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政書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而高宗信任秦桧之奸偷安江左一)
(隅忘君父大雠不敢兴兵致讨反与之议和讲好下拜/称藩既无外攘之计又乏内 脩之备
君臣父子上下内)
(外大义之不明莫此为甚是以此传专以尊君父讨乱/贼为要旨而春秋之大法实以斯为重也是书 …… (第 8a 页)
 而之正以大义为主而崇高之势不与焉然后即位
 谨始之义终矣万世之大伦正矣故曰春秋之法大
 居正非圣人莫能 脩之
谓此类耳
龟山杨氏曰春秋正是圣人处置事处他经言其理此
 明其用理既明则其用不难知也 春秋昭如日星
  …… (第 16b 页)
 观则画笔拟化工不相干涉矣能以心通触类而长
 取證于本例之外则无所书而不为例也
双峰饶氏曰春秋虽因鲁史而 脩之
然实却是作盖赏
 罚天子之事时王不能正其赏罚故春秋为之褒善
 贬恶以诛乱贼是以匹夫而代天子行赏罚也此 (第 22a 页)
(复名司南车大驾出为先启之乘后魏太武帝使工人/郭善明造之弥年不就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酖)
(杀之唐 修之备
于/大驾行则先导)
记里鼓车(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灭后秦所获未/详其所由来制如指南车驾驷中有木人执 (第 12a 页)
 燉煌新录一卷(唐李延/范撰)
巴陵古今记一卷(范致/明撰)曹甸杂记一卷(范致/明撰)恩平郡谱
三卷 (杨备/
撰)江夏辨疑一卷(王得/臣撰)豫章记一卷(雷次/宗撰)豫章 (第 5a 页)
 僧一行禄命诗一卷 穿珠三命一卷 三命金箱
记一卷 三命测神歌一卷(赵自/勤撰)洞灵秘论二卷 八
杀经一卷(凝神/子撰)解悟经一卷(凝神/子撰) 杨备
天心歌一卷 (第 44a 页)
钹饰梁复名司南车大驾出为先启
之乘后魏太武帝使工人郭善明造之弥年不就扶风
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酖杀之唐 修之备
于大驾行则
先导宋一名司马车赤质两箱画青龙白虎四面画花
鸟重台勾阑镂拱四角垂香囊上有仙人车虽转而手 (第 24a 页)
  晁氏曰未详撰人以开辟太古迄于周世宗正统
  帝王世次谥号成七言韵语一通
历代纪元赋一卷
  晁氏曰皇朝 杨备
撰次汉至五代正统年号为赋
  一首又别为宋颂四章
通鉴节文六十卷
  晁氏曰题云温公自抄纂通鉴之要然 (第 23b 页)
  体耳如马嘶曾到寺犬吠乍行村吏辞如贺日民
  送自迎时皆佳句不在此集也
金陵览古诗三卷
  陈氏曰 虞部员外郎杨备
撰亿之弟也
李问集一卷
  陈氏曰国子博士广陵李问舜愈撰
苏才翁集一卷
  晁氏曰苏舜元字才翁子美兄 (第 10b 页)
  明西曰龙门其源下又分二洞一曰龙泓一曰均

  济各溉田数顷宋时邑人邵晃读书于此其子炳
  兄弟复建室洞侧隐居焉元祐中通判殿中丞
  备
行县访之名其洞曰灵岩
 仙女洞 明一统志在县东北六十里洞口有祠每
  岁旱祷之则环山皆雨不及他境
  (第 15b 页)
  讲学上贵精舍以终其身

 邵晃宅 万历严州府志淳安县霖岩洞昔邑人邵
  晃读书于此其子炳复筑室于洞侧隐居焉元祐
  中通判 杨备
访之为名其洞曰霖岩
 商瑗宅 嘉靖淳安县志在辽源芝山宋嘉祐中西
  夏都知兵马使商瑗入朝奏事因留家焉 (第 27a 页)
  鲈乡亭在吴江县长桥上宋熙宁中县令林肇建
  盖取陈瓘秋风斜日鲈鱼乡之句
  垂虹亭在吴江县长桥宋庆历中县令李问建
  备
诗松陵雨过船头望一道青虹两岸头 (第 16b 页)
 宋李鳌吴人幼孤事母孝天圣中母殁倚杖寝苫庐
  于墓侧早夜悲恸甘露再降于松柏又以母尝诵
  金刚经刺血为书刻于墓下郎中 杨备
表之
  范纯祐字天成参政仲淹子十岁为文章有声仲
  淹守苏州聘胡瑗为学宫师瑗学规良密生徒多
  不 (第 23b 页)
   剑南须知十卷
巽岩李氏曰眉山宋如愚撰第一卷第二卷但编集旧
史弃取或不伦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凡四卷尽出唐樊
绰蛮书第七卷以下乃如愚自为之文及所书计策耳

如熙宁买马事诚西南要害异时或可补国史之阙云
   宋王禹玉文武贤臣治蜀编年志一卷  杨备
   
恩蜀都故事二卷 梁颢蜀坤仪令一卷 姜
   虔嗣蜀杂制敕三卷
俱见宋史经籍志
   晋王崇蜀书
崇字 (第 3a 页)
 为忧宋遣使调赋而官不常置至
  国朝置苇荡营以三品武臣主之令河工员弁于
   沿河隙地捐资种苇柳小 杨备
用视所植多寡
   分别甄叙民种者给以冠带营官得馀苇十万
   束以上者叙其劳不及数者有罚不烦调采而 (第 27a 页)
 事梁书江子一尝为南津校尉
五马渡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晋元帝
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按晋书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

