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右周
汉书昭帝本纪元凤元年三月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
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诏曰朕闵劳以官
职之事其务修孝悌以教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
酒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祠以中牢
 日知录汉书万石君傅石庆为齐相齐人为立石相
 祠 于定国
傅父于公为县狱吏郡中为之立生祠号 (第 3a 页)
 郁桓焉周协耿秉马廖宋均黄琼袁敞黄琬臧洪何
 休西汉时以试吏入官者路温舒卫青公孙弘张汤
 杜周王䜣陈万年 于定国
龚胜丙吉赵广汉尹翁归
 张敞王尊孙宝何并薛宣朱胜朱邑赵禹王温舒尹
 齐减宣严延年尹赏楼护王吉鲍宣焦延 (第 27a 页)
 也尔雅释诂冢大也疏冢者封之大也(又山顶也尔雅释山山顶冢疏小雅山冢崒崩毛传山顶曰冢)又封土为社玉篇 
(大社也诗大雅乃立冢土注大社封之高于他社故曰冢土也)又墓之坟者亦曰冢周礼春官冢人注冢封土为丘垄象冢 
(而为之疏山顶曰冢故云象冢而为之也玉篇鬼神舍也高坟也)正韵通作冢 最(集韵韵会𡘋从遇切音埾说文)
(最从冖从取积也徐曰古以聚物之聚为最上必有覆冒之也今借作误)(唐韵集韵韵会𡘋于袁切音鸳说文)
(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广韵枉曲也史记 于定国
传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第 23a 页)
定国
为廷尉民自以不)
 冤(又冤句县韵会在曹州句音劬)正韵亦作冤 冥(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正韵眉兵切 …… (第 23a 页)
 与子书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又姓韵会黄帝佐力牧之后)又韵补叶力蘖切苓入声苏轼香积寺诗此峰独苍然感荷 
(祖佛力幽光发巾夜见者惟木客)(唐韵乙辖切集韵乙黠切𡘋音䦪王篇勜劜也集韵勜劜屈强也)
(字汇补古文力字注见部首)二 (集韵居尤切音樛绝力也篇海大力也)增 

(字汇补字之讹)三 功(唐韵古红切集韵韵会沽红切𡘋音公说文以劳 定国
曰功从力工声广韵功绩也)
 书禹谟九功惟叙(又自以为功曰功之史记信陵君传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 (第 60b 页)
 也(又集韵类篇𡘋补妹切音背与悖同亦乱也或作悖亦书作)(集韵逆及切音岌众声)(集韵)
(鱼衣切音沂嗞愧猊或作听)哲古文哲(唐韵集韵韵会𡘋陟列切音蜇尔雅释言哲智也书舜典浚哲)
(文明说命知之曰明哲洪范明作哲扬子方言哲知也齐宋之閒谓之哲 前汉于定国
传赞哀鳏哲狱注师古曰知狱情也) (第 46b 页)
 矜注病也(又同鳏诗大雅不侮矜寡礼王制老而无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琅邪代醉编鳏寡之鳏礼记作矜哀矜之)
(矜前 汉于定国
传作鳏二字通声互用也)六书正讹矜从令 (广韵许激切集韵馨激切并音阋玉篇长矛也左思)
 吴都赋长短兵亦 (第 124a 页)
 后传即自缪死注师古曰缪绞也(又集韵韵会𡘋眉救切音谬礼大传五者一物纰缪注纰缪犹错也释文缪本作谬又仲)
(尼燕居不能诗于礼缪注缪误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临邛令缪为恭敬注缪诈也又 于定国
传何以错缪至是注缪违也)又 
(姓史记申公传兰陵缪生注索隐曰缪氏出兰陵正字通今姓缪读若妙变音非本音也 (第 52b 页)
 文借钞写字也正字通誊写曰录(又集韵一曰采也公羊传成九年录伯姬也注取也)又集韵记也公羊传隐十年春秋 
 录内而略外礼檀弓爱之斯录之矣(又增韵齿也总也 前汉于定国
传万方之事大录于君注大录总录也)又录事官名 
(职官要录总录众事又内录录尚书事也晋书桓温传固让内录) (第 34a 页)
 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又书洪范惟辟玉食注珍食也)又食禄也礼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 
 宁使人浮于食(又祭曰血食史记陈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又饮酒亦曰食 前汉于定国
(第 40a 页)
定国
食酒至数 
 石不乱(又耳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 (第 40a 页)
 行徐而疾也一曰马腹下鸣(又广韵集韵𡘋乌酷切音沃又广韵古岳切集韵讫岳切𡘋音觉义𡘋同)(广韵俗虞)
(字说文驺虞仁兽名俗作)(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他结切音铁玉篇马如铁赤黑色诗秦风驷驖孔阜班固东)
(都赋历驺虞览驷驖嘉车攻采吉日注驺虞驷铁皆风雅章名)又通作𢧜前汉地理志车辚四□小戎之篇 又广韵集韵 
(𡘋徒结切音侄义同)(玉篇同騧)(唐韵集韵韵会𡘋鱼窆切黏去声玉篇马名也)又證也效也史记晋世 

