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五卷柯尚迁周礼
全经释原十四卷金瑶周礼述注六卷王应电周礼傅
十卷周礼图说二卷学周礼法一卷非周礼辩一卷

时行
周礼别说一卷施天麟周礼通义二卷周即登周
礼说十四卷焦竑考工记解二卷陈与郊考工记辑注
二卷郝敬周礼完解 (第 7a 页)
   又曰包牺乃未有卦时画出成卦文王则就已
  成之卦而衍爻非是画一画而又始思第二画也
  方一画时画画皆具
   冯当可
曰观易于画可见一阴一阳之道易之画
  不过奇耦奇耦进退而四时成八卦备八卦备而
  六十四卦备天人事物 …… (第 2b 页)
  万物也贞则成万物也非健而不息安能若是
  又曰乾如斗焉斗指于东则为春指于南则为夏
  指于西北则为秋冬四 时行
而不息所谓健也
  李子思曰一人之身天地咸具以心言之元者一 …… (第 13b 页)
  术之说以混古圣人作易之指哉

   冯当可
曰三百八十四爻非一时毕陈也方一爻
  用事则易在此爻而馀爻俱废卦犹岁也爻则犹
  月卦犹月也爻则犹日 …… (第 20b 页)
  力异时见跃而飞者皆张本于此

  房乔曰阳气微勿可暴进暴进则为群阴所抑
   冯当可
曰居下位而欲为上祸斯及之矣时方潜
  藏而欲发泄所谓反时为灾也
  张舜文曰其爻为复其画为震其位为子 …… (第 22b 页)
  案二五中之位故其德为中非中之道也若当潜
  而潜则潜为中当跃而跃则跃为中特处时之亢
  则欲其无首尔无首亦中也善乎 冯当可
曰中犹
  皇极也用于五事则皇极在五事用于八政则皇
  极在八政二五中之位非中也所以机括初上三
   …… (第 26b 页)
 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
 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 时行
  郭子和曰自君子有攸往以下皆人道也凡言吉
  凶皆人道之辞
  张舜元曰坤者乾之配君子体之不为事先 …… (第 46a 页)
  朱子曰居下之上不终含藏故时出而从上之事
  始虽无成后必有终
  邵尧夫曰阳知其始而图其成阴效其法而终其
  劳
   冯当可
曰乾成之坤从而终之犹乾始之坤从而
  生之 …… (第 55a 页)
  刘长民曰夫坤其静也翕应四之位其动也辟应
  二之德
  毛伯玉曰方其初也辨之于早以绝其害及其盛
  也深晦其迹以避其祸
   冯当可
曰坤宜在下而反居上非括囊谨密其能
  免于祸哉圣人首乾坤以定君臣之分使乾常不 …… (第 58a 页)
  案此说亦通
  张舜元曰周六卿分职各率其属六六三百六十
  职盖本诸坤与天官冢宰其当六五与
   冯当可
曰天下之变无常社稷有缀旒之危莫不
  赖腹心大臣从权制变而社稷以安君薨百官总
  己以听于冢宰三代之 …… (第 61b 页)
  用六而知永贞于柔顺之为利则无战伤矣
  林黄中曰上阴位六柔德以柔居阴永以为贞配
  乎纯乾斯为利矣
   冯当可
曰乾极矣九将变而为六能用九则不失
  其为君之道坤极矣六将变而为九能用六则不
  失其为臣之节用九在 …… (第 66a 页)
  以用六者也

  或谓乾用九不用七坤用六不用八是则然矣而
  于文王系辞未有义也 当可
之说与系辞之旨合
  李子思曰乾不丧其乾体者要在用九坤不丧其
  坤体者要在用六用六之辞曰利永贞则是 (第 66b 页)
  毛伯玉曰于斯时也民利于得主无主则屯彼有

  主矣安用往也
  程可久曰险在前故勿用有攸往初未履位故利
  建侯
   冯当可
曰唯多助乃可济屯勿用有攸往者不可
  独往唯建侯求助有可济之理
  案大抵以震之一阳动于下乘人之思主 …… (第 6b 页)
  王辅嗣曰志在五不从初无初之难则与五昏矣

