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月
春秋鲁史但记孔子卒未尝记孔子生也孔子之生仅
见于春秋襄二十一年公羊传文然与史世家列传及
家语诸书凡所记孔子出处皆不合故宋王伯厚直谓
此无可考者今第就公羊所言校之则实与春秋经文
大相剌谬经云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而公羊云十
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夫经以十月朔为庚辰则自庚辰
至庚寅十日庚寅至庚子又十日其二庚相距祗二十
日耳经以庚辰为十月朔日而传乃以庚子为十一月
是一月祗二十日大不通矣公羊善悖经予作春秋传
历历辟之而后儒亦不善读春秋自汉宋至今并无能
实指其非甚至洪兴祖 冯去疾 辈必推算长历以验其
得失一何愚也
且其云谷梁谓冬十月孔子生亦不读春秋者谷梁何
尝云冬十月孔子生乎经于 (第 2a 页)
春秋鲁史但记孔子卒未尝记孔子生也孔子之生仅
见于春秋襄二十一年公羊传文然与史世家列传及
家语诸书凡所记孔子出处皆不合故宋王伯厚直谓
此无可考者今第就公羊所言校之则实与春秋经文
大相剌谬经云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而公羊云十
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夫经以十月朔为庚辰则自庚辰
至庚寅十日庚寅至庚子又十日其二庚相距祗二十
日耳经以庚辰为十月朔日而传乃以庚子为十一月
是一月祗二十日大不通矣公羊善悖经予作春秋传
历历辟之而后儒亦不善读春秋自汉宋至今并无能
实指其非甚至洪兴祖 冯去疾 辈必推算长历以验其
得失一何愚也
且其云谷梁谓冬十月孔子生亦不读春秋者谷梁何
尝云冬十月孔子生乎经于 (第 2a 页)
南湖在府城南门外西折里许相传南唐元宗弟齐
王景达以大都督牧临川时所开延广数百亩资灌
溉之利宋天圣中州守朱正辞用诏书即湖为放生
池绍兴中州守晁谦之面湖作芙蓉堂绍定中提举
魏大有复作湖山堂于堤上淳祐中提举 冯去疾 因
南湖道院故址创临汝书院元至正间为近湖居民 (第 46a 页)
王景达以大都督牧临川时所开延广数百亩资灌
溉之利宋天圣中州守朱正辞用诏书即湖为放生
池绍兴中州守晁谦之面湖作芙蓉堂绍定中提举
魏大有复作湖山堂于堤上淳祐中提举 冯去疾 因
南湖道院故址创临汝书院元至正间为近湖居民 (第 46a 页)
崇正书院在永新县凤尾湖明嘉靖间尚书尹台建有
记见洞麓堂集
鹅峰书屋在永宁县治南明知县陆时雍建有记
抚州府
临汝书院在府城西南二里宋淳祐九年 冯去疾 提举
江南西路以朱子尝临是邦故立书院祠之规画悉
仿学制元延祐间燬于火山长黄镇同知马合睦新
之吴澄记至 (第 34b 页)
记见洞麓堂集
鹅峰书屋在永宁县治南明知县陆时雍建有记
抚州府
临汝书院在府城西南二里宋淳祐九年 冯去疾 提举
江南西路以朱子尝临是邦故立书院祠之规画悉
仿学制元延祐间燬于火山长黄镇同知马合睦新
之吴澄记至 (第 34b 页)
使葺大成殿新贡院增贡士规免浮屠钱修富池驿
搆沧浪亭百废俱兴
冯去疾 明一统志号北山朱子门人理宗时知兴国
军刋定本四书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郭彖字次象山东历阳人理宗时知兴 (第 8a 页)
搆沧浪亭百废俱兴
冯去疾 明一统志号北山朱子门人理宗时知兴国
军刋定本四书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郭彖字次象山东历阳人理宗时知兴 (第 8a 页)
合孔宗翰亦主司马迁罗泌之议略与宗翰同洪兴
祖主谷梁而谓周家改月十月二十一日庚子即夏
之八月二十一日 冯去疾 见传记异辞则造为调人
之言曰襄公二十一年实己酉之岁也是岁八月置
闰以历法积之则大雪节当在十月十七 …… (第 102a 页)
之则周制可知孔子作春秋行夏之时为万世法不
过截子丑二月于前岁之终耳月固不足改也否则
春入于夏夏入于秋错乱而不成岁矣曰 冯去疾 谓
十月庚子在大雪后即为十一月者可乎曰亦非也
世之星史历生以六物占人休祥当气会之交固有
生于己 (第 104b 页)
祖主谷梁而谓周家改月十月二十一日庚子即夏
之八月二十一日 冯去疾 见传记异辞则造为调人
之言曰襄公二十一年实己酉之岁也是岁八月置
闰以历法积之则大雪节当在十月十七 …… (第 102a 页)