(家献公曰何以为验荀息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又考视也前汉杨恽传恽下 廷尉于定国
考问左验明白注 
(左證左也言当时在其左右见此事者也又前汉平帝诏其当验者即验问注就其所居而问)俗作验 (第 31a 页)
 以闻之宣元以后稍还古意天子则有郎官之出宰

 相则有掾吏之行上下相察莫之或匿如元帝诏条
 责 于定国
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
 御史案事之吏匿而不言耶将从东方来加增之耶
 何以错谬至是 (第 67b 页)
定国
皇恐自劾是丞相隐之天子而
 不知郎吏已得以上闻如魏相敕掾吏案事郡国辄
 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异郡 (第 67b 页)
 其报也亦狭矣皋陶之种其德也造次颠沛未尝不
 在于德而不求其报也及其充溢而不已则沛然下
 及于民而民怀之此说尽之矣 汉于定国
父于公其
 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曰少高大门闾令容驷 (第 21b 页)
 王之命群臣相康王则召公为首而后世人君将托
 后嗣则又特建大将军一人位在宰相之上实专制
 朝政如汉武帝有丞相车千秋则乃以霍光为大将
 军宣帝有 丞相于定国
则乃以史高为大将军皆非
 先王之意也渐进也几危也言进大病而至于危殆
 也病日臻既弥留言病日至而弥甚留 (第 8b 页)
 集说(苏氏轼曰修其敬畏至于口无择言此盛德之/士也何以责之于典狱狱贱事也而圣人尽心)
 (焉其德入人之深动天地感鬼神无大于狱者盛德/之士皆屑为之皋陶远矣莫得其详如汉张释之 于)
 (定国
唐徐有功民皆自以为不冤其不言之信几于/口无择言之人哉若斯人者将与天合德子孙其必)
 (有兴者非自作元 (第 14a 页)
 为罚也知夫用刑之得其当则其福亦不可辞知庆

 也嘉也祥也皆所以为福皋陶之刑至于四方风动
 惟乃之休而后世 于定国
为廷尉且谓吾治狱多阴
 德子孙必有兴者则祸福之说岂诬也哉详考吕刑
 之书有以见先王仁心之所寓盖深恩厚 (第 31b 页)
压又吻韵)
(说文本作冤屈也从兔从宀兔在宀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广韵枉曲也又冤句县名在曹州句音劬今文作冤 于定国
传天下
无冤民胡建传作冕吏民称冕)
○暄(许元切羽次清音说文温也本作煖从火爰声礼记煖之以日月庄子煖然似 (第 16a 页)
乃称奇珍百人拥持大车载城市观走风涛翻)(韵补纡云切音氲卞
和歌去封立信守信芸兮断者不续岂不冤兮汉书
于定国
传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第 11b 页)
于定
为廷尉民自以不冤)(韵补鱼巾切礼记二爵而言言斯礼已注言言与訚訚同楚词天问悟过改更
我又何言与㐲匿穴
(第 11b 页)
  沨(集韵孚梵切音汎左传沨沨乎徐邈读)(集韵陂验切引周礼乡师及窆执斧以泣匠师或作封)
(集韵以赡切巴东有淫预堆古歌淫预大如马今作滟滪)(广韵胡绀切涵去声礼记徐君使容居来
吊含周礼典瑞共饭玉含玉)
(集韵于赡切周礼典同弇声郁刘昌宗读)(通韵徒滥切同淡庄子恬

惔无为陆德明读)
(徒滥切汉书 于定国
传东海郯人也颜师古注郯音啖)(韵注音暗左思魏都
赋比朝华而庵蔼吕延济读)
(胡绀切王令诗庶未负初学 (第 3b 页)
 在人为句
其审克之○吕祖谦曰审者察之尽其心克者治之尽
 其力(臣召南/)按审即虞书所谓明也克即虞书所谓
 允也
哀敬折狱○王应麟曰大傅作哀矜哲狱汉书 于定国

 傅作哀鳏哲狱
惟府辜功疏言汝身多违则不达虚言戒行急恶疏非
 虚论矣○数句不可解疑有脱误各本并同仍之 (第 56a 页)
 官之出宰相则有椽吏之行上下相察莫之或匿如

 元帝诏条责 于定国
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
 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而不言耶将从东方来
 者加增之耶何以错缪至是 (第 70a 页)
定国
惶恐自劾是丞相
 欲隐之天子而不知郎吏已得以上闻如魏相敕椽
 吏案事郡国辄自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异 (第 70a 页)
 (言此盛德之士也何以责之于典狱狱贱事也而圣/人尽心焉其德入人之深动天地感鬼神无大于狱)
 (者盛德之士皆屑为之皋陶远矣莫得其详如汉张/释之 于定国
唐徐有功民皆自以为不冤其不言之)
 (信几于圣与仁者岂非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之人哉/若斯人者将与天合德子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