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道不专于配
天循宗周之典礼替有唐之曲学治平元年正月上于
是又诏台谏及讲读官与两制再详定以闻
宋史礼志 观文殿学士孙抃
等曰易称先王作乐崇德
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盖祖考并可配天符于孝经之说
不可谓必严其父也祖考皆可配郊与明堂 …… (第 20a 页)
 (顾我钧严父配天论周公之礼缘祀帝而立配者也/孔子孝经之言缘论孝而及于配帝者也其为事体)

 (语势固自不同宋钱公辅及司马文正公辨析之详/亦足以破除严父之惑矣然而 孙抃
谄辞卒见依允)
 (甚矣夫愚陋之识知以私为孝而不知以礼为孝也/夫圣人制作义各有取冬至郊天一阳之始生也 …… (第 23b 页)
 (以父之优劣而进退之矣使英宗当日能从二公之/议专以太祖配天太宗配帝则有宋祀典百世遵之)
 (可矣乃以姑息之私甘从 孙抃
之请相沿不止至绍/兴之世而配帝乃属之徽宗是周室东迁之日罢文)
 (王而配幽王也其与周公/严父之义相去 (第 24a 页)
   明堂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元年九月辛亥合祭天地于明堂
太祖太宗并配大赦
礼志绍兴元年礼部言国朝冬祀大礼神位六百九十

行事官六百七十馀员今卤簿仪仗祭器法物散失殆
尽不可悉行宗庙行礼又不可及天地明堂之礼可举
而行乞诏有司讨论以闻礼部御史太常寺言仁宗明
堂以大庆殿为之今乞于常御殿设位行礼乃下诏曰
肇称吉礼已见于三岁之郊载考彝章当间以九筵之
祀因秋成物辑古上仪会天地以同禋升祖宗而并配
乃以九月十八日行事先是绍兴初权礼部尚书胡直
孺等言国朝配祀自英宗始配以近考司马光吕诲争

之以为诎祖进父然卒不能夺王圭 孙抃
之谄辞其后
神宗谓周公宗祀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为祖则明
堂非以考配明矣王安石亦对以误引孝经严父之说 (第 2a 页)
于亲亲也
宋钱公辅曰郊之祭以始封之祖有圣人之功者配焉
明堂之祭以继体之君有圣人之德者配焉当时司马
孙抃
诸臣执辨于朝程朱大贤倡义于下此主于祖 (第 22b 页)
    蕙田案范氏欧阳氏之言甚透
英宗本纪嘉祐八年十月甲午葬仁宗于永昭陵十一
月丙午祔于太庙
礼志仁宗将祔庙修奉太庙使蔡襄上八室图为十八
间初礼院请增庙室 孙抃
等以为七世之庙据父子而
言兄弟则昭穆同不得以世数之庙有始祖有太祖有 (第 12b 页)
有本室遇祫享即祔祖姑下所以
大顺中三太后配列禘祭议者议其非礼臣谓每室既
有定配则馀后不当参列义当革正 学士孙抃
等议春
秋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
祖是以国朝事宗庙百有馀年至祫之日别庙后主皆
升合 (第 6a 页)
 温成

礼志嘉祐四年十月仁宗亲诣太庙行祫享礼礼官张
洞韩维言国朝每遇禘祫奉别庙四后之主合食太庙
唐郊祀志载禘祫祝文自献祖至肃宗所配皆一后惟
睿宗二后盖昭成明皇母也续曲台礼有别庙皇后合
食之文盖未有本室遇祫享即祔祖姑下所以大顺中
三太后配列禘祭议者议其非礼臣谓每室既有定配
则馀后不当参列议当革正学士 孙抃
等议春秋传曰
大祫者何合祭也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是以 (第 37b 页)
海州中流矢死孝宗命祀
于战所 莆田郭义重事亲至孝母丧庐于坟傍甘露
降白鹊驯集及卒为立庙名郭孝子祠后元 孙道卿

