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易類
禮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春秋集解原序
春秋集解三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东莱先生所著
也长沙陈邕和父为之序按成公年谱凡有著述必书
独是编不书宋史本传公所著有易书诗而无春秋惟
艺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书成公姓名考吴兴陈
氏书录解题有春秋集解十二卷云是吕本中撰且撮
其大旨谓自三传而下集诸儒之说不过陆氏两孙氏
两刘氏苏氏程氏许氏胡氏数家而已其所择颇精却

无自己议论合之是编诚然盖吕氏自 右丞好问
徙金
华成公述家传称为东莱公而本中为右丞子学山谷
为诗作江西宗派图学者称为东莱先生以之名集然
则吕氏 (第 7b 页)
     右论邵康节

宋史隐逸传谯定字天授涪陵人少喜学佛折其礼归
于儒后学易于郭曩氏自见乃谓之象一语以入郭曩
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世传易学盖
象数之学也定一日至汴闻伊川程颐讲道于洛洁衣
往见弃其学而学焉遂得闻精义造诣愈至浩然而归
其后颐贬涪实定之乡也北山有岩师友游泳其中涪
人名之曰读易洞靖康初 吕好问
荐之钦宗召为崇政
殿说书以论弗合辞不就高宗即位定犹在汴右丞许 (第 17b 页)
  (也鲁既宽齐则不得严于文姜公子溺之会齐师/而去其公子故使春秋书仁杰则必去仁杰之官)
  (五臣之从文公十九载而反晋国义士犹或非之/又况其他者乎然则吕夷简 吕好问
可谓熟虑者)
  (乎曰亦可谓慎虑者矣夷简之黜母后 (第 45a 页)
好问
之污/伪官可谓慎虑乎曰夷简处易 (第 45a 页)
好问
处难干蛊之)
  (义盖犹未之学也/而况于高尚者乎)
  顺命章第二十八 (第 45a 页)
  陈氏曰宗正丞三槐王巩定国撰

辩欺录一卷
  陈氏曰韩忠彦记其父嘉祐末命事与文富诸公
  辩
回天录一卷
  陈氏曰宣教郎秦湛处度撰记 吕好问
围城中事
   (第 6b 页)
好问
除右丞训词有回天之力语故以名录后有
  (第 6b 页)
好问
谢其祖公著复官表及遗表
尽忠补过录一卷 (第 6b 页)
 吴羌亭 万历湖州府志在德清县阜安桥之右
 西亭 西吴里语在德清县西后枕北流水唐人诗
  云送客莫辞秋晚龟溪好处西开即此宋县令
  好问
改名登仙后邑人改第一溪山亭
 观心亭 德清县志在县北石壁山半月泉左二字
  宋高宗御书
 望蠡亭 馀 (第 40a 页)
  (笃志求道学者称香溪先生有文集/二十四卷行于世朱熹录其心箴云)

 吕祖谦(历代名儒传字伯恭 尚书右丞好问
之孙自/其祖始居婺州祖谦之学本诸家庭有中原)
  (文献之传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又友朱子/及张栻讲 (第 28b 页)
   武义县

