝王 子封淑卒子
长嗣长卒子宏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建宁
元年窦太后诏追尊皇祖淑为孝元皇夫人夏氏曰孝 …… (第 53b 页)
年薨葬于京师无子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
原王奉胜后是为哀王六年薨无子永宁元年太后又
立 河间孝王开 子都乡侯翼为平原王嗣安帝废之国
除
通志卷七十九上 (第 54b 页)
文成五王
安乐厉王长乐(子诠弟诠子鉴/ 鉴 斌之)广川庄王略(子/谐)齐
郡顺王简(子/祐) 河间孝王 若(继子/琛)安丰匡王猛(子延/明)
献文六王
咸阳王禧(子通/ 煜) (翼/树) (昌 (第 4a 页)
安乐厉王长乐(子诠弟诠子鉴/ 鉴 斌之)广川庄王略(子/谐)齐
郡顺王简(子/祐) 河间孝王 若(继子/琛)安丰匡王猛(子延/明)
献文六王
咸阳王禧(子通/ 煜) (翼/树) (昌 (第 4a 页)
而不得祭岂可违而不守哉
中元元年帝使司空告祠高祖以吕氏王诸吕贼三王
几危社稷不宜配食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
祗迁吕太后庙于园四时上祭
和帝追尊其母梁贵人曰恭怀皇后陵以窦后配食章
帝恭怀皇后别就陵寝祭之
安帝以清河孝王子即位建光元年追尊其祖母宋贵
人曰敬隐后陵曰敬北陵亦就陵寝祭太常领如西陵
追尊父清河孝王曰孝德皇母曰孝德后清河嗣王奉
祭而已
顺帝即位追尊其母曰恭悯后陵曰恭北陵就陵寝祭
如敬北陵
桓帝以 河间孝王 孙蠡吾侯即位梁太后诏追 (第 9b 页)
河间
孝王 为穆皇夫人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陵蠡 (第 9b 页)
吾先侯曰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王因
奉祀
灵帝以 河间孝王 曾孙解渎侯即位窦太后诏追尊皇
祖淑为孝元皇夫人夏氏曰孝元后陵曰淳陵庙曰靖
庙皇考长为孝仁皇夫人董氏为 (第 10a 页)
中元元年帝使司空告祠高祖以吕氏王诸吕贼三王
几危社稷不宜配食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
祗迁吕太后庙于园四时上祭
和帝追尊其母梁贵人曰恭怀皇后陵以窦后配食章
帝恭怀皇后别就陵寝祭之
安帝以清河孝王子即位建光元年追尊其祖母宋贵
人曰敬隐后陵曰敬北陵亦就陵寝祭太常领如西陵
追尊父清河孝王曰孝德皇母曰孝德后清河嗣王奉
祭而已
顺帝即位追尊其母曰恭悯后陵曰恭北陵就陵寝祭
如敬北陵
桓帝以 河间孝王 孙蠡吾侯即位梁太后诏追 (第 9b 页)
河间
孝王 为穆皇夫人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陵蠡 (第 9b 页)
吾先侯曰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王因
奉祀
灵帝以 河间孝王 曾孙解渎侯即位窦太后诏追尊皇
祖淑为孝元皇夫人夏氏曰孝元后陵曰淳陵庙曰靖
庙皇考长为孝仁皇夫人董氏为 (第 10a 页)
真定列王子侯者一人
遽乡侯宣宣帝时封亡后
广川戴王子侯者一人
西梁侯辟兵宣帝时封 广 宫 敞
河间孝王 子侯者六人
阳兴侯昌宣帝时封坐罪诛 …… (第 20a 页)
楚思王子侯者十八人
陵乡侯曾哀帝时封后坐举兵欲诛王莽死
武安侯㥅哀帝时封坐罪免
郚乡侯光平帝时封
新城侯武平帝时封
宜陵侯置平帝时封
堂乡侯护平帝时封
成陵侯由平帝时封
成阳侯众平帝时封
复昌侯休平帝时封
安陆侯平平帝时封
梧安侯誉平帝时封
朝乡侯充平帝时封
扶乡侯普平帝时封
吕乡侯尚平帝时封
李乡侯殷平帝时封
宛乡侯隆平帝时封
寿泉侯承平帝时封
杏山侯遵平帝时封
广陵缪王子侯者二人
方乐侯嘉哀帝时封
方城侯宣平帝时封
河间孝王 子侯者二人
宜禾侯得哀帝时封 (第 32a 页)
遽乡侯宣宣帝时封亡后
广川戴王子侯者一人
西梁侯辟兵宣帝时封 广 宫 敞
河间孝王 子侯者六人
阳兴侯昌宣帝时封坐罪诛 …… (第 20a 页)
楚思王子侯者十八人
陵乡侯曾哀帝时封后坐举兵欲诛王莽死
武安侯㥅哀帝时封坐罪免
郚乡侯光平帝时封
新城侯武平帝时封
宜陵侯置平帝时封
堂乡侯护平帝时封
成陵侯由平帝时封
成阳侯众平帝时封
复昌侯休平帝时封
安陆侯平平帝时封
梧安侯誉平帝时封
朝乡侯充平帝时封
扶乡侯普平帝时封
吕乡侯尚平帝时封
李乡侯殷平帝时封
宛乡侯隆平帝时封
寿泉侯承平帝时封
杏山侯遵平帝时封
广陵缪王子侯者二人
方乐侯嘉哀帝时封
方城侯宣平帝时封
河间孝王 子侯者二人
宜禾侯得哀帝时封 (第 32a 页)
