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晁氏曰皇朝张孟撰辑六艺诸子三史句语依韵
  编入以备举子试诗赋之用
歌诗押韵五卷
  晁氏曰皇朝 杨咨
编古今诗人警句附于韵之下 (第 14a 页)
 张 瓒(监利人/通判) 聂 普(监利人/通判) 卞 森(枝江人/知县)
 柳应辰(岳州人/) 蔡 暹(巴陵人/) 谢 纲(巴陵人/)
 周 溥(巴陵人/)  杨 咨(巴陵人/)
 方 烝(巴陵人/推官) (第 64a 页)
  朱子皋(上俱皇/祐进士)    苏 轼
  盛义史       程 进
  程之才        杨 咨
  
石良方       王 洵 (第 92a 页)
 书叙指南二十卷
右皇朝任浚撰纂集古今文章碎语分门编次之凡二
百馀类
   歌诗押韵二十四卷
右皇朝 杨咨
撰裒集古今诗可以为矩矱者编为押韵
   侍女小名录一卷 (第 57b 页)
  报代谢恩疏
奏为接管巡抚地方恭谢天恩事臣先任总理河道右
副都御史奉旨回籍于万历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准吏
部咨该本部等衙门会推题奉圣旨潘季驯著以原职
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写敕与他钦此钦遵备咨到
臣先该臣接到邸报于本月二十六日具本为宿痾未
痊不堪鞭策恳乞天恩容令休致事差家人潘庆赍奏

至本年五月二十六日又准本部咨该本部覆奉圣旨
是潘季驯著遵旨赴任供职钦此钦遵备咨前来臣即
望阙叩头谢恩力疾起程于本年六月二十九日前赴
江西地方准前任巡抚右副都御史 杨 咨
送符验壹
道清查寺田督追钱粮安插庶人家口敕谕各壹道旗
牌捌面副巡抚江西关防壹颗及文卷交与臣接管行
(第 4a 页)
徵移咨前来以凭钦遵查照施行
  请换关防疏
题为请换关防事臣于本年六月二十九日准前任巡
抚右副都御史 杨 咨
送原接管年字七百十九号巡
抚江西铜关防一颗收掌行用外今验系成化二十一
年铸给岁久质薄篆文磨蔑为照巡抚 (第 20a 页)
(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家说/苑见风人下 诗话总龟幼时里人程建用 杨咨
弟)
(子由会草舍天雨联句六言程曰庭松偃盖如醉杨曰/丨丨新凉似秋轼云有客高吟拥鼻子由云无人共吃)
( (第 5a 页)
   张 芝      鲁有开

   陈师锡      程建用 (杨咨/
)
   吕南公      李复圭
   杨 适      李 新
   李孝博      张师正 (第 27b 页)
 豪气正是京东学究饮私酒瘴死牛肉醉饱后而发
 之者也作诗之狂至于卢仝马异极矣若更求奇便
 作杜默也
幼时里人程建用 杨咨
家弟子由会草舍天雨联句六 言程曰庭松偃盖如醉杨曰夏 (第 7a 页)
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
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东坡云余幼时里人程建用 杨咨
家弟子由会草舍中 (第 9b 页)
晁氏曰:皇朝张孟撰辑六艺,诸子三史句语,依韵编入,以备举子试诗赋之用。

歌诗押韵五卷
晁氏曰:皇朝 杨咨
编《古今诗人警句》,附于韵之下,以备押强韵。

鲁史分门属类赋三卷
晁氏曰:皇朝杨筠撰以左氏事,类分
收赎之处,尚无抵梧,应如所咨,将王能照律收赎,追取赎银入官。相应咨覆该抚可也。
  同治十二年浙抚 杨咨
请部示准咨东阳县案。
  (六)唐律户婚律:
    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别 (第 61 页)
泉营者勿行拘禁家属,庶逃风可戢,而随任健丁得以安心征剿矣。仍祈示覆等因到提督。准此,为照昭武将军提督 杨咨
开浙标游击蒋明棐详请,带闽兵丁,有不愿在闽逃回原籍者,毋许傅参将移文跟缉,又将现在泉州随丁呈请归标, (第 304 页)
 示谕东豫兵丁

  为呈请缉拿逃兵事。十二月初三日,准兵部咨开:『职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昭武将军 杨咨
送所调山东、河南二省兵丁在途、在闽陆续脱逃花名册一本,请部移咨山东、河南督抚查缉解闽等因。查东、豫二 (第 363 页)
奉闽浙总督部堂兼管福抚事杨札同前因。又于四月初三日,续奉爵抚宪刘札开:『准兼管福建巡抚事闽浙总督部堂 杨咨:
「为照前奉懿旨:『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著闽浙 (第 78 页)
考施行等因到职。蒙此,案照八月二十四日,先准提督 杨咨
开前事。康熙十三年八月十七日,准扬威将军阿等咨开:康熙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准兵部密咨内开:该议政王等会 …… (第 161 页)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二二~六二三页。)



   三八、江宁提督 杨咨
安南将军文

  提督江宁等处地方军务总兵官太子少保左都督加三级杨为飞报事:康熙十五年五月十一日酉时 …… (第 168 页)
                (--录自明清史料丁编第九本八七0页。)



   四三、江宁提督杨致安南将军 杨咨
(康熙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到)

  提督江宁等处地方军务总兵官太子少保左都督加三级杨为报明事:康熙十 …… (第 178 页)
  据此,查施士轩呈称伊父施齐舍同伊伯施亥舍谋擒逆锦事露被杀缘由,具见施齐舍同谋报国,殉忠死义,均足嘉悯。随经备叙前由,咨会贵部院会题去后。及贵部院作何具题,未准咨明,本将军亦无由逆知。兹据施士轩呈称:部驳缘由,沥陈始末,恳为咨会题覆。本将军窃念明良、世泽等孤忠遭惨,历有确据。且经亲给密谕,往返通信,备知始终情节,若不再为据实咨明,会题请恤,似非所以阐幽忠而昭激劝也。合就咨会,请烦查照,希将明良、世泽等怀忠死义缘由,查明确实题覆,以彰恤典,以慰忠魂施行等因到部院。准此,相应咨达。为此,合咨贵部院,请烦查照会题等因到臣。
  准此,又准昭武将军管、提督事 杨咨
前事内开:准贵部院咨开:施齐施亥等当日在 (第 208 页)
,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 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东坡云:〔余幼时,里人程建用、 杨咨
、家弟子由会草舍中,大雨,联句六言 ,程云:『庭松偃盖如醉。』杨云:『夏雨凄凉似秋。』仆云:『有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