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小學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總集類
洞玄部
英宗止宫人从葬于是妃墓始名其在陵山内者昭
陵之左九龙池南为苏山有万贵妃之墓东向宪宗
妃也又南为银钱山有郑贵妃暨二 李刘 周四妃之
墓南向神宗妃也又南为袄儿峪有四妃二太子墓
中阎妃王妃左马妃次左哀冲太子右杨妃次右庄 (第 53b 页)
陵之左九龙池南为苏山有万贵妃之墓东向宪宗
妃也又南为银钱山有郑贵妃暨二 李刘 周四妃之
墓南向神宗妃也又南为袄儿峪有四妃二太子墓
中阎妃王妃左马妃次左哀冲太子右杨妃次右庄 (第 53b 页)
哉说见隐三年葬宋穆公傅
及宋人卫人伐邾
宋卫伐邾报邾伐也(隐五年邾人/郑人伐 宋)公甫 受邾朝甫会
邾于趡而遽助人之兵何居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朔不书甲乙皆史阙文左氏谓日御失之(天子掌历 (第 30b 页)
及宋人卫人伐邾
宋卫伐邾报邾伐也(隐五年邾人/郑人伐 宋)公甫 受邾朝甫会
邾于趡而遽助人之兵何居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朔不书甲乙皆史阙文左氏谓日御失之(天子掌历 (第 30b 页)
(淝水古今中国之破北既亦未有盛于淝水者也至/如坎离之当周赧九鼎 迁过颐之值宋徽光于前)
(晋六十四限之中特明数义其馀可得而裁也是图/颐坎当于秦吕离过变其华 鼎当 李刘 之革故升)
(出陈桥之不虞从南数之升当汉顺永建而后元黄/交战诸贤与七帝共隤于阴阳鼎自曹魏九锡而来) (第 20b 页)
(晋六十四限之中特明数义其馀可得而裁也是图/颐坎当于秦吕离过变其华 鼎当 李刘 之革故升)
(出陈桥之不虞从南数之升当汉顺永建而后元黄/交战诸贤与七帝共隤于阴阳鼎自曹魏九锡而来) (第 20b 页)
十五删
史晨 魏臣 郙阁 高颐 (老子铭) 奏 颂 碑 铭
尧母 张纳 吴仲 郑烈 (袁良碑) 碑 山碑 碑 碑
刘宽 韩敕 李夫 魏臣 (老子碑) 后碑 人碑 奏 铭
武斑 衡方 郭 繁阳 (张寿碑) 碑 旻碑 令碑 碑
攀薛 衡方 郭旻 杨信 (薛君君碑) 碑 碑 碑 碑
桐柏 祝睦 夏承 山袁 (山严庙碑) 碑 碑 良碑 䜣碑
礼殿 州辅 辛 李 刘 脩 (鳏楚记) 碑 桥碑 碑 相碑
鳏唐 (周憬扶颂) 铭 (第 33b 页)
史晨 魏臣 郙阁 高颐 (老子铭) 奏 颂 碑 铭
尧母 张纳 吴仲 郑烈 (袁良碑) 碑 山碑 碑 碑
刘宽 韩敕 李夫 魏臣 (老子碑) 后碑 人碑 奏 铭
武斑 衡方 郭 繁阳 (张寿碑) 碑 旻碑 令碑 碑
攀薛 衡方 郭旻 杨信 (薛君君碑) 碑 碑 碑 碑
桐柏 祝睦 夏承 山袁 (山严庙碑) 碑 碑 良碑 䜣碑
礼殿 州辅 辛 李 刘 脩 (鳏楚记) 碑 桥碑 碑 相碑
鳏唐 (周憬扶颂) 铭 (第 33b 页)
目推
其既往以为一时之制而先代圣王之法庶乎其可复见矣○新安倪氏曰周礼一书刘歆以为河间献
王得之李氏女 子刘 歆以前世无传习之者朱子谓周礼底是南轩尝谓当以孟子为正朱子恐非定说
以周书武成分土惟三證之周礼之说恐不 (第 14b 页)
其既往以为一时之制而先代圣王之法庶乎其可复见矣○新安倪氏曰周礼一书刘歆以为河间献
王得之李氏女 子刘 歆以前世无传习之者朱子谓周礼底是南轩尝谓当以孟子为正朱子恐非定说
以周书武成分土惟三證之周礼之说恐不 (第 14b 页)
学在县治东偏宋庆历三年建崇宁大观间县令孙实
张安民增修建炎间邑燬于贼学为贼所屯驻得免
绍兴间县令郑宾年孙懋共葺之张汉彦记嘉泰二
年县令赵彦纾增建嘉定七年县令彭耕增学舍膳
田 李刘 记十六年县令范应铃撤而新之李燔记绍
定三年燬于寇县令赵[启-口+山]夫重建宋末复燬于寇
元至元二十一 (第 56b 页)
张安民增修建炎间邑燬于贼学为贼所屯驻得免
绍兴间县令郑宾年孙懋共葺之张汉彦记嘉泰二
年县令赵彦纾增建嘉定七年县令彭耕增学舍膳
田 李刘 记十六年县令范应铃撤而新之李燔记绍
定三年燬于寇县令赵[启-口+山]夫重建宋末复燬于寇
元至元二十一 (第 56b 页)
御书阁名胜志崇仁县东耆有御书阁中藏宋理宗翰
墨曰藏修经训竹阁梅亭共八字皆用御玺其馀制
诏尚多梅亭者邑人 李刘 之别号也嘉定进士卒官
吏部侍郎
逸老堂吴草庐集吾家士英年未六十举家事畀其子
筑新堂为燕休之所学 (第 12b 页)
墨曰藏修经训竹阁梅亭共八字皆用御玺其馀制
诏尚多梅亭者邑人 李刘 之别号也嘉定进士卒官
吏部侍郎
逸老堂吴草庐集吾家士英年未六十举家事畀其子
筑新堂为燕休之所学 (第 12b 页)
(临川人)曹 锡
(宜黄人屯田即)陈 冠(宜黄人)黄 垺(临川人)元 璹(崇仁人)