之则周制可知孔子作春秋行夏之时为万世法不
过截子丑二月于前岁之终耳月固不足改也否则
春入于夏夏入于秋错乱而不成岁矣曰 冯去疾 谓
十月庚子在大雪后即为十一月者可乎曰亦非也
世之星史历生以六物占人休祥当气会之交固有
生于己 (第 104b 页)
县学(在县治北宋绍兴二十六年建明洪武初重/建/本朝顺治九年康熙十三年四十八年)
(五十八年屡修入/学额数十二名)东乡县学(在县治东明正德九/年建/本朝康熙元)
(年重建十七年三十二年/屡修入学额数十五名)峨峰书院(在临川县青/云峰左宋嘉)
(定间参政/李皖建)临汝书院(在临川县西南二里宋淳祐/九年江南西路提举 冯去疾)
( 以朱子尝临是/邦立书院祀之)青云书院(在临川县/本朝乾隆/四年建嘉庆十二年修)
文昌书院(在崇 (第 5a 页)
(五十八年屡修入/学额数十二名)东乡县学(在县治东明正德九/年建/本朝康熙元)
(年重建十七年三十二年/屡修入学额数十五名)峨峰书院(在临川县青/云峰左宋嘉)
(定间参政/李皖建)临汝书院(在临川县西南二里宋淳祐/九年江南西路提举 冯去疾)
( 以朱子尝临是/邦立书院祀之)青云书院(在临川县/本朝乾隆/四年建嘉庆十二年修)
文昌书院(在崇 (第 5a 页)
学(在县治北宋绍兴间建以上/六学俱本朝洪武初重建)东乡县学(在县治东/正德九年)
(兵备胡世宁檄建/提学田汝耔记)
书院临汝书院(在府城西南二里 宋冯去疾 以朱文公/尝临是邦故立书院于湖山上宋元皆)
(有官/领之)峨峰书院(在府城南青云峰左宋参政李璧捐 (第 10b 页)
(兵备胡世宁檄建/提学田汝耔记)
书院临汝书院(在府城西南二里 宋冯去疾 以朱文公/尝临是邦故立书院于湖山上宋元皆)
(有官/领之)峨峰书院(在府城南青云峰左宋参政李璧捐 (第 10b 页)
冯安国(字彦修顺昌人少力学能文行谊尤高时行舍法非王氏之学不取安国因晦迹于家建)
(炎中范汝为据富沙籍民降附安国不屈死时人义之)
冯光戬(安岳人李顺之乱已平诸将纵杀附降光戬白大将杨琼止之自是降者日以千数)
冯去疾(理宗时知兴国军开定本四书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冯犮能(南部人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月间上封事数十挺諌不避朝野惮之)
冯洽(字深之大冶人朱文公门 (第 19a 页)
(炎中范汝为据富沙籍民降附安国不屈死时人义之)
冯光戬(安岳人李顺之乱已平诸将纵杀附降光戬白大将杨琼止之自是降者日以千数)
冯去疾(理宗时知兴国军开定本四书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冯犮能(南部人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月间上封事数十挺諌不避朝野惮之)
冯洽(字深之大冶人朱文公门 (第 19a 页)
冯楫
冯椅 冯洽
冯允中 冯梦得
冯端荣 冯去非
冯去疾 冯友能
冯大亮 冯仲煜
金
冯璧 冯延登
冯庆
元
冯 ……去非以言罢。归舟泊金、焦山,有僧上谒。致大全意,愿毋遽归,少俟收召。去非奋然正色。绝之,不复与言。 冯去疾
按《万姓统谱》: 去疾, 理宗时知兴国军。刊定本四书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冯友能
按《万姓统谱》:友能,南部人,官至中书门下平
冯椅 冯洽
冯允中 冯梦得
冯端荣 冯去非
冯去疾 冯友能
冯大亮 冯仲煜
金
冯璧 冯延登
冯庆
元
冯 ……去非以言罢。归舟泊金、焦山,有僧上谒。致大全意,愿毋遽归,少俟收召。去非奋然正色。绝之,不复与言。 冯去疾
按《万姓统谱》: 去疾, 理宗时知兴国军。刊定本四书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冯友能
按《万姓统谱》:友能,南部人,官至中书门下平
号曰玉涧道人。庵今废。
玉京之侧,有清潭。《山疏》云:其下有古潭,深不可测。郡城东南郭为前山,其下有 冯去疾 别墅。《旧志》云: 去疾, 嘉定三十年,刘渭榜进士,知温州。
郡之东有神掌石,又东为宫亭湖。《水经注》云:《尔雅》曰:大山包小山
玉京之侧,有清潭。《山疏》云:其下有古潭,深不可测。郡城东南郭为前山,其下有 冯去疾 别墅。《旧志》云: 去疾, 嘉定三十年,刘渭榜进士,知温州。
郡之东有神掌石,又东为宫亭湖。《水经注》云:《尔雅》曰:大山包小山