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儒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时中之道施之得其宜便是文蔚曰通书云性者刚
 柔善恶中而已此一句说得亦好先生点头曰古人
 自是说得好了后人说出来又好 徐子融
曰上蔡尝
 云一部论语只如此看今听先生所论一部周易亦
 只消如此看先生默然
 (陈文蔚录第一章) (第 18a 页)
 又忽然在四方万里之外庄子所谓其热焦火其寒
 凝冰凡苟免者皆幸也动不动便是堕坑落堑危孰
 甚焉文蔚曰 徐子融
尝有一诗末句云精一危微共
 一心文蔚答之曰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别人心与道
 心曰他底未是但只是答他底亦慢 (第 5b 页)
之言终不肯信从读诗记中虽
多说序然亦有说不行处亦废之熹因作诗序辨说其
他谬戾则辨之颇详(周谟/详) 徐昭然
问先生去诗序似使学者难晓曰正为有序则 (第 17b 页)
  刘允迪字德华玉山人隆兴进士知德安县为政一本
儒术以惠爱得民累官至朝奉郎参议沿海制置司
军事后居家建义学以教族子弟及乡人之愿学者

(豫章书)

  按朱子集有玉山刘氏义学记为允迪而作也

   徐子融
不详其名铅山人朱子与蔡季通书云铅山徐 (第 25b 页)
子融
老成有守尝作小学欲延之家塾为诸子师范
(朱子集)

  汪逵字季路应辰子乾道进士官国子司业韩侂胄用 (第 25b 页)
  吾铅昔有群贤堂取是邑前后名贤之所经历邦人之
有行义寓客之为时望者不以爵秩穹卑姓名显晦凡

有一善言行皆传之赞之又从而俎豆之其详具于邑
志盖一方之盛典也然所祀邦人自状元刘公之道而
下有宗丞虞公泰刺史祝公可久辛公祐龚公□及傅
长者赪韩孝廉洙申孝子世宁太守胡公浚宪副胡公
汉屈指数之才十人而已矣某尝恨之铅为县几八百
年而其乡人之行义可称者仅止于此岂此外果无其
人耶抑文献不足而无所于徵耶某尝读晦翁文集见
其与蔡季通书劄谓铅山 徐子融
老成有守尝作小学 (第 64b 页)
欲延之家塾为诸子师范 子融
不知为本邑何许人既
为晦翁所重则其人必贤者也然吾铅之人鲜有知 (第 65a 页)

者使其姓名不载于大贤之集则逐将与草木同归
于朽腐而已然则谓是邑之贤果止于所祀十人而可
乎堂之废不知在 (第 65a 页)
 延平书院长九江蔡念成元思

 处士将乐邓絅卫老
 处士建昌周谟舜弼
 铅山 徐子融
 郑光弼子直
 处士南平黄卓先之(一云字德美/)
 姜大中叔权
 符初复仲
 免解试永丰曾祖道择之 (第 23a 页)
夫     余范(彝孙古田/)  许景阳(子春同安/)
黄显子(敬之永嘉/) 包君定(定之永嘉/)  徐昭然(子融铅山/)
徐子显     李如圭(宝之庐陵/) 高禾(颖叔晋江/) (第 6a 页)
   余范(彝孙古田/)  许景阳(子春同安/)
黄显子(敬之永嘉/) 包君定(定之永嘉/) 徐昭然 (子融
铅山/)
徐子显     李如圭(宝之庐陵/) 高禾(颖叔晋江/) (第 6a 页)
 见得天地之情正大天地只是正大未尝有些子邪
 处未尝有些子小处又曰且如今言药性热药何尝
 有性只是他所生恁地(道/夫) 徐子融
以书问枯槁之中有性有气故附子热大黄寒
 此性是气质之性陈才卿谓即是本然之性先生曰
 子融认知觉为性故 (第 9a 页)
 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

