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小學類
孝經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洞神部
右社稷名义
礼记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榖夏
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州也其
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
(氏弃后稷名也共工氏无录而王谓之伯在太昊炎帝/之间 疏其子曰农能殖百榖者农谓厉山氏后世子)
(孙名柱能殖百榖故国语云神农之名柱作农官因名/农是也夏之衰也周弃继之者以夏末汤遭大旱七年)
(欲变置社稷故废农祀弃以配稷之神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者是共工后世之孙为后土之官)
(后君也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为配社之神)
(叶氏梦得 曰自夏以上盖世以烈山氏主稷勾龙氏/主社而易稷以代烈山氏者自殷以来为之也故祀) (第 21b 页)
礼记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榖夏
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州也其
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
(氏弃后稷名也共工氏无录而王谓之伯在太昊炎帝/之间 疏其子曰农能殖百榖者农谓厉山氏后世子)
(孙名柱能殖百榖故国语云神农之名柱作农官因名/农是也夏之衰也周弃继之者以夏末汤遭大旱七年)
(欲变置社稷故废农祀弃以配稷之神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者是共工后世之孙为后土之官)
(后君也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为配社之神)
(叶氏梦得 曰自夏以上盖世以烈山氏主稷勾龙氏/主社而易稷以代烈山氏者自殷以来为之也故祀) (第 21b 页)
(有冠礼之时五十而爵者以/其年艾德盛乃可服官政也)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注造作也自夏初以上/诸侯虽父死子继年未)
(满五十者亦服士服行士礼五十乃命也至其衰末/上下相乱篡弑所由生故作公侯冠礼以正君臣也)
(叶氏梦得 曰诸侯既冠而即位固已同于士礼矣未/冠而即位则既为诸侯何缁布皮弁爵弁之云则冠)
(礼无复施安得有公侯 (第 33b 页)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注造作也自夏初以上/诸侯虽父死子继年未)
(满五十者亦服士服行士礼五十乃命也至其衰末/上下相乱篡弑所由生故作公侯冠礼以正君臣也)
(叶氏梦得 曰诸侯既冠而即位固已同于士礼矣未/冠而即位则既为诸侯何缁布皮弁爵弁之云则冠)
(礼无复施安得有公侯 (第 33b 页)
孤之名其见卓矣
宰相(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
(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与监/修国史各除神宗新官制以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官高)
(不除而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政和)
(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两省侍郎靖康中复/改为左右仆射建炎三年诏左右朴射并加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改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乾道八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叶氏梦得 曰本朝沿习唐制官制行始用六典别尚/书门下中书为三省各以其省长官为宰相则侍中)
(中书尚书令是也既又 (第 31a 页)
宰相(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
(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与监/修国史各除神宗新官制以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官高)
(不除而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政和)
(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两省侍郎靖康中复/改为左右仆射建炎三年诏左右朴射并加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改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乾道八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叶氏梦得 曰本朝沿习唐制官制行始用六典别尚/书门下中书为三省各以其省长官为宰相则侍中)
(中书尚书令是也既又 (第 31a 页)
农事为业与此不同者亦有田无田之异此所言是
有田者故言典谒(案记者各据所见闻故彼/此互异不必强为之说也) 叶氏
梦得 曰国君之有土地人民其道主于忠孝故以宗
庙社稷为对大夫非有土地人民而其职则帅人而
尊上故以能御为对 (第 8a 页)
有田者故言典谒(案记者各据所见闻故彼/此互异不必强为之说也) 叶氏
梦得 曰国君之有土地人民其道主于忠孝故以宗
庙社稷为对大夫非有土地人民而其职则帅人而
尊上故以能御为对 (第 8a 页)
乘葬其父有子更举国君大夫正礼以證之七个五