侯 永宁元年封苍孙二人为亭侯
任城孝王尚东平宪王苍之子怀王忠之弟元和元年
封食任城亢父樊三县立十八年薨子贞王安嗣立十
九年薨子节王崇嗣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元
年桓帝立 河间孝王 子恭为参户亭侯博为任城王以
奉其祀立十三年薨无子国绝熹平四年灵帝复立河
间贞王逊新昌侯子佗为任城王奉 …… (第 13a 页)
人皆为亭侯
乐成靖王党永平九年赐号重熹王十五年封乐成王
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渤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
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立二十五年薨
子哀王崇嗣立二月薨无子明年和帝立崇兄修侯巡
为乐成王是为釐王立十五年薨子隐王宾嗣立八年
薨无子明年立济北惠王子苌为乐成王后坐罪贬临
湖侯延光元年以 河间孝王 子得嗣靖王后以乐成比
废绝故改国曰安平孝王立三十年薨子续嗣立三十
四年坐不道诛国除
下邳惠王衍永平十 …… (第 17a 页)
永初元年封孝王庆少子常保为广川王
济北惠王寿以永元二年封分太山郡为国立三十一
年薨子节王登嗣立十五年薨子哀王多嗣立三年薨
无子立战乡侯安国为济北王是为釐王立十年薨子
孝王次嗣立七年薨子鸾嗣薨子政嗣薨无子国除
永宁元年封节王登弟五人为乡侯本初元年封
孝王次弟猛为亭侯 河间孝王开 以永元二年封分乐成渤海涿郡为国立
四十二年薨子惠王政嗣立十年薨子贞王建嗣立十
年薨子安王利嗣立二十八 (第 20a 页)
年薨子陔嗣立四十一年
魏受禅为侯
阳嘉三年封惠王政弟十三人为亭侯
蠡吾侯翼 河间孝王开 子元初六年邓太后徵济北河
间王诸子诣京师以翼为平原怀王后怀王胜和帝子
后为王圣江京等所谮贬为都乡侯父 (第 20b 页)
开上书愿分蠡
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为大将军梁冀所
立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 河间孝王 为孝穆皇蠡吾
先侯曰孝崇皇皆立陵庙置令丞更封帝兄都乡侯硕
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后建安十一年国除 (第 20b 页)
解渎亭侯淑以 河间孝王 子封淑卒子长嗣长卒子宏
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追尊皇祖淑为孝元
皇皇考长为孝仁皇立陵庙置令丞拜河 …… (第 21a 页)
右孝章子七王
平原怀王胜和帝长子少有痼疾延平元年封立八年
薨葬于京师无子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原
王奉胜后是为哀王立六年薨无子太后又立 河间王
开 子都乡侯翼为平原王嗣安帝废之国除
右孝和子一王
按范蔚宗东汉书叙诸王止于和帝盖自孝和以 (第 21b 页)
任城孝王尚东平宪王苍之子怀王忠之弟元和元年
封食任城亢父樊三县立十八年薨子贞王安嗣立十
九年薨子节王崇嗣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元
年桓帝立 河间孝王 子恭为参户亭侯博为任城王以
奉其祀立十三年薨无子国绝熹平四年灵帝复立河
间贞王逊新昌侯子佗为任城王奉 …… (第 13a 页)
人皆为亭侯
乐成靖王党永平九年赐号重熹王十五年封乐成王
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渤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
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立二十五年薨
子哀王崇嗣立二月薨无子明年和帝立崇兄修侯巡
为乐成王是为釐王立十五年薨子隐王宾嗣立八年
薨无子明年立济北惠王子苌为乐成王后坐罪贬临
湖侯延光元年以 河间孝王 子得嗣靖王后以乐成比
废绝故改国曰安平孝王立三十年薨子续嗣立三十
四年坐不道诛国除
下邳惠王衍永平十 …… (第 17a 页)
永初元年封孝王庆少子常保为广川王
济北惠王寿以永元二年封分太山郡为国立三十一
年薨子节王登嗣立十五年薨子哀王多嗣立三年薨
无子立战乡侯安国为济北王是为釐王立十年薨子
孝王次嗣立七年薨子鸾嗣薨子政嗣薨无子国除
永宁元年封节王登弟五人为乡侯本初元年封
孝王次弟猛为亭侯 河间孝王开 以永元二年封分乐成渤海涿郡为国立