 急摆脱出来(闳祖/) 徐子融
问水火明知其可畏自然畏之不待勉强若是
 人欲只缘有爱之之意虽知之而不能不好之柰何
 曰此亦未能真知而 (第 7a 页)
 时中之道施之得其宜便是文蔚曰通书云性者刚
 柔善恶中而已此一句说得亦好先生点头曰古人
 自是说得好了后人说出来又好 徐子融
曰上蔡尝
 云一部论语只如此看今听先生所论一部周易亦
 只消如此看先生默然(文/蔚)
可久则贤人之德 (第 15b 页)
 又忽然在四方万里之外庄子所谓其热焦火其寒
 凝冰凡苟免者皆幸也动不动便是堕坑落堑危孰
 甚焉文蔚曰 徐子融
尝有一诗末句云精一危微共 (第 59a 页)
 如爱亲无所不顺天之生我安顿得好令我富贵崇
 高便如父母爱我当喜而不忘安顿得不好令我贫
 贱忧戚便如父母欲成就我当劳而不怨 徐子融
(第 34a 页)
 日而语(友/仁)
佛家有流注想水本流将去有些渗漏处便留滞(盖/卿)
僧家尊宿得道便入深山中草衣木食养数十年及其
 出来是甚次第自然光明俊伟世上人所以只得叉
 手看他自动(方/) 徐子融
有枯稿有性无性之论先生曰性只是理有是
 物斯有是理子融错处是认心为性正与佛氏相似
 只是佛氏磨擦得这 (第 22a 页)
 不敢自专也然月与事常差两月恐圣人作经又不

 若是之纷更也不若缺疑之为愈
徐子融
有性无性之说甚悉云气质之性只是本然
 之性堕在气质中
答宋深之谓子莫执中与三圣执中文同意异及孔孟
  (第 49b 页)
  (事亲兼常变而言如曾子是常舜伯奇之徒皆是/变此在人事言者如此天道则不然直是顺之无)
  (有不合者○ 徐子融
曰先生曰事亲是事/天底样子只此一句说尽西铭之意矣)
西铭之书指吾体性之所自来以明父乾母坤之实极
 乐 (第 28b 页)
 野狐能人立故能为怪如猪则极昏如草木之类荔

 枝牡丹乃发出许多精英此最难晓 一草一木皆
 天地和平之气 答 徐子融
曰程子言性即理也此
 一句自古无人敢如此道心则知觉之在人而具此
 理者也张子又言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 …… (第 28a 页)
 下无无性之物除是无物方无此性若有此物即如
 来喻木烧为灰灰阴为土亦有此灰土之气既有灰
 土之气即有灰土之性安得谓枯槁无性也  徐子
 融
谓枯槁之中有性有气故附子热大黄寒此性是
 气质之性陈才卿谓即是本然之性曰 (第 29b 页)
子融
认知觉
 为性故以此为气质之性性即是理有性即有气是
 他禀得许多气故亦只有许多理才卿谓有性无仁 (第 29b 页)
 卿一室萧然有以自乐令人敬叹日用工夫精进如
 此尤为可喜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
 自有不容舍者  徐子融
志趣操守非他人所及大
 率志气刚决痛快无支离缠绕之弊余正叔在此无
 日不讲说终是葛藤不断也方叔看得道 (第 12b 页)
 安顿得好令我富贵崇高便如父母爱我当喜而不
 忘安顿得不好令我贫贱忧戚便如父母欲成就我
 当劳而不怨 徐子融
曰先生谓事亲是事天底样子
 只此一句说尽西铭之意矣○知化则善述其事穷
 神则善继其志这志便是那天地之 (第 21a 页)
 是异曰谢氏之说地步阔于身心事物上皆有工夫
 若如禅者所见只看得个主人翁便了其动而不中
 理者都不管矣 徐子融
有枯槁有性无性之论先生
 曰性只是理有是物斯有是理 (第 47b 页)
子融
错处是认心为
 性义与佛氏相似只是佛氏磨擦得这心极精细如
 一块物事剥了一重皮又剥一重皮至剥到极尽无 (第 47b 页)
 圣为贤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所以更

 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
 急摆脱出来(以下理欲义利/君子小人之辩) 徐子融
问水火明知其可畏自然畏之不待勉强若是
 人欲只缘有爱之之意虽知之而不能不好之奈何
 曰此亦未能真知而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