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樂類
春秋類
書類
經解類
小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真部
洞神部
續道藏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万二千九百七十四凡此十
二律相生之位终于仲吕复生黄钟自黄钟左旋八八
为伍隔八辰而相生 自然子
午以东为上以西为下下
生者倍其实三其法而听之为易知上生者四其实三
其法而听之为难知此所以明阳下生阴阴 (第 5a 页)
 是伯卒而弟为吴仲雍矣然而当是时实未尝君国
 子民也迁乃云周章已君因而封之则是以吴越之
 吴为勾吴之 吴误
矣其云太伯卒弟仲雍立云云周
 章立者乃从武王时得封之后追论其世次相传如
 此非立君之主也盖武王克殷求 (第 38a 页)
 围吴二十二年灭吴盖首尾三年也国语曰居军三
 年吴师自溃越世家亦曰留围之三年与左传合吴
 越春秋系其事于二十一年以为围守一年而灭
 误
(第 35b 页)

(三八)胤国子爵朱名马郑谓帝子
夏王仲康之时胤侯命掌六师顾命陈宝有胤之舞衣
故知古有胤国胤既是国 自然子
为爵朱为名也马融
郑玄以为帝之胤子曰朱也求官而荐太子太子下愚 (第 28a 页)
 年大泯曹同唐人讳民字凡从民者多作氏不知字
 义不同也今当复旧哀十一年吴其泯矣亦误作坻
七年吴入州来吴作 吴误
吴从口从夨矢音仄不从天
 也后多作吴或作吴者误也三国吴人以口在天上
 为吴者口给诞辞非古字意也俗情好 (第 24a 页)
秋左氏传辂秦伯)(汉书诸侯
王表夸州兼郡音跨)
(汉书郊祀志引丝衣诗不㕦不敖汉书无音诗音胡化反读作 吴误)
(汉书司马相如
传华枫胡化反即今之皮贴弓者也)
(第 15a 页)
  (创桂山东塾而以祖所建名西塾由是远近来学/者日众门墙冠盖相望两塾之名闻于四方又置)
  (义田义役义仓义井义阡义局以赒恤/乡党邑人至今谈陈氏事有堕泪者)
  吴自然(弘治绍兴府志字义甫馀姚人家富好施德/祐元年岁饥发廪赈乡里部使者为立高谊)
  (坊元至大初岁大饥自然子埏复助有司赈给/州上其事中书旌其居曰积世好义吴氏之门)
 王英孙(万历绍兴府志字才翁会稽人历官将作监/簿辞归值越中大饥发私廪以赈全活甚众)
  (道上有弃 (第 24b 页)
 吴自然(弘治绍兴府志字义甫馀姚人家富好施德/祐元年岁饥发廪赈乡里部使者为立高谊)
  (坊元至大初岁大饥 自然子
埏复助有司赈给/州上其事中书旌其居曰积世好义吴氏之门)
 王英孙(万历绍兴府志字才翁会稽人历官将作监 (第 24b 页)
 (弹无所避督鹾河东再巡畿辅咸以岁祲为民请赈/饥民赖以全活擒畿内妖民以百数权贵人忌之谪)
 (守吉州创石城以卫民后晋贵州佥事/寻致仕所著有归藏漫稿西巡奏议)
  吴自然(济宁人娶马氏生四子而马卒自然年壮而/又富于财人争以女妻之自然曰马氏归吾)
 (家二十年无失德何忍令其子谓他人母乎或劝之/以纳妾自然曰妾有子则必减马氏之爱以爱其子)
 (吾亦不忍也人/因称为义庵)
 卢 瑄(肥城人父丧初殡时值亢旱俗有旱魃之说/瑄时切忧虑守墓号泣寝食不敢暂离至㴻)
 (雨方归母丧 (第 45a 页)
炉鞲楮墨之所为者耳又况米粟布帛日/耗月费而钱币不可衣食流转无穷必使钱币为母而)
(常少百货为子而常多 自然子
母相权而可行之经久/若钱币与百货之数同等则物重钞轻亦其自然之势)
(也今元宝交钞行之久而不能权百物者 (第 14a 页)
 奏