 晋镇南将军阮孚墓 名胜志在明招山上有惠安
  寺蜡屐亭
 宋尚书右丞 吕好问
墓 万历金华府志在明招山
 宋参知政事谥襄靖楼炤墓 金华府志在太平乡
  (传详/名臣)
 宋录事参 (第 19a 页)
  建炎讫咸淳凡一百一十五人龙图阁直学士将
  乐杨时中立观文殿学士开封耿南仲晞道述古
  殿直学士上蔡谢克家任伯资政殿学士开封
  好问舜徒
观文殿大学士邵武李纲伯纪资政殿
  学士襄邑许翰崧老资政殿学士宋城路允迪公
  弼延康殿学士董耘资政 (第 55a 页)
  二丈广一丈三尺为门四俱有楼以大河为池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刘滋修葺
  宁国府
  府城初创于晋内史桓彝隋开皇间刺史王选始
  大展拓之宋建炎三年郡守 吕好问
缮修元至正 (第 7a 页)
  抵罪彦约至凡有告讦片言立决岁大旱步祷疲
  甚既雨得疾曰民苏而吾疾死不恨矣乞休未报
  而卒(高邮/州志)
   吕好问
(第 16a 页)
舜徒
寿州人崇宁初治党籍 (第 16a 页)
好问
以元
  祐子弟坐废官扬州议曹蔡卞为帅欲扳附善类
  待之特异 (第 16a 页)
好问
以礼自持卞不得亲及卞秉政讽
  之曰子少亲我即阶显列矣 (第 16a 页)
好问
笑而不答(宋史/本传)
  吕颐浩字元直乐陵人建炎初知扬州剧贼张遇 (第 16a 页)
  魏杞字南夫寿春人绍兴十二年登进士第累迁
  宗正少卿汤思退建和议命杞为通问使损岁弊
  五万归以使不辱命一岁至相位卒谥文节
   吕好问
(第 48a 页)
舜徒
希哲子以荫补官崇宁初治党事
  坐废蔡卞得政讽之曰少亲我即阶显 (第 48a 页)
好问
笑 …… (第 48a 页)
  党禁除新法蔡京党戚莫肯行好问抗疏言利害
  钦宗乡纳又疏蔡京过恶乞投海外请削王安石
  王爵前后数十上帝虽当食辄使毕其说高宗南
  渡 好问
谕张邦昌奉传国玺遣使劝进高宗劳之
  曰宗庙获全卿之力也以恩封 (第 48b 页)
东莱郡侯
子本中
  揆中弸中用中忱中孙祖谦祖俭
  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人渡江后自北归南登进士 (第 48b 页)
  韩子年谱一卷(丹阳洪/兴祖)
  政和大理入贡录一卷(维扬/周邦)
  唐元和朋党录(维扬马/永锡)
  回天录一卷(秦湛记 吕/好问
事)
  英宗实录三十卷(高邮/孙觉) (第 15b 页)
  图说宋艺文志则兼载之古周易世罕传本惟永
  乐大典尚有全文此书其图说也用别存其目焉
吕祖谦古周易一卷 东莱易说二卷
 祖谦字伯恭 尚书右丞好问
之孙初以荫补官后举 (第 8a 页)
 北去肃王从之京师解严种师道请乘其半济击之

 帝不许师道曰异日必为国患 御史中丞吕好问(字/舜)
 (图希哲/之子)
进言于帝曰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
 国复来禦敌之备当速讲求不听(金人既退诏赦天/下自今庶事并遵) …… (第 14a 页)
 种师道荐焞德行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
 遣还户部尚书梅执礼(字和胜婺/州浦江人)户部侍郎邵溥(雍/之)
 (孙/)中丞 吕好问
中书舍人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合奏焞
 言动可以师法器识可以任大乞擢用之不报
五月罢王安石配享 …… (第 21b 页)
 其主徽号