   冯当可
曰初寇二者也二欲应五而不得应屯之
  象也自己行藏它人得而制之者阴柔故也
  林慎微曰寇莫大于阴阳( …… (第 11b 页)
  李去非曰二位交五则成坤矣十年坤土之成数
  也
  正义曰十年难息之后初不为害乃得往适于五
   冯当可
曰十年而后从亦已晚矣是亦屯也 …… (第 13a 页)
  期于君之我知此伯夷居北海之滨以待文王之

  兴者也
  李氏曰若六二者守正则其志有馀济难则其权
  不足
   冯当可
曰人君欲平治天下得如此人材安得有
  成虽乃心国家无益于缓急也
   前一说主本爻而言此一说主九五而 …… (第 15a 页)
  耿睎道曰体决躁之性居动之极非君子不能舍

  也
   冯当可
曰若小人无深谋远虑有以裨补于时徒
  欲遂其躁妄之志其终也不误国家即自误其身
  者多矣
  赵氏曰 …… (第 16b 页)
  利先儒乃谓初求而四往不知易之言往者皆自
  内之外也
  郑舜举曰近五而五陷于屯初之得民乃四之昏
  冓求初而往济于五则事上之义
   冯当可
曰天下方屯已为大臣任天下之责而柔 …… (第 19b 页)
  独擅于诸侯者乎或曰阴不先求阳曰屯蒙二卦

  义皆如此借昏冓以象之耳不可胶柱以言易也
   右明占
   冯当可
又曰人主观此爻象必欲经时济物大臣
  有可任者专任之不可者速退之使初四两易其
  位则无屯矣然则所以 …… (第 20b 页)
  郭子和曰见掩于二阴女子小人皆阴也能掩君

  德者也能屯君泽者也人君惑之乃自致其屯也
   冯当可
曰屯至于五犹可以为也五者阳也犹曰
  贤君欲有为而未得臣也至于上则无可为矣
   右明爻义
上六乘马 …… (第 23a 页)
  不能自济必依于彊民思其主之时也故阴爻皆
  先求阳马虽班如而犹不废不得其主无所冯也
  初体阳爻处首居下应民所求故大得民也
   冯当可
曰九五阳也而陷于群阴之中必得刚明
  之材如九五之类者为助则可以解屯初九其人
  也然非正应又蔽于三 …… (第 25b 页)
   右明占

   冯当可
曰蒙特取初终二爻著用兵刑之理以为
  训
  案蒙不但物生之稚凡昏迷不恭者皆蒙也
  郑少梅曰童蒙在 …… (第 39a 页)
   右明爻义
六五童蒙吉

 赞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朱子曰柔中居尊下应九二纯一未发以听于人
  故象为童蒙
   冯当可
曰屯为物生之始继始生之后即为童蒙
  也
  程可久曰未有知识之时承上而应二能资诸人
  以取吉者也 (第 46b 页)
  林慎微曰时数既至君子道亨则小人之需者自

  出穴以避也
  薛氏曰小人不早避贤待其至而见伤者也出穴
  乃免
   冯当可
曰坎陷也犹穴也二阴包一阳犹物陷于
  穴中在坎之前有出穴之象不能度德量力以战
  必待伤而后听从小人 …… (第 12b 页)
  人臣之极位偃然乘诸君子之上而塞其路是宜
  君子并进而首攻之也
   右明爻义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赞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冯当可
曰刚明中正位乎天位三阳进而见助夫
  何为哉需于酒食而已然三阳尚隔一阴故为需
  象 …… (第 13b 页)
  位而入穴以藏

  李氏曰处非其所居者客也三阳在下居非其所
  必进而趣于上
   冯当可
曰在坎之终犹在穴之后入穴之象也三
  阳决四以进以阳决阴夬之义也六四变亦为夬
  至五则得类六处最后 …… (第 15b 页)
  间窒生讼讼生惕

   冯当可
曰有孚而窒焉故讼讼而未明则惕
   右明窒惕
   以上为象
   (第 21b 页)
冯当可
曰以二刚来而得中故中吉中止则吉终
  之则凶也
  赵氏曰终凶者言虽有孚而惕犹不可以终讼则
  讼其 (第 21b 页)
  王介父曰上无承下无应不可以动之时也