据尔赍呈田旻如奏摺朕巳备览可向伊密宣朕谕其
既往之咎朕悉予宽贷向后当诸凡谨慎一一祗遵训
谕而行奉公守法教养土民痛改从前土司陋习 自然
子孙孙永沐国恩也至伊摺内有恐乖法体伏祈敕
部议处等语当谕伊云此事系由该提督密摺奏闻并
未经由部科朕原 (第 202a 页)

吴误
同姓也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
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
氏于职以号唐虞夏 (第 6a 页)
韩成恭上仙后后宫为上所眷者今长秋与婕妤曹氏
耳时欲继立椒涂二党交进曹有姊妹通籍禁中皆为
女冠赐号虚无 自然先生
者左右街都道录者皆厚于
韩侂胄或谓亦与之嫟韩侍禁中时多在曹位故铸金
之际意自轻重然曹罕术今长秋能挟数 (第 9a 页)
 按列女传曰陈辨女者陈国采桑之女也晋大夫解
 居甫使于宋道遇采桑女而戏之女乃歌墓门有棘
 有鸮萃止大夫乃服而释之是时居甫使宋逸注以
 为 吴误
也又按昏微遵迹者昏指昏姻微无也言昏
 姻不遵古礼乃淫佚为夷狄行不可以宁其身矣陈
 女歌墓门有棘有鸮萃 (第 13a 页)
俗从真替谮潜簪皆从兟赞钻缵酂
皆从兟而俗皆从㚘参缪谬醪胶廖瘳皆从鬒而俗从
尔宜写富寇蔻皆从宀而俗从冖 吴误
误娱皆从吴而
俗从吴瞻赡澹甔檐担襜儋皆从詹而俗从詹船沿铅
皆从㕣而俗从公曼冒冕皆从曰而俗从曰诤净静皆 (第 5b 页)
 误斥执事者而顾端曰公何为食馒头端徐取视曰
 乃馒头耶怪馂馅乃许甜吾谓此僧真持戒者也
吾素不能琴然心好之少时尝从信州道士 吴自然

 指法亦能为一两弄怠而弃去然自是每闻善琴者
 弹虽不尽解未尝不喜也大观末道泗州遇庐山崔 (第 14b 页)
戊戌朔辰时日食非十一月晦文献通考载
次年正月戊辰朔日食见吴历夫食限六月一交岂有
十二月食正月复食之理 吴误
建兴十一年癸丑岁(即魏明帝/青龙元年)闰五月庚寅朔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六五
六月朔二十六日四四巳时 (第 2b 页)
   竹林之游
嵇康字叔夜美词气有风仪自云导养得理则安期彭
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 性绝巧而好锻宅边有一
柳甚茂夏月常锻其下 山涛常举康自代乃与涛书
告绝云有七不堪但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

与阮籍山涛阮咸王戎向秀刘伶为竹林游世号七贤
 仕西晋为中散大夫 龙章凤姿天质 自然 子

   鹤在鸡群
嵇绍字延祖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见绍昂昂然若
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
   (第 4b 页)
  王献之书
未尝暂拨误作暂掇(相过/帖)今已当向发误作已常(诸舍/帖)
有佳酒须服误作佳治(奉别/帖)气力微复充耳误先耳(节/过)
(帖/)殊当误作殊常(阮新/妇帖)唯当误作唯常(虽奉/帖)事当误作
事常(静息/帖)政当误作政常(不谓/帖) 吴误
作诸从(玄度/帖)
龄前来(同/上)第八卷羲之月半帖中有痹差不字此卷中 (第 72b 页)
高洁沉静付形 自然先生
且弗庐弗食弗衣死而衮冕
被焉华质弗伦乖先生之志且天下有有德者有功者
足以康济生灵以永永建乂邦家于是乎 (第 10a 页)
有感焉故为
之立传
  梁古谷先生墓志铭(崔铣/)
予闻石翁陈子之学去支离之用全虚圆之神始乎静
终乎 自然先生
首与李伯温兄弟从之每退入山室静
坐暇则考览坟籍十年而学成翁馆先生于家俾训其
诸孙翁晚年居碧玉楼尝与先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