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政書類
地理類
藝術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類書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近制置司所差官如张次山 吴师孟
范世京等七八人
恳辞勇退惟恐不得所请夫要职显任人之所欲彼不
愿就者盖知事悉乖戾不敢当之昨日安石再举西 (第 11b 页)
害可为深虑臣顷在京师传闻其事
既未详尽安敢轻议今受命入蜀所至体问乃知买茶
为害甚钜有知彭州吕陶知蜀州 吴师孟
等论奏可以
参验往者杞佐继陈苛法即信用其言曾不略加参考 …… (第 22b 页)
逐处根究臣之所陈有实即乞罢𣙜茶之法许通商
买卖以安远方尹还未至都而有是命(吕陶奏已附五/月二十一日 吴)
(师孟
奏当考今 (第 23b 页)
师孟
墓志亦不载此本志/云是时蜀人侍御史周尹以非茶法罢之)
甲子广南西路经略使言邕州迁隆镇监押邓甫称疾
(第 23b 页)
 澄甫之弟正德时举人应奎字文涣号渑谷益都人
 官知府
经义模范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编所录乃宋张才叔姚孝宁 吴师孟
  
张孝四人经义共十六篇
唐顺之文编六十四卷
 顺之见史类 (第 33a 页)
  (粟帛韩魏公琦安抚剑南时蜀大旱维翰募民间/得米千斛以助赈济琦嘉之荐授四门助教辟府)
  (学说/书)
   吴师孟(成都人庆历中进士及第博学善修书文与/名甚著官至通议大夫子缜初登第即求)
  (修唐书欧阳永叔以其年少拒/之及书成缜乃作唐书纠缪)
  吕 陶(字元钧成都人皇祐中进士其先曰怀玉/曰公立世以风节闻陶通判蜀州知彭州) (第 8b 页)
  (子河自郫县东南流四十里/经县北关外转东入锦江)金水河(在城内唐白/敏中所开旧)

  (名禁河 吴师孟
导水记自高骈筑罗城堰麋枣二/江惟馀一脉自城西北隅铁窗潜流入城岁久遂)
  (绝宋天禧中王觌知成都博访 (第 3b 页)
  樊汝芳
  杨 助       周 尹
  任其孚       常 拱
  蹇逢辰        吴师孟

  
胡 整(上俱成/都府人)    庞 旭
  宋佐仁       宋 球
  冯 介       宋佑 (第 5a 页)
 华阳国志张仪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造

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楼观射圃又营广府舍置盐铁
市官并长丞皆与咸阳同制更于夷里桥南立锦官锦
官者犹合浦之有珠官也西又有车官城其城东西南
北皆有军营垒城焉按此皆从西南隅论耳蜀汉昭烈
即位于武担之南当在城之正中今蜀藩是也隋之摩
诃池伪蜀之宣华苑皆在其内昔诸葛武侯以丞相开
府领益州牧故晋益州刺史治太城其制因之亦唐节
度使宋制置使所称建牙交戟地矣蜀太守治少城故

昔之郡治因焉西门直街鼓楼即宋铜壶阁也陆游记
云阁南直西川门西北距府五十步乃蒋堂知益州伐
江渎庙材所创吴栻范成大相继而侈张之为成都巨
观书于史又 吴师孟
修西楼记云西楼直府寝之北每
春月花时大帅置酒高会参佐于其下五日复纵民游
观宴嬉西园以为岁事然止得造其 (第 7a 页)
 方舆胜览云自酆都县东行二里许始登山石径萦
回可一二里平莹如扫林木邃茂夹径翠柏黄葛殆万
株有数十株是千年物此即平都山也 郦道元曰平

都有天师治兼建佛寺甚清灵道书号为平都福地舆
地纪胜云仙都观在平都山唐建宋改景德又名白鹤
观有阴长生诗天成四年书也通考云阴真人祠刻诗
三章乃贞元中刺史李贻孙书元丰四年转运判官许
安世过祠下阅石定为阴仙之作乃属知夔州 吴师孟
书石送置观中诗见神仙记 百川学海云治平末苏
东坡溯峡泊舟仙都山下道士持阴长生石本金丹诀
就质真赝东坡 (第 24b 页)
在下其摅其超尾马鬣马惟蒋之融
由唐庞嘏惟是亭铭得其粗且大中八年九月一日太
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 宋阆州 通判吴师孟
记略东
山一峰特竦千仞众小山迤逦卑附如奔走如侍从茂
林苍崖烟霭蒙密有一亭焉冠于山椒碧瓦鳞差朱栏
霞明 (第 2b 页)
番春信入江梅追游共按黄金辔纵赏还
倾白玉杯浓艳迎风香断续疏枝横月影徘徊隼旟不
负登临兴更约携朋载酒来 吴师孟
和云何处珍丛最
早开海云山茗合江梅忽传诗帅邀肤使不用歌姬侍 (第 32b 页)
  提举司
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壬子制置三司条例司言差官提
举诸路常平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河东梁
端谢卿材江西张次山湖南吴审礼乔叙湖北田君平

