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故汝康叔小子得于此东土而为诸侯此深警康叔
使知所自勉也 康叔临 卫邦苟以为分土受封一代
常典则此心慢易矣必思夫得为诸侯之所自来则
今日安可不勉一篇之精神尽在肆汝 (第 5b 页)
使知所自勉也 康叔临 卫邦苟以为分土受封一代
常典则此心慢易矣必思夫得为诸侯之所自来则
今日安可不勉一篇之精神尽在肆汝 (第 5b 页)
此书中多说这毖字毖者敬畏之谓也明辩乃司使
之秩然有伦整然有叙纪纲修整是之谓辩尔不能
辩乃司则民皆湎于酒矣此是周公告 康叔临 终又
将此二字耸动之言商民有一人湎于酒皆是尔身
上事则康叔所以自尽其职分者当如何
梓材(案袁氏梓 (第 12b 页)
之秩然有伦整然有叙纪纲修整是之谓辩尔不能
辩乃司则民皆湎于酒矣此是周公告 康叔临 终又
将此二字耸动之言商民有一人湎于酒皆是尔身
上事则康叔所以自尽其职分者当如何
梓材(案袁氏梓 (第 12b 页)
事所成即天命所至殷民之叛即天罚殛我我不敢
怨也夫叛者常情必怒群凶党恶思所以屠戮之而
周公不怨方且归之于天略无怨心今 康叔临 殷民
宜同此心也
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
鲁隐以不学不明而遭弑郑昭以不学不智而出鲁 (第 15a 页)
怨也夫叛者常情必怒群凶党恶思所以屠戮之而
周公不怨方且归之于天略无怨心今 康叔临 殷民
宜同此心也
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
鲁隐以不学不明而遭弑郑昭以不学不智而出鲁 (第 15a 页)
矣(群司百执/事之臣也)
秋七月丁卯东乡贞公陈矫卒(谥法不隐无屈曰/贞清白守节曰贞) 公
孙渊数对国中宾客出恶言(数所/角翻)帝欲讨之以荆州刺
史毋丘俭为幽州刺史(毋丘复姓/毋音无)俭上疏曰陛下即位
以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卒读/曰猝)聊可以此方
无用之士克定辽东(郑玄曰聊/且略之辞)光禄大夫卫臻曰俭所
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称举/也)寇乱
边境而犹按甲养士未果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度 康渊 凡三/世长知两翻)外抚戎夷内脩战
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卷读/曰捲)知其妄矣帝不
听使俭帅诸军 (第 19b 页)
秋七月丁卯东乡贞公陈矫卒(谥法不隐无屈曰/贞清白守节曰贞) 公
孙渊数对国中宾客出恶言(数所/角翻)帝欲讨之以荆州刺
史毋丘俭为幽州刺史(毋丘复姓/毋音无)俭上疏曰陛下即位
以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卒读/曰猝)聊可以此方
无用之士克定辽东(郑玄曰聊/且略之辞)光禄大夫卫臻曰俭所
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称举/也)寇乱
边境而犹按甲养士未果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度 康渊 凡三/世长知两翻)外抚戎夷内脩战
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卷读/曰捲)知其妄矣帝不
听使俭帅诸军 (第 19b 页)
诏𣙜货务遵守茶盐见行成法不得毫发更改务
令上下孚信入纳增广 武节郎閤门祗候浙西安抚
大使司统制军马 康渊 知通州金之犯淮东也朝散大
夫知通州吕伸遁去踰月乃还上奏言敌营惊传有戴
红笠人劫寨是为火德胜捷之象上恶 (第 22b 页)
令上下孚信入纳增广 武节郎閤门祗候浙西安抚
大使司统制军马 康渊 知通州金之犯淮东也朝散大
夫知通州吕伸遁去踰月乃还上奏言敌营惊传有戴
红笠人劫寨是为火德胜捷之象上恶 (第 22b 页)
夏尚忠(常德人/都指挥)
彭有谟(麻城人/大将军) 郑维城(武冈人总/兵都督)
康 渊(茂才孙授/蕲国公) 但应龙(蒲圻人拜/武德将军)
王 忠(襄阳人千户以扈/从力战死赠都督)汪 清(蒲圻人以扈从 (第 73a 页)