御史中丞吕好问
 金人复至大臣不知所出遣使讲解金人佯许而攻
 略自如诸将以和议故皆闭壁不出好问乃请亟集
 沧滑邢相之 …… (第 34a 页)
 刘晏杀之军民数万斧左掖门求见天子帝御楼谕
 遣之卫士长蒋宣率其众数百欲邀乘舆犯围而出
 左右奔窜独孙傅梅执礼 吕好问
侍宣抗声曰国事
 至此皆宰相信任奸臣不用直言所致孙傅诃之宣
 以语侵傅 (第 44b 页)
好问
譬晓之曰若属忘家族欲冒重围卫
 上以出诚忠义然乘舆将驾必甲乘无缺而后动讵
 可轻邪宣诎服曰尚书真知军 …… (第 44b 页)
 沮邦昌亦变色惟时雍吴幵莫俦范琼等欣然以为
 有佐命功邦昌心不安拜官皆加权字以时雍权知
 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幵权同知枢密院事俦权签书
 院事 吕好问
权领门下省徐秉哲权领中书省邦昌 (第 56b 页)
 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虽不改元而百官文移必
 去年号 好问
所行文书称靖康二年百官犹未以帝
 礼事邦昌唯时雍每言事称臣启陛下(时雍本为市/伍图利人谓)
 (之三 (第 57a 页)
川牙郎至是又号为卖国牙郎幵俦为/金人需索朝往暮还都人称之为捷疾鬼)时雍又
 劝邦昌坐紫宸垂拱殿以见金使 好问
争之乃止时
 雍复议肆 (第 57a 页)
好问
曰四壁之外皆非我有将谁赦邪
 乃止赦城中而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及金人将还
 邦昌诣营祖之服柘袍张红盖所 …… (第 57a 页)
 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府州图及官吏内人内
 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为之一空初金人将还
 议留兵以卫邦昌 吕好问
曰南北异宜恐北兵不习
 风土必不相安金人曰留一贝勒统之可 (第 58a 页)
好问
曰 …… (第 58a 页)
 (服茂实力拒之见者堕泪茂实请侍旧主俱行尼玛/哈不许帝遂从代渡太和岭至云中 滕茂实字彦)

 (颖杭州临安人太和岭在今朔/平府马邑县东南勾注之支也)
张邦昌号哲宗废后孟氏曰太后
  吕好问
谓邦昌曰相公真欲立邪抑姑塞敌意而徐
 为之图也邦昌曰是何言也 (第 59a 页)
好问
曰相公知中国人
 情所向乎特畏女真兵威尔女真既去能保如今日
 乎大元帅在外元祐皇后在内此殆天意盍亟还 (第 59a 页)
 南京后迁都临安(本馀杭郡南渡后开/临安府为行在所)
(丁/未)建炎元年夏五月康王构即皇帝位于南京(是为/高宗)
赦改元

  吕好问
谓邦昌曰天命人心皆归康王相公先遣人
 推戴则功无在相公右者若抚机不发他人声罪致
 讨悔可追邪宗室子 …… (第 1b 页)
 复书谓邦昌篡乱踪迹已无可疑今二圣诸王悉渡
 河而北惟大王在济天意可知宜急行天讨兴复社
 稷不可不断 好问
亦遣人来言大王不自立恐有不 …… (第 2a 页)
 (韶合今改/后仿此)屯真定罗素围河中蒙克(旧作蒙哥今/改后仿此)
 据磁相托卜嘉围河间帝命忠及忻州观察使张换
 将所部合万人自恩冀趋河间以袭之
冯澥免以 吕好问
为尚书右丞
 元祐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应天帝劳之曰宗庙获 …… (第 5b 页)
 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谁不解体又伪命臣僚一切置
 而不问何以厉天下士大夫之节时执政中有议不
 同者帝召黄潜善等语之潜善主邦昌甚力帝顾
 好问
曰卿昨在围城中知其故以为何 (第 11a 页)
好问
附潜 (第 11a 页)
 王禁戢民以无扰天启中徽州富民吴养春与弟养
 泽争产弟赴东厂首其兄佔黄山获利无算阉提养
 春拷问又遣主事 吕好问
追赃变产激变徽民事连
 巨室数百人下徵按问徵据法争之所全活者甚众 (第 81b 页)
 是日夜漏下二鼓金人以檄来议立异姓且令迁都
诏书略云宋之旧封理宜混一然念举兵本非贪土请
前宋在京臣僚一面请上皇并后妃儿女亲眷王公之
属出京仍集耆老军民共议荐举堪为人主者一人不
限名位高卑所贵道德隆茂众所推服长于治民者从
军前备礼册命渊圣皇帝亦附手劄略云今于元帅府
拜受大金皇帝诏书以屡变盟誓别立异姓自惟失信
固当如此犹许旧地别立贤人其于万姓为幸非细幸