四十二年薨子惠王政嗣立十年薨子贞王建嗣立十
年薨子安王利嗣立二十八 (第 20a 页)
年薨子陔嗣立四十一年
魏受禅为侯
阳嘉三年封惠王政弟十三人为亭侯
蠡吾侯翼 河间孝王开 子元初六年邓太后徵济北河
间王诸子诣京师以翼为平原怀王后怀王胜和帝子
后为王圣江京等所谮贬为都乡侯父 (第 20b 页)
开上书愿分蠡
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为大将军梁冀所
立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尊 河间孝王 为孝穆皇蠡吾
先侯曰孝崇皇皆立陵庙置令丞更封帝兄都乡侯硕
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后建安十一年国除 (第 20b 页)
解渎亭侯淑以 河间孝王 子封淑卒子长嗣长卒子宏
嗣为大将军窦武所立是为灵帝追尊皇祖淑为孝元
皇皇考长为孝仁皇立陵庙置令丞拜河 …… (第 21a 页)
右孝章子七王
平原怀王胜和帝长子少有痼疾延平元年封立八年
薨葬于京师无子邓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原
王奉胜后是为哀王立六年薨无子太后又立 河间王
开 子都乡侯翼为平原王嗣安帝废之国除
右孝和子一王
按范蔚宗东汉书叙诸王止于和帝盖自孝和以 (第 21b 页)
癸卯以光禄勋梁鲔为司徒(鲔于/轨翻) 三月甲申葬孝
和皇帝于慎陵(贤曰慎陵在雒/阳东南三十里)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
王庆济北王寿 河间王开 常山王章始就国(济子/礼翻)太后
特加庆以殊礼(殊异也其礼/异于诸王也)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
幼弱远 (第 1b 页)
和皇帝于慎陵(贤曰慎陵在雒/阳东南三十里)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
王庆济北王寿 河间王开 常山王章始就国(济子/礼翻)太后
特加庆以殊礼(殊异也其礼/异于诸王也)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
幼弱远 (第 1b 页)
怀王竦薨无子国除(竦陈王/羡之孙)
冬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既 郡国八地震 是岁
太后徵和帝弟济北王寿 河间王开 子男女年五岁以
上四十馀人(济子/礼翻)及邓氏近亲子孙三十馀人并为开
邸第(贤曰苍颉篇曰邸/舍也为于 …… (第 5b 页)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太子
改元赦天下 己巳绍封陈敬王子崇为陈王济北惠
王子苌为乐成王(济子/礼翻) 河间孝王 子翼为平原王 六
月护羌校尉马贤将万人讨沈氐羌于张掖破之斩首 …… (第 11a 页)
彭城刘授为司空 己巳封 河间孝王 子德为安平王
嗣乐成靖王后(自是乐成国改曰安平去年乐成王苌/以罪废今以德绍靖王后谥法柔德安)
(众曰 …… (第 27a 页)
莫不叩心河间托叔父之属清河有陵庙之尊(贤曰 河/间王开)
( 安帝叔也清河王延平/也陵庙所在故曰尊)及剖符大臣皆猥为伯荣屈节
车下陛下不问必以为陛下欲其然也伯荣之 (第 28b 页)
冬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既 郡国八地震 是岁
太后徵和帝弟济北王寿 河间王开 子男女年五岁以
上四十馀人(济子/礼翻)及邓氏近亲子孙三十馀人并为开
邸第(贤曰苍颉篇曰邸/舍也为于 …… (第 5b 页)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太子
改元赦天下 己巳绍封陈敬王子崇为陈王济北惠
王子苌为乐成王(济子/礼翻) 河间孝王 子翼为平原王 六
月护羌校尉马贤将万人讨沈氐羌于张掖破之斩首 …… (第 11a 页)
彭城刘授为司空 己巳封 河间孝王 子德为安平王
嗣乐成靖王后(自是乐成国改曰安平去年乐成王苌/以罪废今以德绍靖王后谥法柔德安)
(众曰 …… (第 27a 页)
莫不叩心河间托叔父之属清河有陵庙之尊(贤曰 河/间王开)
( 安帝叔也清河王延平/也陵庙所在故曰尊)及剖符大臣皆猥为伯荣屈节
车下陛下不问必以为陛下欲其然也伯荣之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