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書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太平部
 畏不可不畏尔观其誓师之辞曰肆予小子诞以尔
 众士殄歼乃雠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
 有厚赏不迪有显戮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
 可失其意亦可见矣(乐书/)
 严陵方氏曰武之乐舞形容当时伐纣之事备者备
 其物而有所防 (第 3b 页)
  古之善论兵者以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
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当桓文之节制
桓文之节制不可敌武王之仁义仁则爱人而恶人之
害之也义则循理而恶人之乱之也未有下不得人和

上不得天时者矣夫岂以众之不得为病事之不逮为
恐时之不及为虑哉其所以备戒如此者出而与民同
患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尔观其誓师之辞曰肆予小子
诞以尔众士殄歼乃雠尔众士其尚敌果毅以登乃辟
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
弗可失其意亦可见矣人之左手足不如右强则左者
无事于用而右者有事于用也武舞之行列乱矣而皆
(第 2a 页)
 之矣
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
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
小子夙夜祇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
众厎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
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既论纣之有罪不可以不讨故下文又论其讨之必 …… (第 16a 页)
 其所自取非武王以私意而伐之也惟其所以伐纣
 者皆本之于天命而不敢赦则尔友邦冢君庶士御
 事庶几助我一人扫除纣之暴虐以 永清
四海盖纣
 以独夫为天下逋逃主以致四海之浊乱者诛一独 (第 20a 页)
 夫则恶之根本已除矣此所以能 永清
四海也时哉
 弗可失孔氏曰言今我伐纣正是天人同合之时不
 可违失此言是也大抵圣人不能为时亦不能失时 (第 20b 页)
 心也
予小子夙夜祇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

有众底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
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无垢曰以弗顺天诛纣则武王之罪与纣同所以武
 王夙夜祗惧而不敢己故以此意告于鬼神皇天 …… (第 21b 页)
 告有邦冢君及御事庶士以天意如此弗可已也予
 一人意已决矣尔辈庶几弼助我以成此大功盖凡
 举事莫不有时欲四海 永清
顾难得其时耳今天意
 将清四海此时岂可失耶盖纣之所为实腥臊宇宙
 秽浊天地去纣一人则四海 (第 22a 页)
永清

 张氏曰纣为无道之甚武王以天命行天讨可以无 …… (第 22a 页)
 畏矣犹曰夙夜祗惧者盖人之所畏不得不畏不畏
 者已也畏之者所以同于人也
 吕氏曰天于民甚亲得天人之际处源清则流清纣
 是源头去得纣便是 永清
四海时不可失是敕天之
 命惟时惟几之意 (第 22b 页)
 天意哉二说皆通
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
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
小子夙夜祇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

众底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
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武王既论纣不可不讨故此又论纣之必克也同力
 度德同德度义此盖古有是语料敌制胜之道也 …… (第 14b 页)
 之私乃天之罚非天之罚乃民之欲也今日之事既
 是天因民欲使我奉行故尔友邦冢君御事庶士庶
 几助我一人埽除纣之暴虐以 永清
四海可也其可
 不知所勉哉其所以不可不知所勉者以今我伐纣
 正是天人合同之时不可违失故也故曰时哉不可 (第 16b 页)
 (民情大悦向者昏乱秽浊之气一洗而出之岂不快/哉愚按天下本清而纣汨浊之故伯夷太公避之以)
 (待其清及去纣则源清而流悉清矣故武王泰誓以 永清
四海为己任诗人歌之亦以会朝清明叹其扶)
 (乱反正之神速盖知其/心唯在于清四海而已)所以终首章之意 (第 21b 页)
 (战之后民情大悦向者昏乱秽浊之气一洗而出之/岂不快哉○安成刘氏曰天下本清而纣汨浊之故)
 (伯夷太公避之以待其清及去纣则源清而流悉清/矣故武王泰誓以 永清
四海为己任诗人歌之亦以) (第 19b 页)
 理之所宜也非于德义之外别有天也
予小子夙夜祇惧受命文考𩔖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
有众底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
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 (第 9b 页)
 以天人为一致惟以民情之好恶见天意之从违民
 之所欲即天之所从也孟津之会八百诸侯此岂人
 力也哉尔尚弼辅我一人 永清
四海盖君者源也民
 者流也源清则流必清源浊则流必浊今若去纣之
 恶是清其源而天皆清矣故曰 (第 11a 页)
永清
有礼义廉耻之
 风清也无盗窃滥僣之风非清乎有推辞揖逊之心
 清也无贪奸斗夺之心非清乎故闻伯夷之风者顽 (第 11a 页)
 (不敬上天文王之德在肃将天威武王之德/在夙夜祗惧敬与不敬圣狂分焉兴亡判焉)
天矜(音/京)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天矜怜于民民有所欲天必从之今民欲亡纣如此
 则天意可知尔庶几辅我一人除其邪秽(音 (第 12a 页)
畏) 永清