早请上皇以下举族出京无拘旧分妄为祸福速招连
累时执政侍从集内东门见敌书读之皆号哭 兵部尚
书吕好问
曰今计无所出但当率众恳告耳若其不从
上皇出城亦未迟也入内内侍省都知李石出帝手劄 (第 4b 页)
好问
曰此乃不得已而书也夜半不能决初左副元帅
宗维与诸军帅议欲留萧庆居汴京以守河南地庆不
敢当众又推汉军都 …… (第 4b 页)
兵力不能周是自贻患也不若以河为界宗维是之遂
有就城中别择贤人之议(此据傅雱通/问录附见) 好问
希哲子也
(希哲公著子元祐崇政殿说书伪楚录载金檄云大金/元帅府近以降表申奏今回降旨先皇帝有大造于宋) …… (第 5a 页)
首管勾者必是可举欲立本官幵俦
云尼玛哈大怒明日二事不了即举兵入城遂会百官议
侍从已下乞致仕者四十人时 兵部尚书吕好问
在禁
中亦乞致仕孙傅 (第 15a 页)
好问
曰尚书畏死耶傅以执政留 …… (第 15a 页)
守当死军前尚书世受国恩当任兴复之责 好问
乃止
时雍仁寿人也张叔夜为状遗金人云奉令旨令立见
今为首管事之人缘本官非众所推乞自元帅府于嗣
子或赵 …… (第 15b 页)
当得其)
(实今/从之)欲奉九庙神主以从军先诛范琼等数十人乃分
兵突出十八门期用三月八日举事与谋者惟 兵部尚
书吕好问
监察御史马伸张所奉议郎致仕吴给等数
(第 26b 页)
好问
欲遣人持书诣王访得邢焕女弟之夫閤门宣
赞舍人蒋师愈又与门下省录事张思聪谋募效用李
进缒城以蜡书来上进 (第 26b 页)
            宋 李心传 撰
建炎元年三月辛卯朔范琼率诸将陈兵以迓张邦昌
金人以铁骑送之及门而返晡时邦昌入居尚书省百
官班迎邦昌与百官交拜于道司门郎中徐俯独不拜
持王时雍大呼号恸挂冠而去俯禧子也(禧分宁人元/丰给事中夏)
(少曾佥言二帅知邦昌不可强乃诡邦昌曰大金皇帝/有诏立宋之太子以公为相善为辅助母使败盟请公)

(入城臣按邦昌上大元帅书叙金人迫胁事甚详初无/此说况太子出城已久未尝再入城此说妄也 吕好问)
(
开具谢克家分析因依状云三月一日邦昌入居尚书/省臣为言相公曾察今日人情所向乎今日人情畏金)
(人兵威耳 (第 1b 页)
金人去后公保人心如今日乎邦昌曰诚如/是臣曰今康王在外元祐皇后在内天意亦可见邦昌)
(曰是邦昌之心也按此事惟 好问
奏/状及秦湛回天录有之今且附见)
壬辰金人 (第 1b 页)
兵部尚书吕好问
工部侍郎何昌言给事
中韦寿隆(按北盟会编/作马寿隆)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李熙
靖左諌议大夫洪刍光禄卿 …… (第 1b 页)
皇帝升殿即坐文武百官/等七拜讫起居称贺五拜讫退右晓示各令知悉)
是日吴幵莫俦至自敌营时金人在南薰门谓 吕好问
曰康王我眼中物当以五千骑取之(此据秦湛/回天录 (第 4b 页)
好问