  朱子曰全师以退贤于六三远矣
   冯当可
曰用兵之法要在观时乘势岂可一于进
  而不知退一于胜而不谋败时可矣则为九二时
  未可则为六四
   …… (第 12b 页)
  案九二众阴之长故曰长子六三以位序言之次
  九二弟子也在下卦之上分九二之权者也
   右明占
  程正叔曰五君位兴师之主也
   冯当可
曰易言用兵必于阴爻得非以肃杀之气
  乎
  王辅嗣曰阴不先倡柔不犯物犯而后应往必得 …… (第 14b 页)
  也一时之人以去就不明而失身亡国者多矣虽
  汤武之兴亦然后服者固凶矣不审者能无悔乎
  故曰原筮 (冯当可/
略同) …… (第 23b 页)
  都圣与曰无上下之交而求比于人宜莫之与也
  案二应九五有孚于君者惟本爻比之可以因二
  而达于君矣故无咎
   右明有孚比之无咎
   冯当可
曰卦分内外六二之比己为自内初又在 (第 27b 页)
   右明象占
九三车说輹夫妻反目

 赞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陆氏曰三成车二为輹(居/中)三往趣上二下牵初说
  輹之象
   冯当可
曰居健之极切比畜主使得进则四无全
  理五方从四委任之专三岂能排者
  案乾为圜三阳上载有车象爻变兑 …… (第 10a 页)
  郭子和曰履者行道之义也

   冯当可
曰先儒谓履物为藉似未然也此卦不以
  上下言以内外言也凡人之行履莫不由内以及
  外兑内卦也以柔履外 …… (第 20a 页)
  朱子发曰卦后为尾

  张舜元曰三在乾后履虎尾之象
   冯当可
曰内兑以柔履外卦之乾犹虎在前人履
  之于后也
  王辅嗣曰彖者言乎一卦之所以为主也三为履
  主以 …… (第 22b 页)
  必反顾于三其在六三则有虎反履尾咥人之凶
  其在上九则为其旋之吉盖譬如登高至顶则反
  苟穷高而不知回未有不凶者也
   右明爻义
   冯当可
曰步履以视地为安不视地为危履卑者 (第 33b 页)
  其党胜而天下否矣盖各从其类也
  袁氏曰不谓之往吉而谓之征吉盖凡言征者必
  以正行之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三阳在下而上有其应其进而征莫之
  能御进而征者阳之性有其应者君子之时盖时 …… (第 6b 页)
  不遐遗者不远忘三阴也三阴比三阳为远故谓

  之遐朋亡者三阳为朋然亦不相党
   冯当可
曰初比二为未用犹贤者之在荒远三比
  二则材过于刚二独居中后则引初以进前则用
  三以行位在内而志应 …… (第 8a 页)
   废而两存之

   右明象
  杨廷秀曰阴将复泰将否矣可不惧乎君臣克艰
  而守正庶乎其无咎
   冯当可
曰乾之极不久位于三将进而为四矣三
  一进则二初亦进而阴则下生矣此一爻乃天地
  将交际变革之会傥非 …… (第 11a 页)
  者或者以其事之应此爻之象与如所谓周易有
  之在师之临之类或谓帝乙归妹之时亦尝占得
  此爻殊不知文王之占卦未占爻也
   冯当可
曰他卦多以阳居五为君德此以阴居阳
  为君德何也九二之才之德可以致泰决矣有臣
  如此君何为哉推诚屈 (第 16b 页)
  而无远不同也天下皆同之何险阻之不济哉

   冯当可
曰以卦体言之则有大同之义以卦爻言
  之则示阿党之戒野外也二之从五离之丽乾皆
  自内而外理契至公则 …… (第 5a 页)
  程正叔曰居尊执柔物之所归

  杨中立曰以虚受之能有其大也
   冯当可
曰上下五阳皆为己有所以谓之大有也
  林黄中曰大有者有天下之大也刚为大而柔有
  之乾为大而离有之也 …… (第 18a 页)
  对也圣人之大宝曰位一阴得尊位大中而同人