廷炜俱以孝闻并绘像以祀名三孝子祠 武翼郎袁
章与贼战死立庙于仙游邱祈亦战死附祀焉庙名灵 (第 37b 页)
之则是唐制
惟题栗主亦不题虞主也宋朝仁宗皇帝上仙吕夏卿
奏请虞主不题谥诏两制及待制以上官与礼官会议 翰林学士承旨孙抃
等奏乞如夏卿所奏从之今欲乞 (第 15a 页)
 肃云纶缠裹也荀云纶迹也(又诗小雅之子于钓言纶之绳传纶钓缴也)又庄子齐物论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音义纶 
 琴瑟弦也(又草名尔雅释草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博物志纶似宛转绳)又姓魏志 孙文懿
臣纶直 又地名左传哀 
 元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注纶虞邑(又集韵卢昆切音论义同)又广韵古顽切 (第 32a 页)
 义见隐三年葬宋穆公
楚人围蔡
 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圉公羊/作圄)
 杜氏曰士鞅即范鞅孔圉孔羁 孙贯
道王氏曰晋之
 有事于鲜虞凡几役矣楚围蔡而不恤偕卫以伐中
 山孰轻孰重邪晋业之卑不可望矣义又见昭十二 (第 12a 页)
阜陷也)(鱼名)蜦蜧
(神蛇能兴云雨文字集略云虾蟆大如屦能食蛇又力计切)(木名)(丝纶又姓魏志 孙文懿
臣纶有)
(又音鳏)(欲晓知也)(说文思也)(并籀文)(行也)(择也周礼曰凡邦工入山林而) (第 11b 页)
 孝也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五帝此乃误识夫
 孝经之意不可以为法今议者欲以仁宗配明堂恐
 于祭法不合不独乖违典礼恐亦非仁宗意议上诏
 竟从 孙抃
等议以仁宗配享明堂
  案光所奏与钱公辅等合公辅奏曰孝经所称严
  父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以周公言之则严 …… (第 27b 页)
  于圣代伏望陛下深诏有司博谋群议使配天之
  祭不胶于严父而严父之道不专于配天循周家
  之典礼替有唐之曲学幸甚上又诏两制官再详
  定寻以 孙抃
等奏议而寝嗣后英宗神宗晏驾俱 (第 28b 页)
(鱼/名)(神蛇能/兴云雨)
(文字集略云虾蟆六如/屦能食蛇也又力计切/木/名)(丝纶又姓魏志 孙文/懿
臣纶直又音鳏)
(欲晓/知也)(说文/思也)(行/也)(择也周礼曰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林不禁又 (第 58b 页)
仪典之遗阙得以
讨论又大臣之薨卒者得秉笔为议以美恶谥之皆臣
之职也义有所在不忍缄默
维又上奏曰臣近与 孙抃
等议故太师侍中陈执中之
谥论有异同遂具状申中书门下臣以谓朝廷且将复
下有司使议执中所以得谥恭之状然后 (第 33a 页)
  仁宗
明道二年八月甲午朔契丹国母及国主遣天德节度使耶
律信宁大理卿和道亨河西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
来吊慰兴圣宫使耶律守宁知制诰李奎来祭奠
丙申以太常丞刘沆直集贤院沆前同判舒州章献太

后遣内侍张怀信修山谷寺建资圣浮屠怀信挟诏命
督役严急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归沆永新
人也(沆与 孙抃
同时直/集贤院今但记沆) 赠工部员外郎曹修古为右
谏议大夫修古鲠直有风节当章献时权倖用事人人
顾望畏 (第 1b 页)
间中师尝知广州以州独有子城而废久不修恐缓急
无以禦盗于是太常少卿魏瓘寔知广州遂城之环五

甲子命 翰林学士孙抃
磨勘诸路提点刑狱课绩 赐
荆湖南路捉杀蛮贼禁军厢兵土丁特支钱
戊辰诏登闻鼓院自今勿收接蛮人文状以下溪 (第 19b 页)
甲午命 翰林学士孙抃
权知贡举
丙申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苏绅为吏
部郎中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河阳绅锐于进
(第 3a 页)
参知政事丁度曰宿卫
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固请付外台穷治
党与自旦争至食时上卒从竦议(争狱事据 孙抃
所作/墓志并司马光记闻)
甲子降勾当皇城司建宁军留后杨景宗为徐州观察
使知济州皇城使康州刺史入内副都 (第 11a 页)
为府界
提点及吕昌龄等出入门下喜进无学匪人不恊众望
而执中亦以足疾辞位自陈不愿为使相大学士诏从
其请 翰林学士孙抃
当制遂除尚书左丞文彦博宋庠
言恩礼太薄乃下学士院贴麻改命之(据陈绎拜罢录/载执中为言者) (第 5b 页)
司马光以时政记及起居注并不载元
昊叛命契丹遣使事会庞籍监修国史光请即枢密院
追寻本末自至史馆议之修撰 孙抃
谓国恶不书其事
遂寝(司马光以皇祐三年七月为史讨十月改集/校此事不得其时今附十月末此据江氏志)
十一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