遣人持书献王言大王所领之兵度可当则邀击之不 …… (第 4b 页)
之盟初不恁地止说子孙不绍社稷倾)
(危虽承劄子却/不敢背元约) 吏部尚书王时雍乞差官分管职事
(此据 吕好问/
开具因依状)以时雍权枢密院事兼权领尚书省兵部 …… (第 7a 页)
尚书 吕好问
权领门下省开封尹徐秉哲领中书省尚
书左丞冯澥守旧职延康殿学士提举万寿观李回权
右丞(伪楚录三月八日李 …… (第 7b 页)
按绍兴中王/次翁曾统谢)
(祖信劾赵鼎受邦昌伪命为京畿提刑退而告人有亲/奉玉音之语而实录不书盖诬之也 吕好问
开具因依)
(状云初七日王时雍乞差官分管职事其时吕不肯承/当门下省人吏来参臣亦设椅请坐以示坚不承当之 …… (第 8a 页)
如何臣当时已倾心陛下再三思得利害实)
(如此若军前差人则城中束手做事不得矣所以含羞/忍耻者以图大计也 好问
此说虽以自辨理亦有之今)
(并附/见) 邦昌之僣立也有司趣百官入贺太学博士孙
逢独坚卧不屈夜既半同寮 …… (第 8b 页)
司农少卿显谟阁待制李熙靖詹乂并权
直学士院熙靖不受宗谔泰宁人乂缙云人也
己亥王时雍权领尚书门下省事时 吕好问
未就职故
时雍兼之 邦昌遣户部侍郎邵溥使左副元帅宗维
中书舍人李会使右副元帅宗杰报以欲诣军前致谢
二 …… (第 9b 页)
怀乡土乃杀振分取军实散而北归振傅父也(耿延禧/中兴记)
(云振坠马死今从汪/伯彦中兴日历俟考)
癸卯 吕好问
权领门下省职 (第 15a 页)
好问
虽系新衔仍莅旧 …… (第 15a 页)
汭与庆裔偕来汭燕人也是日领 门下省吕好问
以私
财即永庆院启建圣寿节道场庆裔适入城众皆恐惧 (第 16a 页)
好问
独不顾(实录甲辰金人入内藏库而无其名三国/谋谟录是日庆裔等入城而无其事今参)
(取修立汭所领节度要盟 …… (第 16a 页)
橹借东都三年乞班师降号称帝借金银犒赏凡七
事敌皆许之
丙午邦昌下令不御殿不受朝引对百官于延康殿小
(吕好问
家传云或劝邦昌坐紫宸垂拱二 (第 17a 页)
好问
曰/不可邦昌矍然而止按实录初无进说者更俟考详) …… (第 17a 页)
人欲令邦昌肆赦 吕好问
曰赦书日行五百里今四郊
皆敌相公尚谁赦邪遂先赦城中 延康殿学士李回
辞权右丞改权礼部尚书(伪楚录戊申 …… (第 20b 页)
时雍莫俦)
(在都堂若克家果不治事未/知复是何人书告此事当考)是时邦昌虽不改元而百
司行移必去年号独 吕好问
所行文书称靖康二年
辛亥金人以贝勒明珠为河北路统军屯浚阿里为河
东路统军屯河阳诸军有不服并令处斩初金 (第 21b 页)
人欲留
兵为邦昌卫邦昌辞之 吕好问
谓高庆裔曰南北异道
恐北人不习南朝法令或致惊扰奈何庆裔曰留一贝 …… (第 21b 页)
勒在此节制可也 好问
曰贝勒贵人南方暑热即有病
恙则南朝负罪益深庆裔然之(此据秦湛/回天录)于是命二人
分屯两河以为邦昌声 (第 22a 页)
守臣等具军法文状申省劄子不书年后有王时雍李
回二押字(按冯澥时为左丞不知何以不书劄子若澥/元不供职与 吕好问
相类则后来何以坐事)
(伪朝谪/官当考) 徽猷阁待制提举醴泉观权直学士院詹乂
罢从所请也先权直学士院 …… (第 8b 页)
癸亥邦昌请元祐皇后入居延福宫敌之始退也权领 门下省吕好问
