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春秋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卷嘉礼四十卷军礼十卷凶礼二十卷
礼乐志贞元中太常礼院修撰王泾考次历代郊庙沿
革之制及其工歌祝号而图其坛屋豆笾上下陟降之
序为郊祀录十卷
元和十一年秘书郎韦公肃录开元以后礼文损益为
礼阁新仪三十卷

  曾巩
序略礼阁新仪三十篇韦公肃撰记开元以后至
 元和之变礼集贤院书二十篇以目录考次序则篇次
 亦乱因定著从 (第 37a 页)
地之义若有隆杀请遇亲祀南郊之岁以夏至日备礼
躬款北郊以存事地之义
  曾巩
传弟肇字子开同知太常礼院太常自秦以来
 礼文残阙先儒各有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釐
 正亲祀皇地祗于北 (第 10a 页)
  经之文义而曲词以说之其不足协人心必
    矣故列序正史及诸家正说而欧公为后或
    问附焉至 曾子固
为人后议及持两端之论
    者皆不录
 (附欧阳氏修为后或问上篇曰为人后者不绝其所/生之亲可乎曰可 (第 45a 页)
 脉譬如人之鼻息总出丹田气海中呼者岂必其吸
 者之复出邪沈括云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
 水经过其下东阿之井乃济水所为 曾巩
云泰山诸
 谷之水自渴马崖潜流地中至历城西复出为趵突
 旁溢十数泉蔡传引以證济之伏见重源显发所在
  (第 44b 页)
 闻奏乞行停替庶使吏有所劝沮百姓实沾圣泽
神宗本纪熙宁元年二月贷河东饥民粟 七年二月
发常平米振河阳饥民七月以米十五万石振河北西
路灾伤八月置场于南董安上门给流民米十月诏浙
西路提举司出米振常润州饥 八年正月辍江南东

路上供米均给灾伤州军
  曾巩
越州赵公救菑记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
 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
 饥为书问属县菑所 (第 30a 页)
    蕙田案以上赈银钞绢帛诸物

汉书元帝本纪初元二年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
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
魏书明元帝本纪神瑞二年十月诏曰顷者以来频遇
霜旱年谷不登百姓饥寒不能自存者甚众其出布帛
仓谷以赈贫穷
册府元龟唐贞观十一年七月诏以水灾其雒州诸县
百姓漂失资产乏绝粮食者宜令使人与之相知量以
义仓赈给庚子赐遭水旱之家帛十五匹半毁者八匹

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十八年秋七月蔡申光三州春
水夏旱赐帛五万段米十万石盐三千石
宋史仁宗本纪天圣五年七月振秦州水灾赐被溺家
钱米
嘉祐元年七月赐河北流民米压溺死者赐其家钱有

  曾巩
救灾议河北地震水灾隳城郭坏庐舍百姓暴
 露乏食主上忧悯下缓刑之令遣拊循之使恩甚厚 …… (第 5b 页)
 足以救一时之患为天下之计利害轻重又非难明
 者顾吾之有司能越拘挛之见破常行之法与否而
 已此时事之急也故述斯议焉
 (丘氏浚曰 曾巩
此议所谓赐之钱贷之粟比之有司/日逐给粟之说其为利病相去甚远所谓深思远虑) …… (第 10b 页)
曾巩
越州赵公救菑记熙宁八年吴越大旱知越州赵
公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
又与粟再倍之
  (第 50b 页)
 (白不被害上户量物力借贷并与贷给齐民许其一/月之后日偿若干官却以其所偿者偿之上户偿之)
 (州家此策不亏官而便民最为尽善若但知赈给则/恐如 曾南丰
所谓相率日待二升之廪于上势不暇)
 (乎他为吾恐官之所给无已时而民之不复业如故/也其有旱涝伤稼民食用 (第 69b 页)
给其家钱三千
英宗本纪治平二年八月赐被水诸军米遣官视军民
水死者千五百八十人赐其家缗钱葬祭其无主者 曾巩
越州赵公救菑记熙宁八年吴越大旱明年春大
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
食令无失所凡死者 (第 5a 页)
 (之不忍于其亲者不得不抑而就圣人之制而犹惧/人情之以私恩而干公议也乌有仍其父母之称使)
 (名与实相违也哉然则 曾子固
欧阳公为人后之议/所主称亲之说非欤曰非也欧曾之说主于恩者也)
 (吾折衷之于朱子朱子之说主于义者也欧 (第 28a 页)
 必仕于仁诸侯贤大夫之朝立身行道以终祭祀危
 邦不入乱邦不居恐辱先也况曾子尝敝衣以耕于
 鲁鲁侯闻之致之邑 曾子固
辞圣人称之能全节也 (第 7b 页)
 崔鸿十六国春秋
 萧方三十国春秋
 柳芳唐历
 吴兢贞观政要
 柯维骐宋史新编
 吴任臣十国春秋
  曾巩
隆平集 …… (第 23b 页)
 司马光传家集

