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奉辞伐罪旋师班赏之事无所不载虽后世兵书
  之繁殆不如师卦六爻之略而况所论王者之师
  非后世权谋之书之比也
   张知常
曰师严于节制等级初失律三五舆尸则
  凶四左次则无咎 (第 18a 页)
  与之应则由其后履之而往焉履虎尾不咥人之

  象也
  朱子曰和说以蹑刚彊之后能如是则履危而不
  伤矣
   张知常
曰刚莫如虎而柔能履之礼之可尚如此
  李子思曰彖与六三异何也以卦言之则三不见
  咥而五不病三以爻观 …… (第 23a 页)
  张子厚曰视所以履以考求其吉莫如旋而反下

   右明象占
  吴氏曰履不处也故始则往终则旋皆以不处为
  义旋然后反反然后复
   张知常
曰进极当反物之理也
  杨中立曰礼进而反以反为文盖礼虽以进为文
  进极而过中亦不可行矣故其终也旋反 (第 33a 页)
  常

   张知常
曰物极则反理之必然唯圣人然后持满
  有道
  郑舜举曰往复者有是理也所以使之然者人事
  也处泰之 …… (第 21a 页)
  覆必至之理也习治之害浅习乱之祸深剥烂而
  顺止夬决而乃亨泰亨而止吝否终而必倾观乎
  此亦可以见天地之情矣
   张知常
曰因其已倾之势而倾之宜若易然而小
  人之党根结深固所以难也
  案泰之时唯上下之通也故阳之进也速而 (第 37a 页)
   右明象
  都圣与曰刚不中正犯义以陵人之象也位本阴
  柔则知义不胜之象也
  程可久曰与迷复者异矣
   张知常
曰不曰悔亡而言吉圣人贵迁善如此 (第 11b 页)
  鲜矣非君子不能也故外爻皆以君子言之有者

  不能必无之辞
  李季辨曰互体坎劳卦也故曰劳谦居艮之上万
  物终乎艮故曰有终
   张知常
曰吐哺握发之事其劳如此非君子能有
  始卒乎
   此说亦通
   右明象占
 说卦子曰劳而不伐有功 (第 8b 页)
  民者坐于床示不挠也今也初剥其足离其民也
  二剥其辨黜其臣也小人亡人之国必先去其臣
  与民而后及其君此五之所以受其剥也
   张知常
曰凡剥皆小人剥君子故每进而益凶终 (第 6b 页)
  说之患其往不利

  朱子曰节良马之步而徐驱焉其进利矣
   张知常
曰所畜已成可以致远然以难进为贞闲
  车卫戒于疾驱也
  案乾为良马象阳之壮也车輹车卫因良马以取象 (第 11b 页)
  当心之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

  刘氏曰凡感之道以心为主
   张知常
曰下卦皆失莫若静之为愈至四然后悔
  亡惟五为无悔
  张敬夫曰咸六爻未尝言心文王于四曰思孔子
   (第 13a 页)
 杂卦曰明夷诛也
  都圣与曰日之遇夜而入乎地中之时也
  郑康成曰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也明则伤
  矣
   张知常
曰明不可夷也人谓之夷耳
  程可久曰明入地中明出地上此观文察理以知
  幽明之故者也在人明为物掩者为 (第 26a 页)
  焉得不愠(都圣/与同)然而终以无咎者以和说为夬而
  不至伤暴则小人甘心于引退矣
   右明君子夬夬独行遇雨之旡咎
   张知常
曰决小人之道当不恶而严壮于頄所以
  凶也反之则无咎
  毛伯玉曰自重刚言之则有凶自有应言之则无
  (第 12b 页)
  李元达曰当动之始以刚下柔能自反而知惧者
  也谓之后则非方今之时也(刘仲/平同)方动之始而能
  知惧则后有笑言哑哑必矣故又以吉言之
   张知常
曰恐惧当在初 …… (第 6b 页)
  石守道曰震阴以失位为能戒惧二得位故不吉
  刘长民曰震雷之动威也惊恐者致其福惰慢者
  致其灾二虽动体然安于得位是慢而不戒者
   张知常
曰乘刚不能无失得位不能不复 …… (第 10a 页)
  临患难立事功处富贵甘贫贱交朋友应仓卒无
  不可者圣人于艮之上九独立此𧰼读之未尝不
  掩卷叹息也
   右明爻义
   张知常
曰此一卦取喻一身上宜止下宜动今下 (第 35a 页)
  王氏逢曰处中以正可以过也知其分而止焉得
  所遇也
  刘氏仲平曰祖妣内也内则主恩仁之过也君臣
  外也外则主敬义之别也
   张知常
曰相过之谓过邂逅之谓遇
  李泰发曰以柔居阴位臣子之道也小过之世以
  中为遇焉配祖则妣也承君则臣也 (第 10b 页)
  复自二历遍六爻而复本位则凡七也言日者以