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元帝登大位乃其符云
五马之名取此(曾极诗仲达欺孤与操同岂能长世抚/提封瑶图暗换君知否班特浮江自化)
 (龙束 杨备
诗何事金陵王气钟琅邪开幕㨿/江 舟人忽见风云起一旦龙飞五马中)
麾扇渡在朱雀航之左
 考證晋太安二 …… (第 51a 页)
 (迷/)

方山埭建康实录吴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发屯田兵
于方山南截淮立埭号方山埭又按南史湖熟县方山
埭高峻冬月行旅以为难齐明帝使沈瑀 修之
瑀乃开
四洪断行客就作三日便办其地今去城西四十五里
柏冈埭赤山湖埭也宋元凶传决破柏冈方山埭以绝
东军 (第 56b 页)
 有燕雀数万击之因为有司所缚乃获二宝器帝闻
 而惊异诏以赐太孙封坟之际复有燕雀数万衔土
 以增其上坟侧今有湖后人因名燕雀湖 (杨备
诗平/湖岸侧见)
 (高坟万土衔来燕雀群鉴面无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储君 马之纯诗在昔曾为舜帝坟象来 …… (第 16b 页)
 王彬曰殿下即宫东府则以青溪为鸿沟鸿沟以东
 为齐以西为宋仍诵诗云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遂大
 忤旨 隋炀帝平陈斩张丽华孔贵嫔二人于青溪
 栅下 (虞部杨公备
诗倾城倾国两妃嫔此地闻名不/见人潜想旧时红粉面落花风里步香尘 阙)
 (名诗竟烦擒虎到青溪此夜应无 (第 23a 页)
 (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鹭曾极诗江水悠悠绿染/衣淮山渺渺翠成围南朝 序归何处惟见沧洲白)
 (鸟飞一 杨备
诗春信风生晚汛潮印沙群鹭立还翘/凭高 片遮人眼芦叶丛边雪未销 刘遇诗一声)
 (雷鼓挟风威顷刻冲 (第 39a 页)
 衣蹑履行丐经年无人知者帝召入仪贤堂给汤沐
 解御衣赐之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旧事了如目前帝
 心异之四人与昭明太子如旧交 (杨备
诗云两两鹑/衣鹤发翁讲筵谈)
 (柄坐生风向缘太子欢相得应与商山四皓同中马/野亭诗鹤发庞眉四老人鹑衣 (第 35a 页)
 (丘宗山记左朝奉郎通判军府事严焕书奈马之纯/诗旧时只说东西冶今日转为长短亭无 梅花临)
 (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凄凉/谁忍听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 杨虞)

 (部备
诗忍泪相看酒共持一生心事几人/知年年折尽东亭柳此别绵绵无尽期)刘给事珙
 以四面皆田作亭于旁以知稼名 …… (第 9b 页)
 (我何如晏诚斋杨公万里诗六朝岂是乏勋贤为底/京师不 然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钟)
 (山唤客长南望江水留人懒北旋强弱兴亡谈不尽/枉教吟杀夕阳蝉 杨虞部备
诗满目江山异洛阳)
 (北人怀土泪千行不如亡国中书令归老新亭是故/乡 留守史公正志诗龙盘虎踞阻江流 …… (第 15b 页)
 经云宋司天台也
烽火台在城西石头城
 考證览古诗注石头城山最高处吴时举烽火于此
 自建康至西陵五千七百里有警急半日而达 (杨备/
诗云)
 (一带东流当复关筑台相望水云间丽华应不如褒/姒几许狼烟得破颜 马野亭诗此到西陵路五千) (第 42a 页)
 日高萧然乃令其婢牵一犬入市卖之其清操如此

绝宅地旧志云在县南三里古大社西有凶地三亩晋
周顗司马秀苏峻皆宅于此悉以祸败宋王僧绰曰大
丈夫当以正道自居何宅之有凶吉寻为元凶所害
有诗曰四主衣冠今不终高门列戟谩重重由来瘠
沃分劳逸莫道人凶非宅凶
宋檀道济宅在青溪
 考證异苑云檀道 …… (第 12b 页)
 考證揔仕陈为尚书令故亦称江令宅 寔录云江
 令宅在青溪中桥傍湘宫寺巷对桃花园路北后主
 尝幸其宅呼狎客  杨备
诗注云南朝鼎族多夹青
 溪江令宅尤占胜地 隋初揔还宅诗云悒然想泉
 石驱驾出台城玩竹春前笋惊花雪后春 (第 16a 页)
 (祠堂高拱此山墟谁言荒草埋青骨时有仙风扫旧/庐 曾极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
 (谩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患 杨备
□区岩扉敞/庙门灵风时动戟衣翻禦灾捍 阴功大玉册荣加)
 (帝者尊相马之纯一尉为官亦已轻后来封爵一 …… (第 20a 页)
 (易谈兵/誇少年)
晋阴山庙在城西南一十二里晋建武中丞相王导于
冈阜间隐约见步骑数十驻立垄上导怪之使人致问
俄失其所夜见梦于导曰我乃阴山神也昨随帝渡江
寓泊于此卿为我置祠当福晋祚导以其事闻上乃置
庙于此仍名其冈为阴山国朝开宝八年平江南曹翰

重脩因为庙记书于堂之西壁
 题咏 (杨备
炉烟香断暮云凝阴德山高众所称开府/琅邪旧蒙福龙飞一马至中兴 马之纯相君)
 (一日到郊坰步骑俄逢十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