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日用” 相关资源

編年類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壬子命左拾遗张舒同知云州契丹大同节度副使赵
毅为右千牛卫将军领儒州刺史节度判官 张日用

察判官宋元并为殿中丞掌书记崔从善为右赞善大
夫皆仍旧职
乙卯田重进至蔚州左右都押衙李存璋许彦钦等 (第 13a 页)
  张知章(丹徒人/)
   蔡 晔(丹徒人/)  姚原道(通州人/)
   张次山(通州人/)   张日用(通州人/)
   周 忻(仪真人/)  汪 泌(仪真人/)
   张康侯(仪真人/)  李 宫(仪真人/)
  (第 20a 页)
  张 郢(比部员外郎端拱三年任)   王 勖(殿中丞淳化二年任)

  田 贽(屯田郎中)     张日用(库部员外郎至道元年任)
  王 懿(详名宦)     廖 康(由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咸平二年任)

  刘厚德(库部郎中)  (第 72a 页)
 ︹流寓︺︹唐︺李纲(本姓徐其先曹州人父敬业起兵扬州/讨武氏不克死之纲逃匿海陵中宗复)
(位徵赴阙下以言事/忤当路挂冠归隐)︹宋︺郑獬(六安州人父为郡曹/掾时通州人 张日用)
(
知新昌一见奇之遂妻以女/因寓通州读书城南文殊院)陈瓘(沙县人瓘子正/汇告蔡京罪下)
(开封府制狱并逮 (第 43b 页)
 (觉弟举进士累迁直学士徙知永兴军成都府后请/祠览为人刚直在朝敢论诤不肯阿徇于吏事亦精)
 (敏/) 张日用(静海人知新昌县见郡曹掾之子郑獬奇/之妻以女后果魁天下文彦博宣抚河北)
 (日用谓彦博此行须得便宜行事请于/上遂许之擒王则实日用参赞之力也)
张次山(日用/子少)
 (俊迈有才年十六即入仕调泰兴簿因开河部夫整/肃工力多先办包拯荐诸朝清名直节见 (第 32b 页)
 (觉弟举进士累迁直学士徙知永兴军成都府后请/祠览为人刚直在朝敢论诤不肯阿徇于吏事亦精)
 (敏/)张日用(静海人知新昌县见郡曹掾之子郑獬奇/之妻以女后果魁天下文彦博宣抚河北)
  (日用
谓彦博此行须得便宜行事请于/上遂许之擒王则实 (第 32b 页)
日用
参赞之力也)张次山 (第 32b 页)
(日用/
子少)
 (俊迈有才年十六即入仕调泰兴簿因开河部夫整/肃工力多先办包拯荐诸朝清名直节见知于司马) (第 32b 页)
(未了至夜卢请 张日用
丨一丨于秀偈之侧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以三鼓入室付法)宣偈
(传法正宗记迦叶 (第 6a 页)
    通州(倚郭一/外县一) (静海/海门)
郡号静海 横江 海门 崇州 崇川

州沿革星土分野历代地理并同泰州南唐置静海制
置院周世宗克淮南升静海军寻改通州(沿革/表)
县沿革静海周世宗析海陵之东境置县 海门周世
宗以东州镇置县(沿革/表)
形胜琅山本名狼山在静海有五山相连属又名五狼
山 军山在海江之际 紫石岩在狼山 绿漪亭在
郡治 南布洲旧是大海其中涨沙后为布洲场今为
金沙场 东布洲旧是海屿因布机流至沙上得名

布洲夹在静海县南潮势如箭激(纪/胜)
人物皇朝吴及仁宗时擢为諌官 姚原道仕至吉州
守黄鲁直志其墓  张日用
见郑獬奇之即妻以女獬
果魁多士张次山 (第 38a 页)
日用
之子也包孝肃公荐于朝 崔
泾号放生公(纪/胜)
本朝天圣元年改通州曰崇州明道二年复故(沿革/表)
(第 38a 页)
 张仿(字希古崇安人第进士调崇仁令修粹堰万金坡以增灌溉蛮尝寇近境视仿有备亟引去仿)

(乃慈以抚之后监镇州粮料真宗幸澶渊闻仿名累迁太常博士仁宗时历知容亳泰泗岳吉)


(六州会江淮发运张纶举仿自代再命知泰州复历数郡官至工部侍郎)

  张日用(静海人知新昌县见郡曹掾之子郑獬奇之妻以女后果魁天下文彦博宣抚河北日用)

(谓彦博此行须得便宜行事请于上遂许之擒王则实日用参襄之力也)
 张次山(日用子少俊迈有才年十六即入仕调泰兴簿因开河部夫整肃工力多先办包拯荐诸)

(朝清名直节 (第 11b 页)
 张仿(字希古崇安人第进士调崇仁令修粹堰万金坡以增灌溉蛮尝寇近境视仿有备亟引去仿)

(乃慈以抚之后监镇州粮料真宗幸澶渊闻仿名累迁太常博士仁宗时历知容亳泰泗岳吉)


(六州会江淮发运张纶举仿自代再命知泰州复历数郡官至工部侍郎)

 张日用(静海人知新昌县见郡曹掾之子郑獬奇之妻以女后果魁天下文彦博宣抚河北 日用)

(谓彦博此行须得便宜行事请于上遂许之擒王则实日用参襄之力也)
 张次山(日用子少俊迈有才年十六即入仕调泰兴簿因开河部夫整肃工力多先办包拯荐诸)