  位本乾也
   张知常
曰以中道自守虽见侵于群枉必无失也
  此善言易者也
   右明象占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 (第 9a 页)
   每有上进之义此爻当止者也亦当进者也而
   曰征凶云者下体坎也若舍坎而征则济乎险
   涉乎川矣
   张知常
曰下卦皆在险而二独以中𫉬贞吉初不
  量力而三不当位故其患如此 (第 24b 页)
 四为子之象为长出否有弃贱为妾之象
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鼎有实九二象慎所之也之往也冯氏曰以五不能
 即我而往以即之则不可故谨其所往 张知常
曰待
 时之谓我仇有疾占终无尤也疾仇而非疾我虽不
 相即而终无怨尤尤叶余之反兰惠卿曰不能我即
 于我 (第 14b 页)
 贵行乎富贵傃贫贱行乎贫贱所谓乐天也傃夷狄

 行乎夷狄傃患难行乎患难所谓安土也 张知常

 顺天之数故乐天知命而不忧体地之德故安土敦
 乎仁而能爱王景孟曰乐天安土此又言易之道无
 适而非 …… (第 25a 页)
 而不知其显仁藏用之神故曰至矣哉叹其妙用也

  此一节意属于成之者性之下其中欲言人不知
  易以仁知百姓君子间之 张知常
曰此易之所以
  不得不兴圣人之所以不得不作易也张子厚曰
  此篇或说易书或说天地或说人卒归一道虽甚 (第 31b 页)
 于二时行于三道革于四位天德于五时极则终矣
 终则有始天行也天行有度故用九在六爻而乃见
 天则此以天运言也斯言也意必有所授云 张知常
 
曰此章以天运申前章之义阳气潜藏圣人所以在
 下天下文明所以时出而舍与时偕行所以行其能 …… (第 21a 页)
 阳而天之道则变通而未尝有弊也李氏宏曰尧舜
 相禅所以高乎千古者其知此乎虽然必得九五之
 大人然后可以去亢而知退特尧舜之细尔 张知常
 
曰持满有道天下所以常治而不乱也毛伯玉曰志
 得意满般乐怠傲是之谓亢夙夜祗惧不敢荒宁是
 之谓乾九五之 (第 33b 页)
 周易解九卷题吴园先生又有序论五卷杂说泰论

  张根
(第 31b 页)
知常
饶州德兴 (第 31b 页)
吴园
所居地名也
 
 
 
 
 
 
 厚斋易学附录一 (第 31b 页)
(馀论) 吴园张氏
曰不曰悔亡而曰吉圣人贵迁善如此
(存疑)伊川程子曰四刚而不中正其志欲同二亦与五为
仇者也墉垣所以限隔 (第 12a 页)
  郭氏(雍子和白云兼山子也易说雍放浪长杨山/谷间尝诏不起易说自序云其先人受业伊)
    (川二十馀年念其学殆将泯绝于是/潜稽易象以述旧闻绍兴辛亥自序)
  张氏(根 知常吴园先生
饶州德兴人参政忠定公/焘之父也易解义九卷序论五卷杂说泰论)
  郑氏(汝谐舜举东谷周易翼传二卷盖谓 (第 23a 页)
 (永嘉/)陈氏(傅良君举/止斋)章旨 类说 后传
 (眉山/)任氏(伯雨德翁/)绎圣新传
 (饶州/)张氏(根 知常吴/园)
指南
 (吴兴/)章氏(冲茂深/) 左氏事类始末
 (彭城/)晁氏(公武子政/)故训传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