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續道藏
 有其位矣而德不足则衅生李怀光欲诛卢把赵赞
 白志贞之奸而卒为所图陷身为贼君子之所憾也
 有其德矣而权不侔则说费刘蕡论宦官之祸而废
 于唐陈东 欧阳澈
极言黄潜善汪伯彦之奸而废于 (第 30a 页)
出终必无功故唯六三独得处坎之道而)
(文王复举以示戒焉若初正自入于坎者也既入于坎/窞矣欲以谁尤耶陈东 欧阳澈
辈是已若上幸已出于) (第 108a 页)
  周平园序其集谓公文务体要辞约而理尽甚类
  献简诗尤温纯该贯间次险韵愈多而愈工
欧阳修撰集六卷
  陈氏曰崇仁布衣赠 秘阁修撰欧阳彻德明
撰彻 (第 8b 页)
  又上书言纲可任邦彦宜斥乃召纲高宗即位东
  复请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又请帝亲征以还
  二圣俱不报会布衣 欧阳澈
亦上书言事潜善以
  语激怒高宗遂收东东从容如平时手书区处家 (第 2b 页)
  名宦祠按郡县志未立有遗爱祠在城隍庙左祀元
子晰等十三人

  乡贤祠祀乐史以下凡二十六人

  忠义孝弟祠祀 欧阳澈
以下凡十二人

  射圃即三皇殿北

  梯云阁洪武间庠生饶安刘澽刘绍建训导罗师程
(第 57b 页)
  陆贺字道卿金溪人其先世吴郡祖德迁五代末避乱
来金溪累世同居传四世至贺尤笃于义方采司马
氏冠婚丧祭之礼著为家法持躬践行为乡国所宗

子六人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九渊以子贵赠宣
教郎传至孙冲凡十世将二百年合㸑如故咸熙间
诏旌其门(府志)

   欧阳澈
(第 22b 页)
德明
崇仁人尚气慷慨善谈世事忧国闵时
出于天性靖康初应制条弊政陈安边禦敌十策州
未许发退而复采朝廷之阙十事 (第 22b 页)
为书上闻已复论
列十事为三巨轴□置卒辞不能举州将为选力士
荷之以上会金人大入要盟城下而去澈闻徒步走

行在高宗即位伏阙上封事极诋大臣遂见杀见陈
东传死时年三十七许翰在政府闻斩陈东 欧阳澈
遂力求罢为东澈著哀辞澈所著飘然集六卷会稽
胡衍既刻之丰城范应铃为立祠学中(宋史)

  按高宗建炎八 (第 23a 页)
  三贤祠在临川学左祀宋令刘弥正黄干主簿京镗

二贤祠在崇仁学右宋嘉定十六年建祀吴沆 欧阳澈
四贤祠在崇仁县东宋嘉泰间士民建祀吴沆吴澥吴
镒吴曾后废明弘治间知县叶天爵重建于社学废


  黄勉 (第 3a 页)
  吴伯俞墓在临川颖秀乡谢薖铭(谢幼槃集)

  赠观文殿大学士聂昌墓在临川县王庭圭志铭

  临川令桑渐墓在府城西

  布衣赠 秘阁修撰欧阳彻
墓在崇仁长安乡龙源邓名
世撰墓表

  枢密罗点墓在崇仁蛇坑叶适撰神道碑文(水心集) (第 39b 页)
       周必大

  高宗皇帝即位南京宰辅不思将顺求言之美意专为
身谋杀上书人镇江陈东少阳抚州 欧阳彻德明
六飞
南渡亟黜时相再赠二人朝奉郎秘阁修撰玉音恻怛
过禹汤之罪已录孤赐田光于史册草制者中书舍人
王居正 (第 13a 页)
也右丞许崧老既为哀词必大又钞少阳行状
授梁君世昌刻之世昌曰 德明
吾乡人也其孙瑀尝裒
次事始末里中文士邓名世亦志其藏将并刻之按唐 (第 13a 页)
韩文公铭死事之臣张彻云呜呼彻也世慕顾以行子
揭揭也噎喑以为生子独割也为彼不清作玉雪也
生而命名与之同为国捐躯又同是真能晞颜慕蔺
者先是邓庠绘晏元献公曾子固汪信民谢无逸祠于
讲堂 (第 13b 页)
德明
预焉其视没世名不称或遗臭万代者孰得
(第 13b 页)
德明
弟衡子飞黄婿黄怙皆蒙恩补官飞黄终
建安尉瑀盖其子也

  跋郑威悯公事        杨万里 (第 13b 页)
 驾遂东幸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凡纲所规画军民之
 政一切废罢金兵益炽关辅残毁而中原盗贼蜂起
 矣
杀太学生陈东布衣 欧阳澈(字德明/崇仁人)
 东自丹阳召至未得对会李纲罢乃上书乞留纲而 (第 27a 页)
 驾遂东幸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凡纲所规画军民之
 政一切废罢金兵益炽关辅残毁而中原盗贼蜂起
 矣
杀太学生陈东布衣欧阳澈(字 德明/
崇仁人)
 东自丹阳召至未得对会李纲罢乃上书乞留纲而 …… (第 27a 页)
 治诸将不进兵之罪以作士气车驾宜还京师勿幸
 金陵又不报潜善揭示纲请幸金陵旧奏东言纲在
 途中不知事体宜以后说为正会抚州布衣 欧阳澈
 
