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醫家類
道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志/有) 诏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权发遣广南西路
都监张吉应天府左军巡判官权管勾广南路经略司
机宜文字 刘子民
庄宅副使顺州都监杨元卿各官一
子元卿仍与遗表恩吉等皆以职事殁于顺州也
戊申诏宽衣天武把门行长行自今以 (第 17b 页)
  雨有验建听雨轩永乐癸未重修
 隐真道院 弘治嘉兴府志在府治东南六十步宋
  崇宁间建或谓绍兴初吕纯阳 刘高尚
二仙常至
  此故名隐 (第 5b 页)
刘高尚
夜宿院中晨起援笔题四十 (第 5b 页)
 毛 羽(沅州人/) 陆 忠(麻阳人/) 张 海(麻阳人/)
 李 鉴(长沙人/) 唐 曙(善化人/) 陈 志(善化人/御史)
 陈 贽(湘潭人/)  宋子民(湘潭人/)
 黄志高(湘潭人/)
 黎 英(湘阴人/知府) 莫 廉(湘阴人/) 李 逊(湘阴人/) (第 19b 页)
  三忠祠 在崇文门外祀汉诸葛武侯亮宋岳鄂王
飞文信国公天祥又宣武门外有三忠祠明天启
四年建祀张铨高邦佐何廷魁额曰山右三忠祠

  刘河间庙 在霸州一在城内一在煎茶铺一在临
津文安有二为辽 高尚先生
刘完素建

  元世祖庙 在府治西洪武十年建庙致祭正统四
年重修至京师帝王庙成始罢其祭

  常国公 …… (第 10a 页)
  圣祖御书阐道醇儒四字刻于碑碣一在故城县西北
双庙 在故城县西北鹿豖村旧祀张巡许远今废

  吕公祠 在阜城县治西

  包公祠 在府城西北隅

  刘守真祠 在府治西南祀辽 高尚先生
刘完素明 (第 26b 页)
 童在焉持朱庭指而摇之鍊身形消遣三尸除死名
 审能守之可长生失之不久沦幽冥佐受而行之南
 来遁居罗浮山后仙去
  刘高尚
真人尝于双髻峰造石坛高百尺为趺坐之
 所左右生竹叶符可以镇蛇虎坛址至今存
 邝仙在罗浮默修仙道而治田 (第 6b 页)
 (滨州自后周显德间割蒲台县/所置齐乘所云蒲台即滨州也)宋寇参墓(在州东北/秦台之阳)
 (官校/书郎) 刘卞功
(在州南五十里高尚/观内即高尚真人也)元解节亨墓(在/州)
 (南三里状元/官侍讲学士)韩镛墓(在 (第 29b 页)
  初纯阳真人到此故名隐真绍兴丁卯又有仙人

   刘高尚
夜宿于中晨起援笔题云堂柱间凡四十
  有三字曰行方便坐方便诸圣察天上见得道安
  得身健但能晨朝洗面 (第 3a 页)
水不得浪渊起盗玉津能
  显九霄云事 刘卞功
来仙语隐微众亦莫晓笔画
  透柱如点漆然郡人有疾者刮其字煎饮之即愈
  端平改元关栻记其事刘采为之赞 (第 3a 页)
德新妻高氏潘起鳞)
(妻杨氏李天祄妻郝氏张之惠妻王氏姚国宇妻/刘氏陈鸿济妻梁氏张文𫐠妻邢氏朱懋赏妻 刘)

(氏高尚
遽妻章氏汪茂林妻王氏汤明诏妻洪氏/万维致妻赵氏张兴烈妻秦氏方可达妻钱氏高)
(必巍妻陶氏俞梓妻李氏汪 (第 24a 页)
 (此/)天清宫(在崇德县西/南宋时建)佑圣宫(在桐乡县治东/南唐大历中建)𨼆真

 道院(在府治东南宋崇宁间建绍兴中/吕纯阳 刘高尚
二仙尝至此故名)玉虚道院(在/嘉)
 (善县治西元/至正中建)紫虚道院(在海盐县治西/南元至正中建) (第 15b 页)
松诗青骨凝/丨丨丹田发幽光 陆游 将军靖康初以战败)
(亡命建炎中下诏求之不可得五十年乃从吕洞宾 刘/高尚
往来名山有见之者余感其事作诗寄题青城山)
(上清宫壁间将军倘见之乎诗金骨换丨丨歘然松杪/飞 又赠宋 (第 16b 页)
 术看得来也是好则剧然久后亦须散了且如秦汉
 问所说仙人后来都不见了国初说钟离权吕洞宾
 之属后来亦不见了近来人又说 刘高尚
过几时也 (第 25b 页)
  诗奉青城先生
虞卿落落不羁客端如野鹤混鸡群兴来甫里一杯酒
与扫匡庐九叠云遗史尚求丞相事从孙能辑翰林文
杜陵秀句多家法春树初生每忆君
此章旧怀缪作因形秽故不及寄辛丑十二月十二日