黄 墉(临川人) 李 刘(崇仁人宝章阁待制) 赵希干(临川人)曾柬之
(崇仁人)甘梦元(南城人)甘 嵩(南丰人)李 万(南丰人赣州太守)
赵崇信( (第 63a 页)
(宜黄人屯田即)陈 冠(宜黄人)黄 垺(临川人)元 璹(崇仁人)
黄 墉(临川人) 李 刘(崇仁人宝章阁待制) 赵希干(临川人)曾柬之
(崇仁人)甘梦元(南城人)甘 嵩(南丰人)李 万(南丰人赣州太守)
赵崇信( (第 63a 页)
胡 允 方天龙 吴应炎 程 褒 吴 巽
詹龙应 詹应柱 洪龙震 洪龙济 李梦发
朱亢龙 朱 森 程 景 洪以中 余 光
叶弘遇 董弘道 胡绍宗(庐陵人) 李 刘(庐陵人) 邓荐新(庐陵人)王亮甫(庐陵人)王维翰(庐陵人)周景祥(庐陵人)
彭梦龙(庐陵人)刘元庄(庐陵人) (第 43a 页)
詹龙应 詹应柱 洪龙震 洪龙济 李梦发
朱亢龙 朱 森 程 景 洪以中 余 光
叶弘遇 董弘道 胡绍宗(庐陵人) 李 刘(庐陵人) 邓荐新(庐陵人)王亮甫(庐陵人)王维翰(庐陵人)周景祥(庐陵人)
彭梦龙(庐陵人)刘元庄(庐陵人) (第 43a 页)
范飞卿字升甫丰城人举乾道乡荐授龙阳主簿飞卿
居家孝友行谊著于乡女兄老而贫迎事之如母有
老仆不良于行廪之终身其学以明善诚身为本所
著有东轩思说易元虚辨七史历义三正辨本朝典
故等集十三种及诗文百馀篇门人 李刘 状其行(人
物志)
王允文字文伯丰城人乾道进士有声从陆子静学精
诣力践诸公争馆致之彭龟年荐于杨 (第 14a 页)
居家孝友行谊著于乡女兄老而贫迎事之如母有
老仆不良于行廪之终身其学以明善诚身为本所
著有东轩思说易元虚辨七史历义三正辨本朝典
故等集十三种及诗文百馀篇门人 李刘 状其行(人
物志)
王允文字文伯丰城人乾道进士有声从陆子静学精
诣力践诸公争馆致之彭龟年荐于杨 (第 14a 页)
孙辙字履常其先自金陵徙家临川辙幼孤母蔡氏教
之知警策自树立比长学行纯笃家居教授考德问
业者日盛与人言一以孝弟忠信为本辞温气和闻
者莫不感悟待亲戚乡里礼意周洽未尝及人过失
士子至郡者必来见部使者长吏以下仁且贤者必
造焉辙乐易庄敬接之以礼言不及官府宪司屡辟
皆不就江西行省特以遗逸举辙一人辙善为文章
吴澄尝序其集曰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其见
称许如此年七十有三卒于家(同上)
缪穆字舜宾崇仁人咸淳中以赋举第一博记览谈论
辄倾四座游 李梅亭 之门传其诗学乐府诗律皆工
吴文正序其集复铭其墓所著诗文及书经漫钞行
于世(人物志)
饶宗鲁字心 (第 6b 页)
之知警策自树立比长学行纯笃家居教授考德问
业者日盛与人言一以孝弟忠信为本辞温气和闻
者莫不感悟待亲戚乡里礼意周洽未尝及人过失
士子至郡者必来见部使者长吏以下仁且贤者必
造焉辙乐易庄敬接之以礼言不及官府宪司屡辟
皆不就江西行省特以遗逸举辙一人辙善为文章
吴澄尝序其集曰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其见
称许如此年七十有三卒于家(同上)
缪穆字舜宾崇仁人咸淳中以赋举第一博记览谈论
辄倾四座游 李梅亭 之门传其诗学乐府诗律皆工
吴文正序其集复铭其墓所著诗文及书经漫钞行
于世(人物志)
饶宗鲁字心 (第 6b 页)
故宋临川世家莫如乐侍郎晏王二丞相家最贵重南
渡后如橘园李侍郎青田陆先生及崇仁罗春伯枢密
月湖何同叔 尚书梅亭李公 父中书皆著姓而有道德
行艺文学政事卓卓可述者及他郎官卿监以下尚多
有之内附国朝将七十年矣乔木故家或著 (第 26b 页)
渡后如橘园李侍郎青田陆先生及崇仁罗春伯枢密
月湖何同叔 尚书梅亭李公 父中书皆著姓而有道德
行艺文学政事卓卓可述者及他郎官卿监以下尚多
有之内附国朝将七十年矣乔木故家或著 (第 26b 页)
元晋字明父崇仁人嘉定进士累官邕管安抚使
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十四卷
公许字季与一字希颖宜化人嘉定进士累官权刑
部尚书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 李刘 四六标准四十卷
刘字公甫崇仁人嘉定进士历官宝章阁待制
(臣/)等谨案刘所著四六有类稿续类稿梅亭 (第 25b 页)
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十四卷
公许字季与一字希颖宜化人嘉定进士累官权刑
部尚书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 李刘 四六标准四十卷
刘字公甫崇仁人嘉定进士历官宝章阁待制
(臣/)等谨案刘所著四六有类稿续类稿梅亭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