彭有谟(麻城人/大将军) 郑维城(武冈人总/兵都督)
康 渊(茂才孙授/蕲国公) 但应龙(蒲圻人拜/武德将军)
王 忠(襄阳人千户以扈/从力战死赠都督)汪 清(蒲圻人以扈从 (第 73a 页)
如李康年辈皆与之酬唱乡里就学者几百人宣和
三年卒邑令雷抗为铭其墓(见旧通志/)
毛友诚姓谱字伯明平江人闻谢良佐高弟 康叔临
得程门学至巴陵从之游谢弃科举阖户读书尤邃于
易诱掖后进不倦时龚安国高其行谊延至领泮宫
几十年李蟠 (第 33a 页)
三年卒邑令雷抗为铭其墓(见旧通志/)
毛友诚姓谱字伯明平江人闻谢良佐高弟 康叔临
得程门学至巴陵从之游谢弃科举阖户读书尤邃于
易诱掖后进不倦时龚安国高其行谊延至领泮宫
几十年李蟠 (第 33a 页)
弃官隐平江之栖凤乡(以上旧通志/)
宋陈与义宋史列传与义洛阳人政和三年上舍甲
科累迁太学博士高宗南迁避乱襄汉转湖湘
康叔临 谢良佐高弟避地巴陵(见旧通志/)
刘宝明一统志岳飞将尝从破杨么有功及飞遇害
宝遂散其部曲隐居华容 (第 52a 页)
宋陈与义宋史列传与义洛阳人政和三年上舍甲
科累迁太学博士高宗南迁避乱襄汉转湖湘
康叔临 谢良佐高弟避地巴陵(见旧通志/)
刘宝明一统志岳飞将尝从破杨么有功及飞遇害
宝遂散其部曲隐居华容 (第 52a 页)
武德郎閤门宣赞舍人李进彦下(系水军)官兵等
五千一百五十二人马(阙)
副统制左朝请大夫赵四臣
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 康渊
右劄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太尉照会密切收掌
仍不得下司准此
督府令相度京西一带事宜劄
(第 6b 页)
五千一百五十二人马(阙)
副统制左朝请大夫赵四臣
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 康渊
右劄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太尉照会密切收掌
仍不得下司准此
督府令相度京西一带事宜劄
(第 6b 页)
效西方按古法候辰星惟四仲月当见故刘向封
事以辰星见于四孟为异也效字与耀字音近当
是耀字之讹 褚渊传新除司徒领骠骑将军南
康公渊 按褚渊新除之官乃司空非司徒也诸本
并误 王俭传迁长史兼侍中监本脱史字今据 (第 16b 页)
事以辰星见于四孟为异也效字与耀字音近当
是耀字之讹 褚渊传新除司徒领骠骑将军南
康公渊 按褚渊新除之官乃司空非司徒也诸本
并误 王俭传迁长史兼侍中监本脱史字今据 (第 16b 页)
吴雄(平江人居临安师朱子深明性命之学归建/阳坪书院日讲学于其中平江之知学者皆)
(雄教之学者/称阳坪先生)毛友诚(平江人闻 康叔临 得伊洛之/传避地岳阳因徙家巴陵往)
(从之时李璠分教岳阳极/为敬礼学者称竹简先生)方暹(平江人李璠弟 (第 37a 页)
(雄教之学者/称阳坪先生)毛友诚(平江人闻 康叔临 得伊洛之/传避地岳阳因徙家巴陵往)
(从之时李璠分教岳阳极/为敬礼学者称竹简先生)方暹(平江人李璠弟 (第 37a 页)
疋蜡二百斤又诏曰夫褒德所以纪
民慎终所以归厚前王盛典咸必由之故侍中司徒录
尚书事新除司空领骠骑将军南 康公渊 履道秉哲鉴
识弘旷爰初弱龄清风夙举登庸应务具瞻允集孝友
著于家邦忠贞彰于亮采佐命先朝经纶王化契阔屯 (第 22a 页)
民慎终所以归厚前王盛典咸必由之故侍中司徒录
尚书事新除司空领骠骑将军南 康公渊 履道秉哲鉴
识弘旷爰初弱龄清风夙举登庸应务具瞻允集孝友
著于家邦忠贞彰于亮采佐命先朝经纶王化契阔屯 (第 22a 页)
下手却须要待明日今月若尚有数日必直待后月
今年尚有数月不做工夫必曰今年岁月无几直须
来年如此何缘长进(因 康叔临 问致知先生曰/如此说得不济事○盖卿)
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
(淳/)
学者须 (第 11a 页)
今年尚有数月不做工夫必曰今年岁月无几直须
来年如此何缘长进(因 康叔临 问致知先生曰/如此说得不济事○盖卿)
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
(淳/)
学者须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