个谓以牲体折为七段五段以七乘五乘遣车载之
也 叶氏梦得 曰君子言行应乎时犹权衡之应物
也齐之奢久矣晏子示以俭盖应时也 吴氏澄曰
大夫遣车五乘者所藏多费时 (第 6b 页)
个谓以牲体折为七段五段以七乘五乘遣车载之
也 叶氏梦得 曰君子言行应乎时犹权衡之应物
也齐之奢久矣晏子示以俭盖应时也 吴氏澄曰
大夫遣车五乘者所藏多费时 (第 6b 页)
故也夫所谓顺在彼不在此然太平无象若祥瑞者
特以是为证而巳 吴氏澄曰上顺之至举一世而
言此所以顺本于礼义治人情之君师而言
总论 叶氏梦得 曰天地人物流通无间一念之差朕
兆至微而飞流彗孛草妖木怪之遽见者人拂其常
则天地万物之理亦为之变动 (第 40a 页)
特以是为证而巳 吴氏澄曰上顺之至举一世而
言此所以顺本于礼义治人情之君师而言
总论 叶氏梦得 曰天地人物流通无间一念之差朕
兆至微而飞流彗孛草妖木怪之遽见者人拂其常
则天地万物之理亦为之变动 (第 40a 页)
诸侯之位而用士礼故夏末有诸侯冠礼然则诸侯
之有冠礼为未冠而父没者造之也 陈氏浩曰诸
侯大夫之冠一如士礼行之下所谓无生而贵者也
叶氏梦得 曰此专为士冠礼言也一加而冠缁布
再加而冠皮弁三加而冠爵弁士服也然后谓之士 …… (第 6a 页)
篇加玄冕为四加也玉藻云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
也郑注云始冠之冠是天子别有冠礼 叶氏梦得
曰郑氏谓诸侯虽父死年未及五十亦服士服行士
礼五十乃命古礼虽不可尽见然天子诸侯未尝以
年断审如其说 …… (第 7a 页)
礼之逸乎(案家语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孔子答之大戴取为公)
(冠篇或作/公符误)
存疑 叶氏梦得 曰诸侯天子既冠而即位固已同于
士礼矣未冠而即位则既为诸侯天子何缁布皮弁
爵弁之云则冠礼无复施安得 …… (第 7b 页)
再嫁岂有是理古者人君自元妃而下侄娣媵御不
复再娶元妃死则继室摄内事自卿大夫以下有再
娶之文亦必大不得已也 叶氏梦得 曰丧服父卒
继母嫁从为之服报傅曰何以期贵终也则继母有
再嫁之道矣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姜氏父母欲夺 (第 13b 页)
之有冠礼为未冠而父没者造之也 陈氏浩曰诸
侯大夫之冠一如士礼行之下所谓无生而贵者也
叶氏梦得 曰此专为士冠礼言也一加而冠缁布
再加而冠皮弁三加而冠爵弁士服也然后谓之士 …… (第 6a 页)
篇加玄冕为四加也玉藻云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
也郑注云始冠之冠是天子别有冠礼 叶氏梦得
曰郑氏谓诸侯虽父死年未及五十亦服士服行士
礼五十乃命古礼虽不可尽见然天子诸侯未尝以
年断审如其说 …… (第 7a 页)
礼之逸乎(案家语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孔子答之大戴取为公)
(冠篇或作/公符误)
存疑 叶氏梦得 曰诸侯天子既冠而即位固已同于
士礼矣未冠而即位则既为诸侯天子何缁布皮弁
爵弁之云则冠礼无复施安得 …… (第 7b 页)
再嫁岂有是理古者人君自元妃而下侄娣媵御不
复再娶元妃死则继室摄内事自卿大夫以下有再
娶之文亦必大不得已也 叶氏梦得 曰丧服父卒
继母嫁从为之服报傅曰何以期贵终也则继母有
再嫁之道矣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姜氏父母欲夺 (第 13b 页)
曰干祫及其高祖祫人君所行之祭非人臣之常礼
也特人君非常之赐而已 叶氏梦得 曰大事大功
也省察也干上达也古者诸侯有祫而无禘大夫有
时祭而无祫禘天子之事祫诸侯之事大夫既不得 (第 3b 页)
也特人君非常之赐而已 叶氏梦得 曰大事大功
也省察也干上达也古者诸侯有祫而无禘大夫有
时祭而无祫禘天子之事祫诸侯之事大夫既不得 (第 3b 页)
者祭之本所谓物者奉乎此所谓礼者道乎此乐者
安乎此时者参乎此而巳盖物以将其意故曰奉礼
以行其义故曰道乐以乐其来故曰安时以节其中
故曰参 叶氏梦得 曰孝子之心所以自尽者如此
岂有求而为哉 辅氏广曰养在事孝在心 应氏
镛曰诚信忠敬所谓忠信礼之本礼 …… (第 5a 页)
子顺于德教不逆伦理可以畜养其亲故释孝为畜
叶氏梦得 曰生可得而养死不可得而养则孝几
于绝矣故祭则追养以继孝孝则致其乐而此观其
顺者顺为乐之形也丧则致 …… (第 6b 页)
巳也若如此非政教之道言为政必由于巳乃能及
物故下云必由其本顺之至也 刘氏彝曰上经以
祭明人君为政之道此经以祭明人君为教之法
叶氏梦得 曰祭于亲而顺以备教之本也广其顺而
因诸巳以施诸人教之道也本言其所自道言其所
成 应氏镛曰为物指其 …… (第 24a 页)
谓上光扬先祖下成已顺行又垂教来世也所称谓
先祖也君子有德之士观铭必见此二事之美也为
之者谓为铭之人 叶氏梦得 曰美其所称者以其 (第 46a 页)
安乎此时者参乎此而巳盖物以将其意故曰奉礼
以行其义故曰道乐以乐其来故曰安时以节其中
故曰参 叶氏梦得 曰孝子之心所以自尽者如此
岂有求而为哉 辅氏广曰养在事孝在心 应氏
镛曰诚信忠敬所谓忠信礼之本礼 …… (第 5a 页)
子顺于德教不逆伦理可以畜养其亲故释孝为畜
叶氏梦得 曰生可得而养死不可得而养则孝几
于绝矣故祭则追养以继孝孝则致其乐而此观其
顺者顺为乐之形也丧则致 …… (第 6b 页)
巳也若如此非政教之道言为政必由于巳乃能及
物故下云必由其本顺之至也 刘氏彝曰上经以
祭明人君为政之道此经以祭明人君为教之法
叶氏梦得 曰祭于亲而顺以备教之本也广其顺而
因诸巳以施诸人教之道也本言其所自道言其所
成 应氏镛曰为物指其 …… (第 24a 页)
谓上光扬先祖下成已顺行又垂教来世也所称谓
先祖也君子有德之士观铭必见此二事之美也为
之者谓为铭之人 叶氏梦得 曰美其所称者以其 (第 46a 页)
而巳书之失诬如孟子所谓以至仁伐至不仁何其
血之流杵也诗敦厚近愚乐广博近奢礼恭敬近烦
春秋拨乱多权宜故其失乱 叶氏梦得 曰教者上
所以勉下经者所以助成其教也诗之规刺嘉美要
使人归于善而巳仁之事也故其教则温柔敦厚书
(第 4a 页)
血之流杵也诗敦厚近愚乐广博近奢礼恭敬近烦
春秋拨乱多权宜故其失乱 叶氏梦得 曰教者上
所以勉下经者所以助成其教也诗之规刺嘉美要
使人归于善而巳仁之事也故其教则温柔敦厚书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