  之争夺息矣
元亨
 赞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 时行
是以元亨
  程正叔曰以卦之材可以元亨即能元亨也大有
  而不善者与不能亨者有矣注云不大通何由得
  …… (第 20a 页)
  无交者唯初而已(张子/厚同)
   右明爻义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赞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冯当可
曰二应于五是不居其有以奉上故为大
  车以载有攸往之象 …… (第 22b 页)
   右明爻义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赞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李子思曰居下卦之上为三阳之长以君子而当
  公侯之任者也
   冯当可
曰上九既不应己五居尊位众阳宗之是
  其道可应而应之之象
  程正叔曰以其有为天子之有乃诸侯之常义 …… (第 24a 页)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当大有之世爻爻皆有五为大有之主
  下当以有归于上故诸爻皆以不自有为义唯五
  则言处大有之道倘下 …… (第 28a 页)
  之象

   右明象占
  勾氏曰丰盛之时以无累于位为贤
   冯当可
曰众阳宗于六五不宗上九是处有之极
  不有其有也
  朱子曰满而不溢故其象占如此
  李季辨曰合六爻 (第 29a 页)
  济之

  王介父曰利涉则其材其时利于涉耳用涉则用
  此以涉然后吉也
   右明占
   冯当可
曰以阴柔处一卦之下尽谦之义他爻之
  所不及
  案六阴柔小人之象谦退艮止其材柔弱其处卑
  下若小 …… (第 6a 页)
  故无不利

   冯当可
曰三以孤阳处众阴之中有强梗不服之
  象
  案不有其富而用其邻所以侵伐无不利五阴之
  卦复剥以本 …… (第 12a 页)
   右明占法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赞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冯当可
曰乾为父坤为母乾刚升而上乾不成乾
  则父之蛊也坤柔降而下坤不成坤则母之蛊也
  程正叔曰初六成卦由 …… (第 26b 页)
  或由妇人乱政而其材子能饬之亦为干母之蛊
   右明象
  刘氏曰妇人之情矫拂或过则易以伤故欲得中
  而不可贞固
   冯当可
曰治父蛊易治母蛊难妇人处事疑阻不
  明易致忿怨二居巽之中不刚不柔六爻中治蛊
  惟九二最善故能干母 …… (第 30b 页)
 袁氏曰诸爻之干蛊者或体刚或承刚或应刚独
  本爻以柔而止盖巽而止所以致蛊非所以干蛊
  者也
   冯当可
曰下三爻巽体故可以干蛊以六居四比 …… (第 35a 页)
  众誉之所归六五因众誉而用之

   冯当可
曰艮巽风山相触而声生焉用誉取有声
  之象
   右明象占
  李子思曰蛊之为卦女惑男巽而止其疾疑若 (第 36b 页)
  上有地则爻亦谓之咸阴阳之气两相感也
  兰惠卿曰初四两爻交感以相临
   右明象
  兰惠卿曰初四阴阳皆正所以获吉
   冯当可
曰凡临之道上下相感说为善初之应四
  非中也贞固审慎则吉躁动则凶
  程正叔曰凡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得 …… (第 8a 页)
   右明卦象占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赞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王辅嗣曰处观最远无所览见故曰童观
   冯当可
曰观以近为明初最远故为童稚之观 …… (第 21b 页)
  程正叔曰若居当其位则无进退之象矣
  张子厚曰观上所施而进退
  李子思曰虽阴盛之世审其进退不敢直进以侵
  阳
   冯当可
曰他卦三不中多不善二居中多善而观
  以远近取义故如此(郑舜/举同)
  林黄中曰三四者内外之交进退 …… (第 25a 页)
  之象焉周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
  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朱子发曰古者诸侯入见于王王以宾礼之士而
  未受禄亦宾之
   冯当可
曰宾之为言去其家以客于人而有所托
  也 …… (第 26b 页)
  者自观也上九则观其生者观他人也其者指他
  人之辞 又曰九五上九言君子无咎则小人有
  咎可知于初六言小人无咎则君子吝可知
   冯当可
曰读易至观读观至上九则知为君子信
  乎其难也上九在傍窃观九五之所生有间可乘
  则上九与五同类四阴 (第 28b 页)
  者所以治六二也

