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地理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別集類
 (贬可知也文赵氏鹏飞曰宣十七年书蔡侯申卒葬/蔡文公自 至是才五世不宜与五世祖同其名传)
 (者误也阍弑 吴子书
弑而此书杀阍盗均臣吴子蔡/侯均君不宜彼书弑而此书杀亦字误矣要之百千)
 (岁后更篆为隶更隶为楷不能无 (第 21a 页)
 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诸同/姓国)为邢凡蒋茅胙祭临
 于周公之庙(即祖庙也六国皆周公之/支子别封为国共祖周公)
   吴子书
卒以其暴盛赴告相及而诸侯重之也不
  书葬非不会也削之以避其僭号与楚同例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左 (第 22a 页)
 哉虐邾甚矣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宣十七年书蔡侯申卒葬蔡文公自文至是才五世
 不宜与五世祖同其名传者误也阍弑 吴子书
弑而
 此书杀阍盗均臣吴子蔡侯均君不宜彼书弑而此 (第 11b 页)
 以上公会吴楚不书至者五蛮夷僭王猾夏鲁虽屈
 而从之皆不书至明不得与中国伯者同也
哀十三年夏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秋公至自会
 以上公会晋侯及 吴子书
至者一会吴不书至此先 (第 21a 页)
  (以上及以会而尊之/者一所谓殊会也)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哀十/三)
  (以上会以及而外之者一 吴子书
及说者以为会/两霸之辞与之以霸又书其爵虽若进之实则外)
  (之/也)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 (第 25a 页)
 鞅伐鲜虞其能为蔡侯所以而败楚师于柏举者吴
 子也谁主夏盟竟甘以此义举让人何以视十六国
 之诸侯乎故春秋于吴概以号举而此独以 吴子书
 
非进之也盖著其为吴子以病晋侯之不能故耳不
 然吴听子胥之谋其欲甘心于楚也久矣是举特会
 逄其适原非专 (第 10a 页)
 之时有请先相见之礼公至黄池因不行会礼又未
 及盟期乃就晋侯吴子而请先相见焉诸侯相见曰
 会非必殷会而后可言会也见必以次相及故曰及
 而 吴子书
及则其非殷会也亦遂不待别白而自见
 矣公羊乃以及为两伯之辞果如其说则宋之会何
 独于楚屈建不书及乎盟 (第 23b 页)
 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孙嚭为吴太宰以谋楚故蔡
 侯因之以乞师囊瓦帅师禦之吴称子而囊瓦称人
 何也吴以夷故不得称人又不可言以吴特称 吴子
 书
实也囊瓦以贪致寇不能死而出奔称人贱之也
庚辰吴入郢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夏归粟于蔡于越入 (第 2b 页)
 学者必捐俸助给一时陶成最多升韩府长史

李泰字时雍闻喜人沈默嗜学言动不苟尝揭 宋子书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诏学者曰此立命安身符
 也中成化甲午举人授林县知县为政以礼风清弊
 革以艰归补 (第 59b 页)
 斯为善(出泊/宅编)
昔人有言人有三百四病马有三百八病诗病多于马

 病信哉高子勉能诗涪翁与之诗云更能识诗家病
 方是我眼中人此亦苦口也(出 吴子/书
诗话)
世人尝言老杜读尽天下书过矣老杜能用所读之书
 耳彼徒见其语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人
 谁 (第 3b 页)
 篇目并亡今之秘府所存孙武书惟十二篇无图
  其所言皆权谋之事极为精密太公六韬黄石公
  三略穰苴法 吴子书
皆远古所存可观者唐李靖
  兵法于近世最为详练可举而行杜佑采其条目 (第 23b 页)
。劝公以敦宁筮仕。公不应。黄公心服其雅操。晚岁移住于先世别墅永慕亭。瞻依松楸。啸咏云月。好读朱子书及 宋子书。
所著诗文。冲淡典雅。人 (第 202H 页)
  莲花峰
云霭空濛满长湖。芙蓉城外气色殊。孤棹沿归万川月。众峰团作一荷珠。
  
