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太清部
 兮注中廇室中央也玉篇一作霤(又尔雅释宫杗廇谓之梁注屋大梁也疏大梁一名杗廇)(唐韵胡雅切集韵韵)
 会正韵亥雅切𡘋音 夏说
文屋也玉篇门之庑也(又韵会通作夏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注今之门庑旁广而卑)又集 
(韵大屋唐太宗登三台 (第 25b 页)
绝书日昭昭浸以暆与子期兮芦之漪)又地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东暆 暇
(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𡘋音 夏说
文闲也书酒诰不敢自暇自逸传不敢自宽暇自逸豫)又扬子方言凡物之 
 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閒谓之暇 (第 21b 页)
仁义之行行之美者尚能知其仁)
(义所以得不闻达者仁义行之于心闻达习之于学有/人能笃行而学问不长论语子 夏说
人有四行虽曰未)
(学吾必谓之学矣是有不学而能行仁义也有孝悌之/行而不能谏诤者亦孝悌为长不谏为短也论 (第 79b 页)
 (之所陈皆绎祭始末之事也子夏作序则唯此一句/而已后世有高子者别论他事云灵星之尸言祭灵)
 (星之时以人为尸后人以高子言灵星尚有尸宗庙/之祭有尸必矣故引高子之言以證宾尸之事子 夏)
 (说
受圣旨不须引人为證毛公分序篇端于时已有/此语必是子夏之后毛公之前有人著之史传无文)
 (不知谁著之故 (第 26b 页)
 于仁之疑终未释且复疑使枉者直之无与于知矣

 但对子 夏说
则只疑得使枉者直一句蒙引亦明其
 初知妨于仁之疑虽终未洒然然迟口中未尝说出
 李说只可在言前说 下文 (第 35b 页)
不能在里不可以嘉善矜不能为释上句之义盖尊与嘉不同容与矜亦不同子夏之病病在有所拒子张之病病在无所拒者子 夏说
出所以当拒者子张说出所以不可与者亦必拒之则皆无碍了
虽小道
虽是农圃医卜之属恁样小道然其初固皆圣人之 (第 96b 页)
 意跃然

 桑扈四章章四句
  按古义以桑扈为飨礼蓼萧为燕礼湛露为来朝
  而飨燕又以为九夏之骜 夏说
俱失之凿
鸳鸯刺幽王也 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
 节焉
 何氏楷曰咏申后事也以白华之诗證之其第 (第 3a 页)
 (敢祗承以遏乱人之谋略亦如汤聿求元圣而后与/尔有众请命也○汉孔氏曰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
 (夏及四夷皆相率而使奉天成命华 夏说
见舜典陈/氏曰南曰蛮北曰貊总言则蛮貊犹言夷狄也俾使)
 (也蔡氏曰成命黜商之定命也○汉孔氏曰言东国 (第 5b 页)
(作槃王弼作股抍子 夏说
文诸本并同王弼作拯○眱/仰视也离为日象眱为日象马壮互震象○此正所谓)
(内文明而外柔顺者天左旋日顺之 (第 17a 页)
  (注侯甲水又西合婴侯之水径邬县故城南即司/马弥牟邑也俗亦曰虑水又西北入邬陂史记曹)
  (参从韩信击赵相 夏说
于邬东大破之又围赵别/将于邬城中汉邬县晋后魏因之北齐废今故址)
  (在介休县东北二十七里志云邬城历 (第 15b 页)
          明 魏浚 撰
  总论
明象一(原古象/)
 文周之易即象著理孔子之易以理明象子 夏说

 而商瞿谈象其流至于焦贡京房分布以配岁运别
 立一局不用文周所系扬雄以后为元为洞为包为 (第 3a 页)
 (谓夏祭以声为主张振渊陆时位杨廷筠主其说查/慎行曰周礼作龠龠者和乐之器 程子苏轼诸儒)
 (俱训薄祭谨按祭周易/折中从郑虞 夏 说)

(第 29a 页)
子张尊贤容众之说也顾曰子张云异乎吾所闻盖闻
之夫子矣其言似无病曰亦不可谓必闻之夫子也但
夏说
一拒之略过甚耳如易曰童蒙求我匪我求童
蒙初筮告再三渎夫子于鄙夫之问则叩其两端而竭
看来人有求教之诚如 (第 112b 页)
 (亦讹丰彖日中则𣅳同)睽六三其牛掣当作觢(从说文)或作觢(从郑)
 (氏)上九后说之弧当作壶(诸家皆然)明夷六二用拯马当
 作抍(从子 夏说
文涣初六同)解彖甲坼当作甲宅(从马郑陆诸家)损二
 簋可用享当作轨(从蜀才据此则诸簋字皆当作轨)古文 (第 11b 页)
 诗所谓柞棫斯拔松柏斯兑非欤曰诗美周家积累
 久物生咸遂尔与此又不同乱世固是草木失性亦
 有野无青草之说然汤伐桀方还至亳岂能使贲若
 华盛乎 夏说
本于苏而其文尤明顺故止 (第 74b 页)
夏说

 多𩔖此 (第 74b 页)
 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愚按此说即如今世
 狱官之拟判结罪也(此要亦当/从平声)夏氏谓要囚乃要勒
 拘囚之也然要囚书有四处康诰二多士二若如

 说
要勒拘囚之其文固顺以之说其他三处要囚则
 不协盖夏氏只将要囚二字作连绵字说去恐无所
 据
或问今以由 (第 39b 页)
 故云承乾命师亦世于七月而息在己
汉书五行志曰昭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左氏
傅平子曰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伐鼓用币
其馀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当夏四月是谓孟 夏说

正月谓周六月夏四月正阳纯乾之月也慝谓阴爻也
冬至阳爻起初故曰复至建巳之月为纯乾亡阴爻而
阴侵阳为 (第 11b 页)
  害(汉书翟义传王莽效尚书作文予害敢不于祖宗云云读曰曷诗害浣害否)(史记苏秦传务以秦权恐
愒诸侯呼曷反)
(汉书王子侯表平城侯礼坐恐偈取鸡集韵云相恐怯也)(史记淮阴侯传破代兵禽 夏说
阏与阏音遏与音余上党隰县有阏与聚汉书同与音豫朝鲜传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中山靖王传今臣雍阏不得闻 (第 4b 页)
 襄公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季平子以为惟
 正月朔日有食之于是乎伐鼓用币太史曰在此月
 也当夏四月是谓孟 夏说
曰正月谓周六月夏四月
 正阳纯乾之月也阴侵阳为灾重非夏之正月也诗
 正月繁霜传亦谓夏之四月纯阳用事正 (第 22b 页)
 得复增一年此前编之以受终系于丙辰载为独得

 也
 或问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 夏说
者谓连不窋在
 内谯周疑不窋至文王千馀岁仅十四世不窋未必
 亲弃之子余曰否也外传明云不窋失官当夏之衰 (第 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