   冯当可
曰阴柔必不能刚断如此然以中而乘刚
  其遇昭然之恶宜亦不恤(二字/未安)且震体也肤柔也
  浅也易噬 …… (第 8b 页)
  噬而遇毒小人有不服之心然噬者其职也所噬
  者狱也吾安得而咎之苟以小人之不服为六三
  之罪是助乱而堕名分也
   冯当可
曰刑狱非用兵之比兵人而反受其毒则
  危亡矣刑人而遇毒不过一夫之怨故为小吝狱
  之当治如腊在口虽遇 …… (第 11b 页)
 子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
 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冯当可
曰灭趾则惩艾而不行灭耳则顽悍而不 …… (第 16b 页)
  正承乘取义而曲尽事物之变此其所以为易也

   冯当可
曰卦有四无咎一吉一凶治天下至于用
  狱皆出于不获已不获已而为之得粗免于过咎
  可也九四之吉以对上 …… (第 18b 页)
  刘长民曰三接上体上下相交贲而成文
  李去非曰互坎有离明之文坎水之润日月雨露
  滋润明照无非文也
   冯当可
曰刚过之阳二阴夹辅之其贲饰之道显
  矣以阴阳相贲而言则九三待二四而贲然一阳 …… (第 27a 页)
  己而其马尚白则亦未受贲之象也九三虽欲寇

  己己不从之以初为正配婚媾故也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四应初理也以隔三故贲初未成自昔
  先达在上之君子欲引其类以自显而为非类所
  隔不获在下之用者亦 …… (第 30b 页)
  居其中以白而成之故无众色混淆之咎考功曰

  杂五色以章之之谓功绘事后素所以章之也
   诸说纷纭皆不足据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六爻皆取阴阳相杂以为质初比四二
  比三二四夹三以为贲五比上上终之之事皆无
  吉凶者文饰之事华也 (第 33b 页)
  林黄中曰一阳贯鱼之象也
   右明象
  张舜元曰柔得尊位而众阴以次相传有后以宫
  人备数进御于君之象
   冯当可
曰五阴剥阳意极不善至是乃肯为宫人
  之宠何也以五也阴本柔顺而五得中以率其下 …… (第 12b 页)
  焉徐起而妆之甚矣爻象之微且密也天生圣人
  将以靖乱孰得而灭之故汤文不死于桀纣乃硕
  果不食之象也
   冯当可
曰观此一爻得车剥庐之异象则剥与不
  剥岂不在人圣人明言君子小人于一爻之中其
  义著矣 …… (第 20a 页)
  朱子曰当此之时阳气甚微未足以有为故不言

  吉理所当然吉凶非所论也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犹夬之九三于众阳中独应上六为独
  行遇雨
  郭子和曰剥之六三与复之六四反对其义相类
  故在剥 …… (第 32a 页)
  吕与叔曰处卦之终最远于阳迷而不反者也

   冯当可
曰至是而不复可谓迷矣
  郭子和曰或谓迷而后复非也苟能复矣虽迷何
  凶太甲是也
  张舜元曰以坤居 (第 34b 页)
 赞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案此赞其德非释其义孟子充实而有光辉之谓
  大盖出于此
 杂卦曰大畜时也
   冯当可
曰艮止乾健健在下安肯止而不升艮自
  是止体二阴下应初二两爻阴阳感而自止所以
  为畜
  石守道曰 …… (第 1b 页)
  者在家自食也
  程可久曰尊贤使能与享天禄
   主人君而言
  兰惠卿曰三贤受畜于上而不家食
   冯当可
曰君能以至尊屈体下士(阴柔/应刚)贤者不当
  食于家
  林黄中曰乾为君子有贤德之象艮为山有养人 …… (第 5b 页)
  夜在公而不食于家尔诸家皆依传为说而不同