谓邦昌曰盍举钦圣故事乎邦昌曰敌
去未远请俟踰境 (第 12a 页)
好问
曰何可缓也邦昌乃集百官赴
文德殿降手书曰余世受宋恩身相前帝每欲舍生而
取义惟期尊主以庇民岂图祸变之非 …… (第 12a 页)
附入)元帅府檄至京师邦昌命开封府榜谕士民都
人读之莫不感动 遣权吏部尚书谢克家往山东迎
大元帅先是 吕好问
谓邦昌曰公宜遣使推戴康邸则
城中便为功臣若先为诸道所推则城中即叛臣矣为
功臣为叛臣在此一举岂可少缓邦 …… (第 13a 页)
遣使为谁欲斩之伪使遁归亮冯翊人
也 签书枢密院事曹辅遣太学录杨愿上书帅府太
学生汪若海陈抃等继至权领 门下省吕好问
监察御
史张所亦遣人以蜡书来上(愿已见二月甲申若/海已见正月丙午)书中
有言士大夫趋向者王悉焚之以安 (第 17a 页)
反侧而命愿等为
元帅府属官(耿延禧中兴记云 吕好问
为邦昌权门下/侍郎先遣弹蜡言围城中及朝廷短长监)
(察御史张所尤甚上命取蜡炬并举人所上书中害士/大夫 (第 17a 页)
者并焚之按 好问
等所上书谓之言城中事可也) …… (第 17a 页)
政)
(事邦昌曰以军退未远欲俟别日吕公曰时不可/失至九日申未间遂召百官太后以是日入禁中)权门
下侍郎 吕好问
步自紫宸殿趋延福宫白元祐皇后言 …… (第 24b 页)
孝王宗旦子也(潞王元佐生平阳恭懿/王允升允升生宗旦)
己巳权知枢密院事兼权领尚书省王时雍权门下侍
吕好问
权中书侍郎徐秉哲权尚书右丞李回权同
知枢密院事吴幵权签书枢密院事莫俦奏乞各还旧 …… (第 26a 页)
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意先是侍御史胡舜
陟上疏请后降诏诸路使知中国有主康王即位有日
以破乱臣贼子之心 吕好问
言今日布告之书当令明
白易晓不必须词臣遂命太常少卿汪藻草书御封付
御史台看详然后行下 大元帅府约束自 (第 31b 页)
称皇太妃至是以道君皇帝在行而特上尊号 立嘉
国夫人邢氏为皇后(赵甡之遗史云上即位欲立后宫/潘氏为皇后 吕好问
谏以为不可)
(乃以为贤妃它/书皆无之也) 门下侍郎耿南仲罢为观文殿学士
提举杭州洞霄宫上薄南仲之为 …… (第 8b 页)
叹久之 以五月二十
一日为天申节尚书右丞冯澥罢为资政殿学士知潼
川府延康殿学士提举万寿观李回知洪州  兵部尚
书吕好问
(第 10b 页)
尚书右丞好问
持元祐太后手书来贺(此/据) (第 10b 页)
(好问
辩受/伪命劄子)上劳之曰宗庙获全皆卿之力遂有是命
尚书右司员外郎宋齐愈试起居郎齐愈自京城走行 …… (第 10b 页)
使张换将所部合万人自恩冀趋河间以袭之
丙申尚书右丞 吕好问
兼门下侍郎 集英殿修撰新
知湖州胡交修召试中书舍人朝散大夫王府记室滕
康守太常少卿尚书工部员外郎苏迟 …… (第 13a 页)
殿学士赐其家银帛五百匹两官子孙五人时 尚书右
丞吕好问
为上言若水之忠故有是命 资政殿学士
提举醴泉观路允迪龙图阁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兼
侍读耿延禧为京城抚谕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