(朝清名直节 (第 11b 页)
 张日用(静海人知新昌县见郡曹掾之子郑獬奇之妻以女后果魁天下文彦博宣抚河北日用)

(谓彦博此行须得便宜行事请于上遂许之擒王则实 日用
参襄之力也)

 张次山(日用子少俊迈有才年十六即入仕调泰兴簿因开河部夫整肃工力多先办包拯荐诸) …… (第 11b 页)
 张孝直(字英甫临川人性孝友恬于利欲受学象山之门信所自见所据者实有易书诗语孟中)

(庸口义五十馀篇心所未安虽伊洛诸儒议论亦不苟同领袖郡学诱掖后进士论翕然归重)


(与章从轩蔡介轩讲论终日忘倦多所发明卒年七十七所著又有要言浑象原意杂诗等藏)


(于家)

  张日用(知德清军大旱民有争水者日用曰今为汝借水三寸三日内还汝乃于水中刻表为记)

(日用即诣一庙为文具述借水事立庙中以俟即日大雨使人视其表果及三寸而止)
 张守(晋阳人崇宁进士建炎初为御史中丞尝上疏言陛下处宫室之安则思二帝母后穹庐毳幕) (第 31a 页)
 张孝直(字英甫临川人性孝友恬于利欲受学象山之门信所自见所据者实有易书诗语孟中)

(庸口义五十馀篇心所未安虽伊洛诸儒议论亦不苟同领袖郡学诱掖后进士论翕然归重)


(与章从轩蔡介轩讲论终日忘倦多所发明卒年七十七所著又有要言浑象原意杂诗等藏)


(于家)

 张日用(知德清军大旱民有争水者 日用
曰今为汝借水三寸三日内还汝乃于水中刻表为记) (第 31a 页)
(日用
即诣一庙为文具述借水事立庙中以俟即日大雨使人视其表果及三寸而止)

 张守(晋阳人崇宁进士建炎初为御 (第 31a 页)
 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见韦/氏)
 张率韦放指腹为婚(见韦/氏)
 张镒女倩娘妻外甥王宙(见王/姓)
  张日用
见郑獬奇之妻以女既而郑果魁天下 (第 27a 页)
西僧咒水金明池云气蔽水加黑僧云罗
叉神灾劫重战退天神不令下雨但可于某日内东门
降雨数点而已果如其言 张日用
知德清军大旱民有争水者 (第 45a 页)
日用
曰今为汝借
水三寸三日内还汝乃于水中刻表为 (第 45a 页)
日用
即诣一
庙为文具述借水事立庙中以俟即日大雨夜人视其
表果及三寸而止 (第 45a 页)
 有允意即再拜驾起遂促仪鸾司撤帘上自此亲政
神宗时旱一西僧咒水金明池云气蔽水如墨僧云罗

 叉神灾劫重战退天神不令下雨但可于某日内东
 门降雨数点而已果如其言 张日用
知德清军大旱民有争水者 (第 7a 页)
日用
曰今为汝借
 水三寸三日内还汝乃于水中刻表为 (第 7a 页)
日用
诣一
 庙为文具述借水事立庙中以俟即日大雨使人视
 其表果及三寸而止
滕达道钱醇老孙莘老孙巨源治平初 (第 7a 页)
卢曰。子
不信邪。愿以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视而笑。卢至夜。
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别驾 张日用

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 (第 0045c 页)
拂拭。莫使惹尘埃。祖见之赞叹
曰。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卢闻之乃曰。美则美
矣。了则未了。至夜卢躬秉烛请 张日用
别驾。
书一偈于秀偈之侧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见偈已潜
往碓坊问曰 …… (第 0819a 页)
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
后与丹霞天然禅师为友。一日石头问曰。日
用事作么生。士曰。若问 日用
事即无开口处。
乃呈偈曰。 (第 0832a 页)
日用
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
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
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头然 …… (第 0832a 页)
传灯)

清规 百丈山大智海禅师创立也。犹佛之
律条。动静云为折旋俯仰莫可犯也。丛林
尊行之。又有 日用
小清规。永明寿禅师所作
也。

元和九年正月。柳子厚作南岳大明律师碑。
其略曰。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 (第 0832c 页)
而笑。卢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别
张日用。
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
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此
是谁作。亦 (第 0185a 页)
卢自秉烛。请别驾 张日用。
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
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
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 …… (第 0442a 页)
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
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
贤。 日用
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
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祖复曰。
善知识。 (第 0446a 页)
。卢曰。子不信耶。愿以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
视而笑。卢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
别驾 张日用。
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
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
此是谁作。亦 (第 0421c 页)
庐曰。子
不信邪。愿以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视而笑。卢至夜。
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别驾 张日用。

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 (第 0598c 页)
卢曰。子不信邪。愿以
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视而笑。卢至夜。密告一童子。
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别驾 张日用。
于秀偈之侧。写
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 (第 0385b 页)
。卢曰子不信耶。愿
以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视而笑。卢至夜。密告一童
子。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别驾 张日用。
于秀偈之侧。
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
处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 (第 0159c 页)
卢曰。子不信
耶。愿以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视而笑。卢至夜。密告
一童子。引至廊下。卢自秉烛。请别驾 张日用
于秀偈
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 (第 01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