  今并列之以俟知者
利涉大川
 赞曰应乎天也
   冯当可
曰乾健有为而五应之故有利涉大川者
  九非遇乾即巽盖乾健行而巽以木也
  或曰小畜以阴畜阳大有以柔有 …… (第 6b 页)
  之行地利贞则坤变为马牛者坤象也在畜之乾

  阳受制则乾变为牛易之取象何常之有哉制之
  在初故曰元吉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以弱畜刚苟不有以制之将不免触齧
  之祸君相畜才虽天下之健者亦俯伏奔走而为
  我之用此二阴所以能 …… (第 13b 页)
  耿睎道曰上止下动而其中虚颐之象也

   冯当可
曰凡人之颐上曰辅下曰车辅不动艮也
  车转动震也
  案辅上九之象车初九之象也
  杨廷秀曰上覆下承 …… (第 19a 页)
  言语以为从违取舍非计之得也(俗谚谓听他人/下颔动是已)

   亦有此义
   右明象占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赞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冯当可
曰应五而五不应反而求初所以为颠颐
  李季辨曰反随下体以动也
  游定夫曰以上养下颐之正也在上而反资 …… (第 26a 页)
  案居贞吉犹洪范用静吉谓自养可也不可涉大川
  犹洪范用作凶谓欲以养人则不可也
   右明占
   冯当可
曰在五之经当下应二如辅之应车也五
  下无应遂不复颠颐乃仰而应上九亦为拂经是
  辅愈上而车愈下其将 …… (第 33a 页)
  已拂违矣当是时守正而无所事则尚得无咎有
  所事则不可济矣
   右明爻义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赞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冯当可
曰颐之所以成颐由此一爻 …… (第 34a 页)
  李季辨曰口容止故颐贵止不贵动上三爻皆吉
  下三爻皆凶
  赵氏曰虽其爻之当否为义不同然吉凶之大槩
  可决也
   冯当可
曰颐者养也养人亦所以自养也六爻之
  中动而从人以求养者皆凶静而受人之养者皆 …… (第 37a 页)
  过以小过为中所谓时中之道而非常人之所谓

  过乃失中也
   冯当可
曰此卦人皆谓为非常之事误矣赞明言
  大者过也是阳过阴也天下之事唯两两相当则
  易为力苟有过圣人尚 …… (第 39b 页)
 兰惠卿曰亨出于有攸往也
  程可久曰有攸往则刚长而终不为柔掩故利且
  亨焉
   右明卦占
   冯当可
曰栋已桡屋将压矣圣人欲挈屋下之人 …… (第 42b 页)
  体之栋桡在上六而九五之刚不能过此生稊生
  华老夫老妇之所以异也老夫刚过也女妻微弱
  也以刚过拯微弱何往而不利
   冯当可
曰女嫁士夫相遇也不得已而遇老夫自
  古君臣过以相与者多矣吁可叹也
   右明爻义 (第 46b 页)
  皆其义也在人于用险不得不习
  吕与叔曰八卦唯险非吉德故于坎也独以习名
  更试重险乃君子有所事也
   冯当可
曰六纯卦独于坎言习君子之用坎最难 …… (第 2b 页)
  其为物不贰矣故有孚心亨阳在内也诚孚于中
  险不能陷故亨夫险非可止之地止于险则终于
  陷而已故行有尚
  张子厚曰内外皆险义不可止
   冯当可
曰行亦险不行亦险行也有可以出险之
  道不行则坐受其困矣
  案彖辞皆重坎之象主二五阳爻居中而言而二 …… (第 9b 页)
  则亦坎

  王景孟曰乾之三处二乾之间故曰终日乾乾坎
  之三处二坎之间故曰来之坎坎
   右明象
   冯当可
曰用与勿用在人则知处险者时处乎险
  而吉凶者在我而已居六三之时而能勿用六三
  之道则免乎险此圣人 …… (第 14a 页)
  伏而情不得也

