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鲜矣非君子不能也故外爻皆以君子言之有者
不能必无之辞
李季辨曰互体坎劳卦也故曰劳谦居艮之上万
物终乎艮故曰有终
张知常 曰吐哺握发之事其劳如此非君子能有
始卒乎
此说亦通
右明象占
说卦子曰劳而不伐有功 (第 8b 页)
不能必无之辞
李季辨曰互体坎劳卦也故曰劳谦居艮之上万
物终乎艮故曰有终
张知常 曰吐哺握发之事其劳如此非君子能有
始卒乎
此说亦通
右明象占
说卦子曰劳而不伐有功 (第 8b 页)
说之患其往不利
朱子曰节良马之步而徐驱焉其进利矣
张知常 曰所畜已成可以致远然以难进为贞闲
车卫戒于疾驱也
案乾为良马象阳之壮也车輹车卫因良马以取象 (第 11b 页)
朱子曰节良马之步而徐驱焉其进利矣
张知常 曰所畜已成可以致远然以难进为贞闲
车卫戒于疾驱也
案乾为良马象阳之壮也车輹车卫因良马以取象 (第 11b 页)
当心之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
刘氏曰凡感之道以心为主
张知常 曰下卦皆失莫若静之为愈至四然后悔
亡惟五为无悔
张敬夫曰咸六爻未尝言心文王于四曰思孔子
(第 13a 页)
刘氏曰凡感之道以心为主
张知常 曰下卦皆失莫若静之为愈至四然后悔
亡惟五为无悔
张敬夫曰咸六爻未尝言心文王于四曰思孔子
(第 13a 页)
杂卦曰明夷诛也
都圣与曰日之遇夜而入乎地中之时也
郑康成曰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也明则伤
矣
张知常 曰明不可夷也人谓之夷耳
程可久曰明入地中明出地上此观文察理以知
幽明之故者也在人明为物掩者为 (第 26a 页)
都圣与曰日之遇夜而入乎地中之时也
郑康成曰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也明则伤
矣
张知常 曰明不可夷也人谓之夷耳
程可久曰明入地中明出地上此观文察理以知
幽明之故者也在人明为物掩者为 (第 26a 页)
焉得不愠(都圣/与同)然而终以无咎者以和说为夬而
不至伤暴则小人甘心于引退矣
右明君子夬夬独行遇雨之旡咎
张知常 曰决小人之道当不恶而严壮于頄所以
凶也反之则无咎
毛伯玉曰自重刚言之则有凶自有应言之则无
(第 12b 页)
不至伤暴则小人甘心于引退矣
右明君子夬夬独行遇雨之旡咎
张知常 曰决小人之道当不恶而严壮于頄所以
凶也反之则无咎
毛伯玉曰自重刚言之则有凶自有应言之则无
(第 12b 页)
王氏逢曰处中以正可以过也知其分而止焉得
所遇也
刘氏仲平曰祖妣内也内则主恩仁之过也君臣
外也外则主敬义之别也
张知常 曰相过之谓过邂逅之谓遇
李泰发曰以柔居阴位臣子之道也小过之世以
中为遇焉配祖则妣也承君则臣也 (第 10b 页)
所遇也
刘氏仲平曰祖妣内也内则主恩仁之过也君臣
外也外则主敬义之别也
张知常 曰相过之谓过邂逅之谓遇
李泰发曰以柔居阴位臣子之道也小过之世以
中为遇焉配祖则妣也承君则臣也 (第 10b 页)
四为子之象为长出否有弃贱为妾之象
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鼎有实九二象慎所之也之往也冯氏曰以五不能
即我而往以即之则不可故谨其所往 张知常 曰待
时之谓我仇有疾占终无尤也疾仇而非疾我虽不
相即而终无怨尤尤叶余之反兰惠卿曰不能我即
于我 (第 14b 页)
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鼎有实九二象慎所之也之往也冯氏曰以五不能
即我而往以即之则不可故谨其所往 张知常 曰待
时之谓我仇有疾占终无尤也疾仇而非疾我虽不
相即而终无怨尤尤叶余之反兰惠卿曰不能我即
于我 (第 14b 页)
郭氏(雍子和白云兼山子也易说雍放浪长杨山/谷间尝诏不起易说自序云其先人受业伊)
(川二十馀年念其学殆将泯绝于是/潜稽易象以述旧闻绍兴辛亥自序)
张氏(根 知常吴园先生 饶州德兴人参政忠定公/焘之父也易解义九卷序论五卷杂说泰论)
郑氏(汝谐舜举东谷周易翼传二卷盖谓 (第 23a 页)
(川二十馀年念其学殆将泯绝于是/潜稽易象以述旧闻绍兴辛亥自序)
张氏(根 知常吴园先生 饶州德兴人参政忠定公/焘之父也易解义九卷序论五卷杂说泰论)
郑氏(汝谐舜举东谷周易翼传二卷盖谓 (第 23a 页)
(永嘉/)陈氏(傅良君举/止斋)章旨 类说 后传
(眉山/)任氏(伯雨德翁/)绎圣新传
(饶州/)张氏(根 知常吴/园) 指南
(吴兴/)章氏(冲茂深/) 左氏事类始末
(彭城/)晁氏(公武子政/)故训传 (第 17a 页)
(眉山/)任氏(伯雨德翁/)绎圣新传
(饶州/)张氏(根 知常吴/园) 指南
(吴兴/)章氏(冲茂深/) 左氏事类始末
(彭城/)晁氏(公武子政/)故训传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