徒步诣行在伏阙上书极诋用事大臣潜善遽以语
 激怒帝言若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书独下潜善所
 府尹孟庾召东 (第 27b 页)
 洪州潜善猥持国柄嫉害忠良逐李纲沮宗泽台谏
 内侍言者随陷以奇祸中外切齿而帝不悟伯彦则
 居位日浅论者或末减其罪云
赠陈东 欧阳澈

 仍官其亲属一人恤其家(又召马伸赴行在时伸/已卒诏赠直龙图问) (第 5b 页)
辛巳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颜岐复为御史中
丞辞不拜改工部尚书
壬午斩太学生陈东抚州进士 欧阳澈
于都市先是上
闻东名(东已见正/月辛卯)召赴行在东至上疏言宰执黄潜善
汪伯彦不可任李纲不可去且请上还 (第 18b 页)
黄潜善
建陈犹欲罪纲以谢金也(十一月丁未放还者吕中大/事记汪黄之所主 和议而)
(已故窜马伸杀陈东 欧阳澈
罢卫肤敏许景衡以遂其/私方且奏复科举策进士行郊祀定配享置讲读官以)
(文其欺幸而渡江犹罪李纲以谢金冀 …… (第 20b 页)
 尚书工部侍郎康执权为吏部侍郎 诏百官除拜
非侍从并给敕量行开说补授因依俟事定日依旧

癸酉靳赛犯通州城垂破中书侍郎朱胜非礼部侍郎
张浚在平江作蜡书招之赛即听命诉以无食乃漕米
给之 韩世忠提辖使臣李在自沭阳溃散聚徒百馀
人居宝应县会金人弃高邮去在乃诈称五台山信王
下忠义军率众至高邮有监北较酒务保义郎唐思问
先往迎之在既入城遂以其徒时正臣知高邮军思问
通判军事执投拜官齐志行等皆杀之乃遣人截金后
军得金宝数艘故其军极富时端明殿学士董耘朝议

大夫李釜皆寓居高邮在因以为参议又聚集溃卒数
千遂据高邮釜大名人也
甲戌黄潜善汪伯彦落职奉祠
乙亥召朱胜非赴行在留张浚平江府节制 诏陈东 欧阳澈
并赠承事郎官有服亲一人令所居州县存恤
其家降授奉议郎监濮州酒务马伸除卫尉少卿赴行
在先是尚书左丞叶梦 (第 30a 页)
但又以为金人大军搜山则非/也此时均州诸盗乃李忠之徒金人未尝至今删改令)
(不牴/牾) 伪齐刘豫立陈东 欧阳澈
庙于归德府封东为
安义侯澈为全节侯取张巡许远庙制立为双庙以祠
(此以方畴封事及遗史参修畴以绍兴元年 (第 12a 页)
(一月壬子/今并书之) 故赠承事郎陈东 欧阳澈
并加赠朝奉郎
秘阁修撰更与恩泽二资赐官田十顷赵鼎进呈韩世
忠奏劄(世忠劄子不知/所奏何事当考)因论建 (第 30a 页)
见 诏故责授江州团练副使黄潜
善更不追复观文殿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汪伯
彦落职依旧宫观上既追赠陈东 欧阳澈
官职而中书
舍人王居正言宰辅非才误国乱政求之自昔岂可胜 (第 3b 页)
名皆伪齐所改也先是伪齐建双庙于应天以祠陈东 欧阳澈
王伦命毁之(此据赵甡之/遗史附入) 尚书刑部侍郎刘
岑移吏部侍郎左朝奉郎新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李
利用 (第 12a 页)
 靡而福等亦战死太守为文祭之
 吴璋黄冈人倜傥负气节初为掾时大礼议起诸臣
 忤旨谴谪累累璋曰死忠孝者分也我其为陈东

 阳澈
乎遂徒步诣阙上书申救杨廷和等复力持诸
 臣前议词甚激上怒下锦衣狱杖八十数日太庙灾
 上问湖广前日上疏 (第 12b 页)
学士钱伯言知杭州将兵讨陈通 壬午杀太学生陈
东布衣 欧阳澈
东自丹阳召至未得对会李纲罢乃上
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不报又上疏请帝亲征
以还二圣治诸将不进兵之罪 …… (第 29b 页)
作士气车驾宜还京
师勿幸金陵又不报潜善揭示纲请幸金陵旧奏东言
纲在中途不知事体宜以后说为正会抚州布衣 欧阳
徒步诣行在伏阙上书极诋用事大臣潜善遽以语
激帝怒言若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书独下潜善所府 (第 29b 页)
嫉害忠良逐李纲沮宗泽杀陈东 欧阳澈
台谏内侍言
者随陷以奇祸中外为之切齿 以户部尚书叶梦得
为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张澄为尚书右丞 辛未金人 …… (第 33a 页)
 韩世
忠小校李在叛据高邮 甲戌金诏禁医巫闾山辽代
山林樵采 乙亥诏朱胜非赴行在留张浚驻平江
赠陈东 欧阳澈承事郎
官有服亲属一人恤其家赠马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