   亦上卦变巽之象
   冯当可
曰恋五而不去故系用徽纆寘于丛棘四
  攀五以上出上顾五而复入险何由而济也
  李季辨曰已应在三越三爻 …… (第 21a 页)
   右明卦占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赞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冯当可
曰日方出人夙兴之辰也自寝而兴以足
  及履错然有声是动之始也于其始加敬而终必
  吉祸福几微每萌于初 …… (第 29a 页)
  以炎炎之势陵突六五六五之君资本爻之阳以
  制之故曰王用出征(李去/非同)处离之外为甲胄戈兵
  故有出征获丑之象(刘氏/同)
   冯当可
曰有嘉者赏折首获丑之功也
  程可久曰九四暴犯魁首之象九三在后丑类之
  象
  郭立之曰当嘉会之时 …… (第 35b 页)
  兵者上人者也治之末也故系之于上
  张敬夫曰易于离有甲胄戈兵之象而周六卿司
  马之职则列于夏官岂无为而然与
   冯当可
曰圣人作易一卦之中备著兴亡之义自
  九三已著日□则代谢之戒已明至上九则别言
  出征
   右明爻 (第 37a 页)
  程可久曰九四不比于阴本爻不比于阳无有分
  其应者故赞称志在外而四谓之朋从言不失其
  所感也
   冯当可
曰占不言吉凶盖未涉于动谨则吉不谨
  则凶吉凶未定不言者存乎人也
  案四心之象感之主也下体自拇而腓 …… (第 8b 页)
  爻之义而观之则动静必至偏胜吉少而凶多故

  善明卦者必论全卦善学易者必究全易
   右明爻义
   冯当可
曰恒之道深不可常动不可常弱不可常
  非其位不可常惟中故常故子思谓之中庸
  林黄中曰恒之诸爻皆有正 (第 33b 页)
  失其道则凶

   右明爻义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赞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
   冯当可
曰阳说于阴系之而不能解当遁之时有
  所顾恋而不能遁
  朱子发曰巽绳系也(互/体)
  兰惠卿曰遁 …… (第 9a 页)
  前遇九三之刚故马壮也
  闾丘逢辰曰行地莫如马行坤之地马之壮者尤
  其健者也二质阴柔故立左肱壮马之戒
   冯当可
曰壮马九三也阳体为马
  王景孟曰六二文明之主也以六居二柔顺之至
  也夫子释之曰顺以则也所谓内文明 …… (第 33b 页)
  晦也乃若上六居幽阴之极本自无明故曰不明
  晦言其实晦非藏明也
  朱子曰始则处高位以伤人之明终必至于自伤
  而坠厥命故其象如此
   冯当可
曰上已在地上反应于三为出而复入于
  地 (第 40a 页)
 丽乎阳妇人之义有三从离巽盖尽从阳之义此
  女之正也
   此以二女立卦为义正得文王彖卦之意
   冯当可
曰以内外二体言之巽离皆女也周南召
  南本乎后妃夫人以位乎内者为主也 …… (第 3b 页)
  利西南往得众也此以九四言处解之道也

   冯当可
曰自子至已阳方也自午至亥阴方也震
  坎东北之卦动而之西南以阳遇阴乃为得众则
  难可解
  程可久 …… (第 18a 页)
  言之为狐自上言之为隼自本爻言之又为负且

  乘也
   冯当可
曰夫人方在蹇难之中必凡事有所弃损
  以求出然后可以解难若恋眷胶固则愈陷溺矣
  此爻暗弱不明上进一 …… (第 25a 页)
  有缓之而已小人知君子之不为己甚也亦莫不
  孚而自知退听矣是故九四言朋至斯孚此爻言
  有孚于小人盖相因之辞
   冯当可
曰阴阳相陵夺君子小人相挽而后有难
  难既解则君子小人各解释以散君子自解而出
  乎险矣不为小人所困 (第 27b 页)
  必有愠之者终无以咎我何也𫝑在彼而吾以应

  从之是枉道也𫝑在我而我往怀之何求于彼也
  上六穷而无归也苟有所归将不为厉矣
   冯当可
曰夬决之壮见于外貌而中不能无应之
  之心阴阳之情不能无私九三不勇决者牵于欲
  也
   此言爻之 …… (第 13a 页)
  为耳坎变故闻言不信