淮南公颖兄自甫里过笠泽溪上袖出青城诗承道问
讯共与论诗夜分予忽忆旧篇诵之遂欣然写上唯高
情亮察腊月望日黄章再拜
  子贞还示佳章见寄因次韵以复克用 高尚先生
单子来归自笠泽为说虞君犹遁栖青城从子识丹凤
西郊草堂怀碧鸡后会惊看丝鬓改新诗烦向锦笺题
绝怜三泖冬无 (第 9b 页)
 车兮心为轼车动轼随无计息交梨火枣是谁无自
 是不除荆与棘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处
 若还主客不康宁精神管定辞君去是为知道妙者 高尚先生
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
 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位气合神存修真
 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 (第 42a 页)
   刘孟节
刘孟节先生概青州寿光人少师种放笃学好古酷嗜
山水而天姿绝俗与世相龃龉故久不仕晚乃得一名
亦不去为吏庆历中朝廷以海山岠嵎山震逾年不止
遣使访遗逸安抚使以先生名闻诏命之官亦不就青
之南有冶源昔欧冶子铸剑之地山奇水清旁无人烟

丛筠古木气象幽绝富韩公之镇青也知先生久欲居
其间为筑室泉上为诗并序以饯之曰先生已归隐山
东人物空且言先生有志于民不幸无位不克施于时
将著书以见志谓先生身虽隐其道当与日月雷霆相
震耀其后范文正公文潞公皆优礼之欲荐之朝廷先
生恳辞二公亦不敢强以成其 高尚先生
少时多寓居
龙兴僧舍之西轩往往凭栏静立慨想世事戏吁独语
或以手拍栏杆常有诗曰读书误人四十年几回醉把 (第 12b 页)
 堵之间不语不出者三十馀年或不食徽宗闻其名

 数遣郡县津致间驰近侍召之对曰吾有严愿不出
 此门上知不可夺赐号 高尚先生
王子常侍郎问以
 修行之术书云非道亦非律又非虚空禅独守一亩
 宅惟耕己心田又云以手扪胸欲心清净以手上 (第 5b 页)
 也元稹附会小人遂得入相子厚附会小人反为终

 身之累是稹做著子厚做不著且子厚一废不起较
 其所图孰得孰失善乎 刘高尚
曰君子赢得做君子
 小人枉了做小人
  古人避讳
古今书籍其间字文率多换易莫知所自往往出于当
 时避 (第 4b 页)
  录奉叔胜徵君彦章高尚同一笑也谢林再行
看帆轩下迥添愁满眼青山忆旧游襄水信来家杳杳

蜀江春去思悠悠樯乌暝过渔庄宿风鹢寒随贾客留
咫尺波涛若相失往来谁不为身谋
目送飞帆若断蓬閒情不与水俱东自居茅屋秋声里
如在潇湘夜雨中樯影远离沧海月棹歌归趁落潮风
由来世道随流转不用长叹阮籍穷
长江波浪雪嵯嵬险过瞿塘滟滪堆龙溉宝珠藏窟宅
蜃嘘妖气作楼台依依鸟向沧波没一一船随返照来
徐市漫游东入海如何不见一人回

风帆已逐归云尽江水何如客意长荏苒岁华驹过隙
飘摇生理雁随阳从知白发非春事醉看青山即故乡
独叹梦中忘未得落花风起动回樯
  上已日子贞还承以佳章见示因次韵以复邾经
  上克用 高尚先生
单子来归自笠泽为说虞君犹遁栖青城从子识丹凤
西郊草堂怀碧鸡后会惊看丝鬓改新诗烦向锦笺题
绝怜三泖冬无 (第 22a 页)
 秋释奠士子私讲礼焉名之曰乡校亦有养士者谓
 之山学眉州四县凡十有三所嘉定府五县凡十有
 八所他郡惟遂宁四所普州二所馀未之闻 刘卞功
(第 12b 页)
子民
滨州安定人弱不好弄六岁误触瓮碎 …… (第 12b 页)
 料理顷之如新自是筑环堵于家之后圃不语不出
 者三十馀年或食或不食徽宗闻其名数敇郡县津
 致间驰近侍召之对曰吾有严愿不出此门上知不
 可夺赐号 高尚先生
王子常侍郎(衣/)其外兄也尝问
 以修行之术书云非道亦非律又非虚空禅独守一
 亩宅惟耕己心田又云以手 (第 13a 页)
   养生
卯时酒申后食避风避色(莫饮丨丨丨莫食丨丨丨丨/丨如避箭丨丨如避贼国初)
(有人作座右铭曰避色如避雠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少餐申后饭)
铅鼎河车(坡诗注道家修养有丨汞之丨仙经云铅绝/丨丨空所作必无功铅失河车绝万事无所)
(出黄庭经云北方正气名河/车挽水乃道家搬运之说)

寸田结初果(坡诗丨丨道家/所谓丹田也)
不如独卧(彭祖经云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颗丨丨丨丨)
鸣天鼓饮玉浆荡华池叩金梁(汉武/帝传)
以手扪心欲心清净以手上下欲气升降 (刘卞功子民/
滨州招升人)
(见宾/退录)
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东坡志林人能瞑目调息以/久为功则丹田湿而水上行) (第 1b 页)
之不可易也于
是与稹俱罢
唐充之每称前辈说后生不能忍诟不足为人闻人密
论不能容受而轻泄之者不足为人 刘高尚先生
皋云毋以嗜欲杀身毋以政事杀人毋以
货财杀子孙毋以学术杀天下后世
明道先生曰世传神仙白日飞升之类则无若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