成都路李元瑜梓路 吴师孟
田祐利路王直温张吉甫
夔路韩正彦张援广东游烈广西关杞福建严君贶诏
从之皆召对遣行或赐绯章服此提举常平 (第 4a 页)
犀诸水/里至焦)
(山坡合前/中二江)金水河(在府城内自城西入由城东出/通志唐白敏中所开旧名禁河) (宋吴师孟
导水记/水为二道环城而/云自高骈筑罗城堰麋东分江/东惟馀一脉自城西北隅铁窗)
(潜流入城岁久遂绝天禧 (第 24a 页)
尹字正孺同登庆历六年进士第李稷使/蜀榷茶为蜀害李𣏌刘佐继陈苛法尹为御史言)
(其害甚钜时表权及吕陶 吴师孟
等奏争之皆坐/降出表权再知汉州改名表臣尹提点湖北刑狱)
(后入历考/功郎中)张愈(郫县人俊伟有大志宝 …… (第 13b 页)
过至遇事则别)
(白是非不少借隐在迩英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尝进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正典六卷)
   师孟(成都人王安石当国以师孟同年生自凤州/别驾擢梓州路提举常平师孟疏力言新法)
(不便愿罢归故官后知蜀州又论茶法害民谢事/去时稍矫矫六君子子缜初登第求与修唐书不)
(得书成缜作/唐书纠缪)
成都隐者(程颐侍其父珦官于蜀尝/见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 (第 14a 页)
不少借隐在迩英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尝进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正典六卷)
  师孟(成都人王安石当国以 师孟同年
生自凤州/别驾擢梓州路 (第 14a 页)
提举常平师孟
疏力言新法)
(不便愿罢归故官后知蜀州又论茶法害民谢事/去时稍矫矫六君子子缜初登第求与修唐书不)
( (第 14a 页)
 岷嶓镇其域(华阳志岷嶓镇其域五岳华/山表其阳四渎汶江出其徼)咽喉于蜀
 而臂视诸郡(广汉/图经)天下藩镇之冠 (宋吴师孟/
西楼记)
风俗俗不愁苦(汉志民食鱼稻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柔弱褊□)人多工巧(隋/志)
 (人多工巧绫 (第 6b 页)
  酆都宫阴真人祠刻诗三章唐贞元中刺史李贻孙
书元丰四年转运判官许安世即祠下尽阅其石谓
此三诗真阴氏作如还丹等皆后人托之乃嘱夔知
吴师孟
书既成送观中于是尽破毁其馀石故今世
不得传余尝得旧石本然独存此也真人名长生新
野阴氏本儒生有才貌善著 (第 26a 页)
  赵士暕 字明发宗室也少好学喜为文书师米芾

  王仲薿 字丰父官通议大夫有风采善词翰

  许采 字师正吴兴人字画规模钟繇殆窥其妙

   吴师孟 
字醇翁知夔州善书 (第 25a 页)
  王仲薿 字丰父官通议大夫有风采善词翰

  许采 字师正吴兴人字画规模钟繇殆窥其妙

  吴师孟 字 醇翁
知夔州善书 (第 25a 页)
   王持      李觉

   陈昱      王仲薿
   许采      张察
    吴师孟     
赵竦
   柳淇      郑谌
   王俣      阎苍舒
   韩璠      徐滋
   宋 …… (第 4a 页)
   张察
张察字通之成都人尝帅鼎州以篆名今成都题榜往
往察之笔也(书史会要/)

    吴师孟
(第 37b 页)
吴师孟
(第 37b 页)
醇翁
知夔州善书(书史会要/)
   赵竦
赵竦字子立官水曹文翰皆重于前辈(书史会要/)
   柳淇
柳淇 (第 37b 页)
   唐李贻孙书阴真人诗
酆都宫阴真人祠刻诗三章唐贞元中刺史李贻孙书

元丰四年转运判官许安世即祠下尽阅其石谓此三
诗真阴氏作如还丹等皆后人托之乃属知夔州 吴师
书既成送观中于是尽破□(音毁见/列子)其馀石故今世
不得传余尝得旧石夲然独存此也真人名长生新野
阴氏 (第 64b 页)
  蜀茶法
蜀道诸司惟茶马一台最为富盛茶之课利多寡与夫
民间利疚他邦无由可知予记东坡集有送周朝议守
汉州诗云茶为西南病氓俗记二李何人折其锋矫矫
六君子注二李把与稷也六君子谓思道与侄正孺张

永徽 吴醇翁
吕元钧宋文辅也初熙宁七年遣三司干
当公事李把经画买茶以蒲宗闵同领其事蜀之茶园
不殖五谷惟宜种茶赋税一 …… (第 10b 页)
国史
坡公所称思道乃周尹永徽乃二张之一元钧乃吕陶
文辅乃大章也正孺 醇翁
之事不著
  判府知府 (第 11b 页)
  阴真人诗
酆都宫阴真人祠刻诗三章唐贞元中刺史李贻孙书
元丰四年转运判官许安世即祠下尽阅其石谓此三
诗真阴氏作如还丹等皆后人托之乃属知夔州 吴师
书既成送观中于是尽破毁其馀石故今世不得传
余尝得旧石本然独存此也真人名长生新野阴氏本
儒生有才貌善著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