  李仲永曰处众刚之间无应又不当位故闻言不
  信自用者也
   冯当可
曰闇弱之人利害之际中既无主谋亦不
  从盖常态也
   右明象占
  毛伯玉曰诸爻皆通大壮言之然则羊 …… (第 15b 页)
  五之夬如苋陆之不免外资上六兑泽之濡润为
  夬之主而不能决去小人内接四阳外比上六君
  子小人皆两存之中道而行止可免咎
   冯当可
曰九五率众阳以决一阴乃不能去岂
  非如苋陆之浸润而失其刚决者邪犹刚明之
  人久与小人处不能无惑者 …… (第 17a 页)
  况孚号之大者哉

   右明象占
   冯当可
曰初有志也下而无力惟二犯难而无恤
  三已牵于应四则闇于事五为阴所惑当夬之时
  五阳盛长以去一阴其 …… (第 19a 页)
  凶其为小人之戒明矣犹恐常情忽于其微而不

  戒也复言羸豕之蹢躅以见小人之情状
   冯当可
曰此卦不相应何也曰相应者素也适出
  而相当者遇也非素也初遇二则为二所得岂复
  有应四之理
  或 …… (第 27b 页)
   右明爻义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赞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耿睎道曰二方有初而三乃乘之是以见侵于二
  而有臀无肤之象
   冯当可
曰与二有竞理故也三次且不前有顾恋
  之意而初终不与
  朱子曰既无所遇则无阴邪之伤故虽危而无大
  (第 30a 页)
  地则水固钟于泽者也故曰王假有庙利见大人

  盖天下一家极盛之时也
   冯当可
曰非有扰攘倾覆之变安得舍彼而取此
  三代之时历世载德以有天下非一时萃于我者
  之所谓萃也
  案 …… (第 3a 页)
 无应故嗟如也不当位而应故无攸利
  李季辨曰三应上六既赍咨涕洟故萃而嗟如往
  而萃五则无咎
   冯当可
曰物方萃已安得散但萃道不足故有小
  吝咎则无也三阴皆萃于九四是萃如也然四非
  已应又非君位于心不 …… (第 11b 页)
   右明象占爻义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赞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冯当可
曰圣人于萃卦虽二五中正无大与之之
  辞者四在侧以争萃为五者不可不勉其所以为
  萃之道矣元永贞则四 …… (第 14a 页)
  无咎而后孚乃利用礿升之二刚也刚则能审义
  以进焉故即其材孚乃利用礿而无咎也
  林黄中曰二卦不言于五而言于二者贵贱之位
  也
   冯当可
曰二中也五亦中也中诚相应虽五升而
  不来以二之诚而格之不能不守贞以待二而为
  之升阶也二能感五五 …… (第 24a 页)
  吉者三言利者二九三虽不言吉利而亦无凶悔
  吝之辞虽上六之冥升亦利于不息之贞则巽顺
  之效也
   冯当可
曰萃聚而升不来阴阳当此时俱升而不
  降六爻之象如人相逐而行
  林黄中曰升六爻以自下而上往而不来为 (第 29a 页)
  应在四而碍九二不得往从故曰臀困于株木在
  困之时处险之下是入于幽谷也坎之上六无应
  故曰三岁不得今困则有应故言三岁不觌
   冯当可
曰以至柔居一卦之下处坎陷之深上有
  九四之援而为九二所隔跬步莫前坐以待之其 …… (第 8a 页)
  之之辞

   冯当可
曰当困时君臣未即相亲唯专诚一意以
  相感如以事神明之心感接于五然后于患难之
  中必有来援之理曰利 …… (第 12b 页)
  陆希声曰五以刚中处位能去非类小人救天下
  之困者也上六鼻之象六三足之象此皆阴爻掩
  刚之物故刑而去之
   冯当可
曰为解困之主视君子为小人所困岂化
  诲怀服之所可解必用刑焉如去稂莠则嘉榖蕃
  上劓上六下刖六三三 …… (第 16b 页)
   右明占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赞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冯当可
曰葛之傅木最出木杪木杪上六之象也
  程正叔曰葛藟缠束之物臲卼危动之状
  郑舜举曰其应在三三以柔傅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