麦仙墟
三月未看 宋子书。
几时结屋仙台上。休和壁上灵芝诗。共听云中打麦响。
  二皓台
天清空峡细云移。二皓台边古木悲。更回兰 (第 485L 页)
坐谪洪川县。旋宥还。深居罕出。日与同志讲学谈艺。户外屦常满。湖西儒。欲以尹屏溪文。为华阳院碑。其文引 宋子书
蜜岂性信之语。以證人物性不同。先生为太学诸生。𥳑湖儒而折之。引渼湖金公之言曰。此院邻近皇庙论撰表章 …… (第 159L 页)
深居罕出。日与同志讲学。又与赵公秉德。任公翼常。申公应朝。一再期会于山房。时湖儒欲立华阳院碑。而引宋 子书
蜜岂性信语。论议歧异。先生为书以折之。校定劄问标补。以入梓。尝曰。易作于包牺。范始于 (第 161L 页)
原。不以为劳。八月。迁 绥陵于 健元陵局内。十月。迁 徽庆园于 顺康园右冈。 正庙在春宫时。抄朱子, 宋子书
中出处时义问学之为一揆者。汇而编之曰两贤传心录。至是刊行。命道臣佽剞劂费。 王严于选举。及丙辰别试。 (第 410H 页)
   国之东郊百里。有山曰龙门。西麓迤逦。汕湿夹焉。村于中半而最深者鼎宝也。在昔己卯年间。潜照堂之胤笼潭公。休官隐居。子孙守而青毡。便是朴氏之平泉也。名台铉字升汝。将营一塾。临涧围松。为子孙宗党及邻社群居诵读之所。谋及朋友。余曰。吾闻赵静庵先生卜筑是山之北。读书讲道于此。未果焉。乡人至今恨之。先生实子之祖之师也。子能筑是堂而读先生之书。学先生之道。子之先公其必曰余有孙矣。先生之书之道。详在 宋子书。
可考也。斯义也即筑堂之实也。得其实焉则堂亦外耳。筑亦可也。不筑亦可也。癸卯季 (第 57H 页)
皆乐告以善。有怀必陈。畏约慎言。内而不出。然而阴阳淑慝。义利是非之际。辄一刀两段。无少依违。
先生读 宋子书
曰。此书无一篇绳墨不正者。
先生眼镜围饰见破。门人有请饰以玳瑁。为久坚计者。先生笑曰。欲为奢侈者。每 …… (第 355L 页)
地立心。为生民立道。非多闻博识所能与也。非名位震耀所能与也。非辨论张皇所能与也。
先生谓平默曰。二程 子书
句句是着实。这是造道之极深。无皮肤说话。正好于此着力。
须是居业。不居业。便磨灭了。
圣人以道处物。 (第 378H 页)
事。不为则已。为之则皆然。
崔伯亨出后族父。从俗不闻官。父事八年。一日读 宋子书。
至论李三龟事。及慎独斋初信鲁尹之说。为尤庵,完南,草庐诸公所正之事。瞿然欲请归本宗。时法令废弛。 定 (第 379L 页)
 精舍东数里。临溪筑台曰敬坛。春秋行礼以为常。○是岁夏。任公圭直来受学。任公北人大家也。自幼博学强记。英迈盖世。及从先生。闻为学之要。欲委己而事之。然贫甚无以为资。时无耻堂白公弘镇罢官居南湖。与先生讲道。因闻任公名。设馆以请。任公卖宅为资。自汉师溯流而东。路闻白公有

故。不得迎接。先生即虚宅傍小屋。出而迎之。悉资柴粮服用。任公于是得朝夕函丈。请业惟勤。然为世论所诖误。见先生推尊宋子拟之孟氏。心悍然不服。与人语。锋颖甚锐。先生谓之曰。各守世论。互相诋排。不济于事。宜放教此心不容一物。去读朱子书。教理明义精然后。细究彼此心迹之实。则其是非邪正之归。无所逃于吾心之权衡矣。于是任公专读经书传注。以及大全语类。得其大意。则又就 宋子书。
俛首诵读。喟然太息曰。微先生。几误平生矣。因言朱子圣人也。宋子大贤之德也。学问当以朱圣为主。欲学朱圣 (第 513H 页)
象可想。但蒙 恩益重。而所以报答者。益艰且大。是则有至可忧者存于其中。不审尊兄何以为念也。闻于棘中得 宋子书
一部读之。此殆天所以启吾兄之衷也。此翁平生事君。其进退语默。随机万变。而至自言其大旨。则乃曰人臣事君 …… (第 254L 页)
万物。圣人应万事。直而已。吾兄能于此二言者。有所警悟而兢兢持守。不敢以一毫外诱累其中焉。则可谓善读宋 子书。
而于面前道理。 (第 25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