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新編部類
華嚴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侯不得祖天子大夫不得祖诸侯大夫所祖

    者公子也公子有 宗道
而别子为祖故大夫
    不得祖诸侯则不得祭诸侯也诸侯以始封
    之君为大祖始封者诸侯也以诸侯为 (第 11a 页)
 主宗妇为女主故云宗子非七十无无主妇以当合
 族紏宗故也凡所告子生宗子皆书于宗籍大宗无
 后则支子以昭穆后之后宗立则 宗道
存而诸义有
 主也立主意存而有一人不惇者则会宗而议其罚
 族不可以无统故立宗宗既定则常尊归之理其亲 …… (第 17a 页)
 敢宗诸侯之于庶子不为之服而子亦不敢私相服
 故君命长弟以统之使夫不敢宗君者有所宗不敢
 相服者有以相服此 宗道
所以立也别子为祖者适
 子既为诸侯则别子乃大夫耳大夫不敢祖诸侯故
 自别为祖焉别子即庶子也然庶子有二 …… (第 23b 页)
 衍盛大此所谓绵绵瓜瓞也先王之世有千百年礼
 义之家而后世鲜三数傅诗书之族可叹也
 蓝田吕氏说见前
公子有 宗道公子
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
夫之适者公子之 (第 30b 页)
宗道

 郑氏曰公子不得宗君君命适昆弟为之宗使之宗
 之是公子之 (第 30b 页)
宗道
也所宗者适则如大宗死为之齐
 衰九月其母则小君也为其妻齐衰三月无适而宗 (第 30b 页)
 庶则如小宗死为之大功九月其母妻无服公子唯
 己而已则无所宗亦莫之宗也
 孔氏曰此一经覆说上公子 宗道
之意公子有宗道
 言公子有族人来与之为宗为下起文也公子之公
 者公君也谓公子之君是适兄弟为君者为其士 …… (第 31a 页)
 晋范氏曰礼诸侯于其非正嫡一无所服则群兄弟
 亦不敢相服则无相统领无相统领则不可不立宗
 立宗然后有服耳故云公子有 宗道
也公子之公公 (第 32a 页)
为宗四是继高祖与三从兄弟为宗是
小宗四并继别子之大宗凡五宗也
(十/二)宗适如大宗宗庶如小宗
公子有 宗道公子
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
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 (第 7b 页)
宗道
也注云公子不 …… (第 7b 页)
得宗君君命适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是公子
宗道
也所宗者适则如大宗死为之齐衰九
月其母则小君也为其妻齐衰三月无适而宗
庶则如小宗死为之大功九月其母妻 (第 8a 页)
 曰在天为气则寒煖燥湿风是也在地成形则金木
 水火土是也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则五味已兆乎
 其间矣五行以道为之 宗道
降而五行有所生五味
 以淡为之本淡分而五味有所托是故彰之而为色
 播之而成声性而在天情而在人未尝出是 (第 6b 页)
莫之宗者公子唯一无他公子可为宗是有无宗亦无他公子来宗于己是亦莫之宗也言唯公子有此三事他无之也)公子有 宗道公子
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 (第 5a 页)
宗道
(公子不得宗君君命适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是公子 (第 5a 页)
宗道
也所宗者适则) …… (第 5a 页)
皆有 宗道
焉故虽国君之尊犹百世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虽于族人之亲而不敢戚君所以谦也(戚亲也尊敬君不敢如其亲也)家语 (第 23a 页)
嗣为君次适为别子别子为先君一族大
宗之祖每一君有一大宗适庶兄弟皆宗之而群公子
皆为小宗按大传云公子有 宗道公子
之公为其士大 (第 20a 页)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
有大宗而无小宗者,
有无宗亦莫之宗者,
公子是也。
公子有 宗道:
公子之公,
为其士大夫之庶者
宗其士大夫之适者,
公子之 (第 10a 页)
宗道
也。 (第 10a 页)
管勾淮南路常平等事著作佐
郎赵济言富弼以大臣废格新法法行当自贵近始若
置而不问无以令天下矣故有是命济 宗道
子也 编
修中书条例所言舍人院除官皆有定格除官之人无
日不有而外制臣僚皆兼领他事既出仓卒褒贬重轻
(第 10a 页)
师长安人
大恐兵官阴为备请公亮毋出游公亮不为动是夜特
率宾佐置酒游观夜艾而归人情遂安飞语亦息既而
宗道
还自永兴上具得其事谓王安石曰大臣肯奉
法如公亮极不可得也于是公亮乞还许之 群牧使 (第 20b 页)
曰既非忠良蔽欺陛下耳目岂可不)
(略检察必破去之至是上/乃令评更不得管勾閤门)
己巳王安石谒告上令冯 宗道
抚问安石因附表劄请
解机务上复令 (第 17b 页)
宗道
赍手诏封还表劄趣安石入见
大食勿巡国使辛押陀罗进助修广州城钱粮仍乞统 …… (第 17b 页)
固留之比三四退上又
固留约令入中书不复乞安石曰日旰不敢久劳圣体
容别具奏至中书遂出复具劄子乞罢上令冯 宗道

