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繶”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編年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別集類
續道藏
鲍一素妻闵氏繁昌人
鲍君须妻方氏繁昌人
姚一鳌妻毕氏繁昌人
以上皆少寡苦节历数十载
庐州府
宋包繶 妻崔氏合肥人繶枢密副使拯子早亡拯夫
妇意崔氏不能守使左右察其心崔誓无他志母
吕欲嫁之志终不能 (第 51b 页)
鲍君须妻方氏繁昌人
姚一鳌妻毕氏繁昌人
以上皆少寡苦节历数十载
庐州府
宋包繶 妻崔氏合肥人繶枢密副使拯子早亡拯夫
妇意崔氏不能守使左右察其心崔誓无他志母
吕欲嫁之志终不能 (第 51b 页)
其家米帛其后会稽人为朱立像于曹娥庙以祀之
分宁农家女彭氏从父入山伐薪父遇虎女拔刀斫
虎夺其父还事闻诏赐粟帛敕州县岁时存问
合淝 包繶 妻崔氏女也繶枢密拯之子早亡惟一稚
子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
泣出堂下见拯曰生为包 (第 13b 页)
分宁农家女彭氏从父入山伐薪父遇虎女拔刀斫
虎夺其父还事闻诏赐粟帛敕州县岁时存问
合淝 包繶 妻崔氏女也繶枢密拯之子早亡惟一稚
子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
泣出堂下见拯曰生为包 (第 13b 页)
秋山庄(在舒城县南春秋山/宋李公麟读书处)墨池(在无为州治内/宋米芾知无为)
(军时郡厅后搆小亭为游憩之所亭前甃石池夜/坐苦群蛙聒耳投砚止之遂寂然翼日池水尽墨)
(色有手书墨池二/人字石刻今尚存)马亮故宅(在府/城内)包拯故宅(在府/城内)
(中有节妇台为 包/繶 妻崔氏所居)余阙故宅(即今合/肥县治)青阳山房(在/合)
(肥县青阳山余阙/未第时读书处) (第 47b 页)
(军时郡厅后搆小亭为游憩之所亭前甃石池夜/坐苦群蛙聒耳投砚止之遂寂然翼日池水尽墨)
(色有手书墨池二/人字石刻今尚存)马亮故宅(在府/城内)包拯故宅(在府/城内)
(中有节妇台为 包/繶 妻崔氏所居)余阙故宅(即今合/肥县治)青阳山房(在/合)
(肥县青阳山余阙/未第时读书处) (第 47b 页)
︹列女︺︹汉︺焦仲卿妻刘氏(名兰芝为姑所逐自誓不嫁/其家迫之遂赴水死仲卿闻)
(之亦自缢遂合葬/焉冢树皆成连理)︹唐︺朱延寿妻王氏(舒城人延寿/姊为杨行密)
(夫人行密狎延寿延寿怒阴与田頵通谋事泄见/杀王氏聚宝货焚府舍誓不以皎然之躯为仇人)
(辱遂赴/水死)︹宋︺杨察母(察幼孤七岁始能言母知书尝/自教之察与弟寘皆与进士甲)
(科) 包繶 妻崔氏(繶拯子繶卒崔守死不嫁拯尝出/其媵在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
(谨视之繶死后取媵子归名/曰綖熙宁 (第 15b 页)
(之亦自缢遂合葬/焉冢树皆成连理)︹唐︺朱延寿妻王氏(舒城人延寿/姊为杨行密)
(夫人行密狎延寿延寿怒阴与田頵通谋事泄见/杀王氏聚宝货焚府舍誓不以皎然之躯为仇人)
(辱遂赴/水死)︹宋︺杨察母(察幼孤七岁始能言母知书尝/自教之察与弟寘皆与进士甲)
(科) 包繶 妻崔氏(繶拯子繶卒崔守死不嫁拯尝出/其媵在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
(谨视之繶死后取媵子归名/曰綖熙宁 (第 15b 页)
治家有法舅姑亡夫之妹求分财产无靳)
(色且赡给亲族至三四十人子孙遵其/遗训五世同居并以孝友儒业著闻) 包繶 妻(宋史列女传丨丨/丨崔氏繶枢密副)
(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使左右尝其心崔/泣告拯曰 (第 32b 页)
(色且赡给亲族至三四十人子孙遵其/遗训五世同居并以孝友儒业著闻) 包繶 妻(宋史列女传丨丨/丨崔氏繶枢密副)
(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使左右尝其心崔/泣告拯曰 (第 32b 页)
削涤(唐书/杜让)
(能传陛下欲丨丨僣嫚此中外/大臣所宜共成之不宜耑任臣)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合肥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
(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翁天下名公 (第 13a 页)
(能传陛下欲丨丨僣嫚此中外/大臣所宜共成之不宜耑任臣)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合肥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
(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翁天下名公 (第 13a 页)
得詹事(太平广记张说女嫁卢氏尝为舅求官候父朝下/而问父不语但指支床龟而示之女拜而归告其)
(夫曰舅丨/丨丨矣) 执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合肥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
(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翁天 (第 17b 页)
(夫曰舅丨/丨丨矣) 执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合肥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
(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翁天 (第 17b 页)