 苏洵嘉祐集
  曾巩
南丰类藁
 王安石临川集
 杨杰无为集
 苏轼东坡集
 苏辙栾城集
 程颢明道集
 程颐伊川集 (第 43b 页)
 获终于牖下幸不至失大节以下见先人可谓荣矣

 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遗命丧葬无不如礼俗习相
 传画写浮图日以七数之及据阴阳所谓吉凶一无
 污我
  曾巩
撰林逋传卒年六十一临终有诗云湖上青山
 对结庐亭前脩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草犹喜曾
 无封禅书
 宋祁 (第 14b 页)
 (蔡义请称悼太子魏相以为宜称尊号曰皇考则皇/考乃至尊之称非后世所得通用然沿习既久虽儒)
 (者亦不能自异也又 曾巩
为人后议云皇考一名而/为说有三礼曰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 (第 23b 页)
 释名铭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
旧唐书令狐楚谓其子绪绹曰吾生无益于人勿请谥

号葬日勿请鼓吹唯以布车一乘馀勿加饰铭志但志
宗门秉笔者无择高位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
 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
 古之人有功德材行 (第 2a 页)
(韵韵会思恭切正韵息中切𡘋音松字林冻𠗂也寒气结木如珠见晛乃消齐鲁谓之雾凇)又集韵苏弄切松去声 曾巩
齐 
(州冬夜诗清香一榻氍毹煖月淡千门雾凇寒又咏雾凇诗园林初日净无风雾凇开花树树同)(唐韵楚耕切集 (第 27b 页)
 抚也史记孟尝君传案剑以前(又正字通凡官府兴除成例及狱讼论定者皆曰案又著书起义亦曰案)又集韵一曰木 
 名(又叶伊甸切音宴欧阳修读书诗初如两军交乘胜方酣战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桉 同案(又 宋曾巩
耳)
(目志孟光举桉齐眉俗直谓几案耳吕少卫云桉乃古碗字故举与眉齐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谓青玉碗也据 (第 39a 页)
 汲黯(又集韵极入切音及与伋同伋伋虚诈猊或作汲)(唐韵集韵皮变切正韵毗面切并音卞水名水受陈留浚)

(仪阴沟至蒙为雍水东入于泗水经汳水出阴沟径浚仪县北又东至梁郡蒙县为濉水馀波入睢阳城中郦道元注阴沟即)
(蒗荡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泌乱流于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称汳水东径陈留又东径梁国睢阳)
(县又东径贯城城在蒙县西北汳水自蒙县南出今无水惟睢阳城南侧有小水南流入睢城亦作汴后汉明帝纪遣将作谒)
(者王吴修汴渠自荥阳至于千乘海口注汴渠即蒗荡渠也 宋曾巩
曰昔禹于荥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出之淮泗至浚仪西北)
(复分二渠其后或曰鸿沟或曰浪宕渠或曰浚仪渠或曰石门渠 (第 13b 页)
 曲木也今之曲把䒩锹(类篇或作萂)又字汇补同莫见斐光远集缀 菋(篇海同菋)(唐韵正韵敷勿切韵)
(会芳勿切并音弗说文道多草不可行 曾巩
南轩记得邻之茀地)又茀茀茂也 又尔雅释诂覭髳茀离也注茀离即弥离  (第 21a 页)
 上声义同 又字林未知词也(正字通读书通讵通作渠钜遽𡘋非)(说文古文谋字注详九画)又人名汝 
(见宋史宗室表)(集韵正韵𡘋于教切妖去声言逆也)(类篇而艳切髯去声字林言多不尽○按□即䛁字)
(类篇分䛁□为二非)(唐韵集韵正韵侧驾切韵会侧嫁切𡘋柤去声说文欺也尔雅释诂伪也正韵诡谲也左传宣)

(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礼乐记知者诈愚疏谓欺诈愚人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贾民禁伪而除诈疏使禁物之伪而去人)
(之诈虚也晋书刑法志背信藏巧谓之诈荀子修身篇匿行曰诈说苑贵德篇巧诈不如拙诚)又卒也公羊传僖三十三年 
(诈战不日注诈卒也齐人语也疏春秋之例偏战者日诈战者月)又叶侧下切柤上声王安石寄 曾巩
诗吾能好谅直世或 
 非诡诈叶上写下者(又叶庄助切阻去声晋语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吕览情欲篇意气易动蹻然不 (第 50b 页)
 赘注师古曰赘质也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又会也前汉武帝纪母赘聚注如淳曰赘会也)又行不当也老子道德 
 经其于道也若馀食赘行注行之无当曰赘(又言烦也 曾巩
讲官议问一告二谓之赘)又博雅赘定也 又玉篇最也得 
 也(又集韵牛交切音敖类篇頝赘不媚)(篇韵音义 (第 5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