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書類
樂類
易類
春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密教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弧张谓机弩也

为阱擭以攻猛兽以灵鼓驱之
 郑锷曰既设弧张又为阱擭盖兽之猛者非弧 张所
 
能取故为阱擭以攻之言攻则知其用力之难如攻
 战之攻也(○李嘉会曰止曰攻之不使/获之必获恐猛虎伤人也) (第 2a 页)
 修之实示之点出禄在其中句正见禄与学原是合
 一的不必去干若云修德而禄自至便是教以干之
 之法
子张学干禄节 子 张所
以欲得禄之心与世俗异而
 其为干禄而学之心与世俗同然亦特有其心耳未
 尝思枉道以求合也至公孙丑陈代之 (第 25a 页)
 种未弘未笃之人偏要以主张一世自任故以有无
 二语急为提破以扫破其习
子夏之门人章 王阳明曰子夏所言是初学之交子
  张所
言是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皆无弊 李九我
 曰门人问交于子张亦是彼此相质正之意未必是
 不足于师说 乐天 (第 2a 页)
 (知觉运动之谓生不能知觉运动之谓死小人之死/但身形不复知觉运动而已庶几近也言其可近于)
 (君子之终也曾子将死召门弟子曰启子手启予足/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子 张所
言之意亦犹曾子所言) (第 50b 页)
土之宜


此谓导之于九州功毕之日也如林所言则九川


未决平地皆为巨浸导此涧谷之水将安归乎如 张所
言则禹每治一州毕即周知其风土之宜贡 (第 2b 页)
  十五梁朝俗间尺长于梁法尺六分三釐

  于刘曜浑仪尺二分实比晋前尺一尺七分一釐梁武
钟律纬云宋武平原送浑天仪土圭云是 张所
作验浑
仪铭题是光初四年铸土圭是光初八年并是刘曜所 (第 10a 页)
 圣人谈象随手拈来阐发名理未尝拘拘为刻舟之
 求也(私/记)
 冯元敏曰先定规模次及事业大纲既举万目毕
 所
谓经纶也经者综其绪而分象雷之自敛而𤼵纶 (第 5a 页)
  (踵事增华生巧出熟则五胡契丹之智俱为敝屣/矣当乌珠乘飞舸追高宗出明州时岂亦谓天限)
  (南北虏骑不能陵波哉李纲守两河之策不用而/军溃太原种师道击惰归之计不酬而隆德始陷)
  (宗泽 张所
傅亮之俦废而中原解体虽窜吴李于/遐方追章蔡之故爵弛党禁修废官亦何益于殿) (第 21b 页)
  或问谅阴之说曰孔氏曰谅信也阴默也邢氏释之曰
信谓信任冢宰胡氏释之曰谓其信能默而不言也
二家皆用孔训而为说不同郑氏于礼记又读作梁
闇言居倚庐大抵古者天子居丧之名如此其义则
今古言殊不可晓矣曰诸说如何曰范氏得之杨侯之
说相似皆非子 张所
疑之意然侯为犹优耳曰尹氏 (第 28a 页)
 郑锷曰张谓覆车之网以待其来则自覆以取之也

 猛兽非弧 张所
能取故为阱擭以攻之言攻则知其
 用力之难
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以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
之比之
穴氏掌 (第 8a 页)
 孔子事之彊曾子曾子独不可独曾子可以免窥观

 之丑尔月至日至谓闵子冉伯牛仲弓曾子之徒尔
 孔子之徒于子游子夏子 张所
以启诲之者至详矣
 尚不跻之大道然则此道非告语之所及非心思之
 可到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第 15a 页)
而大带施于衣上其朝祭常服之制及君臣贵贱之等必有不同也故公西赤之束带立朝与孔子之朝服拖绅皆朝服之带而子 张所
书之绅非居士之锦带则弟子之缟带耳 (第 3b 页)
 (愚按程子云理则须穷性则须尽命不可以言穷言/尽只是至于命而已横渠昔尝譬命是源穷理与尽)
 (性是穿渠引源然则渠与源是两物胡敬斋云程 张/所
论不同朱子于或问论之详矣然亦各据自己分)
 (上说程得之易故其言快张得之难故由经历次第/上说以上云云 (第 38b 页)
  之义所谓继故不忍者特其文而已耳然同一不
  书即位自鲁史旧文而言或但如三家之说见隐
  痛之至情自孔子之春秋而观则如胡 张所
说之 (第 9b 页)
   入(士婚礼○此/士之二门也)

天子之雉阙门两观诸侯之雉台门一观天子外阙诸
侯内阙(何注○天子雉门两旁筑土为台而虚其中望/之阙然故谓之阙台上有屋悬国典以示人巍)
(然而高故谓之象魏以其示人故谓之观诸侯不为两/观惟于门上为观故但谓之台门天子之阙向外开 张)
(所
治远也诸侯之阙/向内开 (第 3a 页)
张所
治近也)阙以内有宗庙有社稷阙以外有
府有库(殷之时右宗庙左社稷周之时右社稷左宗庙/故鲁以毫社为庙屏天 (第 3a 页)
  两甄

楚之猎也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
左司马杜云将猎张两甄故置二左司马其右司马一
人则当中央两甄之 张所
以统左右盂也军翼曰甄晋
书周访传亦有两甄之名梁书裴邃寿阳之战为四甄
以待之盖甄以护中军犹墙之护屋也故 (第 18a 页)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
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行是五者则心存而理得矣于天下言无适而不然
犹所谓虽之夷狄不可弃者五者之目盖因子 张所
不足而言耳任倚仗也又言其效如此(问敏字于求仁工夫似不 (第 12b 页)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
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
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
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贤与之与平声)
子夏之言迫狭子张讥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过高

之弊盖大贤虽无所不容然大故亦所当绝不贤固
不可以拒人然损友亦所当远学者不可不察(和靖尹氏
曰子
张所
言泛交之道也子夏所言择交之道也泛交而不能择取祸之道也○朱子曰泛交而不择取
祸之道子张之言泛交亦未尝不 (第 4a 页)
  明道曰子夏子张论交二子告人各有所以初学与
成德者事不同 又曰与人交际之道子张为广圣
人亦未尝拒人也

  伊川曰子夏子张皆论交子 张所
言是成人之交子 (第 4a 页)
钻燧改火曰古之圣王举动必顺天
时变火随木性近世渐务苟简以为非治具而遂废之
至于万事皆不如故又问子夏子 张所
言交道孰胜曰
圣哲之道含覆广大与天地参善者有以进德恶者俾
之改行子张之言为优他日读汉纪问长安城众莫能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