包拯(字希仁令仪子举进士尝守乡郡不少屈法以徇乡曲吏事推为第一为御史时危言鲠论烈)
(如秋霜尹开封权贵敛迹擢枢筦为名执政人以其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语)
(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卒谥孝肃有奏议十五卷)
包繶(孝肃子奉议郎谭州通判政肃人号称善治赠太常少卿) 包天麟(字仁甫江阴人咸淳间举博学宏词科尝注诗书易春秋年八十三手不释卷二子植橒)
(俱登科) (第 34a 页)
(如秋霜尹开封权贵敛迹擢枢筦为名执政人以其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语)
(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卒谥孝肃有奏议十五卷)
包繶(孝肃子奉议郎谭州通判政肃人号称善治赠太常少卿) 包天麟(字仁甫江阴人咸淳间举博学宏词科尝注诗书易春秋年八十三手不释卷二子植橒)
(俱登科) (第 34a 页)
服阕亲戚咸劝之再适周氏曰
尝闻烈女不更二夫妾虽愚妇岂肯更二姓乎于是服
勤耕织事姑三十馀年事闻旌其门 宋包繶 妻崔氏繶早亡惟一幼儿姑意崔不能守使人
试其心崔蓬垢涕泣曰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他也 (第 8b 页)
尝闻烈女不更二夫妾虽愚妇岂肯更二姓乎于是服
勤耕织事姑三十馀年事闻旌其门 宋包繶 妻崔氏繶早亡惟一幼儿姑意崔不能守使人
试其心崔蓬垢涕泣曰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他也 (第 8b 页)
者樊调
妻也东晋孔耋朱百年之配也唐史河南窦烈妇者朝
邑令毕氏之内子也杨烈妇者李侃室也宋则崔氏为
合肥 包繶 之妻何氏为吴人吴永年之妇其列氏先后
班班可考夫天经地义人人知之名正言顺亦人人知
之然而诗称仲壬未伤经 (第 4a 页)
妻也东晋孔耋朱百年之配也唐史河南窦烈妇者朝
邑令毕氏之内子也杨烈妇者李侃室也宋则崔氏为
合肥 包繶 之妻何氏为吴人吴永年之妇其列氏先后
班班可考夫天经地义人人知之名正言顺亦人人知
之然而诗称仲壬未伤经 (第 4a 页)
非独为才人幸乃以为刑于𢃟也
宋史 包繶 妻崔氏拯之子妇也繶早卒遗一
稚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
蓬垢出涕见拯曰翁天下名公也妇得齿贱 (第 006b 页)
宋史 包繶 妻崔氏拯之子妇也繶早卒遗一
稚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
蓬垢出涕见拯曰翁天下名公也妇得齿贱 (第 006b 页)
沈缄妻魏氏
欧阳修母郑氏 戴氏
谭汝平妻杨氏 王庆年妻颜氏
包繶 妻崔氏 蔡旬妻刘氏
胥偃妻力氏 李氏
鲁有仪妻某氏 ……妻。于归一载,事舅姑至孝,夫亡,叔伯俱迫其再醮。氏自甘奉姑守节,以伯子过继,抚养成立。寿六十而卒。 包繶 妻崔氏
按《宋史·列女传》:崔氏,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
欧阳修母郑氏 戴氏
谭汝平妻杨氏 王庆年妻颜氏
包繶 妻崔氏 蔡旬妻刘氏
胥偃妻力氏 李氏
鲁有仪妻某氏 ……妻。于归一载,事舅姑至孝,夫亡,叔伯俱迫其再醮。氏自甘奉姑守节,以伯子过继,抚养成立。寿六十而卒。 包繶 妻崔氏
按《宋史·列女传》:崔氏,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
融 包何
包佶 包超
包谞
宋
包令仪 包拯
包繶 包恢
包天麟 包整
包瑜 包鼎
包圭 包级
金
……,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包繶
按《宋史·包拯传》:拯子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不更嫁。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
包佶 包超
包谞
宋
包令仪 包拯
包繶 包恢
包天麟 包整
包瑜 包鼎
包圭 包级
金
……,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包繶
按《宋史·包拯传》:拯子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不更嫁。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
》主下嫁潘美之曾孙意。事姑修妇道。潘故大族,夫党数千百人,宾接皆尽礼,无里外言。《崔氏传》:氏,合淝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
里,唐万敬儒三世同居,亲亡庐墓。大中年间,旌表其门,后人因以名台,今不存。
节妇台 在惠政桥东南,为 宋包繶 妻崔氏立敕言表,异其所居以风晓郡国,合义明台观之可识唐宋旌门之制云。
同食馆 在南城上,唐刺史路应求
节妇台 在惠政桥东南,为 宋包繶 妻崔氏立敕言表,异其所居以风晓郡国,合义明台观之可识唐宋旌门之制云。
同食馆 在南城上,唐刺史路应求
贤妇人少能偕者。今取十一月二十九日葬于相州安阳县丰安村祖坟之次。塘有铭。故亲笔其大槩以俟实录焉。〉 包繶
妻崔氏〈宋史列女传崔氏。合淝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翁天下
一夕自经死,且曰:「及吾夫未去,使知我不为不义屈也。」吴充时为开封府判官,作《阿朱诗》以道其事。 包繶
妻崔氏
崔氏,合淝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
崔氏,合淝 包繶 妻。繶,枢密副使拯之子,早亡,惟一稚儿。拯夫妇意崔不能守也,使左右尝其心。崔蓬垢涕泣出堂下,见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