手诏封还劄子曰卿已许朕何故又入以卿素守岂可
食言也安石复具奏而閤门等处皆有旨不许收接安
石文字( (第 20b 页)
伤人户诏遣兵部郎中判太常寺王瓘乘
驿致祭仍建道场并赐陷没之家钱有差其不能葬理
者官为葬祭之又遣内侍冯 宗道
抚问(此据吕大防集/本志云华州郑)
(县石子陂山摧地涌覆田/百有馀顷压死九百馀人)
庚辰诏陜西都转运 (第 2a 页)
州蛮杀招谕侍禁李资诏遣入内供奉官冯 宗道
往荆
湖南北路勾当公事及体量蛮杀李资因依以闻后 (第 9b 页)

言资泊舟河侧蛮辄围掩杀之乃诏除元造意并下
手人许人捕杀与补近上班行仍第行赏馀并释不问
资者辰州流人与 (第 9b 页)
乙酉进筑阿纳城
前后斩七千馀级烧二万帐获牛羊八万馀口摩正率
酋长八十馀人诣军门降王韶言己遣閤门祗候麻
等管押摩正赴阙及遣男厚赍表称贺思立之覆军 (第 42a 页)
司准备出籴或借支用 上批王安石生日可差入内
东头供奉官冯 宗道
依在外使相例取赐盖特恩也(熙/宁)
(六年王荆公初罢相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金陵/荐吕惠卿为参政而去 (第 14a 页)
大臣恐不足以当陛下耳目风宪之任乃诏孝宽琥辨
其曲直始禧奏乞免签书上即令内侍李舜举冯 宗道
推问士宁谓王安石曰百禄意亦无他兼未结案禧遽
入文字似有意倾百禄人心难知朕虽见禧晓事然岂
保其心安石曰 (第 5b 页)
不宜示之不枚以实言者之诬惠卿以谓义不可留/益请去且条上绾所言之妄乞从中遣使究治诏遣徐)
(禧及内侍冯 宗道
杂治之既而御史蔡承禧言惠卿罢/减司农寺勾当官等事于是罢惠卿政事以本官知陈) …… (第 25a 页)
(州上犹降诏封示承禧章惠卿亦条析上之凡承禧所/言二十有一条无一实者 宗道
等既究治田事无如绾)
(承禧言者穷无自解则又上言禧为朋党公然庇护乞/并案之而惠卿弟温卿以贾贩庸下尚居 (第 25b 页)
徐禧权发遣荆湖北路转运副使禧与王古冯 宗道

华亭鞫狱方具即有此除 诏两浙提举市易孙迪迁
一官赐钱百千兼提举转运使王庭老减二年磨勘勾
当公事曹 (第 9b 页)
传云于是罢惠卿政事以本官/知陈州又上犹降诏封示承禧章惠卿亦条析上)
(之凡承禧所言二十有一条无一实者 宗道
等既究治/田事无如绾承禧言者穷无自解则又上言禧为朋党)
(公然庇护乞并案之而惠卿弟温卿以贾贩庸下尚居 (第 11b 页)
判官公事太常丞王钦臣往秦州凤翔府以
来应接买马以群牧行司为名 上批范子渊见疏浚
汴河可差入内供奉官冯 宗道
往彼监视(此据御/集记闻)蔡确
劾浚河事所逮證左二百馀人狱久不决上颇疑焉初
(第 13a 页)
宗道
自用杷试之汴 (第 13a 页)
宗道
辞以疾上令俟疾愈必 …… (第 13a 页)
往试 宗道
乃请与子渊俱故有监视之命
壬子上批已立赏购捕廖恩及遣募士讨除可更降敕
榜付刘定相度事势招降庶一方生聚 (第 13b 页)
释罪有开 宗道
从子新法初行有开知南康军代还宰
相问江南新法如何有开曰新法行未见其患其在它
日也坐所言乖异使通判杭州 …… (第 12b 页)
岸危急图状可并付定夺所照会上既令蔡确等定夺
熊本及子渊是非又令冯 宗道
监视子渊用杷浚汴 (第 27a 页)

测量汴流有深于旧者有为泥沙所淤更浅于旧者
有不增不减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日具实以闻
上意稍寤治狱微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