 海是乃天人合应之时不可失也(林氏曰天之立君/专以为民故武王)
 (于一篇之中三致意焉首言元后作 (第 12b 页)
民父母以见纣/之不能为民父母也次言作之君师以见纣之不能)
 (为君师也末言民欲天必从以见民之欲亡纣而伐/之必克也去一纣则恶根除故 永清
四海尧授舜舜)
 (授禹天实与之则尧舜不可失其与之之时汤放桀/武王伐纣天实夺之则汤武不可失其取之之时 (第 12b 页)
 不与纣同乎
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
有众厎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

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此汤所谓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也使武王
 有一毫愧心必不能对越而为之矣天矜于民民 (第 16a 页)

 所欲天必从之见天之与民甚亲仲舒所谓天人之
 际也武王至此言尚庶几辅我一人圣人临事之心
 也 永清
四海四海本清而纣污之伐纣四海即清矣
 君者四海之源也时哉不可失武王见天已的谓此
 天时灼不可失正敕天 (第 16a 页)
 (然纣所谓有民徒见林林之众耳不知民心已/离所谓有命徒见身居人上耳不知天命已绝)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

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
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
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
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底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
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林氏曰此皆武王自任之辞○汉孔氏曰言天佑助/下民为立君以政之为立师以教之当能助天宠 (第 6a 页)
在肃将天威武王之德在夙夜祇惧)
(敬与不敬圣狂/分焉兴亡判焉)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
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天矜怜于民民有所欲/天必从之今民欲亡纣)
(如此则天意可知尔庶几辅我一人除其邪/秽 (第 8b 页)
永清
四海是乃天人合应之时不可失也)纂注(林氏/曰天)
(之立君专以为民故武王于一篇之中三致意焉首言/元后 …… (第 8b 页)
母也次言作之)
(君师以见纣之不能为君师也未言民欲天必从以见/民心欲亡纣而伐之必克也去一纣则恶根除故 永清)
(
四海尧授舜舜授禹天实与之则尧舜不可失其与之/之时汤放桀武王伐纣天实夺之则汤武不可失其取) (第 8b 页)
 义虚县而无所丽著于事物而礼生焉故曰礼也者
 义之实也
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穫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
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
 以治教言之文武勤 周永清
大定而未遑制作使天 (第 17a 页)
 土矣于是以尔有众底天之罚盖天罚所宜加吾特
 从而致之故谓之底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 永清

海时哉弗可失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人只是一个道理
 天即民也民之心即天之心也天未尝不矜怜 (第 10b 页)
下民
 今民皆去商而归周则天必从之矣后世用兵只是
 一时间扫除天下之乱古人用兵不止一时所谓

 清
四海自今以往四海盖永永清静以至无穷也时
 哉弗可失非曰及纣无道乘此时汲汲而取之如功
 利者之说晋武取 (第 10b 页)
 观政于商民实有来苏之望矣武王其又奚辞
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
祀牺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天
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
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
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𩔖于

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
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王者遇灾而惧侧身修行故能转祸为福至于列国
 相侵犹以其惧而修德不敢加兵则变故之来岂 …… (第 6b 页)
 民有所欲天必从之尔但辅我此行必当去秽德而

 臻 永清
之效矣尔不赴功则将有失时之患可不务
 乎
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曰
呜呼西 (第 8a 页)
 父母以为天下王皇极敷言之卒章也武王至于此

 心开耳顺实与箕子精神融会如水投水了无有异
 又何言哉其所以 永清
四海垂拱而天下治者尽此
 道也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弗
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 (第 19a 页)
 牧野洋洋而广大檀车煌煌而鲜明驷騵齐色彭彭
 而壮盛惟大师尚父如鹰之扬助彼武王肆伐大商
 之功绩会朝清明一曰甲子昧爽而成功一曰四海
 会同而 永清
也或曰子谓文王在上三后在天可与
 天之昭昭赫赫在上者同其诗曰明明在下何也应 (第 11a 页)
王之德在肃将天威武王之/德在夙夜祗惧敬与不敬圣狂分焉兴亡判焉)天矜于
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
弗可失(天矜怜于民民有所欲天必从之今民欲亡纣/如此则天意可知尔庶几辅我一人除其邪秽) (第 7b 页)
(永清
四海是乃天人/合应之时不可失也)纂疏(林氏曰尧授舜舜授禹天实/与之则先舜不可失其与之)
(之时汤放桀 (第 7b 页)
 冢土社也祭社曰宜
以尔有众底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

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时哉弗可失
泰誓中第二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曰
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我闻吉人 (第 3b 页)
文王武/王特禀文王之命以卒其伐功而已)音释传(造七到/反祭名)
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 永清
四海
时哉弗可失(天矜怜于民民有所欲天必从之今民欲/亡纣如此则天意可知尔庶几辅我一人)
(除其邪秽 (第 5b 页)
永清
四海是乃/天人合应之时不可失也)音释传(应去/声)
  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 …… (第 5b 页)
  牧誓(牧地名在朝歌南即今卫州治之南也武王/军于牧野临战誓众前既有泰誓三篇因以)
  (地名别之今文古文皆有仁山金氏曰泰誓上以/誓诸侯为主中誓诸侯之师其辞止于尚弼 永清)
  (
定功永世下篇自誓其众始有不迪显戮之戒至/于牧誓则商郊之誓临战之时一人不戒易以败)
  (事故均戒誓之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